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宕級飛彈驅逐艦
(上與下)14DDG首艦愛宕號(DDG-177)的英姿。 愛宕級是金剛級的改良版,
改良模式大致比照美國柏克Flight 2A。
愛宕號(DDG-177)在2005年8月24日下水後的畫面
由正面看愛宕號。
高速航行的愛宕號
從後方看愛宕號。
(上與下)愛宕級驅逐艦的二號艦足柄號(DDG-178)
由後方俯瞰足柄號
正編隊出航的愛宕號(右)與足柄號(左)
愛宕級驅逐艦的二號艦足柄號(DDG-178,左)與金剛級飛彈驅逐艦首艦金剛號(DDG-173,右)。
四艘海自神盾驅逐艦聚集在橫須賀的畫面,包括兩艘金剛級與兩艘愛宕級。畫面左前是足柄號(DDG-178),
足柄號左側是金剛級的鳥海號(DDG-176),足柄號後方是金剛號(DDG-173),
而金剛號左邊則是愛宕號(DDG-177)。
停泊在橫須賀的海上自衛隊船艦,第一排三艘由左而右是愛宕級神盾驅逐艦的足柄號(DDG-178)、
金剛級神盾驅逐艦的鳥海號(DDG-176)以及白根級直昇機驅逐艦鞍馬號(DDH-144)
正面看足柄號
背面看足柄號
(上與下)在三菱重工長崎造船廠進行大修的足柄號(DDG-178),可以看到大軸與兩個舵面(此時螺旋槳推進器拆下)。
進行大規模升級的愛宕號(攝於2017年3月下旬),神盾作戰系統升級為Baseline 9/ACB 12以上的水平。
注意主桅杆上面換裝了一部AN/SPQ-9B X波段追蹤雷達,取代了原本的OPS-28雷達。
攝於2020年6月的足柄號(DDG-178),正與加拿大海軍編隊一同前往參與環太平洋演習(RIMPAC 2020)。
──by captain Picard
艦名/使用國 |
愛宕級/摩耶級飛彈驅逐艦/日本 (あたご型/Atago class) (まや型/Maya class) | ||||
建造國/建造廠 |
日本/ 三菱重工長崎廠 | ||||
尺寸(公尺) | 長165 寬21 吃水6.2 | ||||
排水量(ton) |
基準7700 滿載9950~10000 | ||||
動力系統/軸馬力 |
COGAG LM2500燃氣渦輪*4/100000 雙軸CRP 雙舵 | ||||
航速(節) | 30 | ||||
續航力(海浬) |
─ | ||||
偵測/電子戰系統 |
AN/SPY-1D(V) 3D相位陣列雷達系統*1(固定式陣列天線*4)
AN/SPQ-9B X波段追蹤雷達*1(2017年起換裝) OPS-28D 平面搜索雷達*1(原始裝備,2017年拆除) OPS-20 導航雷達*1 NOLQ-2B電子戰系統 MK-36 干擾彈發射系統(SRBOC)*4 曳航具四型魚雷反制系統*1 | ||||
聲納 |
AN/SQS-53C主/被動艦首聲納*1 OQR-2D-1拖曳陣列聲納*1(DDG-178) | ||||
射控/作戰系統 |
神盾Baseline J6作戰系統 (2020年代將神盾戰系升級為Baseline J7) AN/SQQ-89(V)15反潛作戰系統 MK-34艦砲射控系統(含MK-20光電射控系統)*1(2010年代後期升級時加裝) MK-99 mod.8飛彈射控系統(含AN/SPG-62照射器)*3 | ||||
乘員 | 310 | ||||
艦載武裝 |
MK-45 Mod4 五吋62倍徑砲*1 八聯裝MK-41 垂直發射器*12(裝彈量:前64枚後32枚,可裝填標準SM-2/6防空飛彈 、SM-3反彈道飛彈、垂直發射反潛火箭(VLA)、海麻雀ESSM短程防空飛彈等) MK-15 Block1B方陣近迫武器系統(CIWS)*2 四聯裝SSM-1B反艦飛彈發射器*2 三聯裝324mm HOS-302魚雷發射器*2(使用MK-46或89式魚雷) | ||||
艦載機 |
SH-60J/K反潛直昇機*1 | ||||
姊妹艦 |
共二艘 | ||||
艦名 | 編列年度 | 開工時間 | 下水時間 | 服役時間 | |
DDG-177 愛宕 (あたご/Atago) |
平成14(2002) | 2004/4/5 | 2005/8/24 | 2007/3/15 | |
DDG-178足柄 (あしがら/Ashigara) |
平成15(2003) | 2005/4/6 | 2006/8/30 | 2008/3/13 |
根據日本防衛廳在2000年12月發表的「新中期防衛力整備計畫」,將在平成14、15(2002與2003年)兩個年度各訂購一艘改良自現役金剛級 神盾驅逐艦的新型飛彈驅逐艦(稱為「平成14年度飛彈驅逐艦」計畫,簡稱14DDG),用於取代現役的太刀風級飛彈驅逐艦。兩艘14DDG編號分別為 DDG-177與DDG-178,接續在金剛級之後。14DDG繼續沿用金剛級的命名規則,也就是採用「山名」,首艦(DDG-177)命名為愛宕號,此艦名曾被慣於二次大 戰日本的一艘高雄級重巡洋艦上;而二號艦(DDG-178)則命名為足柄,這個名字則曾經用在二次大戰時期的第四艘妙高級重巡洋艦上。據說日本曾有意 將DDG-177命名為大和號,但由於太過敏感而作罷。依照2004年幣值,首艦愛宕號的造價1475億日圓,約14億美元。
14DDG早期的想像圖。 (上與下)愛宕號(DDG-177)在2005年8月24日下水的畫面。
愛宕級大致上可說是以金剛級為基礎開發的日本版柏克Flight2A ,將金剛級的艦體拉長4m,並增加了附有機庫的尾艛結構,這使得愛宕級成為日本海自第一種具備完整直昇機收容/操作能力的防空驅逐艦; 雖然如此,由於日本海自八八護衛群編制中並未給防空驅逐艦配置直昇機,因此愛宕級服役初期並沒有常駐的直昇機,機庫便成平時備而不用 的設施;未來海自可能會編列預算為愛宕級添置直昇機,不過目前尚未明朗。與柏克級Flight2A一樣,愛宕級前後的MK-41 VLS都不再附帶再裝填模組,使總裝彈增至96枚 。此外,也一如柏克級Flight2A,愛宕級朝後方的兩具SPY-1D相位 陣列雷達安裝位置加高,以抵銷加裝直昇機庫對雷達搜索範圍造成的影響。為了在更廣泛的海象下收容與操作直昇機,愛宕級的直昇機起降甲板配備RAST(Recovery Assist, Secure and Traverse)Mk.6輔助降落系統。 為了增加匿蹤性,愛宕級的煙囪結構的邊緣改成與柏克級類似的直角形, 而非金剛級那種容易將雷達波反射至各方位的弧形邊緣。最後,愛宕級以雷達截面積較低的新式輕合金主桅,代替原先金剛級的傳統式重型四角格子桅。早期消息指出愛宕級與柏克Flight 2A一樣設有兩個直昇機庫,然而實際上愛宕級只設置一個,位於尾艛結構左側,可容納一架SH-60J/K反潛直昇機。乘員數目方面,愛宕級維持金剛級的水準,編制300名左右的人員。基於成本控制,柏克Flight 2A捨棄了柏克Flight 1/2擁有的SQR-19拖曳陣列聲納以及魚叉反艦飛彈 (必要時仍可加裝這兩項裝備),並且在ESSM短程防空飛彈服役後便捨棄方陣近迫系統,以便 壓低成本大量建造;而日本只建造兩艘愛宕級,因此單艦的平均預算比伯克Flight 2A更為寬鬆,可以採用較多的裝備,例如煙囪之間的兩具四聯裝SSM-1B反艦飛彈發射器 仍予以保留,艦上除了ESSM短程防空飛彈外,也毫不吝惜地保留兩組方陣近迫武器系統。 其他方面,愛宕級的平面/導航雷達、魚雷反制系統等應均與金剛級相同。愛宕級的排水量較金剛級增加約500ton,標準排水量7700ton,滿載排水量接近10000ton。愛宕級的推進系統與金剛級相同,是由四部GE授權石川島播磨重工生產的LM-2500燃氣渦輪(單機功率25000馬力)構成COGAG系統,雙軸可變距螺旋槳推進,最大航速30節;艦上電力由三部功率各2800KW的燃氣渦輪發電機構成。
愛宕級二號艦足柄號(DDG-178)的艦首船艛。與美國柏克Flight 2A相同,愛宕級也將朝後的 兩具SPY-1D相位陣列雷達天線提高,以避開機庫結構。
足柄號(DDG-178)的機庫結構,裝有四組八聯裝MK-41垂直發射器。 愛宕級的設計曾歷經變更,在最早的構型(也就是本文上方的圖)中,愛宕級沿用金剛級的OTO五吋艦砲,MK-41 VLS八聯裝發射單元的配置與金剛級相同,也就是前方四組、後方八組,機庫結構造型則為單純的方塊狀,表面略為向內傾斜。不過在2004年1月號日本世界艦船公布的構型圖中, 愛宕級的面貌有了一些不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機庫擁有新設計的多面造型以降低雷達截面積,但這項改變使機庫結構容積縮小,無法容納原先預定的64管MK-41;所以新版 愛宕級的MK-41配置前後對調,變成前面64管、機庫結構內32管(降低艦尾艛的MK-41數量也有助於降低重心),而機庫後側也具有向內收縮的稜角。除了機庫的匿蹤造型經過強化外,新版 愛宕級的合金桅杆也採用利於降低雷達截面積的稜角造型。艦上配備兩艘11m長作業艇與一艘7.5m長RHIB作業艇。 火砲方面,愛宕級改用一門美製MK-45 Mod4增程型五吋艦砲,擁有匿蹤砲塔殼以及62倍徑砲管;此砲的射速雖遜於原金剛級的OTO 127mm快砲(金剛級的OTO 127mm快砲是向加拿大海軍購買的二手貨),但是整個火砲系統的體積重量較低,較長的砲管能獲得較遠的射程。由於MK-45 Mod4艦砲由神盾系統的子系統控制,因此愛宕級就省略了金剛級原本 專門用來導控OTO 127mm艦砲的國產FCS-2-21射控系統。與美國神盾艦相同,愛宕級的MK-45 Mod4艦砲也由神盾系統 之下的MK-160火砲射控系統指揮,目標資料由艦上的SPY-1D相位陣列雷達、平面搜索雷達來提供。
愛宕號的艦橋
愛宕號的輪機控制室,也作為緊急指揮所。
愛宕級的戰情中心 與同時期美國最新的柏克級相同,愛宕級也採用Baseline7.1版本 ,美方稱之為Baline J6; 相較於以前的版本,神盾Baseline7.1的改良項目包括採用新一代增加陸地上空偵測能力的SPY-1D(V)雷達、全分散開放式系統架構、識別系統的升級, 並增加先進整合電子戰系統(AIEWS,已取消)、新一代MK-50/54先進輕型魚雷的運用能力(不過實際上使用的是日本自家開發的新型97式反潛魚雷) 以及編納艦載直昇機等等,整體戰力與運算能力遠超過先前金剛級的神盾Baseline 4/5水平;與美國柏克級自用的Baseline 7相較,愛宕級的系統刪除了若干次系統, 包括戰斧巡航飛彈的射控介面,以及一些美軍專用的指管通情資料鏈路。愛宕級的神盾Baseline 7.1的編號為神盾武器系統(AWS) MK.7 Mod.19(V),包含指揮決策系統(C&D)Mk.3 Mod.2、武器控制系統(WCS)Mk.9 Mod.2)、神盾顯示系統(ADS)Mk.7 Mod.2等。由於愛宕級使用延續自金剛級的NOLQ-2B電子戰系統,因此艦上的神盾Baseline 7介面有若干相對應修改。在先前建造金剛級時,美國並沒有輸出AN/SQQ-89反潛作戰系統與聲納系統給日本,因此金剛級採用日本國產OYQ-102反潛作戰系統與國產聲納;而到了愛宕級時,美國對日本軍售進一步放寬,輸出最新規格的AN/SQQ-89(V)15反潛作戰系統(使用COTS商規組件)以及AN/SQS-53C艦首聲納來裝備愛宕級,這些系統的技術都比先前金剛級的日本國產系統更先進,體積也更小。首艦愛宕號沒有拖曳陣列聲納,只有二號艦足炳(DDG-178)配備OQR-2-2D拖曳陣列聲納(愛宕號從建造到下水的所有照片均顯示艦尾未設置拖曳陣列聲納艙門)。除了反彈道飛彈能力之外,愛宕級也裝備ESSM近程防空飛彈。愛宕級也加裝海上指揮管制系統(MOF),與日本海自1996年起構築的海幕衛星資料傳輸系統連接。 兩艘愛宕級(DDG-177、178)依序於2004年4月5日與2005年4月6日於三菱重工長崎廠開工,分別在2005年8月24日與2006年8月30日下水,並依序於2007年3月15日與2008年3月13日交艦成軍 。由於日本政府對於朝鮮大力發展彈道飛彈倍感威脅,所以兩艘這愛宕級的重要任務便是對彈道飛彈進行預警。也因此,這兩艘愛宕級分別編入 舞鶴(臨日本海)的第三護衛群 (愛宕號),以及位於佐世保(在九州北部,負責東海、黃海)的第二護衛群(足柄號),屏障日本的西側,防堵中國與朝鮮瞄準日本的東風21與蘆洞一號等彈道飛彈。完成反彈道飛彈能力後的金剛級 與愛宕級兩型神盾艦, 與部署於陸上的愛國者PAC-3構成日本的兩層彈道飛彈防禦網:當敵方彈道飛彈升空後,先由外海的神盾艦予以探測追蹤,並發射標準SM-3在飛彈中途(大氣層外)進行首波攔截;如有漏網之魚穿越,後方的愛國者PAC-3則在飛彈下落階段展開第二波攔截。 雖然愛宕級 一開始就具備探測彈道飛彈的能力,但還並沒有配置SM-3反彈道飛彈。日本海自在2005年7月與美國簽約,在原有的四艘金剛級上納入反彈道飛彈能力(包括升級神盾系統與SPY-1D相位陣列雷達 ,反彈道飛彈能力為BMD 3.6.1版)並部署SM-3反彈道飛彈,在2007年12月至2010年度執行,而兩艘愛宕級直到平成23年度中期防衛力整備計畫(2011至2015年度 )才打算編列預算進行相應升級,包括將反彈道飛彈能力升級為BMD 5,配合的SM-3 Block 2A反彈道飛彈。 後續升級 日本海自非常重視愛宕級與金剛級的戰力提升,因此隨時會隨美國海軍神盾系統的發展,為愛宕級與金剛級進行必要的軟硬體升級,使其作戰能力保持在最先進水平。在2009年7月左右,日本向美國洛馬集團提出一份採購需求,為金剛級與愛宕級的神盾系統進行必要的軟硬體升級,在2010年3月份完成,經費從700萬美元起跳,依照項目而定,最多可達4100萬美元;而這類升級是金剛級與愛宕級服役壽期中持續進行的支援計畫。 2012年12月10日,美國防衛安全合作局(DSCA)公布一批對日本的軍售,用來為兩艘愛宕級升級,總值4.21億美元。這些項目包括:兩套Baseline J6版本的神盾武器系統軟體(AEGIS Weapon System Computer Program,每艘一套)、二套配合BMD 5.0反彈道飛彈能力的多任務信號處理器(Multi-Mission Signal Processors,MMSP,每艘一套)、兩套通用信號處理系統(Common Processor System,包含反彈道飛彈任務的任務計畫處理系統,每艘一套)、相關的反彈道飛彈能力的次系統如用於任務計畫系統的刀鋒伺服器(Mission Planner Blade)、2套殺傷評估系統與武器資料紀錄機櫃(Kill Assessment Systems/Weapon Data Recording Cabinets,每艘一套)以及兩套後端顯控的通用顯示系統(Common Display Systems,CDS,每艘一套);而CDS包含的硬體項目包括44套OJ-827v1三螢幕顯控台(每艘22套)、8個顯示處理機櫃(Display Processor Cabinet,每艘四套)、兩套大型影像投影牆與處理系統(Wall Screen and Projector System,每艘一套)、46套平板顯示器(Flat Panel Display,每艘23套)、兩套AN/SPQ-15影像分配系統(Distributed Video System,每艘一套)等。此次升級也包含愛宕級的MK-41垂直發射系統,項目包括24套MK-448 MOD 1動力控制面板(Motor Control Panel,每艘12個,每個垂直發射單元一個)、48套 MK-179 MOD 0可程式化供電單元(Programmable Power4 Supply,每艘24個,每個垂直發射單元兩個)、24套 MK-5 MOD 1發射序列信號產生器(Launch Sequencers,每艘12個,每個垂直發射單元一個)、 4個光纖分線箱(Fiber Optic Distribution Boxe,每艘兩個)、24個信號匯流模組機箱(Single Module Junction Boxes,每艘12個)、4個結合GPS全球定位系統的MK-235 Mod 7發射控制單元(Launch Control Unit,每艘兩個)。此外,此次軍售也也包括二套用來指揮MK-45 Mod4艦砲的MK-34艦砲射控系統指揮(每艘一套,與神盾系統連結),每套MK-34個包含一套MK-20光電射控儀。合約項目包含所有相關軟硬體、零附件、後勤支援、測試與維修工具、文件、技術服務、人員訓練服務等等。 在2014年9月30日,位於新澤西州摩爾斯頓(Moorestown)的洛克西德馬丁任務系統與訓練(Lockheed Martin Mission Systems and Training)接收到5360萬美元的合約(最終合約總值6969萬美元),將日本兩艘愛宕級的神盾系統 從原本Baseline 7 Phase 1R版本,升級到2012年版神盾先進能力構築(Advanced Capability Build,ACB 12)軟體以及技術插入12(Technology Insertion 12,TI 12)的硬體架構;此一版本稱為神盾Baseline J6,相當於美國神盾Baseline 9C1的軟硬體標準,反彈道飛彈能力相當於BMD 5.0CU。而在這一波升級之中,愛宕級也會納入AN/SPQ-9B X波段追蹤雷達,取代原本的OPS-28雷達。 在2018年9月11日晚間,完成戰系與反彈道飛彈升級的愛宕號在位於夏威夷考艾島(Kauai)附近的太平洋飛彈靶場(Pacific Missile Range Facility)進行反彈道飛彈實彈測試,代號Japan Flight Test Mission-05(JFTM-5);在晚間10時37分,該艦依靠自身的雷達與作戰系統,成功探測到從考艾島發射、模擬短程彈道飛彈的簡單分離式靶彈,隨即發射一枚SM-3 Block 31B威脅升級(Threat Upgrade,TU)反彈道飛彈,成功將靶彈擊落。這是愛宕級升級到神盾Baseline 9/BMD 5.0之後第一次成功的反彈道飛彈實彈攔截紀錄。 在日本2021年度防衛預算中,海上自衛隊為愛宕和足柄兩艦編列預算進一步升級,將艦上神盾系統從前一輪升級完成的Baseline J6(神盾Baseline 9.C1及BMD 5.0CU)再升級成跟摩耶級(27DDG型,見下文)相同的Baseline J7(神盾Baseline 9.C2及BMD 5.1),能運用更新一代的SM-3 Block IIA反彈道飛彈。
服役經歷 在2008年2月19日凌晨,剛結束一次遠航測試(包含在夏威夷進行實彈射擊)任務的愛宕號在返回橫須賀港的途中,於千葉縣南方的近海不慎撞沈一艘小型漁船,造成船上兩名漁夫失蹤。由於這些漁船都是7.5ton級的小舢舨,加上近岸背景回波的強烈干擾,愛宕號的導航雷達遂無法有效發現這些漁船; 而愛宕號方面的人員因素也佔有重要成分,事發之前艦橋值班人員剛剛完成輪替,在暗夜突然遭遇大批小型漁船,很容易產生疏失 ,而事後調查更發現當時艦長與副艦長都在寢室休息,艦上值更官也不在崗位上。這件意外在日本輿論引發一陣強烈反映,受到一連串的批評。 在2022年9月下旬,北朝鮮以高密度連續多日試射彈道飛彈;在2022年10月4日,北朝鮮發射一枚彈道飛彈橫越日本本州北部上空。為了回應北朝鮮的試射,美國、日本、韓國在10月6日進行海上反彈道飛彈演習,包括美國海軍雷根號航母打擊群的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錢斯洛維爾號(USS Chancellorsville ,CG-62)與伯克級驅逐艦本福德號(Benfold DDG-65)、日本金剛級驅逐艦鳥海號(DDG-176)與愛宕級驅逐艦足柄號(DDG-178),以及韓國海軍世宗大王號(DDG-991)飛彈驅逐艦都投入演習;這是美、日、韓三國神盾艦艇首次舉行聯合海上反彈道飛彈演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