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增量火力能力(TRIFIC)

(上與下)荷蘭國防物資局(DMO)在2023年5月快速增量火力能力(TRIFIC)的想像圖,

打算以的近岸快速人員運輸船為基礎,裝備各種集裝箱化的任務模組如飛彈、

徘徊彈藥、電子戰裝備等等。

──by captain Picard

 



 

在冷戰期間,荷蘭海軍是北約海軍反潛作戰中的重要一環,擁有一支質量可觀的巡防艦隊;在1980年代後期,荷蘭海軍有四艘防空巡防艦與10艘反潛巡防艦。然而冷戰結束後,荷蘭海軍逐年裁軍,到2010年代之後甚至只保有六艘具備第一線正規防空/反潛/反艦作戰能力的巡防艦(包括四艘LCF防空巡防艦與2艘凱若.道爾曼級反潛巡防艦),加上四艘雖然排水量與巡防艦相近、但只能執行低強度巡邏任務的荷蘭級巡邏艦。

從2014年初因為烏克蘭推翻原本親俄政府,俄羅斯出兵併吞克里米亞半島以及進入烏克蘭東部頓內次克、盧甘斯克,西歐的安全環境驟變,歐洲各國也開始逐漸扭轉原本持續裁減軍備的方向。到了2022年2月24日俄羅斯正式全面入侵烏克蘭,荷蘭才頓感亟需提升海軍的實力,然而此時進行的新艦計畫包括與比利時合作的ASWF反潛巡防艦、接替LCF的新一代防空巡防艦等都還在規劃階段,距離建成服役仍相當遙遠;何況這些新船艦造價昂貴,數量也遠遠不夠(例如荷蘭只打算訂購兩艘ASWF外加一艘選擇權)。因此,荷蘭國防部開始構想運用集裝箱武器模組裝在商業船隻,希望能在最短時間以及較低的成本之下,迅速補充艦隊戰力。

快速增量火力能力(TRIFIC)啟動

在2022年11月23日,荷蘭國防物資局(DMO)海事系統項目主管Paul Flos上校公布,荷蘭正式啟動快速增量火力能力(The Rapidly Increased Firepower Capability,TRIFIC),目標是購得現成商規船隻平台上安裝任務模組,補充現役巡防艦隊的火力以及感測器能力,目標是在短期數年內就可形成戰力,總共打算建造四艘。

Paul Flos上校表示,荷蘭海軍現在迫切需要更多戰力。荷蘭海軍目前正在規劃新巡防艦,並且希望引進陸攻飛彈;然而,這些陸攻飛彈必須能放入現有的發射器裡。雖然全新設計的船艦可以增加尺寸與發射管數量,但即便是規劃中的新艦,規劃時的火力也已經不符合當前需求,例如新一代防空艦FuAD(取代LCF防空巡防艦)沒有打算配備巡航飛彈。依照當前迫在眉睫的威脅,荷蘭海軍需要這些飛彈。

Paul Flos上校透露,在一年前(2021年)他與水面科技項目主管Johan den Arend提出一個構想,建造長度60~70m的大型無人船艦,裝備飛彈發射器來解決荷蘭海軍的短期需求;在探討過程中,兩人決定以現成商規的近岸工作船舶為基礎,這種船舶後部都有很長的作業甲板,可以安裝飛彈等任務模組。Paul Flos上校透露在2022年3月,他責成Johan den Arend的團隊去研究,是否可能租借現成的近岸工作船舶並改裝滿足需求,以及多快可以完成;能快速獲得非常重要,因為荷蘭海軍現在就需要這些能力。於是Johan den Arend的團隊走訪全球可能的選項,並撰寫報告,結論認為此概念可行;而另一項TNO報告則是研究此蓋年的武力組成,結論是認為一艘母船搭配四艘TRIFIC子船,使用時TRIFIC子船都保持在母船5海裡(約9公里)之內;母船舊式荷蘭海軍第一線巡防艦,擁有完整的感測器與指揮管制能力,如LCF防空巡防艦、荷蘭級巡邏艦以及發展中的ASWF反潛巡防艦以及未來防空巡防艦等。無人子船只裝備任務模組(如飛彈)、本身沒有感測系統,透過資料鏈接受母船指揮以及獲得戰術射控資料;而子船與母船之間的作戰整合,打算以荷蘭現役巡防艦的戰鬥管理系統技術發展而成。

任務籌載方面,Paul Flos透露,荷蘭國防物資局從2021年起就接觸全球多個可能提供集裝箱化飛彈模組的廠商,包含法國、德國、以色列、美國等,其中一個要求是能在簽約之後於一年之內交付,詢問結果也是可能的。Paul Flos表示,對一艘長度60至70m的船隻,可放置六個集裝箱化飛彈發射器、每個集裝箱裝置八枚飛彈,總計48枚;而如果裝備更小型的飛彈,數量還可以再增加;使用的飛彈種類可以是防空飛彈、攻擊性的巡航/反艦飛彈、徘徊彈藥(loitering ammunition,即一次性使用的攻擊性無人機)等。除了飛彈模組之外,還有空間安裝電子戰軟殺自衛模組如電子反制(ECM)、干擾彈發射器等。運用上,母船與四艘TRIFIC子船配合電子戰裝備與戰術設計,可以讓對方雷達尋標器誤以為是一個很大的目標;而母船也會負責保護子船。

Paul Flos表示,荷蘭國防計畫備忘錄將此項目列為「分散化作戰」(distributed action);每次他們簡報這個概念時(包含對荷蘭武裝部隊司令部),得到的回應都認為這是正確的方向,且荷蘭需要。依照最初的構想,攜帶武裝的TRIFIC子船是完全無人操作,但最後認為這還不成熟,因此隨後決定從低人力需求船隻(Low Manned Surface Vehicles,LMSV)出發,例如每艘只編制10人左右;子船作戰採用人在迴路(man in the loop),射控資料是來自母船(透過資料鏈自動取得),最後需由子船上的人員評估來決定是允許開火接戰。Paul Flos表示,此項目會先朝低人力系統來發展(初期仍需要人員操縱船隻,之後再引進自主航行技術),等技術成熟,最後才過渡到完全無人的系統。

荷蘭國防物資局(DMO)在2023年5月快速增量火力能力(TRIFIC)的

想像圖,以的近岸快速人員運輸船為基礎,裝備各種集裝箱化任務模組,

包括飛彈、徘徊彈藥等。

2023年5月24日在英國法茵堡舉行的聯合海軍事件2023(Combined Naval Event,CNE 2023)會議上,荷蘭物資與資訊科技指揮部(ateriel and IT Command,COMMIT,原荷蘭國防物資局)提出TRIFIC概念。COMMIT海上項目主管André van der Kamp上校在CNE 2023在演說中提到,TRIFIC概念是基於現成商用快速人員運輸船隻做為平台,加裝一系列使用標準集裝箱的任務模組;可能的模組籌載包括集裝箱化的飛彈發射系統(包括防空飛彈等)、徘徊彈藥、電子支援/反制套件等等;而進一步的擴充選項包括集裝箱化的反艦/對地攻擊飛彈、水下作戰模組(反潛、USV水下無人載具等)或者額外的感測器。

荷蘭啟動海上支援船項目

在2024年9月24日,荷蘭國務卿吉斯.圖因曼(Gijs Tuinman)在荷蘭下議院時透露,荷蘭將先建造兩艘編制極少量人員的支援船,攜帶防空飛彈,由LCF防空巡防艦指揮控制。 吉斯.圖因曼表示,這些支援船將是未來的「航行工具箱」(sailing toolboxes),能裝載許多裝備,包括額外的攻擊火力與長程防空飛彈等。 基於2023年11月以來胡賽叛軍持續以無人機、飛彈攻擊紅海航運的經驗,未來因應無人機群集(swarming)時,勢必要備有更大量的防空飛彈, 這也是荷蘭決定建造TRIFIC並由LCF巡防艦指揮的目的,能增加可用的防空飛彈發射器數量。

荷蘭達門集團(Damen)會是此種支援船的承包商,並裝備以色列航太(Israel Aerospace Industries,IAI)提供的閃電增程型(Barak ER)防空飛彈(射程150km,能對付傳統空中目標、彈道飛彈等)、 Harop長程遊蕩彈藥(loitering munition)與電子戰裝備等;荷蘭國防部表示,向單一供應商購買這些飛彈、長程彈藥以及電子戰裝備,能簡化系統整合工作。

選用以色列閃電飛彈的一大主因,是因為荷蘭海軍使用的SM-2飛彈型號已經停產(荷蘭使用SM-2 Block 3A的特殊修改型,以適應APAR相位陣列雷達的ICWI照射波),而新版SM-2 Block IIICU(引進主動雷達尋標器)目前並不相容於LCF現有的射控系統。 荷蘭也曾考慮歐洲飛彈公司(MBDA)的Aster防空飛彈系列,但此飛彈系列還沒有整合到集裝箱發射器裡;而以色列Rafael製造、大衛彈弓(David's Sling)防空系統使用的Stunner防空飛彈,則不完全滿足荷蘭海軍的需求。 荷蘭現役LCF防空巡防艦仍會持續使用現有的SM-2防空飛彈,作戰時LCS的雷達與射控系統負責偵測並鎖定目標接戰,然後指揮TRIFIC進行接戰。

吉斯.圖因曼也表示,荷蘭的對手大量裝備先進感測器與長程攻擊武器,兩棲作戰轉型為大量的同時登陸活動,因此無人船艦要配備以色列製長程遊蕩彈藥,在空中盤旋等待可能出現的敵方目標。 此外,荷蘭在北海有許多重要基礎設施如鑽油、海底管道等,需要防止俄羅斯擾亂與破壞(俄羅斯研究船在2024年6月至7月出現在北海,可能是探測荷蘭等西方國家的海底基礎設施,為 日後的破壞做準備;因此,荷蘭國防部打算購買許多現成無人機,攜帶長程感測器,更嚴密地監視北海區域的活動;而新造支援船也能安裝這些感測器來監視敵方可疑船隻。

吉斯.圖因曼透露,當前的技術水平還不足以讓完全無人的船艦實用化,因此每艘支援船編制極少量人員(至少8人);因此, 首先會以少量人員操作與監視,持續累積經驗與數據,再朝向完全無人化邁進。 艦上的任務裝備會以集裝箱模組的方式安裝,能根據不同任務而更換模組。

依照荷蘭國防部發言人向防務新聞(Defense News)透露的信息,新型支援船長約53m,寬9.8m,排水量550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