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號裝備測試艦

  

高雄號(LCC-1)是台灣海軍第一艘兩棲指揮艦,原為中熙號登陸艦(LST-219)。在2017年,台灣海軍決議

移撥高雄號作為測試中科院研製的新型艦載防空作戰系統(含相位陣列雷達、垂直發射防空飛彈等)的平台。

此照片攝於2015年10月24日。

由側面看高雄號(LCC-1)後部船體以及船樓。攝於2015年10月24日。

從高雄號(LCC-1)的前甲板看信號桅杆以及後方的船樓。圓柱狀物體是最初改裝成兩棲指揮艦時的巨大天線座

,後來被拆除。攝於2015年10月24日。

從高雄號(LCC-1)的船樓俯視前甲板。攝於2015年10月24日。

高雄號艦尾,此時原本的砲位還保留,裝備二戰時代的Bofors 40mm機砲(右)以及聯勤的T-75 20mm機砲(左)

改裝成測試後,艦尾這些砲位都被拆除,架設一個測試平台。攝於2015年10月24日。

高雄號原始完工時的角柱狀艦橋;原本外面的瞭望台都是開放區域,改裝成兩棲指揮艦之後外圍就被改城封閉式;

日後其他中字號登陸艦改裝時,也陸續改裝成封閉式艦橋。攝於2015年10月24日。 

2019年11月中旬在網路上出現的高雄艦畫面,已經加裝了新型艦載防空飛彈武器系統的相關裝備;

艦體前部裝置中科院製造的相位陣列雷達「八角塔」,艦橋頂則裝置中科院製造的敵我識別器

塔(環形天線)。艦首甲板增加幾個箱型結構,應該是「八角塔」的電源與控制等附屬裝備,

此外,艦尾原本的40mm火砲被拆除,改成一個平台甲板。

(上與下)2021年6月初出現在網路上的高雄艦照片。與2019年的照片相較,艦上一些裝備都有了許多不同。

首先,艦尾平台安裝了海劍羚短程防空飛彈發射器(24聯裝的「戰系型」),緊鄰在海劍羚發射器後方安裝著

傾斜式的海劍二防空飛彈發射器。船樓後部頂端增加了一座中科院研製的蜂眼相位陣列雷達的旋轉天線,顯然是

配合海劍二跟海劍羚的測試工作。船樓前方主甲板上增加了一個平台,咸信就是中科院配合海劍二發展的國產

垂直發射系統(華陽計劃)。又,前部相位陣列雷達「八角塔」上的陣面天線尺寸,比先前明顯縮減,顯示中科院

更換了另一種構型的相位陣列雷達來測試。

在左營港內迴旋的高雄號,攝於2022年8月初。

2022年8月初左營軍港的高雄艦,注意艦尾安裝了獨立型海劍羚防空飛彈系統。

(上與下)2024年3月進入左營港的高雄艦。在2023年內,中科院「迅聯專案」已經以現況結案,

不過中科院的個別裝備仍持續在高雄艦上進行測試,例如此時海劍羚防空飛彈尚未結案。

(上與下)2024年7月進入左營港的高雄艦,注意相位陣列雷達塔與垂直發射器之間增加了

一個新的裝備,從照片判斷可能是中科院新開發的電子戰系統。

 

──by captain Picard


 

 

高雄號兩棲指揮艦

高雄號原本是中熙號登陸艦(LST-219),前身是美國LST-542型大型戰車登陸艦LST-735號,由位於匹茲堡的德拉佛集團(Dravo Corporation, Neville Island, Pittsburgh)建造,1944年1月30日安放龍骨,1944年3月11日下水,1944年4月26日服役。此型登陸艦全長100m,寬15m,前部吃水2.4m,後部吃水4.37m,輕載排水量1780長噸(1809ton),滿載排水量3640長噸(3698ton);主機為兩部General Motors 12-567柴油機,雙軸推進,航速12節。艦上編制100~115名官兵(含8至10名軍官),可搭載約140名登陸部隊以及車輛。自衛武裝包括一座3吋50倍徑火砲、8座Bofors 40mm防空機砲、12座Oerlikon 20mm防空機砲。

二次世界大戰期間,LST-735參與太平洋戰區數場兩棲登陸戰役,包括1944年8月登陸賽班島、1945年1月登陸菲律賓雷伊泰灣(Lingayen Gulf)以及蘇比克灣(Zambales-Subic Bay),以及1945年3月到6月的沖繩戰役。二次大戰結束後,LST-735在1946年3月除役,隨後在1950年11月重新服役投入韓戰,隨後在1951年7月在韓國水域擔任掃雷支援艦。在1955年7月1日,LST-735被正式命名為杜克斯郡號(USS Dukes County LST-735,先前戰車登陸艦都沒有艦名);總計該艦在二次大戰期間獲得四枚戰星獎章(battle stars ),在韓戰期間又再獲得三枚。

杜克斯郡號在1957年5月除役並租借給中華民國,命名為中熙艦(LST-219)。在1958年八二三金門砲戰之後,美軍提供一套兩棲指揮所需的通信系統組給中華民國海軍,並選擇安裝在中熙號上,改裝工作在台灣實施。中熙艦的改裝工作在1962年1月完成,該艦也隨即改名為「高雄一號」,是中華民國海軍第一艘以台灣地名命名的軍艦;由於變更了任務,「高雄一號」參考美軍的統一艦級編號規則,把舷號從原本LST-219改成AGC-1(AGC即美國海軍的兩棲指揮艦)。隨後在1969年1月,美國海軍又將兩棲登陸作戰艦艇從自原本的輔助艦類別中獨立出來,其中兩棲指揮艦改稱為LCC,因此高雄艦也把編號改為LCC─1。高雄艦的改裝填補了原本海軍中兩棲戰役指揮艦的空缺,使中華民國海軍陸戰隊首次完整的兩棲作戰能力。原先中華民國海軍計畫對中治艦實施相同改裝,但因美國不肯再供應一套相應的指管通情設備,所以沒有實現。

高雄艦改裝為兩棲指揮艦時,為了容納指揮管制通信機具,以及增加的指揮部參謀人員,船艦空間有許多改造,且編制人數與艦長位階都高於一般中字號登陸艦。改裝工作包括設置封閉式艦橋(在原有的圓柱型敞開艦橋之外擴建),此外加裝對空搜索雷達,在前部甲板加裝四根巨大天線柱(後來徹除),成為與其他中字號戰車登陸艦外觀的顯著區別;爾後台灣海軍中字號戰車登陸艦陸續進行翻修延壽工程時,也參考高雄艦的部分改裝設計,例如改裝封閉式艦橋等。

在1974年11月1日,杜克斯郡號從美國海軍除籍,隨即由中華民國海軍買斷。與其他中字號一樣,,高雄艦在漫長的服役期間也經過翻新艦體的「新中」計畫,以及更換主機的「中新」計劃。

改裝為武器裝備測試艦

在2017年1月初,消息傳出台灣海軍將以高雄號(LCC-1)兩棲指揮作為測試新型防空飛彈系統的平台,搭載垂直發射器來測試中科院研製的新型防空飛彈 (包括海弓三與海劍二)。 由於此時從美國引進MK-41垂直發射器尚未完全談妥,因此預估首先仍會以中科院自製的垂直發射系統安裝在高雄號上,進行海弓三的海上測試。 依照部分消息,台灣海軍原先選擇曾參與金門古寧頭戰役的中海艦(201)作為測試平台,但遭金門立委反對,要求未來將中海艦作為軍艦博物館,因此台灣海軍只能重新選定其他堪用的的中字號登陸艦。

在2018年,海軍正式移撥高雄號(LCC-1)兩棲登陸艦做為海上測試平台,隨後將安裝中科院研製的被動相位陣列雷達、射控系統、搭載海弓三的MK-41垂直發射器等,蒐集整套在艦載與海上環境下的數據(包含飛彈發射系統排熱、材質抗熱等)以及性能表現。

在2018年7月內,中山科學研究院陸續公布「旋轉三維相列雷達桅塔等14項製作及安裝」(電子所)、「雷達系統底座結構補強及轉接座加工等8項」(材料暨光電研究所)、「船體加改裝補強設計分析」、「八角塔」(材料暨光電研究所)等商情詢價公告,內容項目都跟在船艦上安裝旋轉三維相位陣列雷達的桅杆塔(即八角塔)、戰鬥管理系統(利用貨櫃來裝設)、發射系統(分為在船舯與船尾)以及相關設施(包含供電、冷卻、消防、空調環控等)、結構加固補強等工程。這顯然就是要將整套迅聯作戰系統含三維相列雷達、垂直發射系統裝上船艦平台進行整合測試的工程。

在2018年12月6日,中科院電子系統研究所在院內採購資訊網上公告「三維相列天線等中心裝備吊運包裝」的資訊,內容包括將一面相位陣列天線與相關設備從九鵬基地拆卸並運送到海軍高雄左營軍港, 相列天線等裝備包裝(包含三面相位陣列天線、高功率切換器、三組接收機、19吋與23吋後端機櫃、空調冷卻等相關設備)並運送到左營軍港,三維相列桅塔中心裝備安裝(包含四面天線、四組接收機、19吋與23吋後端機櫃、高功率切換器等以及相關裝備等)、IFF桅塔內中心裝備安裝(包含環形天線IFF等),從中科院通知日起30日內完成交付。這顯示此時中科院 先將一面艦載相位陣列雷達安裝在屏東九鵬基地進行測試,然後將相位陣列雷達(總共四面)與相關設備運至海軍在高雄的左營軍港等待裝艦測試。

在2018年12月22日,中科院電子系統研究所在院內採購資訊網上公告「測試艦(LCC-1)環控系統管路貫穿件增設」的資訊徵求公告,在160個日曆天交付。這與先前海軍打算以高雄艦(LCC-1)作為系統整合測試艦的傳聞。

依照「上報」在2018年12月23日的消息,據說中科院先前曾提出由海軍撥用即將退役的巡防艦進行改裝,作為中科院測試為迅聯戰鬥系統、相列雷達與各式艦載防空飛彈的載台,經考量現有海軍各級巡防艦並不能提供完整的開放式艙間,再考量MK-41垂直發射系統返對艦體深度及艙間容積的需求,才由海軍選定由「高雄號」戰車登陸艦作為測試載台,從2019年開始配合中科院的測試工作。「上報」宣稱,「高雄號」登陸艦已按中科院的測試需求,加裝所需求的相關裝備,其中一部分測試裝備採用機動式設計,測試前才會登艦安裝。「上報」此篇報導宣稱,中科院研發的海弓三與海劍二防空飛彈均已進行多次陸上測試,目前海弓三按期程達成測試目標,已規劃在2019年登上「高雄號」登陸艦上進行實彈試射(實際上2020年海弓三才進行艦上測試);但海劍二防空飛彈因陸上測試還有許多技術狀況(目前至少延後半年),等成陸上測試後才安排艦上測試。而短程的海劍羚飛彈系統同樣也待通過陸上測試後,再安排艦上測試。此時,向美國購買MK-41垂直發射系統裝備尚未返台(在2019年初才返台),但中科院先前也曾研製類似垂直發射系統,因此先用國產的垂直發射系統進行各項測試。

2019年6月17日,中科院材料暨光電研究所在院內採購資訊網公布「雷達塔及相關裝備吊裝等2項」的信息徵詢,在6月25日又第二次公布並修改部分內容;其中,第一項內容是配合將中科院執行的雷達塔及相關裝備吊裝至指定船艦位置,雷達塔尺寸為長11m、寬11m、高6m,重20噸,附屬裝備含PDB9配電箱等,廠商要提供120噸(含)以上大型吊車。而第二項內容則是將中科院執行的敵我識別器(IFF)塔及相關裝備吊裝至指定船艦位置;依照6月25日第二次公布的信息,IFF塔尺寸為長5.2m、寬5,2m、高3m,重3噸(第一次公布資料的IFF塔尺寸重量與雷達塔相同,可能是失誤),附屬裝備包括19吋機櫃、23吋機櫃、環形天線(二箱) 、IFF纜線及PDB6配電箱,廠商要提供60噸(含)以上大型吊車。由此可知,中科院艦載相位陣列雷達的艦上測試中,相位陣列雷達以及敵我識別器分別安裝在兩個塔狀結構中。

在2019年9月25日,國防部長嚴德發在立法院外交國防委員會進行業務報告,在會前接受記者訪問時證實,中科院將於2020年初在高雄艦上以垂直發射方式,試射海弓三防空飛彈。嚴德發也透露,中科院從美國引進的兩套MK-41垂直發射器在2019年初運抵高雄,隨後一套裝在屏東縣滿州鄉的中科院九鵬基地,另一套則於上周(約2019年9月中旬)裝在高雄艦上,艦上與垂直發射器配套的消防及損管設施完工期限在2020年三月。 

(上與下)2019年11月中旬曝光、加裝測試裝備的高雄號的照片。
艦體前部甲板裝置了中科院的相位陣列雷達塔,艦橋頂部裝置敵我識別器(IFF)塔。

在2019年11月中旬,改裝完成的高雄號的照片在網路上曝光,相位陣列雷達塔位於前甲板,而敵我識別器塔安裝在艦橋頂上。此外,艦尾原本的40mm火砲被拆除,改成一個平台甲板。

2022年8月初的高雄艦,注意艦體前部的八角塔;八角塔前方的箱型構造

應該是附屬的電力或者控制裝備。

 

1.海弓三防空飛彈與訊聯戰系測試工作(2020年) 

依照2019年11月30日「上報」報導,海軍規劃在2020年初進行迅聯戰鬥系統(包括相位陣列雷達雷達)、MK-41垂直發射系統的聯結測試,然後進行海弓三防空飛彈的海上測試,首先進行飛彈飛行測試,包含各次系統與飛彈的信號聯結,以及發射後海弓三飛彈接受艦載雷達導引等項目。「上報」報導稱,待海弓三防空飛彈完成海上作戰測試後,海軍接著就會在高雄號上進行海劍二(裝入垂直發射器)的海上飛行測試,然後預計在2020年底裝載海劍羚短程防空飛彈系統進行艦上測試。    

依照2019年12月23日「上報」引述相關人士消息,中科院研製的「迅聯」艦載戰鬥系統已於2019年11月底完成以MK- 41垂直發射系統發射海弓三防空飛彈的陸上射擊驗證,在2020年會在高雄號測試艦上進行一系列的海上測試。

「上報」稱,在2019年11月曝光、加裝迅聯系統的高雄艦的艦載相位陣列雷達塔十分龐大(估計有20噸重),不符合海軍新一代飛彈巡防艦的規格,因此中科院繼續研製更輕更小的主動相位陣列雷達來代替;「上報」表示,此時中科院向歐美積極尋求相列雷達縮小減重的技術,計劃在2020年下半年將新開發的主動式相位陣列雷達(AESA)安裝在高雄測試艦上,進行相關的測試。  

在2020年內,海弓三型首先在2、3月間分別從屏東九鵬基地進行試射,都成功命中目標;同年8月中旬海弓三在屏東九鵬基地進行從陸上MK-41垂直發射器發射的全系統實彈射擊(此時安裝在高雄號登陸艦上的相位陣列雷達、迅聯作戰系統、MK-41垂直發射器的信號整合還有一些問題),系統鎖定靶機之後飛彈成功發射,卻在飛行最後階段脫靶而沒有擊中靶機;檢視數據後,發現飛彈升空到終端主動雷達鎖定目標都一切正常,但接近靶機時引信沒有正常啟動(無論近發感應或直接撞擊)引爆戰鬥部,導致脫靶。

依照2020年10月11日「上報」的報導,海弓3在2020年8月與9月各進行一次海上全實彈射擊測評(從高雄號上發射),這兩次射擊有兩個攔截課目,分別是攔截低空與中高空靶機。在8月底的第一次射擊測試中,海弓3順利擊落低空靶機之後,進行中高空靶機射擊時,飛彈脫靶未直接擊中靶機;經過中科院與國外技協人員檢視整個過程所有記錄的遙測數據以及高空影像記錄等,飛彈的雷達尋標器並無問題,導引系統一直有鎖定靶機,最後是近距離通過靶機但感應引信未起爆,因此出問題的應該是引信,防空飛彈與系統並沒有問題。而9月的第二次海上射擊測試中,海弓3飛彈在低空以及中高空攔截課目都順利命中靶機。這兩次測試成功意味海弓3與MK-41垂直發射系統初步完成海上整合射擊測評,未來將會再次進行其他項目的海上作戰測評。「上報」此篇報導稱,由於「迅聯」防空作戰系統已有初步成效,之後還會安排海弓三在高雄艦上再次進行作戰射擊測評。不過,整體而言迅聯戰系專案進度落後,進而影響全案進度;因此,海弓三防空飛彈的量產數量,目前尚未有明朗的規劃。

「上報」稱,雖然MK-41垂直發射系統結合海弓三防空飛彈已獲得初步成效,但海劍二防空飛彈在陸上測試階段時,一直受到海面反射雜波的影響,性能未達需求;「上報」稱,海劍二規劃在年底安排登上高雄艦,裝入MK41垂直發射系統中進行海上測試;此外,以天一型短程防空飛彈發展成的海劍羚艦載防空飛彈系統也會在2020年年底裝上高雄艦測試。

2.海劍二/海劍羚防空飛彈測試工作(2021年)  

2021年6月初出現的高雄號照片。艦尾平台設置了一座24聯裝海劍羚防空飛彈

發射器以及海劍二防空飛彈的傾斜式發射器,船樓後方設置一座中科院

CS/MPQ-90「蜂眼」旋轉式相位陣列雷達。

依照2021年6月初出現在網路上的高雄艦照片,與2019年11月的照片相較,艦上一些裝備都有了不同。首先,艦尾平台安裝了海劍羚短程防空飛彈發射器(24聯裝的「戰系型」),緊鄰在海劍羚發射器後方安裝了海劍二防空飛彈的傾斜式發射器;船樓後部頂端增加了一座中科院研製的CS/MPQ-90「蜂眼」相位陣列雷達的旋轉天線。這顯示海弓三防空飛彈在2020年內完成主要的作戰測評工作之後,2021年就輪到海劍二以及海劍羚防空飛彈系統的艦上測試,兩者都由中科院「蜂眼」雷達提供目標指引。

此外,高雄艦的中部甲板(船樓前方)增加了一個平台,咸信就是中科院配合海弓三、海劍二發展的國產垂直發射系統(華陽計劃),這意味著傾斜與垂直發射的海劍二同時在高雄艦上進行測試。

2021年6月初出現的高雄號照片,船樓前方比先前多了一個平台,應該就是

中科院配合海弓三、海劍二防空飛彈發展的國產垂直發射系統(華陽計劃)。

高雄艦中部垂直發器平台近照,此為2024年3月的影像。

除此之外,與2019年11月的照片相較,2021年6月的照片顯示高雄艦前部甲板的相位陣列雷達「八角塔」上的陣面天線又有不同,尺寸明顯縮減,顯示中科院更換了不同構型的相位陣列雷達進行測試。 

2022年8月初左營軍港的高雄艦,注意艦尾安裝了獨立型海劍羚防空飛彈系統。

根據2022年8月初的照片,高雄艦的艦尾安裝了獨立型的海劍羚防空飛彈系統進行測試。

在2023年5月23日,高雄艦在屏東中科院九鵬基地外海進行艦載防空飛彈試射,當日總共進行兩次試射,分別在上午9時10發與13時5分各從九鵬基地發射一架靶機。依照5月3日中科院公布的信息,當天在台灣東南部海面進行實彈試射,管制高度25000英尺,推測試射的可能是海劍二或海劍羚等中/短程防空飛彈。

高雄艦在2024年3月的影像,艦尾獨立型海劍羚防空飛彈系統疑似有試射過

的跡象,上排的發射管似乎有蓋口消失了。

新電子戰系統(2024年)

2024年7月中旬高雄艦的影像,艦體中部(雷達塔與垂直發射器之間)增加

一個新結構物,可能是中科院開發的新電子戰系統。

雖然中科院研製艦載戰鬥系統的「迅聯專案」在2023年已經以現況結案,但中科院研製的個別裝備仍繼續運用高雄艦來測試。2024年7月中旬的影像顯示,高雄艦艦體中部相位陣列雷達塔與垂直發射器之間,增加了一個新的結構物,從上面的天線型狀可能是中科院新開發的電子戰天線,包括信號截收天線以及相位陣列式的主動反制天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