K-130布倫瑞克級巡邏艦

德國海軍K-130型布倫瑞克級巡防艦的首艦布倫瑞克號(FGS Braunschweig F260)

K-130型衍生自MEKO A-100。

布倫瑞克號在2006年4月下水的畫面

由艦尾角度看布倫瑞克號。

布倫瑞克號的艦橋。

布倫瑞克級二號艦馬格德堡號(FGS Magdeburg F261)

 

(上與下)布倫瑞克級三號艦愛爾佛特號(FGS Erfurt F262)

愛爾佛特號(FGS Erfurt F262) 的戰情中心

兩艘在船廠的布倫瑞克級,下為馬格德堡號(F261),上為路德維希港號(FGS Ludwigshafen F-264)

布倫瑞克級五號艦路德維希港號(FGS Ludwigshafen F264)

路德維希港號(FGS Ludwigshafen F264)的艦橋。

第二批K130巡防艦的模型,攝於PACIFIC2019國防展。第二批K130會以TRS-4D相位陣列雷達

取代原有TRS-3D

第二批K130巡防艦首艦科隆號(Köln F265)在2020年10月30日舉行下水儀式。

靜態繫泊測試中的科隆號。

建造中的第二批K130巡防艦喀斯魯號(Karlsruhe  F267)的前部總段,在基爾的德國海軍船廠建造。

攝於2021年8月14日。

 

(上與下二張)第二批K130的艦體分為前、後兩個總段,在不同船廠製造,

透過水路運輸到B+V位於漢堡的船廠總裝。

 

在B+V漢堡船廠艤裝中的頭兩艘第二批K130巡邏艦,左為科隆號( Köln F265),右為恩登號

(Emden F266)。攝於2023年5月7日

──by captain Picard

艦名/使用國

K-130布倫瑞克級巡邏艦(Braunschweig class)

承造國/承造廠 德國/

第一批:

F260:Blohm & Voss(B&V)

F261:Lurssen-Werft

F262:Thyssen Nordseewerke

F263:B&V與Thyssen Nordseewerke

 

第二批:ARGE K130(Lurssen-Werft,Blohm + Voss與German Naval Yards, Keil,在Blohm + Voss總裝下水

尺寸(公尺) 長88.3 寬13.23 吃水3.4
排水量(ton)

標準1580

滿載1662

動力系統/軸馬力

MTU 20V 1163 TB 93柴油機*2/19847

航速(節) 26
續航力(海浬) 2000~3000
偵測/反制系統 EADS TRS-3D/16 G頻3D對空/平面搜索雷達*1 (第一批)

Hensoldt TRS-4D 相位陣列雷達*1 (第二批)

SPS/KJN-5000(UL 5000 K)電戰系統

MASS誘餌發射系統

聲納 艦首主/被動聲納*1

拖曳陣列聲納*1

射控/作戰系統 MIRADOR整合式光電偵測系統*2
資料鍊

乘員 65,可搭載額外15名人員
艦載武裝 OTO-Breda 76mm 62倍徑快砲*1

21聯裝MK-49 RAM公羊短程防空飛彈發射器*2

MLG-27 27mm機砲*2

雙聯裝RBS-15 Mk.3反艦飛彈發射器*2 

水雷佈放軌*2(可攜帶32枚Mk12水雷)

艦載機/小艇/font>

無人遙控載具(UAV)*2

高速小艇*1

水上摩托救生艇*1

數量

原訂十五艘(分三批各五艘 ),目前訂購兩批各五艘

第一批:共五艘

艦名 安放龍骨 下水時間 服役時間
F260 Braunschweig 2004/12/3 2006/4/19 2008/4/16
F261 Magdeburg 2005/5/19 2006/9/6 2008/9/22
F262 Erfurt 2005/9/22 2007/3/29 2013/2/28
F263 Oldenburg 2006/1/19 2007/6/28 2013/1/21
F264 Ludwigshafen 2006/4/14 2007/9/26 2013/3/21

第二批:共五艘

艦名 安放龍骨 下水時間 服役時間
F265 Köln 2019/4/25 2020/10/30
F266 Emden 2020/1/30 2023
F267 Karlsruhe 2020/10/6 2024/5洗禮  
F268 Augsburg 2021/7/13
F269 Lübeck 2022/3/15

 


 

起源

作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敗國,戰後的西德無論在海外派兵或武力投射都受到法律限制; 加上冷戰時期北約組織的任務劃分,西德海軍的主要任務被侷限在本土防禦,以及與西方鄰國共同執行北大西洋到波羅的海的反潛與航線維護工作,全力防堵蘇聯海軍強大的潛艦兵力從波羅的海 、北海進入大西洋,並阻止蘇聯利用波羅的海的作為派兵進入歐陸的海上孔道。

冷戰結束後,蘇聯的軍事威脅不再,反倒是地區性衝突頻仍,尤其是歐洲大陸上的巴爾幹半島 紛爭不休;為了因應新的局勢,德國海軍無論在戰略思想、任務範圍、整體規模、硬體建設、戰術用兵原則都進行了一系列大幅調整,將目光轉向區域性的能力投射。在1994年7月,德國議會通過海外派兵的法案,正式鬆綁二次大戰以來的束縛,此後德國海軍的任務範圍便開始大幅拓展,首先是強化在地中海海域的影響力,在此海域部署艦隊與航空兵力,並頻繁舉行各種軍事演習活動;其次,德國海軍也開始大力參與國際共同的 區域安全維護作業,尤其是因應巴爾幹半島前南斯拉夫地區的動盪,並參與北約在北大西洋、地中海等方面的常設快速反應部隊,對任何潛在威脅衝突的地區實施快速反應。

起源 

為了滿足新的戰略背景,德國國防部在1995年9月正式批准K-130(Klasse 130,即Type 130)巡邏艦計畫,成為繼1990年代初期展開的F124防空巡防艦之後,德國海軍 在後冷戰時代另一項主要建軍計畫。依照德國海軍最初的要求,K-130將全面取代德國海軍原有的Type-148、Type-143、Type-143A等飛彈快艇, 技術指標如下:造艦成本適中,排水量1400噸左右,吃水較淺以利於近岸操作,以經濟航速時續航力達2000~3000海里,最高航速25~30節,能持續在海上操作7至10天,並具備良好的加速性能與低速航行時的靈活性, 並具有接受海上橫向補給的能力,基本設計著重於降低雷達、紅外線、聲音與磁性等信號,編制約70名人員,艦上可攜帶一艘高速突擊艇與一艘水上摩托救難艇 ;艦上不設置直昇機機庫(稍後納入UAV機庫)但備有飛行甲板,能供當時開發中的NH-90中型直升機起降,並能與直昇機進行協同作業;武裝方面,K-130以艦砲實施近距離水面攻擊時,能同時攻擊兩個水面目標,並以 反艦飛彈攻擊第三個海上目標,具備同時攔截不同方向來襲反艦飛彈的防空自衛能力(含硬殺與電子戰),並能與其他艦艇協同作戰。過去Type 148、Type-143、Type-143A 飛彈快艇是種純粹的近海防禦兵力,雖然反應速度快、反艦火力強,但無論耐波力與自持力都很缺乏,不具備洋上作業能力;而德國海軍第二線 水面作戰主力從飛彈快艇演變成K-130千噸級多功能巡邏艦,反映了德國海軍的任務,已經從冷戰時代的消極近海防禦,轉變成外海實力投射。   

發展歷程

雖然德國海軍早在1995年便決定建造K-130,不過其基本設計直到2001年才獲得定案。 德國多家主要造船廠商參與了K-130的競標,包括HDW、布隆&沃姆斯(Blohm&Voss,B&V)、向來以建造快艇見長的呂森(Lurssen-Werft)等等; 爾後B&V、泰森北海(Thyssen Nordseewerke,TNSW)、呂森、DASA和法國Thomson-CSF等廠商組成ARGE聯盟(以B&V為首)。 經過多年的演變,德國國防部最後選擇了ARGE聯盟作為K-130的設計建造廠商。Thomson-CSF後來成為Thales集團的主體, 負責K-130的作戰系統、光電感測系統、數位通訊網路的研發與整合以及相關的海上測試工作。 在2001年12月12日,德國聯邦議會正式通過K-130的建造計畫,同時德國國防部也與ARGE集團簽約,建造第一批五艘K-130型巡邏艦。而在2004年底,德國泰森.克魯伯集團(ThyssenKrupp Crop. )將造船業務獨立出來,加入HDW、TNSW、B+V等德國主要造艦廠商,成立泰森.克魯伯海洋系統(Thyssen Krupp Marine Systems,TKMS)。

在2004年初,德國正式將K-130命名為 布倫瑞克級(Braunschweig class),首艦布倫瑞克號(FGS Braunschweig F260)於2004年12月3日在B&V開始安放龍骨 。頭兩艘本級艦分別在2006年4月、9月下水,全部五艘原訂在2007至2008年間陸續服役;不過實際上,首艦布倫瑞克號雖然原定在2007年5月服役, 但由於其中一根大軸在試航作業中發生問題,導致進度延誤,在2008年4月16日才成軍服役。為了節約成本, 布倫瑞克級案中造船廠與作戰系統供應商 使用創新的合作開發模式,艦上裝備也可能與F124有相當程度的共通。首艦布倫瑞克號的成本約2.08億歐元,相當於3.245億美元。

原本德國最終預計採購15艘布倫瑞克級,分成三批各五艘,預計在2015年交艦完畢;然而,由於第一批布倫瑞克級發生不少品質與技術瑕疵(見下文),使得後續兩批10艘的採購期程受到延誤。

 

基本設計

布倫瑞克級的基本設計以B&V的MEKO A-100巡防艦為基礎,另加入盧森廠設計的最新型小型作戰艦艇的概念;由於另有專文介紹MEKO系列的艦體基本設計與安全、損管設施,故在此不予贅述。MEKO系列的核心精神就是將艦體以及艦上各式武器、裝備、設施加以模組化,而新時代的MEKO A系列還加入最先進的整體匿蹤設計,包括以周密的艦體匿蹤造型設計(例如MEKO A系列一貫的X型橫截面設計)降低雷達截面積,輪機裝備設置於彈性減震基座以降低噪音振動。為了降低上方的紅外線訊號,K-130也捨棄了朝上排出的傳統式煙囪結構,主機廢氣先經海水噴射冷卻後由艦體兩側水線附近的兩個排氣口排出 (既使主機以最大功率運轉,冷卻系統也能將廢氣溫度降至攝氏150度),主機排氣口附近還設有噴射水幕系統來進一步降低熱訊號 ;此種水線排氣搭配水冷系統是MEKO A系列的標準設計,其中MEKO A200的排氣口位於艦尾水線處,而衍生自MEKO A100的K-130以及血緣相近、售予馬來西亞的MEKO 100RMN吉打級巡防艦則將排氣口設在艦體兩側水線附近。省略煙囪結構的一大好處,就是可用的甲板面積增加,排氣管路佔用的艦內空間也可減少。此外,艦上還配備MES主動消磁系統降低艦體磁訊號,艦體兩側設有鋼質簾幕來遮蔽艦載小艇以及反艦飛彈發射器,以降低雷達截面積。

模組化結構方面,布倫瑞克級的艦體由七個船段模組構成,艦上共設置三個武器模組基座、2個桅杆模組基座以及7個安裝操控台的柵座(pallet modules)。由於艦體規模較小,容積有限,最初K-130的設計一度考慮放棄以集裝箱來構成武器、電子裝備模組的MEKO一貫模式,不過到最後決定還是繼續沿用。布倫瑞克級編制65名人員,此外15名額外人員的搭載餘裕,以備未來任務擴充或搭載訓練、特種人員的需求。艦內起居環境頗佳,每一間居住艙室都設有一套一套書桌與衛浴設備,每張床下都有一個置物櫃; 艦上設有一個多功能餐廳(可充當會議室或其他多用途)與一個供官兵消費的餐廳。雖然布倫瑞克級屬於1600ton級的中小型艦艇,但由於擁有球型消波艏與電腦控制的艦體穩定系統等設計,將可有效提升艦體的耐航力。布倫瑞克級擁有MEKO系列一向重視的艦體生存與損害管制設計,艦上配備戰鬥損管系統(Battle Damage Control System,BDCS),位於艦上各個損管監測點能將艦艇受損的狀況透過網路回報至BDCS,再由BDCS評估各艙室或艦體部位的受損情況,並提出相對應的損管建議。艦上的消防系統包括海水滅火系統、負責撲滅艙內火災的海水泡沫消防系統等;為了因應核生化環境下的作戰需求,艦上設有完整的核生化防護系統,艦內設有一個具備核生化防護能力的避難所,上甲板還設有灑水消洗系統來清洗附著於艦面上的核子落塵。

布倫瑞克級的動力系統為兩具MTU 20V 1163 TB 93柴油機 ,功率14.8MW(19847馬力),搭配瑞士MAAG的齒輪變速箱,採雙軸可變距螺旋槳與雙舵構型,最大航速達26節;只使用一具主機推進時,最快能達到20節的航速,艦上的物資、彈藥儲存量足以應付持續7天的海上作戰,最多可連續在海上獨立作業21天。艦上的電力由四部柴油發電機組提供,每組功率各550KW,分別安裝於兩個各自獨立的發電機艙內。這套電力系統十分重視存活性,不僅四具發電機都能各自獨立運作供電,武器系統、射控裝置還與UPS不斷電系統連接,能在主發電系統因意外狀況停止供電的情況下繼續運作約2分鐘。前主甲板的左右兩舷設有海上補給站,能在航行中與補給艦進行橫向的高線燃油、淡水、彈藥物資傳遞。布倫瑞克級的運作由整合式監視與控制系統(IMCS)負責,這是一種高度整合的先進模組化平台管理系統,連結艦上所有重要的輪機、操控等次系統並予以集中監控;此系統共設有五個工作站,設置於全艦各處,均能監控所有系統,而艦上還設有錄影監視系統。在維持艦上運作的輔助系統方面, 布倫瑞克級也有最先進的配置,包括新式低壓型污水處理系統、處理艙底污水與油漬的過濾系統,以及兩具負責製造純淨飲用水的逆滲透裝置,既便於維護作業也利於環保。此外,艦上還設有內建訓練系統(Onboard Traning System,OBTS)。 

電子裝備

布倫瑞克級的偵測裝備包括主桅頂端的一具EADS(2013年併入空中巴士防衛航太集團,2019年轉手後成為Hensoldt)的TRS 3D/16ES多功能多波束陣列雷達(使用單面旋轉式天線)、一前一後的兩具MIRADOR整合式光電感測系統等,電子戰裝備包括西班牙Indra公司的SPS/KJN-5000電戰系統與MASS誘餌系統。

TRS-3D雷達

TRS-3D雷達是一型輕量化的三維多功能艦載雷達,採用C波段(5.25-5.925 MHz,北約標準稱之為G頻),兼具對空與對海面搜索/監視的能力,最大偵測距離約200km,最多能同時追蹤400個目,整合了能自動辨識艦艇或航空器的MSSR-2000 I識別系統。K-130使用的TRS-3D/16是TRS-3D系列中天線較小的版本,天線陣面由16條線性陣列構成(另一種TRS-3D/32有32條陣列),而K-130使用的TRS-3D/16採用機械穩定方式彌補船艦縱向與橫向搖動 ;TRS-3D之後還有推出電子式穩定(ES)的版本,以電子方式調整波束抵銷艦體搖晃,天線旋轉機構就可以簡化,降低體積重量並增加可靠度。TRS-3D採用先進的信號處理技術, 在惡劣的雷達背景環境條件下仍能有效搜索低空飛行或慢速移動目標(如直昇機)。

艦上SPS/KJN-5000電子戰系統衍生自西班牙F100飛彈巡防艦的SLQ-380 Aldebaran電子支援系統,由SPS-N-5000電子支援系統與KJS-N-5000電子反制系統組成;運作時,如果SPS-N-5000偵測到敵方雷達訊號,便立即自動完成識別,並啟動KJS-N-5000進行干擾或欺敵措施,此外也備便誘餌發射器準備投擲干擾彈。德國海軍在2003年7月與Indra公司簽約,購買五套SPS/KJN-5000系統以配備於第一批 布倫瑞克級上,在2004年10月至2007年3月之間陸續交貨,並保留後續的選擇權,以供之後第二批、第三批布倫瑞克級使用。

(上與下三張)德國Rheinmetall Waffe Munition公司的多重彈藥軟殺系統(MASS)的發射器,

每組發射器有八個彈艙,每個彈艙可容納四枚誘餌。

(上與下)愛爾佛特號(FGS Erfurt F262) 的MASS誘餌發射器,攝於2019年9月

多重彈藥軟殺系統(Multi Ammunition Softkill System,MASS)是德國Rheinmetall Waffe Munition公司(現為Buck公司)的產品。MASS是一種具備低信號特徵、可瞄準、輕量化的軟殺防禦系統,具備多頻譜反制能力,誘餌彈具有可程式化引信。MASS系統主要由三大次系統組成,分別是控制電腦,一到四組發射器(口徑81mm),以及名為名為 多用途陷阱的多頻譜雙模式(誘騙和迷惑)誘餌彈藥。MASS的發射器由碳纖維複合材料製造,外型經過低RCS設計,具有輕量化與匿蹤等特性;每個發射器擁有八個發射單元,每個單元容納四枚誘餌,因此每座發射器總共可以攜帶32枚誘餌;發射器的基座能在水平與垂直方位進行穩定的瞄準動作,具備穩定系統來抵銷艦體搖晃,能根據計算機的瞄準指令自動對準目標方位。MASS使用的81mm誘餌彈包含多種功能,可覆蓋多個電磁波段,其中雷達為8GHz~18GHz,紅外線為2μm~14μm,光電系統為,激光則包括1.06μm (Nd:YAG釹釔石榴石雷射)、10.6μm(二氧化碳雷射)、0.4μm~ 1.1μm(光電)和0.3μm~0.4μm(紫外線),干擾範圍涵蓋各種常見的艦載、陸基與空中投射武器。發射前,MASS的電腦根據來襲武器資訊而求得射擊解算,設定每一枚誘餌彈的電子引信,以便將誘餌灑佈在適當的方位與距離上。配合可瞄準式發射器與彈藥引信的預置程式,MASS可以在五個自由度上控制誘餌彈灑佈,分別是高度、方位、距離、誘餌數量和發射間隔時間,再加上選擇干擾彈的頻譜分佈(包含可見光、紅外線、雷達、雷射、紫外線),對船艦形成一個有效的保護幕。一般情況下,艦上配置兩座MASS發射器,分別布置在左、右舷;每次接戰時,兩個發射器能在短時間內交錯地各發射16枚(總共32枚)涵蓋各頻譜的反制誘餌,發射器上的備彈量可進行兩次接戰。MASS於1994年開始研發,1995年12月年底在德國海軍參與下進行海上原型測試,在各種不同距離、方位與氣候條件下發射總計193枚電磁波/紅外線誘餌,到1996至1997年又進行數次實際面對新型飛彈尋標器的反制測試。MAS在1998年進入全工程發展階段,歷經多年與各型雷達/紅外線導引飛彈的實際測試後,在2003年初通過了最終驗收。在2003年8月 ,新裝置MASS系統的德國海軍Ensdorf號(M-109)掃雷艦參加當年度的北約SWG-4試驗,並和美國海軍研究所一架攜帶6個飛彈尋標頭(4個為雷達、一個雙色紅外 線和一個紅外成像頭)的P-3測試機進行了11個回合的模擬交戰,初步結果顯示MASS系統對付這六個尋標頭的有效率為100%。

MIRADOR光電感測系統。攝於汶萊海軍的德製達魯薩蘭巡邏艦Daruttaqwa(P-09)。

MIRADOR光電偵測系統是Thales Nederland的產品,先前已被荷蘭自家的LCF迪澤文省級飛彈巡防艦所採用,此系統整合有中程與遠程紅外線熱影像儀各一、一具監視用彩色電視攝影機、一具目標追蹤用黑白攝影機以及一具雷射測距儀等等,是 布倫瑞克級重要的偵察、追蹤與監視裝備 ,系統外框與骨架由輕量化的碳纖維製造,並採用直接驅動伺服系統。MIRADOR具有重量輕、反應快速的特性,人機介面設計相當先進,能提高工作效率。布倫瑞克級的 戰鬥指揮系統堪稱為F124飛彈巡防艦的SEWACO FD系統的縮小衍生版,擁有七個顯控台 ,以艦內網路連接艦上所有次系統,並盡可能沿用與F124相同的軟體以降低開發成本。 德國海軍盡可能延後戰鬥系統硬體部件的採購至艦艇即將完工時,以便使這些艦艇在服役時能擁有當時最先進的裝備。

布倫瑞克級擁有完善的通信與資料傳輸系統,艦上的資料鏈為北約Link-11與Link-16三軍聯合資料分配系統(JDITS),通信系統則包括軍用無線電、民用海事無線電、緊急與安全無線電以及超高頻衛星接收/傳送系統。艦上所有資料傳輸與通信系統均整合於整合資訊處理/控制系統,此系統對所有通信、資料傳輸系統進行統合控制,並能將資訊透過艦內網路傳送至艦內網路的所有節點。透過通訊網路, 布倫瑞克級艦上的各項資訊(例如感測系統的偵測資訊以及艦內網路蒐集到的各項艦內參數等)在自動整理後能透過資料鏈傳送至高層指揮單位。布倫瑞克級擁有最先進的艦內網路系統,將艦上作戰系統、指揮管制、通信、輪機控制、後勤補保、損害管制等系統以網路連結在一起,使得艦上的人員能在控制台掌控艦上的各項機能。艦內網路的軟體為CORBA,大量使用目前民間最流行的程式語言以及傳輸規格,例如JAVA語言以及XML等;此外,艦內網路系統還提供對外網路的接口。

武器裝備

不倫瑞克級的艦載武裝包括艦首的一門OTO-Breda 76mm快砲、B砲位與機庫上方各一的MK-49 21聯裝公羊(RAM)短程防空飛彈、兩門MLG-27自動化多用途機砲、兩組半埋於艦體中段的瑞典製RBS-15 Mk.3雙聯裝反艦飛彈發射器,其中76mm快砲與RAM飛彈發射器安裝於武器模組基座上;此外,必要時艦尾還可加裝兩具水雷施放軌,可攜帶32枚Mk12水雷 。反潛方面,不倫瑞克級配備艦首主/被動聲納以及拖曳陣列聲納,原本還規劃還將加裝硬殺式反魚雷自衛系統,並與艦上所有聲納整合,形成一套完整的自動化魚雷反制系統。據說研發中的反魚雷系統將佔用直昇機庫上的武器模組基座,該基座目前用來安裝RAM公羊飛彈發射器;不過,最後此項目並沒有實現。

艦載機方面,不倫瑞克級是世界上第一種在原始設計階段就專門配合操作UAV的水面艦艇,最初打算配備德國Dorner公司(爾後被EADS集團合併)名為「海上偵察與目標獲得系統」(SEe Aufklarungs Mittle und Ortung Ssystem,SEAMOS)的垂直起降無人遙控載具(UAV),此機的概念研發從1991年便已展開,其架構發展自美國1960年代裝備的DASH反潛無人直昇機,沿用DASH的同軸反轉雙旋翼設計,機體予以加大並換裝渦輪發動機,能攜帶140kg任務籌載,並在180km距離外滯空2小時。SEAMOS以GPS做為長程飛行的主要導航系統,並配備與MH-90中型直昇機相同的水面監視雷達,可母艦進行超視距反艦飛彈目標標定作業,起降作業則使用獨特的雷射測高器。為了配合SEAMOS,K-130配備一座專用的UAV機庫,可容納兩架UAV,但無法容納MH-90;雖然如此,艦尾直昇機甲板仍的尺寸、強度仍以操作起降MH-90中型直昇機為標準。不過在2002年,德國海軍以設計太複雜、成本風險過高為由,取消了SEAMOS。為了接替SEAMOS,EADS集團又趕忙在2003年推出替代的Orka計畫,由民用輕型直昇機衍生修改而成(此種發展路線與美國MQ-8B類似),使用傳統主/尾旋翼設計。相較於MQ-8B,Orka的重量只有前者的一半,不過籌載重量高達180kg(包括光電偵測系統、雷達系統等),滯空時間長達8小時,雙雙超越MQ-8B的指標,不過其作業高度只有MQ-8B的一半,使其雷達搜索距離降低;此外,EADS仍繼續自費研發SEAMOS,在2007年推出其衍生出的新版本──Sharc,起飛重量只有190kg,沿襲SEAMOS的同軸反轉雙主旋翼設計以及雷射測高計;Sharc揚棄了傳統的液壓制動機械,包括螺旋槳葉片在內,都採用先進的電力驅動,即主發動機帶動發電機產生電能,再傳輸至各伺服馬達(含螺旋槳)進行驅動或控制。目前不倫瑞克級最終將配備何種UAV,目前仍有待觀察。除了航空器之外, 布倫瑞克級也能攜帶水上摩托救生艇與高速小艇各一,執行臨檢、救難等任務。

首艦布倫瑞克號(FGS Braunschweig F260),可以看到艦體中部佈置的兩組

雙聯裝RBS-15 Mk.3反艦飛彈發射器。

K130的馬德堡號(FGS Magdeburg F261)的RBS-15 Mk.3反艦飛彈發射器。

布倫瑞克級配備瑞典SAAB的RBS-15 Mk.3反艦飛彈。德國政府於2005年9月與瑞典SAAB簽約,購買30枚此型飛彈配備於布倫瑞克級上 ,這是德國海軍繼美製魚叉、法製飛魚之後,引進的第三種同等級艦射反艦飛彈。在2007年,德國海軍將接收兩枚RBS-15 MK.3,2008年交付5枚,剩下23枚則於2009年交貨,合約總值6803萬歐元,合計8395萬美元。RBS-15 Mk.3彈體具有降低雷達/紅外線訊號的設計,以渦輪發動機推進,射程約200km,飛行速度0.9馬赫,彈長4.45m,彈徑0.5m,翼展1.4m,彈重630kg/800kg(含加力器),戰鬥部重200kg,採用中途慣性導航/終端主動雷達導引,彈道終端能進行不規則迴避來反制敵艦的近迫武器系統,還具備二次攻擊能力,在惡劣海象下仍有頗佳的目標搜索、識別、鎖定能力,必要時還能用來攻擊沿岸目標。 此外,原本不倫瑞克級還打算加裝在直昇機甲板兩側各安裝一組八聯裝LFK-Polyphem獨眼巨人多用途飛彈發射器,可對付水面、陸地或空中目標,由人員指揮導引,飛彈的光電尋標器會將影像透過彈尾一根光纖傳至操作人員的顯控台,操作人員再透過光纖傳輸指令來控制飛彈的方向,直到命中目標為止;可惜獨眼巨人飛彈在進入量產之前便遭到取消。 

(上與下)MLG-27多用途艦載機砲。攝於汶萊海軍的德製達魯薩蘭級巡邏艦(Daruttaqwa(P-09)。

MLG-27是德國毛瑟廠2000年代開發的遙控武器站,可由設置在戰情中心 的顯控台遙控操作,或者由人員直接在砲位上操作。MLG-27武器站本身就結合了光電追蹤/射控系統,由STN Atlas Elektronik公司提供(後來成為SAM Electronics),結合電視攝影機、紅外線熱影像儀、雷射測距儀,並結合影像追蹤系統,具備自動追蹤鎖定目標或由人工控制的模式;砲座旋轉與砲身俯仰都由電力伺服,並具有自動穩定功能,穩定監視系統透過傾斜感測器的裝置感測船艦搖晃,並自動調整砲身迴旋俯仰而自動指向目標。即便人工在砲位上操作,都使用搖桿控制動力伺服的火砲操作,透過自動化的顯控介面來追蹤、瞄準目標,並且有自動穩定裝置的支持。

MLG-27的砲身由龍捲風、JAS-39等戰鬥機採用的毛瑟BK-27 27mm機砲衍生而來,能調整射速,範圍從200發/分到1700發/分,其中最低的射速適用於訓練以免浪費彈藥,而1500發/分以上的高射速則用於防空任務。MLG-27全系統不含彈藥重量僅900kg, 沒有下甲板結構,安裝極為容易,非常適合安裝於小型艦艇。MLG-27使用的彈種廣泛,包括 破片脫殼穿甲彈(Frangible Armour Piercing Discarding Sabot,FAPDS)、破片穿甲彈(Frangible Armour Piercing ,FAP)、高爆彈(HE)、練習彈( Target Practice,TP)、效應強化穿甲彈(Penetrator with Enhanced Lateral Effects, PELE)、AP、APHE、SAPHE等等穿甲、高爆乃至於訓練彈藥,其中射擊水面目標時使用射程超過4km且彈道低伸的FAPDS為最佳。MLG-27接戰高速、高機動性水面目標或空中航空器等目標時射程達2.5km,接戰較不靈活的水面目標或對陸地上目標實施自衛性點射擊時則有4km的射程。德國海軍將在絕大部分的水面艦艇(包括作戰艦艇與勤務艦艇)安裝MLG-27機砲,以取代原本德國艦艇常用的波佛斯40mm快砲或Oerlikon 20mm機砲;例如F124防空巡防艦也裝有兩門MLG-27機砲。

任務與運用

布倫瑞克級的主要任務為水面作戰,其他還包括監視、情報蒐集、水雷作戰、海岸防衛等。 與德國海軍原本的飛彈快艇相較,K-130巡邏艦無論在作戰能力、適航性、持續作戰能力、多功能性都優秀得多 ,能獨立迎擊從遠洋而來並威脅沿岸的敵方艦艇,並支援日益廣泛的跨國海外維和作戰、航運安全維護與人道支援等任務; 相較於三、四千噸級以上巡防艦,1500ton級的布倫瑞克級較淺的吃水以及較高的靈活度更適合在近岸環境操作。 由於2000年代以來德國軍隊需部署於黎巴嫩,又擔負非洲合恩角與地中海等地區的巡邏維護工作,因此德國海軍迫切地 希望獲得布倫瑞克級這樣擁有相海外操作能力的巡邏艦艇來取代只能在沿岸操作的飛彈快艇, 以有效舒緩德國海軍15艘F122/123/124等第一線主力艦艇的勤務壓力。

在更積極的方面,德國從2000年代以來便開始著手組建有效的海外遠征武力, 能遠渡重洋駛往發展歐洲大陸或非洲、中東等衝突區域,有效進行實力投射,進而鞏固德國在歐盟快速反應部隊的主導地位;而K-130巡邏艦,便是 德國海軍在低強度衝突區域展現實力的重要武力。在2006年10月25日,德國國防部發表新的白皮書,公布德軍新一輪大規模組織變革,打破過去分為陸、海、空三個軍種的分類 ,依照功能使命分成三種,分別是負責在世界各地執行高強度聯合作戰的快速打擊部隊、負責國土防禦與國際維和等中/低強度作戰任務的穩定部隊, 以及專門負責後勤支援與國內安全的支援部隊;依照此一編制,德國海軍在快速打擊武力之下成立輕型巡防艦隊第一支隊, 由五艘布倫瑞克級(F260~264)與一艘易北河級(Elbe class)多功能支援艦組成,這個支隊也編入歐盟快速反應部隊與北約快速反應部隊之下 ;此外,四艘F-123巡防艦與三艘F-124防空巡防艦則同樣編入高強度的快速打擊部隊。 因此,相較於過去在近海巡邏的德國飛彈快艇部隊,布倫瑞克級在值勤期間將經常隨歐盟與北約的海上快速反應部隊參與跨海聯合軍事行動 ,充分反應德國海軍從過去防禦專守到「由海投射至陸地」的變遷。

由於K130是用來取代Type 148/143等飛彈快艇,因此最初德國仍打算以「艇」(boat)來稱呼K130,而不將之視為船艦(ships),而艦上也不打算設置任務執行官(德文為Erster Offizier)。不過,根據一篇新聞,德國海軍表示仍將K130視為船艦,因為其艦體尺寸、續航力與武裝都已經超過快艇的等級,而艦上指揮官的階級(相當於陸軍連長)比德國第一線巡防艦如F123/F124等(相當於陸軍營長)低一級。

在2012年秋,首艦布倫瑞克號(FGS Braunschweig F260)首度參與聯合國聯合黎巴嫩部隊(United Nations Interim Force in Lebano,UNIFIL)的軍事部署,部署期間有3/4的時間在海面值勤,1/4的時間駐紮在塞浦路斯的利馬索爾港(Limasol),隨後該艦也在2013年4月再次部署於UNIFIL活動。到2016年2月為止,布倫瑞克號以經三次往返黎巴嫩,平均每次部署五個月以上。在2016年10月17日,布倫瑞史克號起航前往黎巴嫩,接替同型艦愛爾福特號(Erfurt F262)在當地值勤,一直到2017年5月30日被同型艦馬格德堡號(Magdeburg F261)替代;在一年內,布倫瑞克號已在海上航行41600海里倍。

問題

首批五艘布倫瑞克級原訂在2007年5月至2009年2月之間服役;然而在2009年,測試中的本級艦歐登堡號(FGS Oldenburg F263)發現傳動系統的問題 ,而先前完成的同型艦的傳動系統也是問題叢生。這個問題起因是艦上由瑞士MAAG提供的齒輪變速箱其實轉包給一家波蘭廠商設計,結果零件質量不佳 ,螺栓在服役之後變大量鬆動,故障頻仍;只要一根鬆脫的螺栓落入,就能導致嚴重損壞。由於負責生產的波藍廠商在布倫瑞克級發生問題之前就已經破產倒閉,因此無法為德國方面提供維修或更換服務。 這使德國海軍被迫將五艘已完工的布倫瑞克級停止運行(只有前兩艦已經進入服役), 自行解決問題,此舉粗估將花費至少數百萬歐元,且導致本級艦在2011年以前都無法恢復服役,這 對於德國海軍的對外勤務,是一項不小的挫折。 在2010年10月,完成變速箱整修更換的首艦布倫瑞克號通過海試,隨後其他艦艇也在2011年陸續完成整修。

然而,布倫瑞克級還受到其他技術問題困擾,主要是SAAB的RBS 15 MK3反艦飛彈的系統整合工作延誤,此外航行時輪機艙的甲醛釋放超過安全標準。依照德國國防部在2012年7月24日向德國議會提交的報告指出,RBS 15 MK3反艦飛彈要等到同年11月才能開始裝艦,這使得五艘布倫瑞克級到了2014年才能全數達成全戰備能力,比最初的時程延後了7年之久。
 

第二批K130

在2016年10月16日,德國政府宣布在2017年度國防預算中編列建造第二批五艘K130,預算約15億歐元(16.4億美元) ,資金來源是原本預定編列給MSK18多用途戰鬥船艦項目的經費(MSK 180被推遲到2017年德國聯邦議會大選之後才會執行),前兩艘在2019年交付,後續三艘在2023年交付完畢 ,而這五艘第二批K130的預算在2016年11月11日在德國國會通過。德國政府增購第二批K130的原因,主要是為了滿足新的波羅的海、地中海乃至於其他地區部署的軍事需求,因應俄羅斯方面的威脅,同時接替2010年代陸續除役的Type 143A獵豹級(Gepard class)飛彈快艇遺留的空缺。 相較於第一批K130,第二批K130的船艦平台只會有最小幅度的變更修改,並採用新技術與裝備來替換首批K130艦上已經過時或商源消失的設備,包括以Hensoldt公司的TRS-4D主動相位陣列雷達取代原有的TRS-3D等。

在2017年4月下旬,消息傳出德國政府增購第二批五艘K130的計畫可能暫時喊停,因為船廠方面與政府方面對於價格的歧見太大,德國政府預計五艘軍艦加上兩套地面訓練設施價格為15億歐元,然而TKMS方面的估算卻是25至29億歐元;德國政府表示,第二批K130是基於現成設計而不是從頭開始,根本不應該如此昂貴。

除了報價過高之外,德國國防部購買第二批K130的執行方式也引來許多爭議。德國國防部原本打算在五年內獲得第二批五艘K130,滿足海軍對於新艦的迫切需求,因此跳過了公開招標的程序,直接與先前曾承造首批K130、此時唯一擁有產能可以立刻建造K130的呂森船廠(Lurssen-Werftengruppe)和泰森.克魯伯船廠(Thyssen Krupp Marine Systems ,TKMS)訂購,這兩個船廠會組成一個聯盟來執行這個合約;德國國防部打算在2017年6月將此案向德國聯邦預算委員會審核,希望在9月德國大選之前能簽署合約。然而,位於基爾的德國海軍船廠(German Naval Yards Kiel, GNYK)對這個決策十分不滿,遂向聯邦卡特爾局(Bundeskartellamt,BKartA,德國反壟斷主管單位)投訴,認為德國國防部在第二批K130採購案存在反競爭規定的行為。德國綠黨的人士宣稱,這項採購案本身就是某些德國政客為了爭取自己選區內的選票支持,而給予相關利益集團的;例如,跳過公開競標程序而直接向呂森、TKMS船廠下單簽約的計畫,是由來自社民黨的約翰內斯卡爾斯和基民盟的雷貝格向國防部長提議的,這兩人的選區分別在漢堡和羅斯托克,正是呂森和TKMS船廠所在地。

在2017年5月18日,聯邦卡特局聲明表示,K130仍應採用公開招標程序,這必須優先於海軍想快速取得軍艦。如果卡特爾局裁定第二批K130採購案涉及反競爭行為,勢必無法在9月德國大選之前完成簽約,而大選之後新組成的德國政府也將會重新審查此案,使德國海軍不能如願在短期內獲得足夠的新艦。不過隨後在6月上旬,消息傳出呂森造船廠、TKMS與德國海軍造船廠協商出一個解決方案,讓德國海軍造船廠也加入第二批K130的建造聯盟,分享的工作額度為15%。在2017年6月21日,德國國會通過一批價值110億歐元的軍事採購預算,包括購買第二批五艘K130。在2017年7月中旬,消息傳出聯邦卡特局批准TKMS、呂森船廠以及德國海軍造船廠共組造艦聯盟來建造第二批五艘K130的提案,表示這樣就不會造成壟斷違規;而三家船廠組織的造艦聯盟稱為ARGE K130,主承包商為呂森船廠。隨後在2017年9月13日,德國國防採購局宣布斥資24億歐元來購買第二批五艘K130。

一艘在水路運輸途中的第二批K130後部總段,由呂森的皮恩船廠製造。

第二批K130前、後總段合攏。

依照ARGE K130的分工,五艘第二批K130之中,前兩艘由呂森造船公司位於不萊梅(Bremen)的船廠負責,後三艘由位於基爾的德國海軍船塢(German Naval Yards, Keil)負責。第二批K130艦體分成前後兩個總段:前兩艘的前部總段在呂森的不萊梅廠製造,後三艘的前部總段則在基爾的德國海軍造船廠製造;而後部總段都在呂森的皮恩船廠(Peene shipyard, Wolgast)建造。前、後分段完成後拖到位於漢堡(Hamburg)的布隆.沃姆斯(Blohm + Voss,B+V,被呂森購併)總裝下水,並在漢堡艤裝與測試。

在2019年2月7日,位於不萊梅的呂森 (Lurssen-Werft) 造船廠的皮恩船廠(Peene shipyard, Wolgast)舉行了第二批K130巡防艦首艦科隆號(Köln F265,早期資料指命名為Karlsruhe)的切割鋼板儀式,德國國防部長親蒞主持,安放龍骨的儀式在2019年4月25日舉行,在2020年10月30日下水,原定於2022年8月進行驗收試航,2022年11月移交給德國海軍。在2020年1月30日,第二批K130二號艦Emden(F266)在呂森的皮恩船廠舉行切割安放龍骨儀式。第二批K130三號艦Karlsruhe(F267)在基爾的德國海軍船塢(German Naval Yards, Kiel)舉行切割第一塊鋼板的儀式。

在2021年12月底,由德國社會民主黨、自由民主黨組與綠黨組織的聯合政府上任;隨後2022年2月24日俄羅斯全面入侵烏克蘭引發世界局勢巨變,先前梅克爾(Angela Dorothea Merkel)時代拒絕提高國防預算的趨勢遂遭到扭轉。在2022年5月底,德國聯合政府通過1000億歐元國防預算追加案,準備全面重整與強化德國三軍戰力;其中,海軍的追加預算總額約193億歐元,其中包括用於增購K130巡防艦。

在2022年6月,德國國防部報告首次提到第二批K130項目已經發生落後,主因是承包商在指揮管制系統項目的不稱職,而且延遲有進一步增加的可能;此時,因為進度落後,成本已經上漲4.01億歐元,相當於合約額度的16%。在2022年9月下旬,德國的軍事雜誌「歐洲安全與科技」(Europaeische Sicherheit Und Technik,ESUT)撰文披露,第二批K130巡防艦建造工作已經落後2年,遇到的困難包括指揮管制系統的整合工作。此文章表示,第二批K130的主承包商呂森海軍造船(Naval Vessels Luerssen,NVL)公開承認,前三艘第二批K130的工程遭遇三個主要問題,進度延遲,NVL正在評估各種解決方法,並與客戶(德國海軍)密切合作。ESUT文章表示,計畫遭遇的主要困難在於,負責指揮管制系統整合的次供應商Atlas Elektronik以及Thales在分工與責任分配出現歧見;依照合約,Atlas負責軟體,而Thales提供相關的計算機硬體。第二,在2022年2月下旬俄羅斯全面入侵烏克蘭之後,基於戰略情勢演變,德國國防部(BMVg)修改了第二批K130指揮管制系統的相關IT標準,而Atlas以及Thales難以滿足新的標準,雙方也準備就合約歧見發動法律程序。

這項落後對於德國海軍進一步增購K130可能出現變數;德國海軍曾考慮增購第三批五艘K130來直接取代第一批五艘,而不是為第一批K130進行壽命中期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