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核能潛艦
印度海軍操作的第一艘核能潛艦戰神號(INS Chakra S-71),是1988至1991年間印度向蘇聯租借的一艘查里1級。
(上與下二張)俄羅斯改良型鯊魚級核能攻擊潛艦獵豹號(Nerpa K-152),完工後租借給印度海軍操作,
仍被印度命名為戰神號(INS Chakra),2012年4月4日服役。
(上與下)印度首艘國產核能潛艦殲敵者號(INS Arihant)的想像圖,注意背部裝有四個彈道飛彈發射管。
(上與下二張)2014年中旬出現的殲敵者號電腦模擬圖。
2014年8月出現的殲敵者號公開畫面
2014年12月15日殲敵者號首次出海試航的照片。
殲敵者級的二號艦INS Arighat,該艦在2024年8月29日成軍。
──by captain Picardd
印度發展核能潛艦的起源 印度開始發展核能潛艦,最早可追溯至1971年第三次印巴戰爭。在戰爭期間,擁有海上絕對優勢的印度節節勝利,將東、西巴基斯坦(後來獨立成孟加拉)的海上交通完全切斷;然而,隨後美國企業號(USS Enterprise CVN-65)核子動力航空母艦率領的戰鬥群以壓倒性的力量介入戰事,而印度海軍對此則無計可施。因此,戰後印度政府高層正式決定,開始投入研究核能潛艦,作為防止他國勢力干預印度戰略形勢的王牌。 然而,核能潛艦是極為高端的技術,當時只有只有美國、蘇聯、英國、法國這四個主要強國建立了能夠有效作戰的核能潛艦兵力(中國雖在1970年代造出第一艘核能潛艦,然而各領域相關技術直到1990年代才逐漸穩定),而對核能潛艦的技術輸出更僅發生在關係極為親近的盟國之間(當時只有美國輸出給英國的前例)。而在1970年代,印度連獨立研製水面作戰艦艇、柴電潛艦都做不到,在沒有外來支援的情況下,核能潛艦對印度而言只是個十分遙遠的夢想。 印度研發艦載核能反應器的努力一波三折。早在1971年,印度巴巴核能研究中心(Bhabha Atomic Research Centre,BARC)就開始了艦載核能推進系統的初步研究,然而在無法突破瓶頸的情況下。只能在1976年底暫時喊停;此時,BARC才剛有第一份反應器設計的草案。在1977年1月,此計畫恢復進行,而BARC改以鐶作為反應器所需的核燃料;之所以不使用一般慣用的濃縮鈾,是因為當時印度缺乏提煉鈾燃料的設備。然而這個方向在1978年1月海軍審查時遭到反對,因為鐶燃料不僅分離困難,每次使用週期也太短,無法滿足核能潛艦的需求,因此印度海軍仍要求使用鈾燃料。在雙方無法形成共識之下,此計畫在1978年4月再度暫停。稍後在1979年1月,BARC在未照會海軍的情況下,逕自將先前的反應器設計案稍做修改後提交印度總理,一度導致印度海軍與BARC的緊張。
雖然這些初步研究並不順利,但印度高層仍持續展現支持發展核能潛艦的決心,並在1978年正式展開名為先進技術潛艦(Advanced Technology
Vessel,ATV)的國產核能潛艦計畫,由印度國防研究與發展組織(Defenc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rganisation,DRDO)統籌規劃。然而在往後約10年,ATV始終沒有獲得具體進展。 在1980年代,眼看著本國研發核能潛艦的ATV計畫裹足不前,印度方面遂轉向蘇聯尋求技術援助,包括租借一艘核能潛艦,並透過研究、操作該艦的方式,取得研發核能潛艦必要的第一手資料;同時,也為培訓本國核能潛艦操作人員奠定基礎。由於核能潛艦敏感性甚高,考量到避免過度影響國際局勢,最初蘇聯並未積極回覆,不過表示能提供印度關於建造核能潛艦的必要技術支援。 經過數年協商之後,印度與蘇聯終於在1987年達成協議,將一艘隸屬蘇聯太平洋艦隊的查里1級(Charlie I class)核能飛彈潛艦K-43號租借給印度。該艦在1964年5月9日於蘇聯Gorkiy船廠安放龍骨,1966年8月2日下水,1967年11月5日成軍。在1988年1月4日,K-43完成租借轉移並進入印度海軍服役,命名為戰神號(INS Chakra S-71);而在戰神號進入印度海軍服役之前,印度派遣的人員已經在俄羅斯接受了四年訓練。至此,印度終於有機會實地接觸一艘真正的核能潛艦;在往後三年的租期中,印度憑藉戰神號而培養了第一批核能潛艦操作人員,同時技術人員也對該艦進行詳細考察研究(包括結構、艙室佈局、各項設施的布置等等),並對艦上重點部位進行大量的拆卸測量和拍照 ,讓印度獲得許多關於設計核能潛艦的寶貴第一手經驗。雖然如此,印度海軍操作戰神號期間,反應器艙室以及飛彈艙仍由俄羅斯人員操作,印度人員不得存取與實施實測 ;因此雖然戰神號當時接受印度海軍指揮,但印度海軍人員無法進行完整的操作,萬一發生戰爭也不能將戰神號投入作戰。 由於戰神號的艦齡已高,艦況並不理想,在印度海軍期間經常發生推進系統故障,導致出海時間不多;此外,蘇聯核能潛艦的輻射防護向來較差,在印度海軍服役期間也曾傳出輻射威脅。為了與母港卡塔波曼(Kattabomman)進行通信,戰神號安裝了印度自行開發的極低頻(Very Low Frequency,VLF)水下通信系統,由一條可收放的鋼纜拖帶通信浮標,能接收來穿透水面的極低頻信號(通常由岸上單位朝潛艦發送極低頻指令,等潛艦上浮後再透過一般的無線電通信手段來傳輸完整內容),這是最早出現於亞洲國家的自製系統。戰神號到1991年1月租期屆滿,隨後雙方對於續租的談判並不順利,於是戰神號歸還俄羅斯,在1992年7月30日除役,隨後拆解。 查里級是蘇聯第一種能在水下發射反艦飛彈的潛艦,艦首外殼與壓力殼之間設有兩組四聯裝反艦飛彈發射器,原始設計打算配備射程70km的P-120 Malakhit 反艦飛彈(北約代號SS-N-9 Siren),不過由於研發進度落後,因此蘇聯一開始先以P-15 Termit(北約代號SS-N-2 Styx)發展而來的P-70 Ametist(北約代號SS-N-7 Starbright)反艦飛彈墊檔,其射程65km。在1968至1972年,蘇聯總共建成11艘裝備P-70反艦飛彈的Project 670查里1級;爾後在1975到1980年,蘇聯又建成6艘經過改良的Project 670M查里2級(Charlie II class),終於將飛彈換成了P-120,艦體因而加長。查里-1級浮航排水量4000噸,潛航排水量4900噸,全長95m,舷寬10m,吃水8m;而查里-2級則將艦體加長至103m,舷寬與吃水不變,浮航排水量4300噸,潛航排水量5100噸。查里-1/2級配備一具VM-5壓水反應器,帶動一具蒸汽渦輪,輸出功率15000軸馬力,驅動單軸五葉片螺旋槳推進,潛航速率23節,浮航速率16節,艇上編制100名人員。除了反艦飛彈之外,查里-1/2級艦首配備六門533mm魚雷管,而魚雷庫可容納6枚魚雷,因此全艦可攜帶12枚魚雷,能使用俄製Type-53主/被動歸向反艦/反潛魚雷,最大航速45節,射程20km,擁有一個400kg的戰雷頭;此外,還可使用核子反潛魚雷、SS-N-15 Starfish反潛飛彈等武器;而如果撤除所有魚雷進行佈雷任務,則總共能攜帶24枚AMD-1000水雷。由於查里級能在水下暗中接近航空母艦與水面艦隊,然後在水下突然發射反艦飛彈進行突襲,在1970年代是美國海軍相當重視的威脅。 第二代戰神號(2012~2021) 在戰神號歸還俄羅斯之後,由於印度方面自行研發核能潛艦的計畫尚未有重大突破,無法在短時間內就推出核能潛艦;因此,印度仍然只能向俄羅斯尋求協助。據說早在2000年左右,印度與俄羅斯協商,將一艘在1993年4月13日安放龍骨、因為資金匱乏而延宕多年的鯊魚級(Akula class)核能攻擊潛艦完工並長期租借給印度;這艘潛艦的船廠編號為No.518,由阿穆爾造船廠(Amur Shipbuilding Plant, Komsomolsk-on-Amur)建造,原訂命名為獵豹號(Nerpa K-152),停工前的建造進度約86.5%。此外,稍後又有消息指出,印度將租借兩艘鯊魚級,除了獵豹號之外,另一艘是由同一家船廠建造、蘇聯解體後延宕的訂單519號,當時完工進度約60%。 計畫編號Project 971的鯊魚級是蘇聯在1980年代推出的鋼製核能攻擊潛艦,鯊魚級是北約代號,蘇聯本身稱之為長矛級(Shchuka class)。原本蘇聯在1979年開始建造的第一種第三代核能攻擊潛艦是採用鈦製艦殼的Project 945梭魚級(Barracuda class,北約代號Sierra I,1972年就開始發展) ,使用的新技術包括能在低功率時使用自然循環降低噪音的OKB-650反應器、首度採用能降低轉速抑制空蝕的七葉片高曲度螺旋槳(過去蘇聯潛艦通常使用五葉片螺旋槳) 、輪機安裝在彈性減震基座上,以及新型聲納系統,包含MGK-503 Skat-A艦首大型陣列聲納,運用LOFAR與DEMON等極低頻信號分析技術,探測距離據信比蘇聯前代系統提高兩倍以上, 被認為能力大致相當於美軍長尾鯊級SSN的BQQ-2聲納系統,此外還有側面被動陣列聲納以及低頻拖曳陣列聲納等,都是蘇聯核能潛艦首次使用的新裝備。梭魚級由於成本過高且進度落後,所以先從既有的Project 671設計配合新技術,衍生出Project 671RTM豹魚級(Shchuka class,北約代號維克托三級,Victor III) ,比Sierra I更快投入服役(第一艘Sierra I直到1984年才服役)。 從1977到1992年,總共有26艘維克托三級建成服役(另有一艘未完工),而Sierra I/II則各只有兩艘在1984至1993年建成服役(有兩艘未完工)。 維克托三級是第一種靜音能力大幅提升的蘇聯潛艦,大大增加了北約反潛偵測的困難度 ;不過早期的維克托三級仍使用四或六葉片同軸反轉螺旋槳推進器,之後才換上高曲度七葉片螺旋槳 。依照美美國海軍Watkins將軍在1984年的敘述,維克托三級成功地把輪機、電機、軸承等設備產生的低頻分立频譜輻射噪音降低到難以被遠程探測的水平,使得美國只能透過強化更低頻的分立頻譜探測與濾波能,捕捉螺旋槳轉動造成的特定頻譜噪音;一般認為 維克托三級在連續譜輻射噪音水平接近美國海軍的鱘魚級的最大輻射聲噪,SOSUS和拖曳陣列聲納需透過20~60Hz的低頻探測和濾波,才有機會透過低頻分析和側距(LOFAR)能力,在遠距離上探測到 維克托三級。不過整體而言,維克托三級的靜音能力仍嫌不足,推進系統的噪音頻譜仍然被美國海軍掌握;以美國海軍的反潛與音響監視能力,在多數情況都能掌握蘇聯海軍維克托三級的部署動態。維克托三級的聲納系統據信仍不夠先進,只具有相當於1960年代美國海軍的水平 (勝利III級配備GK-503 shark Gill艦首聲納系統和Shark Tail 拖曳陣列聲納,後者據信是一種探測頻段涵蓋20~200Hz的被拖曳陣列聲納),仍缺乏直接以數位分析聲紋信號、在中遠程辨識目標種類的能力 ,仍更多地仰賴來自友軍單位的支持與協助,而不得不更頻繁地上浮使用通信桅杆,不僅打斷原本的作業,還大大增加被發現的機率;這類中/遠程獨立識別水下目標類型的能力 ,蘇聯海軍咸信要到梭魚級、鯊魚級 等更新型核能攻擊潛艦才得以實現。 在1987年3月美國與蘇聯準備在冰島進行限武談判時,蘇聯海軍進行了阿催納行動(Operation Atrina),派遣一個由五艘 維克托三級組成的艦隊穿過大西洋,來到馬尾藻海(Sargasso Sea)、接近百慕達三角洲(Bermuda Triangle)一帶(依照蘇聯情報,美國將核能彈道飛彈潛艦隱藏在這個區域,而這支維克托三級編隊當時就演練在這個海域實際追蹤、獵殺美國彈道飛彈潛艦);這支維克托三級編隊在通過英國、冰島之間的GUIK防線時被美國部署的SOSUS戰略音響監視系統察覺,但之後美國海軍無法有效追蹤這些 維克托三級的動向,一開始還派遣兵力在地中海入口等待,而這支維克托三級編隊以預先演練過、有組織的行動進入了大西洋(為了混淆美國海軍的反潛,這支編隊甚至首度使用音響誘標,這是一種能在水中播放 維克托三級航行噪音的魚雷);後來意識到這些蘇聯潛艦朝向美國方面推進時,美國海軍進行大規模海空反潛搜索(當時參與行動的蘇聯海軍軍官宣稱美國投入三個航空母艦戰鬥群與六艘核能攻擊潛艦),但直到第八天才確切標定了這支 維克托三級編隊的位置 ,事後這支編隊的蘇聯指揮官宣稱,開戰時他們或許只要五天就能完成任務(當時參與的美國海軍軍官表示,當時偵測到蘇聯有四到五艘維克托三級穿過GUIK防線,其中一艘特別安靜而難以偵測)。 推出維克托三級之後,蘇聯又進行另一個計畫,以Project 945梭魚級為基礎,改用傳統鋼製艦殼來降低施工成本,就成為Project 971鯊魚級。雖然採用鋼製結構的鯊魚級的航速與潛航深度不如梭魚級,但在靜音方面作了更多改良,而且建造數量相對較多,因此被視為冷戰後期蘇聯最成功的核能攻擊潛艦 ;反觀Sierra I/II潛艦由於鈦合金艦殼過於昂貴,僅僅建造了四艘(Sierra I、II各二艘)。第一艘鯊魚級在1983年開始建造,1984年下水,試航時就發現噪音比 維克托三級低12到15分貝,從二號艦開始藉由改良加工製程,噪音比首艦再降低15到20分貝,達到近似美國洛杉磯籍後期型的水平,已經與使用電池動力航行的Kilo型柴電攻擊潛艦相當,不僅美國在大西洋部署的SOSUS戰略音響監聽系統難像過去一樣以遠距離追蹤,洛杉磯級核能攻擊潛艦也必須逼近到10公里以內、以直接傳遞通道才能偵測到鯊魚級,過去美國海軍利用海底聲納匯聚、聲學通道等效應進行遠距離偵測的優勢一去不復返。 維克托三級、梭魚級、鯊魚級等1980年代陸續出現的新型蘇聯潛艦靜音能力大幅提升,這得益於蘇聯長期的研究努力 、透過間諜活動竊取美國海軍機密等 ;間諜活動造成的影響以1985年破獲的沃克間諜網(John Walker Spy Ring)影響最甚,這讓蘇聯得知自身潛艦通常都被美國海軍有效監控與追蹤,得知美國海軍偵測蘇聯潛艦的 能力以及手段,包括SOSUS戰略音響監視系統的能力以及透過潛艦推進器空蝕噪音來偵測蘇聯潛艦等,而這些也就成為蘇聯改進自身潛艦靜音技術的努力方向;例如,根據沃克間諜網透露的信息,蘇聯赫然發現美國海軍可以輕易掌握維克托一、二型核能攻擊潛艦的行蹤,蘇聯在1975年終止了正在建造的維克托二型潛艦K505,該艦再也沒有完工;隨後蘇聯立刻對維克托二型的設計進行大幅改進,提高靜音性能,推出維克托三型。此外,美國也高度懷疑 維克托三級開始的蘇聯新型攻擊潛艦配備拖曳陣列聲納,是 蘇聯透過間諜活動將美國拖曳陣列聲納技術洩漏給蘇聯的後果。 另外,日本東芝集團在1983年違反巴黎統籌委員會的禁止輸出清單,將四部電腦控制九軸多向加工機 床透過挪威挪威康斯堡(Kongsberg)公司轉口賣給蘇聯(即喧騰一時的東芝事件),大大提高蘇聯潛艦推進器加工精度,對改善蘇聯改善潛艦靜音有莫大助益 ;美國推測也是由於沃克間諜網洩漏的情資,使蘇聯得知潛艦螺旋槳推進器噪音是美國海軍偵測蘇聯潛艦的關鍵手段,因而對症下藥、透過東芝集團高價購入新型九軸多向加工機來改善螺旋槳推進器的工藝 。依照冷戰結束後公開的情資,東芝機床事件發生之前,前幾艘Victor III潛艦就已經建成,經美方探測,靜音水平已經大幅提高(不過Victor III早期使用同軸反轉螺旋槳,可能是引進東芝機床之後才能有效加工製造高曲度七葉片螺旋槳);而從東芝引進這些數位控制的加工機床,對於改善蘇聯潛艦推進器的生產工藝與效率(如良率),有顯著貢獻。
一艘由半潛舉升船載運的俄羅斯海軍鯊魚級核能攻擊潛艦艦尾,注意七葉片 高曲度螺旋槳、 舵面以及垂直尾舵頂端用來收容收放拖曳陣列聲納的的 大型整流罩。 鯊魚級採用雙殼設計,外觀延續勝利-3級的流線型,尾舵為十字形,單軸推進,採用高曲度七葉片螺旋槳,輪機設置在減震浮筏上(先前維克托三級可能使用較早期的雙層減震基座),並採用類似阿爾發級(Alfa class)的流線化帆罩。除了後期的Project 971M之外,所有的鯊魚級在水平尾舵頂部都設有一個大型流線外罩,是拖曳陣列聲納的收容、施放處,成為鯊魚級在外觀上的一大特徵(在冷戰時期,西方部分人士推測這個流線型外罩裡是蘇聯最新開發的電磁推進系統,能在低速航行時賦予鯊魚級驚人的靜音能力)。 鯊魚級有多種改良衍生的次型:第一批七艘Project 971被北約稱為鯊魚-I級(Akula-I),配備MGK-500/503系列聲納系統,在1984年12月到1990年12月陸續服役,其中五艘由Amur船廠建造,兩艘由Sevmash船廠建造。接下來的鯊魚級進行了若干改良,包括將聲納系統升級為MGK-501,並且改善了靜音能力,但艦體基本設計並未變更,所以俄方代號仍然是Project 971,北約則稱之為改良型鯊魚級(Akula-I Improved);此種改良型鯊魚級總共開工建造7艘,不過適逢蘇聯解體、俄羅斯因經濟困窘而無力維持,最後只有5艘從1991年12月至1995年8月陸續成軍 (其中二艘由Amur船廠建造,三艘由Sevmash船廠建造),而兩艘未能完工的就是前述的獵豹號以及519號艦。接下來鯊魚級的改良型是1990年7月開工、1995年11月25日服役的野豬號(Vepr K-157),俄方代號仍為Project 971,而北約則稱之為鯊魚-II級(Akula-II);鯊魚-II級的艦體有所延長,排水量較先前增加700噸,增加的尺寸主要是用來容納更好的隔音減震設備;此外,艦上也換裝更先進的MGK-540聲納系統。依照美國海軍追蹤與監聽的結果,認為鯊魚-II級的靜音能力比當時美國海軍最先進的洛杉磯改進型(688-I)核能攻擊潛艦還好,是第一種靜音能力勝過同時期美國最先進艦型的蘇聯核能攻擊潛艦(當時美國海狼級首艦海狼號尚未服役) ;不過鯊魚級體型較大而且採用大量自由流水的雙殼設計,只有在低航速下的靜音性能優於洛杉磯改進型,當航速提高、水流與推進器噪音變大之後,應該還是不如艦體較小且採用單殼的洛杉磯級。 在2001年11月25日,另一艘從1991年9月底開工建造的改良型鯊魚級雪豹號(Gepard K-335)成軍,計畫名稱為Project-971M,北約仍稱之為鯊魚-II級;相較於野豬號,雪豹號又做了許多改良,此外更改了拖曳陣列聲納的配置方式,因此取消了過去勝利-III級、鯊魚級系列在垂直尾舵上方的大型整流罩,成為外觀上最容易識別之處。已知從1990到1992年,總共有四艘Project-971M投入建造,除了雪豹號完工服役之外,其餘三艘都遭到停工的命運,據說其中一艘位於北德文斯克廠(Sevmashpredpriyatie)的未完工事日後轉移給一艘Project 955北風之神級(Borei class)核能彈道飛彈潛艦,而另外兩艘則遭到解體。除此之外,俄羅斯在1992年8月與1993年8月分別開工建造一艘代號Project 971U的改良型鯊魚級(K-333、337),之後也陷入停工,據說分別改建為頭兩艘北風之神級。 早期的Project 971(鯊魚-I與鯊魚改良型)浮航排水量8140噸,潛航排水量12700噸,艦體長110.3m,舷寬13.6m,吃水9.7m;而鯊魚-II級(野豬號與Project 971M雪豹號)長度增為113.3m,浮航排水量增為8450至8470噸,潛航排水量約13400至13800噸。鯊魚級的推進系統基本延續先前Sierra I級,採用一具輸出功率190MW級(25500馬力)的OK-650B/OK-650M壓水反應器,帶動一具功率32MW級(43000軸馬力)的OK-7蒸汽渦輪推動單軸七葉片螺旋槳(獵豹號使用的蒸汽渦輪為OK-9VM),潛航速率28~30節,浮航速率11節。除了主推進系統之外,艦底兩側各設有一個OK-300伸縮式電動推進器,用於5節的低速航行或靜音運轉,平時折收於T型艙門之內;艦上所需的電力由兩部2000KW級OK-2蒸汽渦輪發電機提供。鯊魚-I與鯊魚改良型在潛航測試時曾達到480m的深度,而鯊魚-II級曾達到520m,而極限潛航深度咸信在600m左右。由於蘇聯核能潛艦向來強調自動化程度,滿載排水量上萬噸的鯊魚級只編制73名人員。以艦上攜帶的食物與物資,鯊魚級每次出海值勤能維持約100天。
(上與下)一艘正在船塢內整修的俄羅斯鯊魚級核能攻擊潛艦K154,此時艦首聲納音鼓外罩 (強化玻璃纖維複合材料)被切開,可以看到艦首MGK540主/被動聲納的圓柱狀換能器鼓陣列。
裝備方面,如同前述,鯊魚-I型配備MGK-500聲納系統,鯊魚改進型配備MGK-501聲納系統,而1992年推出的鯊魚-II級配備MGK-540聲納系統。MGK-540是俄羅斯第一種全數位化潛艦聲納系統,整體性能據信介於美國AN/BQQ-3與BQQ-5之間;MGK-540包括位於艦首下方的大型主/被動聲納 陣列、側面被動陣列聲納、拖曳陣列聲納、MG-70高頻主動水雷迴避聲納等 ,艦首的大型聲納陣列使用全數位波形技術(先前MGK-500/503的信號處理仍用類比電子組件,可能只有資料處理數位化),能同時追蹤10至12個目標 (在MGK-540以前的蘇聯聲納系統的同時接戰數量多在3個以內),並具備LOFAR與DEMON等低頻信號處理能力。此外,鯊魚級的導航系統為Medvyedista-945。安裝在帆罩內伸縮桅杆內的裝備包括Chiblis平面搜索雷達、MT-70聲納信號截收系統、Bukhta電子截收/反制系統(ESM/ECM)、Nikhrom-M敵我識別系統、各式通信天線(包含Tsunami、Kiparis、Anis、Sintez與Kor等a)等,艦上的通信裝備包括MGK-80水下通信系統、Molniya-M衛星通信系統、Paravan拖曳式水下極低頻(VLF)通信天線,艦上的作戰中樞是Vspletsk戰鬥指揮系統。此外,艦上配備MG-74 Korund噪音誘餌,由壓力殼外部的發射器發射,用來模擬潛艦信號,以迷惑敵方的聲納。依照資料,交付印度的獵豹號使用了最新規格的裝備,聲納系統包含MGK-540 Skat-3以及MNK-200-2 Tukan-2,並配備MVU-132戰鬥指揮系統、Simphoniya-U導航系統、Molniya-MTs衛星通信系統等。武裝方面,鯊魚系列的艦首上部配備四門533mm魚雷管以及4門650mm魚雷管,艦上可攜帶28件533mm武器以及12件650mm武器,其中650mm包括65-73尾流追蹤魚雷、65-75魚雷、URPK-7反潛飛彈、MG-74魚雷誘餌等,533mm武器包括USET-80無線導反潛魚雷、TEST-71M線導反潛魚雷、 SAET-60M反潛魚雷、53-65K反艦魚雷、 VA-111暴風(Shkval)水下火箭、3M-10 Granat反艦飛彈、URPK-6反潛飛彈、3M-54反艦飛彈等;不過,為印度建造完成的獵豹號則改為配備八門533mm魚雷管,不配備任何650mm發射管。為了在緊急情況下提供一定的防空自衛能力,艦上配備三枚SA-N-10短程防空飛彈,裝置於帆罩內的伸縮發射管,只能在浮航時發射使用。 在2004年,外電報導印度與俄羅斯簽署合約,將獵豹號租借給印度;此後,獵豹號的工程才得以恢復。據說在2008年,俄羅斯與印度達成協議,租借兩艘鯊魚級印度,合約總值約18到20億美元,其中6.5億美元用於 建成獵豹號,其餘則用於另一艘未完工的鯊魚級。獵豹號原訂在2007年完工,2008年秋季交付印度,但復工後的進度並嚴重落後。獵豹號在2006年6月30日下水,2007年轉移到Bolshoy Kamen附近的沃斯托克船廠(Vostok shipyard)繼續建造工程。 由於印度海軍完全使用西方標準的533mm魚雷,因此俄羅斯修改了獵豹號的設計,八門魚雷管全部統一為533mm。 在2008年10月27日,獵豹號展開第一次試航。同年11月8日,獵豹號在太平洋一次潛航中發生意外,艦上的滅火系統遭到觸發,導致前方船艙自動關閉,並在艙內釋放大量R-114B2飛龍(Freon)滅火氣體,造成3名軍方人員與18名船廠人員死亡、21人受傷(當時艦上有81名軍方人員與127名船廠人員),成為2000年8月12日庫斯克號(Kursk K-141)核子動力巡航飛彈潛艦爆炸沈沒以來,俄羅斯海軍最嚴重的一次核能潛艦意外事故。最初以為這起事故是滅火系統意外地自動觸發而引起,然而根據俄羅斯海軍調查小組在同年11月13日提交的報告,事故肇因是艦上人員的操作失誤,將錯誤的溫度資訊輸入相關系統,導致滅火系統觸發。這次意外導致獵豹號的試航延宕約一年,並花費600萬美元修復,而原訂在2009年秋季交付俄羅斯海軍的期程也進而推延。 在2009年7月,獵豹號恢復試航。期間,又俄羅斯方面對建造該艦的資金供應並不順暢,積欠了款項,導致船廠與政府當局之間的摩擦。 或許因為事關敏感,印度與俄羅斯早先都否認這個租借事宜;即便是2008年10月底意外發生後,俄羅斯國防官員還特別澄清,出事的獵豹號潛艦並非準備租借給印度,而是要加入俄羅斯太平艦隊。直到2009年5月,俄羅斯與印度方面才證實獵豹號將加入印度海軍服役。在2009年6月下旬,俄羅斯官員曾表示,俄羅斯只會租借一艘核能潛艦給印度,因為核能潛艦對印度的象徵意義大於實際用途。在2009年12月初,訪問印度的俄羅斯總統梅德.維杰夫(Dmitry Medvedev)對外證實,俄羅斯將租借一艘核能攻擊潛艦(即獵豹號)給印度,作為雙方長期合作的項目之一,而且有可能租借不只一艘核能潛艦。 在2009年11月,獵豹號展開交付前的軍方海試,通過之後在12月28日加入俄羅斯海軍,並在2010年2月進行進一步的水下測試。從2010年3月,印度海軍方面的受訓人員抵達俄羅斯並接受訓練;在2010年8月下旬,印度海軍接艦官兵在俄羅斯海軍人員的協助下,操作獵豹號航向印度。在2010年10月,俄羅斯官員表示獵豹號可望在2011年3月正式交付印度海軍。在2011年3月16日,俄羅斯海軍官原表示獵豹號可望在10月之前就移交印度,並展開為期10年的租期。在2011年7月,俄羅斯海軍官員表示印度方面的人員已經完成了操作這艘潛艦的所有準備。 在2011年12月29日,俄羅斯正式將獵豹號移交給印度海軍,並在2012年4月4日成軍。獵豹號加入印度海軍後,再度命名為戰神號(INS Chakra II)。 印度為了建成獵豹號共出資6.5億美元,加上10年租約(至2022年)的總花費約9億美元,不過據說實際上總花費會達到15億美元。 引進鯊魚級不僅讓印度擁有絕佳的機會操作、熟悉這種世界第一流的先進潛艦,更為日後印度建造國產核能潛艦以及培訓更多潛艦操作人員有著莫大助益。 不過,俄羅斯日益低落的國防工業品質不僅在戰神號服役前造成風波,服役後短短一年內,2012年底就有消息傳出戰神號上若干重要部件發生問題,需要維修更換,不過消息並未明確指出具體的情形。 從2007年4月起任職俄羅斯國防部長的阿納托利·愛德華多維奇·謝爾久科夫(Анатолий Эдуардович Сердюков)在2011年11月初因為俄羅斯國防高層收賄醜聞爆發而去職,隨後謝爾久科夫任內的主要國防政策與採購都被拿出來攻擊與審查。約在2013年中期,俄羅斯聯合造船集團(Russia's United Shipbuilding Corporation,USC)開始審查謝爾久科夫任內簽署執行、許多有問題的造艦合約,包括調查用於建造印度海軍租借的獵豹號的經費;依照俄羅斯「生意人日報」透露,用來建造獵豹號的經費中,總共有5億盧布(1590萬美元)下落不明。 印度曾規劃繼續向俄羅斯租借核能攻擊潛艦。依照2013年3月中旬的消息,俄羅斯正與印度談判,協商租借第二艘鯊魚級給印度海軍的事宜。印度意屬的第二艘鯊魚級在阿穆爾船廠建造,與獵豹號相同,都因為當年俄羅斯財政匱乏而中途停工,並在印度出資下而繼續建成。依照2013年7月的消息,印度與俄羅斯準備針對租借第二艘鯊魚級展開協商,並打算將印度與俄羅斯合作開發的布拉莫斯(BRAHMOS)超音速反艦飛彈整合在艦上。 在2013年10月,消息傳出印度內閣批准向俄羅斯租借第二艘鯊魚級的相關協議。 在2014年12月10日,在俄羅斯總統普京訪問印度首都新德里並與印度總理等首長進行的第15次印俄首腦會議中,印度國防部長表達了租借第二艘鯊魚級核能攻擊潛艦的願望;由於西方因俄羅斯併吞克里米亞並支持東烏克蘭反抗軍對抗烏克蘭親西方政府而實施經濟制裁,加上國際油價崩跌重創俄羅斯能源收入,導致盧布大幅貶值,這可能是印度想趁匯率有利時以較為有利的價格執行潛艦租借案。 依照2015年7月上旬印度媒體的消息,印度與俄羅斯商討租借的潛艦可能將是俄羅斯最先進的Project 885白蠟樹級(Yasen class)或其衍生型,而非鯊魚級。 在2016年10月,印度媒體報導俄羅斯已經同意,租借第二艘鯊魚級給印度,價格約20億美元,可望在2020至2021年交付印度。 然而,依照俄羅斯衛星通訊社莫斯科2016年1月9日電 據美國戰略之頁(Strategypage.com)網站報道,俄羅斯懷疑印度曾經讓讓美國海軍代表登上戰神號參觀。依照俄羅斯「生意人報」在俄羅斯國家機構工作的幾個消息人士確定,印度伙伴近期確實作出幾次「對俄羅斯不友好的行為」:首先,美國海軍代表團參觀了印度海軍的俄製維克拉瑪蒂亞號航空母艦,俄羅斯官員曾提出抗議照會,但是該艦是印度海軍的財產,因此俄方無法作出實際性的要求。在此一段時間後,「生意人報」的軍方高層消息人士證實,印度讓美國代表團進入了戰神號核能潛艦上參觀。俄方消息人士表示,「此問題已經涉及政治層面,印度人為什麼這樣做?」。「生意人報」推測,此事件可能將對印度海軍向俄羅斯租借第二艘鯊魚級核能攻擊潛艦的談判造成嚴重影響。不過,稍後的消息指出,登上戰神號的國外人員應該是英方人員;在2016年,印度向英國James Fischer Defense公司訂購兩種水下救援載具(應為DSAR系列,Deep Search and Rescue,合約價值約2.73億美元),於2018年交付使用,而為了確保救援載具與印度現役潛艦的適配性,英方人員必需登上印度所有現役潛艦進行相關檢查確認;在數星期前,英方人員登上了戰神號,期間對於艦上艙口與其他相關設備進行了一系列測量與檢查。 在2017年10月初,消息傳出戰神號在進入維卡沙帕特南(Visakhapatnam)軍港時發生碰撞意外,艦首聲納罩附近的外殼受損破裂;原本外界認為該艦需要到俄羅斯進行整修 ,不過根據12月初印度海軍司令的說法,戰神號是聲納外罩受損,兩個護板被撞掉,印度已經向俄羅斯訂購新組件,完成更換後該艦就能恢復戰備值勤。 在2019年印度3月4日,印度經濟時報報道,印度與俄羅斯即將在本週內簽署合約,正式租用第二艘鯊魚級潛艦,仍稱為戰神號(Chakra III),合約總值估計達30億美元。依照報導,這艘鯊魚級在2014年被俄羅斯封存,整修啟用後,取代印度先前向俄羅斯租借的第一艘鯊魚級核能攻擊潛艦戰神號(2012年起進入印度海軍服役、租約在2022年到期);而印度可望進一步延長戰神號的租約5年,直到新潛艦整修且完成測試。這艘鯊魚級預定在2025年加入印度海軍。 在2021年5月,戰神號從印度海軍除役,歸還俄羅斯,比原訂租期(10年,到2022年)提前一年。印度稱,提前歸還戰神號是因為推進系統越來越不可靠、維修越來越困難。在印度服役期間,戰神號使用頻繁,用來訓練印度潛艦官兵,因應之後印度國產核能潛艦數量的增加,而頻繁的使用也增加了潛艦的損耗。在2021年5月27日,戰神二號從印度維卡沙帕特南軍港啟航,在俄羅斯太平洋艦隊船艦伴護(戰神號在這趟航行仍由印度海軍人員操作),經麻六甲海峽抵達俄羅斯符拉迪克沃斯托克,然後歸還俄羅斯海軍,重新加入俄羅斯太平洋艦隊。 在2023年11月16日,俄羅斯TASS新聞社報道,俄羅斯海軍總參謀部提議,將先前印度租借、已經歸還的獵豹號報廢拆解;消息人士透露,出於財政原因,對於當今停放在符拉迪沃斯托克的海豹號進行維修和現代化是不合適的,所以建議將其報廢拆解。此報導稱,獵豹號還在印度租借期間,2020年4月艦上一個高壓氣瓶發生爆炸意外,造成艦體受損,無線電、電子武器和水聲設備都有受到損壞,這是該艦提前結束租賃狀態、返還俄羅斯的原因。消息人士表示,這次緊急情況發生後,印度專家對這艘潛艦進行了維修,然後返回俄羅斯。 |
殲敵者級核能潛艦
剛下水的印度首艘國產核能潛艦殲敵者號(INS Arihant)。
注意其艦首設計與俄製Kilo柴電潛艦有些類似。
殲敵者號的艦首照片,可以看見艦殼敷設的消音瓦。
艦名/使用國 |
殲敵者級核能潛艦/印度 (Arihant class) | |||
承造國/承造廠 |
印度/ 殼體:L&T's Hazira 總裝:Shipbuilding Centre(SBC), Vishakapatnam, Andhra Pradesh | |||
尺寸(公尺) | 估計:長111.6,寬11~15,高11,吃水9.5~10 | |||
排水量(ton) |
估計:6000 | |||
動力系統/軸馬力 |
壓水式反應器*1/約110000 蒸汽渦輪*1/約93871 | |||
航速(節) |
估計: 水下24~30 水面12~15 | |||
續航力(海浬) | 無限制 | |||
最大潛深(m) |
估計:300 | |||
水面偵測/反制系統 |
平面搜索雷達 光電潛望鏡 電子支援系統 | |||
水下偵測/反制系統 | USHUS-2聲納系統 | |||
作戰系統 | ||||
乘員 | 估計:95 | |||
艦載武裝 | 533mm魚雷發射器*6 K-15彈道飛彈*12或K-4彈道飛彈*4 | |||
姊妹艦 |
目前估計5艘 | |||
艦名 | 安放龍骨 | 下水時間 | 服役時間 | |
INS Arihant(S2) | 2009/7/26 | 2016/8 | ||
INS Arighat | 2017/11/19 | |||
2021/11 | ||||
在1991年印度對戰神號核能潛艦的租期屆滿後,印度憑藉操作與研究這艘查里-1級潛艦的成果,再度展開國產潛艦計畫,整個專案將不同領域(艦體、推進系統、電子裝備、武器系統)分成各個項目並平行進行,各項設備的開發工作都由DRDO集中管理監督。在1994年,印度對外宣布 前述的先進技術潛艦(ATV)計畫的反應器陸上原型測試順利完成;然而,接下來將反應器小型化到能裝上潛艦的努力又不順利。艦體的建造計畫雖然在1997年啟動,然而在反應器未能有具體突破的情況下,艦體載台的方案自然無法確定;於是在1998年,印度再度暫停國產核能潛艦計畫,等待潛艦用反應器取得突破。 雖然印度本身的努力遇到重重攔阻,但由於國際政治情勢較冷戰變化甚多,昔日蘇聯的主體俄羅斯在1990年代面臨嚴重的經濟危機,因此更願意對外提供各種昔日不可能開放的先進技術來換取資金。於是,印度再度向俄羅斯尋球技術協助;而這次俄羅斯答應的範疇變遠比1980年代更為寬鬆,直接從頭轉移建立核能工業所需的關鍵技術與能量。在1998年6月21日,印度與俄羅斯簽署合約,由俄羅斯在印度坦米爾-納邦德(Tamil Nadu)的庫丹庫拉姆建設一個擁有四組1000MW反應器的核能發電廠(在2002年動工,第一個機組於2009年1月啟用發電),並由俄羅斯提供所需的鈾燃料。在1999年,印度 巴巴核能研究中心(BARC)在俄羅斯的協助下於邁索爾市建立濃縮鈾提煉廠,並簽署1000MW輕水反應器的技術合作協定。除了俄羅斯之外,據信印度也透過管道向德國、法國、以色列等國尋求相關技術支援,來突破核能潛艦所需的種種關卡。 為了完成國產核能潛艦計畫,印度官方與產業進行了相當多的分工。其中,核能反應器與相關設備由印度核能部負責,而蒸汽渦輪推進系統、傳動軸、螺旋槳由位於夢買的拉森.圖布羅(Larsen & Toubro, Hazira,L&T)公司負責開發,在BARC提供相關核能技術的協助下進行,並由英地拉.甘地原子中心(Indira Gandhi Centre for Atomic Research,IGCAR)負責與反應器的整合測試工作。艦體設計、流體力學測試與開發作戰系統由屬於DRDO、位於印度東岸維沙卡帕特南(Vishakapatnam)軍港的海軍科技實驗室負責。建造潛艦所需的高張力合金鋼板、耐壓水管、高壓空氣管路由位於海德拉巴(Hyderabad)的防務金屬實驗室負責,此外夢買的海軍材料實驗室負責開發必要的防腐蝕金屬;艦上導航、聲納、射控系統由位於科欽(Cochin)海軍造船廠的海軍物理/海洋實驗室 (Naval Physical and Oceanographic Laboratory,NPOL,隸屬於DRDO)負責 整合。進入建造階段後,潛艦的殼體由L&T'廠建造,隨後送到維沙卡帕特南的印度船艦中心(Shipbuilding Centre,SBC)進行總裝;艦上的蒸汽渦輪與推進系統由Walchandnagar Industries負責生產,至於Tata Power SED則負責開發潛艦所需的控制系統。 為了建造反應器的全尺寸陸地測試原型以及日後潛艦用反應器的製造工作,印度從1999年起在位於卡爾帕卡姆(Kalpakkam)的英地拉.甘地原子中心建造再循環鐶(PRP)設施,約在2004年8月初達成臨界。依照2004年5月19日詹式防衛週刊的報導,印度一位高級官員宣稱,印度DRDO與國內核能相關單位在俄羅斯的協助下,已經解決反應器的種種技術問題;因此,印度已經能將40~55MW級反應器小型化並裝入潛艦之中,而且ATV計畫的潛艦核能反應器陸地原型很快就會在甘地原子研究中心展開測試;這個原型包含反應器、冷卻循環系統、圍阻體、主要的中央控制室以及備用控制室等,整套設施安裝在一個長42m的模擬潛艦壓力殼構造中。而為了支援核能潛艦的建造工作,印度國防部在2009年正式從印度船舶部(Ministry of Shipping)手中接管位於維沙卡帕特南的印度斯坦造船廠(Hindustan Shipyard Limited,HSL)。 依照2006年9月印度媒體的報導,這座位於甘地原子中心的陸地原型反應器在2004年10月初左右首度達到臨界,並在2006年9月下旬開始運轉;此外,反應器小型化的研究工作也有突破性進展。該報導也透露,首艘印度核能潛艦正在維沙卡帕特南軍港的船廠建造,而包含反應器在內的潛艦推進系統也在建造中。在2006年3月16日,印度國防部在ATV計劃總結會議上對印度國產核能潛艦進度做出預估,聲稱如果沒有新的問題,首艘ATV原型核能潛艦將在2011至2012年服役,最終目標是在2025年之前完成5艘核能潛艦。至此,整個ATV計劃已經花費了1400億盧比(合32億美元),超出原訂預算約30%。 在2015年2月下旬,消息傳出印度莫迪政府的內閣安全委員為了構建對整個印度洋地區威懾的海上力量,批准購買7艘Project 17A巡防艦以及六艘核能攻擊潛艦,兩個項目各約80.5億美元,共耗資約161億美元,核能攻擊潛艦由維沙卡帕特南的印度船艦中心(SBC)建造。 第一代國產核能潛艦:殲敵者級
殲敵者號核能攻擊潛艦的照片 在2009年7月26日,首艘ATV原型核能潛艦在維沙卡帕特南的造船廠舉行下水典禮,並命名為殲敵者號(INS Arihant);至此,過去長年以來十分神秘的印度國產核能潛艦計畫終於在公眾面前曝光。依照計畫時程,首艦殲敵者號可望在2015年進入印度海軍服役,隨後將建造四艘後續艦。目前尚無完整的殲敵者號照片獲得公開,僅能綜合若干局部照片或印度媒體發佈的想像圖來推測;殲敵者號採用流線型見殼,單軸推進,十字形尾舵,前水平舵對於帆罩上 。此外,殲敵者號的艦首造型與俄羅斯Kilo型柴電潛艦有些類似,因此外界有人推測印度發展核子潛艦時參考了印度海軍所擁有的Kilo型潛艦。值得注意的是,一開始ATV計畫打算建造的是核能攻擊潛艦;然而當該艦下水時,其外觀特徵顯然就是配備了彈道飛彈(背部有隆起的結構物),這顯示印度對於建立水下核威懾能力的重視。 殲敵者號下水之後,先以陸地設施提供的蒸汽來測試艦上的各項輪機系統,隨後再進行反應器的點火臨界。依照標準的測試程序,殲敵者號首先進行靜態的港內繫泊測試(Harbour Acceptance Trials,HATs),在此階段完成反應器的點火,艦上各項裝備設施都要完成基本測試;接著進行海上測試(Sea Acceptance Trials,SATs),驗證潛艦在不同速度、深度下的航行操作性能;等到潛艦載台基本運作無誤之後,再測試艦上的作戰裝備與武器系統。根據印度海軍Nirmal Verma上將在2009年底的說法,殲敵者號的海試應該會在兩年之後展開,不過實際上進度有所延後。而依照Nirmal Verma上將的說法,殲敵者號主要作為技術展示驗證平台,而不是正式擔負戰備的潛艦;然而,隨後Nirmal Verma又在2011年表示,殲敵者號將在2012年進行印度海軍的首次戰略威攝 性巡航,不過實際上殲敵者號的反應器在2012年整年內都還沒啟動。在2013年8月9日夜間,殲敵者號的反應器啟動,並在次日達成臨界。 印度海軍希望殲敵者號能在2014年攜帶核子武器投入戰備。
依照現有資料,殲敵者號以一具功率80~85MW的(107282~113987馬力)壓水反應器作為動力,使用濃度40%的濃縮鈾作為燃料,並搭配一具輸出功率70MW(93871馬力)級的蒸汽渦輪,單軸推進,使用一個七葉片高曲度螺旋槳。裝備方面, 殲敵者號的USHUS-2聲納系統由NPOL與Bharat Electronics Limited(BEL)公司合作開發,其中NPOL負責研發工作,而BEL負責生產製造工作;外界推測USHUS聲納可能是參照俄製Kilo柴電潛艦的MGK-400 Rubikon-M聲納發展而來,而印度號稱其性能優於俄製聲納。依照殲敵者號的外觀,艦體兩側似乎配備長條狀的大型低頻被動陣列聲納,此外據說配備了Rafael的寬頻可擴展魚雷反制系統 。據信殲敵者號也配備高度整合的戰鬥管理與控制系統,並且配備非穿透性光電桅杆等先進電子設備。 武裝方面,依照各想像圖,殲敵者號的背部設置了四個垂直的飛彈發射器,外界推估可能可以裝置12枚K-15 Sagarika短程彈道飛彈(SRBM),每個發射器裝填三枚,或者四枚射程更長的K-4中程彈道飛彈(IRBM)。K-15發展自陸基,改良自陸基B-05短程彈道飛彈,長10m,直徑1m,採用固態火箭推進,能攜帶500kg的戰鬥部(可選擇核子彈頭或傳統彈頭) ,射程750km,最大飛行速率7馬赫。而K-4方面,最初外界認為K-4是陸基Agni-III/V彈道飛彈的 衍生型,然而依照印度媒體的報導,先前印度的確打算以Agni-III/V為基礎開發潛射型,但遇上很大的問題,所以實際上K-4使用全新設計的彈體,與Agni-III/V已經沒有關連 。K-4長12m,直徑1.3m,重17噸,採用兩級推進器,射程3000~3500km,能攜帶2000kg的戰鬥部。 此外,印度也在開發射程5000km以上、最大飛行速率24馬赫的K-5潛射洲際彈道飛彈(ICBM)以及射程6000km等級的K-6潛射洲際彈道飛彈,能攜帶多目標重返大氣層載具(Multiple Independently targetable Re-entry Vehicle,MIRV)。
印度國產K-15潛射彈道飛彈在2013年1月27日首度進行水下試射的照片。可以看到彈道飛彈前端 有水下整流護罩,飛彈升空時點燃一個小型火箭拋離彈體。 在2013年1月27日,印度成功在孟加拉灣維薩卡帕特南海岸外進行了K-15潛射彈道飛彈的水下發射測試(這是K-15第11次試射),此次係由位於水下約50m深處的發射筒發射,飛彈飛行約6分鐘後成功命中目標區 。在2013年9月,印度又在維薩卡帕特南海岸外的海域進行K-4潛射彈道飛彈的首次試射。 在2014年3月28日,印度成功在維薩卡帕特南海岸外的水下平台(水面以下100英尺)成功試射一枚K-4潛射彈道飛彈。 在2014年3月8日下午,維沙卡帕特南軍港內核能潛艦生產線的五號建築(負責組裝、測試核反應器)發生意外,當時工作人員正在對之後用於第二艘殲敵者級核能潛艦的反應器的液壓設施進行高壓測試(hydro pressure test,HPT),此時液壓箱的蓋子突然脫落,砸到現場的工人,造成一人死亡、兩人受傷。 在2014年12月15日,殲敵者號首度離開维沙卡帕特南港展開試航。 印度打算在2015年內在殲敵者號試射K-15潛射彈道導彈;一旦K-15試射順利(至少需要連續三次試射成功),接下來就會在殲敵者號進一步試射射程更長的的K-4。 依照2015年10月上旬的消息,殲敵者號已經通過海試,在10月內會展開發射彈道飛彈的測試,預定在2016年初交付印度海軍,並參加印度在2016年2月舉辦的國際艦隊檢閱(International Fleet Review)。為了協助殲敵者號的測試,俄羅斯海軍的潛艦支援艦Epron號在2015年10月抵達維沙卡帕特南,直到殲敵者號完成潛航與水下發射測試。 在2015年11月25日,殲敵者號進行了首次彈道飛彈水下發射測試,成功在水下20m的深度彈射一枚K-15彈道飛彈,此次試射由印度戰略部隊司令部(SFC)與DRDO一同控制。 在2016年2月下旬,消息傳出殲敵者號已經完成所有測試(包含潛航、水下武器發射),即將交付印度海軍。 在2016年3月31日,殲敵者號進行首次水下的K-4彈道飛彈的全功能試射(裝備模擬彈頭)並獲得成功。 依照印度媒體在2016年10月的報導,殲敵者號在2016年8月進入印度海軍服役,但還不能進行戰略威懾巡航。在2017年12月17日,殲敵者號進行第四次K-4彈道飛彈試射時,飛彈未能啟動,負責啟動飛彈的電池在接受發射指令但未能啟動之後就逐漸耗盡,而DRDO的技術人員事後無法立刻安全地將飛彈從發射管中移除,這顯示K-4飛彈計畫似乎有安全性疑慮。 在2018年1月8日,印度報(The Hindu)有人撰文披露,依照印度海軍內部消息,約在10個月前(2017年2月左右)殲敵者號由於人為疏失而發生重大事故,至今都癱瘓在基地內而無法出航。依照這則消息,殲敵者號停在軍港裡時,由於人為操作錯誤,艦體尾部一個艙蓋開啟,導致海水進入並淹沒了後部機艙。依照報導,殲敵者號必需花費很長的時間才能修復,清洗或更換大量輪機管道。由於當時印度與中國在不丹境內爭議領土都克欄(Doklam,中國稱之為洞朗)發生衝突,所以印度隱瞞了殲敵者號受損癱瘓的情況。事後,殲敵者號被拖到位於船艦建造中心(Ship Building Centre)的乾塢進行修理,遠離公眾視線。 由於殲敵者的事故,殲敵者級二號艦在2017年11月19日下水典禮十分低調,原定的隆重儀式遭到取消,只有國防部長Nirmala Sitharaman與數位海軍高官參加。此外,印度報也引述印度海軍消息來源,表示殲敵者級項目從一開始執行就不斷發生大量問題,包括初階段的技術困難,反應器首次動並進入循環工作階段時也發生不少差錯;最重要的是,殲敵者級有大量來自俄羅斯的技術支持,但這些俄羅斯提供的設計與印度本國企業的製造水平並不匹配,無法實現俄羅斯設計的基本要求,最後也沒有找到滿意的解決方法。不過,依照日後的消息,殲敵者號在2017年的確發生了意外,但並沒有外界報導得這麼嚴重,該艦在維修數個月之後重新值勤。 在2018年8月11日和12日,殲敵者號在維薩卡帕特南海岸附近進行K-15潛射彈道飛彈試射,在8月11日進行兩次試射,8月12日以全作戰狀態射擊了一次,三次試射都是從水下近20m深度發射(發射位置距離海岸約10km),三枚K-15全部試射成功,精準落入預定目標區水域。印度宣稱此次試射成功後,殲敵者號形成了戰鬥能力。在2018年10月5日,印度總理穆迪(Narendra Modi)宣布殲敵者號成功完成第一次戰略威懾巡航。 在2022年10月14日,印度國防部宣布,殲敵者號今日在孟加拉灣成功進行一次彈道飛彈試射(飛彈型號未說明,應為K-15),準確命中目標區域。 殲敵者級後續艦
(上與下)殲敵者級的二號艦的想像圖,飛彈發射管增為八個。
殲敵者級的二號艦艦體延長,垂直發射管數量增加一倍而達到八個,可攜帶24枚K-15或者8枚K-4彈道飛彈,此外也擁有功率更大的反應器(約83MW,11萬1305軸馬力),水下航速24節,能持續潛航作業兩個月。 2013年8月,印度首艘核子潛艦殲敵者號反應器啟動的同時,印度第二艘國產核能潛艦INS Arighat(早期資料是Aridaman)也已經在印度船艦中心(SBC)展開先期建造工作,原訂在2014年下水,實際上在2017年11月19日才低調舉行下水典禮。據說此時有三艘印度國產潛艦在建造。 依照2024年5月28日詹氏防務(Janes)報導,印度第二艘核子彈道飛彈潛艦INS Arighat將在2024年底成軍戰備;而三號艦則在2021年11月下水。在2025年8月29日,印度政府宣布INS Arighat正式成軍。
依照2022年8月11日金融時報(The Economic Times)報導,印度第二艘彈道飛彈潛艦INS
Arighat即將服役。此外,印度準備進一步建造兩艘更大型的核子彈道飛彈潛艦,排水量比殲敵者號提高一倍13500噸,反應器功率190MW。除了彈道飛彈潛艦外,印度還打算建造兩艘核子動力攻擊潛艦,正等待印度內閣國防會議批准,艦上將裝備魚雷、反艦飛彈、陸攻巡航飛彈等。印度先前曾打算建造六艘核子動力攻擊潛艦,項目名稱為Project-77,但後來縮減為兩艘;此項目的國產率目標是95%,預計要花費至少10年才能完成。為了抗衡中國與巴基斯坦的威脅,印度打算建造一支擁有四艘核子動力彈道飛彈潛艦、六艘核子動力攻擊潛艦以及18艘柴電攻擊潛艦的水下兵力。 擴建軍港設施 為了配合建立核能潛艦艦隊,印度海軍也規劃建造新的潛艦基地,稱為瓦爾沙計畫(Project Varsha),地點選擇在維沙卡帕特南方圓半徑200公里以內,而岡加哈帕纳姆(Gangavaram)是可能的地點之一。依照現有資料,這個新潛艦基地將可停靠與支援8至12艘核能潛艦,並包括各種完善的支援、輔助、訓練設施以及潛艦部隊人員住所。由於新潛艦基地的位置是在印度東岸,扼守向東連結麻六甲海峽的班加灣(Bengai),因此外界也聯想這是印度因應中國海上軍力擴張的措施,阻止中國海軍勢力向西進入印度洋。 結語 歷經漫長的40年光陰,印度國產核能潛艦計畫終於要在2010年代開花結果;這項計畫也使印度成為繼聯合國安理會五大常任理事國(美、俄、英、法、中)之後,世界上第六個掌握核能潛艦技術的國家。不過,印度薄弱的工業基礎以及複雜混亂的行政管理,導致印度各主要造艦計畫經常嚴重延宕,印度核潛艦計畫也不能免俗。因此,印度要想擁有一支完整的核子動力潛艦部隊並形成有效戰鬥力,需要一段不短的奮鬥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