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武號救難艦

 

2016年6月20日台灣海軍公布的未來造艦計畫中的「新型救難艦」示意圖。海軍代號為「安海計畫」。

2019年12月23日海軍「新型救難艦」邀商說明會上公布的想像圖與規格。 

在2020年12月1日台船的年度法人說明會報告披露的「新型救難艦原型艦」想像圖。

在2020年10月底,新型救難艦原型艦的設計建造由台船得標,在2023年交付。

2023年9月16日台北航太國防展(TATDE 2023)展出的「新型救難艦」模型,

此模型在2019年12月完成。

(上與下二張)2023年9月16日台北航太國防展(TATDE 2023)展出的「新型救難艦」模型,

模艦體中部設有RHIB作業小艇,右側是潛水鐘施放設施;艦尾甲板有兩個大型吊車與矯盤,

艦尾是作業甲板兼直昇機垂直整補區

停泊在台船高雄廠的新型救難艦大武號(ASR-571),此時艤裝尚未完成,

部分國外進口設備仍未到貨。攝於2024年2月下旬。

(上與下)在台船高雄廠船塢裡進行艤裝的「新型救難艦」大武號(ASR-571),此時仍在

等待國外廠商延遲交付的設備。攝於2024年2月25日。

在台船高雄廠船塢裡的「新型救難艦」大武號(ASR-571),攝於2024年2月27日

(上與下三張)停靠在台船高雄廠91碼頭艤裝的大武號(ASR-571),攝於2024年6月15日。

 

(上與下)艤裝中的大武號的上層建築,攝於2024年6月15日。

大武號艦尾的兩座起重機,攝於2024年6月15日。

大武號在2024年8月11日展開首次試航,此為8月13日完成後返回高雄港的畫面。

大武號試航的照片。

 

艦名/使用國 大武號救難艦/中華民國
承造國/承造廠 台灣/台灣國際造船
尺寸(公尺) 長87   寬15.5~16   吃水5.5
排水量(ton) 滿載3250
動力系統/軸馬力 柴電主機

艦首輔助推進器

雙軸 雙舵

航速(節) 18
續航力(海里) 10000
人員編制 95
武裝 T-75 20mm機砲 x 1
任務裝備 消防水槍

反污染設備

ROV水下遙控載具

救難潛水鐘

RHIB工作艇 x 1
備註 預計6艘
艦名 開工時間 安放龍骨 下水時間 交艦時間 服役時間
ASR-571 大武 2021/8/4 2022/3/15 2023/6 2024/10/23  
           
           
           
           
           

──by captain Picard

 


 

 

起源:2016年12項造艦計畫

在2014年1月,台灣海軍 總部首度公布「未來15年兵力整建願景」 ,內容包括2艘兩棲船塢運輸、11艘沱江級雙體飛彈快艇、10到15艘級中型巡防艦(推測2000噸級)、四艘配備先近防空系統的驅逐艦等。同年9月17 日漢光演習期間,台灣海總對外公布更具體的未來20年造艦計畫,內容包括4艘配備先進防空系統的萬噸級驅逐艦(咸信將取代基隆級)、10到15艘3000 噸級巡防艦、兩棲船塢運輸艦,以及4至8艘1200噸至3000噸的柴電潛艦等。

在2016年6月20日,台灣海軍司令部公佈未來12項造艦計畫,包括「新型兩棲船塢運輸艦」(鴻運計畫)、「多功能快速人員運輸艦」(迅能計畫)、「高效能艦艇後續量產案」(承海案,陀江艦後續量產計畫)、「潛艦國造案」(海昌計畫)、「兩棲直升機船塢運輸艦」、「新一代飛彈巡防艦」(震海計畫)、「新型救難艦」(安海計畫)、「快速布雷艇」(永捷計畫)、「新型海洋測量艦」、 「新一代主戰艦」、「新式港勤拖船」和「陸戰隊特戰裝備」,從民國107年執行到民國129年(2018至2040年),粗估總共將耗資4700億新台 幣。這12個項目中,新型船塢運輸艦優先在2017年執行(2016年完成合約設計),緊接著執行「快速布雷艇」、「高效能艦艇後續量產案」;這幾個案子 概估投資到民國114年約(2025年),總金額約600億新台幣。

新型救難艦(安海計畫)

安海計畫」新型救難艦主要是用來取代二次大戰時期美國設計建造的兩艘大湖級救難艦與五艘大同級遠洋拖船。依照2016年6月海軍司令部公佈的12項造艦計畫內容,新型救難艦的要點包括:

 

1.雙俥、雙舵及可變螺距螺槳推進器,具艏、艉輔助推進系統,可原地360度旋轉與側向移動。

2.具動態穩定系統。可於海象4級下執行救難及水下打撈任務,並於海象5級(含)、海流2.5節以下具定位能力執行救難作業。

3.可拖帶3萬噸(含)以上之船隻,最大負荷可滿足至10萬噸。

4.具備海上消防噴灑作業能力及海洋污染基本處理能力。

5.可視任務搭載水下遙控載具系統(ROV,作業深度200公尺以上)及水下救援裝備等救難系統(作業深度100公尺的潛水鐘)。

6.具備救援直升機起降平台及人員救難艇。

依照2017年3月年度敦睦艦隊開放參觀時公布的資料,新型救難艦模擬數據為尺寸80 x 15 x 8m,排水量3000噸,航速18節,續航力1000海里。

建案執行

2018年11月27日,民進黨立委蔡適應今表示,國防部已經採納他的建議,將新型救難艦換裝「安海計畫」時程大幅提前10年,首艘新艦將於2023年完工。 

在民國108年度(2019年)國防預算中,海軍司令部在第5目「一般裝備」項下「一般武器及戰備支援裝備購製」中「新型救難艦」的「業務費」-「軍事裝備及設施」預算編列1億519萬3000元;在2019年2月中旬立法院外交及國防委員會審理民國108年國防預算案時,民進黨立委蔡適應、呂孫綾、何欣純提案表示,要求新救難艦必須納入深海潛艦救援能量,因此凍結108年度編列的「新型救難艦」預算中的1000萬元,待國防部向立法院外交及國防委員會提出書面報告並經同意後,始得動支。此一提案強調,台灣海軍雖然具備簡略的淺海救援能量,但完全不具備深海潛艦救援能量,缺乏大型作業井、DSRV 救難潛艇、DDS 深海潛水裝置、減壓艙室等;隨著「潛艦國造」政策具體化,萬一有救援需求還是持續依靠美國、日本,於關鍵時刻恐有時效不及之虞。

「安海計畫」新型救難艦在2018年完成概念設計,2019年度起編列首艘原型艦的設計建造預算(預計36億5800萬餘元新台幣)並展開合約設計。新型救難艦首艦的預算中,建造艦體平台部分約31億餘新台幣,採公開招標方式由國內造船廠執行;而艦上作戰、武器裝備經費約5億餘元新台幣,由中科院負責。新型救難艦首艦預定在2020年上半年決標選定承包船廠,隨後開始建造,首艦建造週期為32個月,預定2023年建成。配合潛艦國造以及更新海軍海上救難能量,目前台灣海軍打算建造六艘新型救難艦。

邀商說明

依照「上報」在2019年12月24日的報導,台灣海軍在2019年12月23日舉辦「安海計畫」新型救難艦的第一場邀商說明會。海軍在會中說明,海軍目前缺乏專業合格的救難艦,現有救難艦船齡都已超過70年,裝備老舊,無法執行萬噸級船舶拖帶任務,因此規劃籌建新型救難艦的原型艦。救難艦的任務包含擔任海軍艦艇及大型無動力儎臺(浮塢、大型靶船、工作平臺等)的拖帶、海上遇險救難等任務,並協助其他公務單位及民間船舶執行海上救難、聯合搜救、人道救援等任務。

(上與下)2019年12月23日海軍「新型救難艦」邀商說明會上公布的想像圖與規格。

在說明會上,海軍說明新型救難艦規格與各項系統,在2020年一月再開第二場說明會,針對其他救難裝備規格和性能標準進行。在12月23日的邀商說明會上,海軍透露新型救難艦全長87公尺,寛15.5公尺,艦高18.1公尺,排水量3250噸,航速18節,續航力10000海里,人員95名,籌載615噸。新型救難艦主要任務包含拖帶、救難、救火、水下作業等。艦首安裝一座T75 20mm機砲作為基本武裝。新型救難艦前甲板有兩座航行間油/水受補給站(接受橫向補給),艦體中部平台可設置兩座移動式的海上乾貨補給接收站,艦尾甲板可接受直昇機垂直整補(直昇機懸停上方作業,無法著艦)。艦上配備整合平台管理系統與整合艦橋系統(導航、航行控制)。依照日後2020年8月10日「上報」報導,最初台灣海軍規劃船樓前部甲板能讓直昇機起降,但如果艦首甲板規劃直昇機起降區,就無法設置火砲武器;再加上艦首甲板載重設計以及讓直昇機著艦所需的輔助降落系統的預算,基於成本考量,最後海軍取消了直昇機著艦能力,並加大後方甲板空間,讓直昇機在艦尾甲板上方懸停進行吊掛作業。

新型救難艦想像圖,在2022年3月15日安放龍骨典禮上公布。

新型救難艦的推進系統一大考量,是在每年10月到隔年2月期冬季風浪大的期間仍能有效出海執行任務,所以具備完善的全電力輔助推進系統以及動態位置保持系統,協助船艦在風浪中有效執行定點作業。新型救難艦的主要推進系統是傳統的雙俥、雙舵構型,主推進器為兩套可變螺距螺槳。艦上設置一套全電力輔助推進系統,用來協助船艦移泊及支援動態定位,並使船艦能原地360度旋轉與側向移動;輔助推進系統包含艦首橫向推進器(推力5.5噸,支援船艦移泊及動態保持船位)、一套伸縮式全向推進器(推力12.5噸,支援動態保持船位或作為主推進器失效的備援),以及一個艦尾橫向推進器(推力5噸,支援船艦移泊及動態保持船位)。

艦上的動態位置保持系統(Dynamic Positioning System)需符合國際海事組織的DP1(初階)標準,整合控制全艦所有的推進器,可在海象4級以內、海流速1.5節時執行動態定位(在海上克服風浪海流、自動保持固定船位),以執行救難及水下打撈任務。艦上拖纜絞機系統在船速6節、4級海象下,可拖帶3萬噸以上的船隻,最大負荷可滿足到10萬噸。

新救難艦具備海上消防、噴灑作業能力,以及處理海洋污染的基本能力。新型救難艦具備全艦灑水系統,可執行對外消防滅火、核生化防護噴淋等用途;艦上設有4個消防噴水槍,最大射程120公尺。新型救難艦具備全艦核生化防護系統,採艦內循環式氣密防護。艦上搭載航速25節的RHIB工作艇,以及全封閉式救生艇。

新救難艦也具備淺海打撈救援能力,搭載潛深達300呎(約100公尺)的潛水作業系統,潛水鐘系统可乘載3名潛水員,加/減壓艙系統可容納5人以上。此外,艦上還搭載ROV水下遙控載具,載具航速3節,可在500公尺深度作業。

新型救難艦配備整合平台管理系統(Integrated Platform Management System,IPMS)來操作與監控船艦,包含整合推進模組、電力模組、艙面系統模組、輔機模組(包含油水系統)、壓載模組、損害管制模組、安全監視模組等,具備控制、監視以及警報功能。此外,設有一套艦載訓練模模組 (Onboard Trainer,OBT),提供艦上人員熟悉IPMS操作訓練。艦內/外整合通訊系統(ICS)及全艦網路系統由台船負責規劃設計與施工,採用三階式雙環光纖骨幹網路架構,具備網路管理功能,並且備有與整合艦橋管理系統(IBS,由中科院負責整合)連接的相關介面。

招標過程

在在2020年4月8日,台灣海軍在政府電子採購網上公告「新型救難艦建造」採購預告,當時披露的艦體載台預算31億9198萬4394元,其餘5億是艦上作戰武器系統。在2020年7月3日,台灣海軍在政府電子採購網上首度正式公告「新型救難艦建造」的招標信息,艦體載台預算下修到29億7516萬元新台幣(預計後續擴充品項「2年艦、岸存零附件及整體後勤支援測試裝備」的金額上限為2億1682萬4394元新台幣),採用最有利標,廠商需繳納押標金額度5000萬元新台幣押標金。投標船廠需提供文件證明曾經完成1000噸級以上船段的組合、製造、供應或承做,且投標廠商實收資本額不低於本案標的預算金額十分之一(近3億新台幣)。

海軍代號「安海計畫」建造新型救難艦原型艦,用來取代船齡70年以上阿公級的大字號救難艦,8月7日進行首次開標作業,雖救難艦建造技術並不複雜,但國內符合建造資格的國內船廠在首次開標作業上「通通缺席」,讓海軍新型救難艦原型艦流標,據了解,這次國內船廠沒有前來參與投標,與海軍新型兩棲船塢運輸艦多次流標狀況一樣,就是預算太低;甚至被質疑救難艦有必要花費5億餘元預算來加裝只有艦首的T75 20mm機砲的武器系統。

在2020年8月7日,「新型救難艦建造」第一次決標,但台灣符合建造資格全部缺席,導致流標(依照政府採購法,第一次招標需至少三家廠商參與投標才能進行開標);台灣船廠對此案無興趣的主因是預算太低。此一標案原訂在2020年7月31日開標,依照「上報」報導,國內各家船廠向海軍表達疑義,認為預算不足:首先,新型救難艦的船體採全焊接式鋼質結構,主船體及上層結構均採縱向結構系統來強化全艦結構強度,船體本身建造難度不大。然而,艦上裝備各式先進救難與防護系統所需的成本才是問題,4月預告時的31億9198萬4394元預算就已經不足,7月正式公告又下修到29億7516萬元預算,已經是成本價;只要建造其間進度稍有落後,或安裝管線稍有閃失,就肯定賠錢。另外,各家船廠也質疑,救難艦是否要花5億元安裝作戰系統以及T-75 20mm機砲。這些疑義使得海軍原訂在7月31日開標作業順延一周,一一解答國內船廠問題,使得8月7日才進行新型救難艦的首次開標作業。由於台灣各船廠都認為預算過低,8月7日「新型救難艦建造」首次開標時,因為沒有任何符合資格的船廠前來投標,宣告流標。

在2020年8月11日,「新型救難艦建造」公告第二次及以後公開招標,截止投標與開標日期是8月18日,各項金額不變,而且不受第一次招標時需三家以上合格廠商投標的限制;然而,第二次招標隨後以「無法決標」而告廢止,可能是合格廠商皆未投標,或有廠商投標但在資格標審查時就出局(需對參標者依序進行資格審查、船廠規劃書審查等,才進入議價程序)。在8月21日,「新型救難艦建造」再次公告第二次及以後公開招標,截止投標與開標日8月28日,稍後延到9月2日,但9月2日仍然宣告無法決標。

在2020年10月22日, 「安海計畫」再度公告招標,只有台灣國際造船一家投標,在10月29日開標並由台船得標。在12月2日,國防部正式公告台船得標「新型救難艦建造」案,得標金額29億7516萬元新台幣(其中預估4億新台幣分包給中小企業),從民國109年(2020年)12月4日起執行至民國112年(2023年)8月4日,預定2021年第二季開工,第四季安放龍骨,2022年第3季下水,2023年9月23日交艦。後續艦(三艘)預定在2024年下半啟動。

依照聯合報在2020年12月17日的報導,海軍新救難艦前過2次招標,都因為海軍設定的底價過低,沒有任何廠商投標,連台船都不願參與;第三次招標略修改規範、底價未動,台船配合國家政策,只好勉為其難接下這個案子;台船內部人士估計,低價接下救難艦案將使台船至少虧損1億台幣。台船在2020年10月左右向行政院申請大幅增資(經濟部以及中油等泛公股是台船大股東),一舉增資將近100億台幣(此前台船資本額約僅47億新台幣),金額十分巨大;因此,此時台船對於政府用船的議價,處於較弱勢的地位。以虧本價承接難艦案,或許是行政院同意增資台船的交換條件之一。

依照2020年12月28日上報報導,台灣海軍規範新型救難艦包含全電力輔助推進系統,目的是每年10月到隔年2月期冬季風浪惡劣的期間仍能有效出海執行任務(包括在惡劣風浪中精確維持船位,使船艦仍能有效執行定點作業);然而,這是比較舊的設計,目前新設計已可用新型柴油機推進系統達到類似功能,且系統成本與施工費用比較低。因此,若改用這類系統,台船為海軍建造新型救難見還是有利潤空間,並不一定像外傳會虧損至少1億元新台幣。

建造工作

依照2021年7月14日聯合報報導,海軍司令部在上午表示,新型救難艦開工將按計畫推動,按計畫執行,相關儀式按防疫規定將從簡。稍早在立法院外交國防委員會會議中,民進黨立委蔡適應曾關切新型救難艦進度,同時並要求國防部在年底前完成潛艦救難能量規畫報告,獲時任國防部副部長的張哲平同意。台灣海軍原計畫自民國108年至112年(2019~2023年)以36億5800萬餘元預算新造一艘新型救難艦,歷經多次流標後,原預定2021年第二季開工、第四季安放龍骨,2022年第3季下水,至2023年下半年交艦;但直到2021年7月中旬,都未傳有開工動靜。

在2021年8月4日,首艘新型救難艦在台船舉行開工儀式,距離2020年12月初國防部公布台船得標已有八個月;進度緩慢的原因咸信是COVID19疫情導致全球各港口裝卸進度大亂、購買的原物料與裝備無法如期到貨等緣故。依照行政院在2022年2月於第10屆第五會期在立法院進行的施政報告,新型救難艦會在2022年6月底之前安放龍骨。在2022年3月15日,新型救難艦首艦在台船高雄總廠舉行安放龍骨儀式。

由於COVID19疫情、全球航運港口堵塞、2022年俄烏戰爭爆發導致通膨以及供應鏈問題等因素,「安海計畫」執行期間發生備料與重要裝備(如發電機)無法如期運抵,導致造艦案期程延長;安海計畫從2019到2023年度執行,但根據2023年國防部預算書,在2022年8月5日修訂的「安海計畫」整體獲得規劃書記載,總預算36億5800萬2000元的執行期程是2019至2024年度,比原計畫展延1年。依照2022年12月國防部對立委王定宇書面詢問的回函表示,「安海計畫」的發電機已於2022年10月11日交運並完成安裝,接著執行船段吊裝組合工程。

在2023年3月上旬,網路上出現安海計畫首艦艦體在台船暫時移出船塢入水的畫面。

在2023年9月3日自由時報報導,依照近期國防部提交立法院的「五年兵力整建及施政計畫報告」內容顯示,新型救難艦預計於明年(2024年)完成交艦;此外,在2024年預算中也包括委由中科院研「新型救難艦」的戰鬥系統,總計需484萬4000元新台幣。自由時報9月5日報導引述知情人士透露,新型救難艦預定在2024年1月交艦。依照2024年2月網路上出現的照片,正在台船碼頭艤裝的新型救難艦命名為「大武號」(ASR-571)。

依照2024年2月16日「上報」報導,台船負責承造的大武號救難艦(ASR-571)因部分裝備未依合約期程抵台,導致艦上包括儎台管理系統等主、次系統無法順利進行並聯測試,以致原訂2024年3月中旬交艦的期程無法依約達成;台船與海軍會於下周對此進行協商,雙方就違約責任歸屬等問題進行討論。台船發言人周志明表示,大武號新型救難艦的確因某一項裝備未依合約期程運抵台灣,連帶使後續的系統測試無法如期進行,導致無法在2024年3月中旬交艦,已要求裝備商儘快完成交運,待裝備抵台後進入系統的並聯測試,期望能在2024年5月20日之前能完成交艦儀式。

在2024年8月11日,大武號離開台船碼頭展開首次試航,8月13日結束。在2024年10月23日,大武號在台船碼頭舉行交艦儀式,正式交付台灣海軍。

潛艦救援艦

如同前述,2019年2月中旬台灣立法院外交及國防委員會審理民國108年度(2019年)國防預算案時,民進黨立委蔡適應、呂孫綾、何欣純就提出提案,要求台灣海軍建造潛艦救援艦。

依照2022年6月8日自由時報報導,民進黨立委蔡適應受訪時表示,「潛艦國造」首艘原型艦預計於明年(2023年)9月下水,但建造中的新型救難艦(安海計畫)水下救援能力有限;但海軍過去兩年來只將相關需求列入「五年兵力整建計畫」,實在不夠積極。蔡適應認為,既然現在向美國購買MH-60R反潛直升機等軍購案未能如願,應先將已經編列的預算挪用在攸關人員性命的裝備上。國防院國防戰略與資源研究所長蘇紫雲受訪表示,台灣想採購深海救難潛艇可能受到外交、預算等因素,較為困難,所以「吊放式潛水鐘」(無自航能力)是目前台灣海軍主要的救援工具,但作業深度僅為100公尺。而短期解決方案可參考各國潛艦救難艦的作業模式,加上針對民間鑽油井、深海打撈等技術;例如,結合商業領域的「深水飽和潛水技術」,自行培訓潛艦救難人員或與民間打撈公司簽約,潛水人員可在水下500公尺以內作業,相對增加水下打撈救援能力。另外,也能結合聲納搜索、可精確定位的「水下遙控載具」(ROV)、飽和潛水作業、以及深海潛水鐘,在短期內建立協助潛艦乘員脫出的救援能力,確保國軍潛艦部隊的作業安全與士氣。

在2023年2月15日,自由時報報導,軍方高層人士今天透露,為配合整體潛艦戰力規劃時程,以及提升救艦救難能力,海軍已規劃籌建「潛艦救難船」1艘,循「國艦國造」原則在本土建造,連同相關深海救難設施?人員培訓在內,預估總經費規模達台幣101億元;此案已核定納入「國軍五年兵力整建計畫」內。這位人士表示,海軍現正建造中的新型救難艦(安海計畫)預計今年(2023年)6月底前下水,但主要是對一般水面艦及一定深度以上的失事艦船進行救援與拖帶,水下救援手段只有作業深度達100公尺的吊放式潛水鐘(無動力);此外,還有可在水深500公尺作業的水下遙控載具(ROV),但對潛艦深海救援任務的幫助不大。他指出,台灣軍方規劃「潛艦國造」數量為8艘,加上經過性能提升的2艘劍龍級潛艦,未來海軍潛艦艦隊的規模可達到10艘;以台海當前面對中國軍事威脅及環境而言,潛艦出勤的頻率很高,東部海域又是深海區,台灣有自行建構潛艦救難量的必要性。

依照2023年8月底送交立法院的民國113年度(2024年)國防預算書,2024年度尚未編列潛艦救難艦主要設計建造預算,但編列500萬元預算,委辦「潛艦救難艦月池型及側放型船模阻力與耐海試驗」,顯然是為潛艦救難艦預作準備。「月池」(Moon pool)設計是從事水下任務的船艦或平台的設計,船底設有開口,讓作業設備(如水下載具、救援潛艇)進出。相較於從船艦側面、艦尾施放救難設備,從船艦中間施放的優點在於載具入水、出水時受到船體屏護,避免受到海面波浪直接衝擊;然而,在船體中間設置月池或作業井,會使船體結構變得更複雜,排水量也更大。目前全世界基本上只有日本海上自衛隊使用的潛艦救難艦以中央作業井來收容、收放水下作業載具。

依照2024年2月16日「上報」報導,台灣海軍在2025年的軍事裝備投資中,先將潛艦救難艦原型艦列為優先的項目;而大武號新型救難艦的後續艦建造計劃則先暫緩。

在2024年8月21日,台灣海軍公布名為「籌獲海洋綜合支援艦」的提案徵詢,回覆截止日是8月28日。依照其內容,其載台要求包括:推進系統輸出功率不小於7420KW,滿載速率可達18節(含)以上,並具動態穩定能力(IMO-DP2以上等級);油櫃總容積不小於600立方公尺,經濟速率可航行10000浬以上。關於載台的任務能力,要求具備潛艦救援能力及載台(含附屬裝備吊機系統、深潛減壓系統、聲納探測裝備、無人操作載具及救難載具等),並配備全封閉式可扶正救生艇,兼具救援落海人員能力。此外,具備海洋測量能力,可量測水深、地形、底質、海底特徵物、環境噪音、磁力環境、洋流、海水溫度及鹽度等。航儀系統包括具備導航雷達、航海整合系統功能、全球衛星定位儀、具全球海上遇險及安全系統,而航行測量裝備需求包括風向風速儀、水下計程儀、船速計、水中通話系統及測深儀。通信裝備需求包括含HF/VHF/UHF語音無線電及數據通信系統、衛星通信系統、艦內(外)整合式通信系統。此外,還需具備海上整補以及醫療能力,並配備小口徑武裝來自衛。

附錄:台灣海軍建置飽和潛水技術與訓練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