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DDX驅逐艦項目
2013年釜山海軍展(BEXCO KORMARINE-2013)中三星電子攤位展出的KDDX驅逐艦構想,使用三星-Thales集團的
IMAST-500整合偵蒐桅杆。
大宇造船與海事工程(DSME)2014年11月初在印尼首都雅加達舉行的2014年印尼國防展(Indo Defence 2014)中
首次展出了該集團針對KDDX驅逐艦案的構想模型,稱為DSME 8000,排水量8000噸級
,裝備64管垂直發射器(前48、後16)。
(上與下)DSME在2019年10月釜山國際海事防務展(MADEX 2019)中展出的DW8000模型,基本上與2014年的版本相同。
\
DSME在2021年6月釜山國際海事防務展(MADEX 2021)中展出的DW8000模型,上層建築、整合桅杆等都與先前版本有了
很大的變化,艦橋前方設置一座韓國正在研製的新一代近防機砲。
(上與下)現代重工(HHI)在2019年10月釜山國際海事防務展(MADEX 2019)中展出的KDDX驅逐艦提案,
採用穿浪逆船舷艦首,排水量6500噸級,配備48管K-VLS1與16管更大的K-VLS2垂直發射器、整合桅杆等設備。
現代重工KDDX模型的船樓,艦首B砲位配備48管K-VLS1垂直發射器,船樓後部裝置16管K-VLS2垂直發射器。
現代重工KDDX模型後部,直昇機庫頂裝備一座韓國開發中的K-CIWS近迫武器系統。艦尾設有兩個機庫。
現代重工為KDDX研究三種艦首,由上而下分別是傳統艦首、類似斧型首的Hi-Bow以及
穿浪逆船舷(wave piercing (inverted bow)),評估最後顯示穿浪逆船舷效能最好。
韓華集團為KDDX驅逐艦提出的I-MAST整合桅杆系統,結合雙波段(S/X波段)多功能主動相位陣列雷達、
IRST紅外線偵測系統、通信傳輸、電子戰、敵我識別等功能。前方展出的是現代重工的KDDX驅逐艦
提案。在2020年8月至9月間,現代重工以及韓華集團分別獲選為KDDX驅逐艦
的船艦平台以及戰鬥系統/雷達承包商。
(上與下)LIG Nex1在2021年6月釜山國際海事防務展(MADEX 2021)展出的第二代近迫防禦系統(CIWS-II)提案,
是從現役門將近迫武器系統發展而來,結合了多管旋轉機砲、五個主動相位陣列雷達天線(砲塔四周各裝一個小型陣面,
砲塔頂部安裝一部大型陣面朝向前方,與砲身共軸,負責追蹤目標以及砲彈彈道),砲身上方還有一部光電追蹤儀。
韓華系統2021年6月釜山國際海事防務展(MADEX 2021)展出的第二代近迫防禦系統(CIWS-II)提案。砲座後方頂部
的雷達塔布置了四面相位陣列搜索天線,砲身上方設置一座與火砲共軸的相位陣列天線負責追蹤目標以及砲彈彈道;
砲塔左側裝有一套光電射控儀。
2023年5月上旬出現的KDDX想像圖
現代重工在2023年6月釜山國際海事防務展(MADEX 2023)展出的KDDX模型
韓華海洋系統(原DSME)在2023年6月釜山國際海事防務展(MADEX 2023)展出的KDDX-S設計,
以先前DSME設計的KDDX方案為基礎進一步修改,全匿蹤艦砲構型類似美國松華特級驅逐艦的AGS
,此外船樓前方設有雷射武器系統。
韓華海洋的KDDX-S模型中部;注意裝有四管大直徑K-VLS2垂直發射器來裝填陸攻巡航飛彈,
兩側各裝有一組干擾彈發射器與遙控機砲;艦體中部規劃成多任務艙區,可收容無人直昇機、
無人水面載具(USV)、無人水下載具(USV)以及有人小艇等。
艦名/使用國 | KDDX驅逐艦/大韓民國 | |||||
建造國/建造廠 | 大韓民國/現代重工(HHI) | |||||
尺寸(公尺) |
長145 寬29 高12.5 | |||||
排水量(ton) |
輕載6500,滿載9000 | |||||
動力系統/軸馬力 |
整合電力推進系統(IFEP) 雙軸 | |||||
航速(節) | 30 | |||||
續航力(海浬) | ||||||
偵測/電子戰系統 |
雙波段(S頻/X頻)多功能主動相位陣列雷達 干擾火箭發射器 | |||||
聲納 |
艦首主/被動聲納 多功能拖曳陣列聲納(MFTA) 低頻主動發射陣列(LFPA) | |||||
射控/作戰系統 | ||||||
乘員 |
| |||||
艦載武裝 |
MK-45 Mod4 127mm 62倍徑艦砲*1 K-VLS八聯裝垂直發射器*4(裝填陸攻巡航飛彈) K-VLS2垂直發射器*16(裝填 海弓防空飛彈、L-SAM長程防空飛彈、K-ASROC反潛火箭) 四聯裝海星反艦飛彈發射器*2 CIWS-II近迫防禦系統*2 三聯裝MK-32 324mm魚雷發射器*2(使用K-745青鮫魚雷) | |||||
艦載機 | ||||||
數量 | ||||||
艦名 | 簽約時間 | 開工 | 安放龍骨 | 下水 | 服役 | |
──by captain Picard
\
在2010年代,韓國開始發展更新一代的驅逐艦,此計畫暫稱為KDDX。依照早期消息,滿載排水量估計為5900噸級,將建造六艘,屆時取代1990年代末服役的KDX-1廣開土大王級驅逐艦。原本KDDX預定在2020年代推出,由於韓國在2013年度國防預算中開始編列購買第二批KDX-3神盾驅逐艦的經費(因應北朝鮮積極測試彈道飛彈、核武以及文攻武嚇),因此目前估計KDDX計畫最快也要等2023年第二批KDX-3驅逐艦交付完畢後才會展開。此外,韓國海軍也曾打算從2010年代末期到2020年代建造配備相位陣列雷達與新型防空系統的第二批KDX-2驅逐艦。 在2018年12月26日,韓國國防計畫委員會(Defense Project Promotion Committee)宣布啟動國產的次世代韓國驅逐艦計畫(Korea Destroyer Next Generation,KDDX)。韓國國防項目採辦局(Defense Acquisition Program Administration,DAPA) 表示,KDDX會在2020年代後期開始建造,在2030年代中期到後期建成六艘,首艦研製預算約1.8兆韓元(約15.9億美元);外界則認為建造六艘KDDX的總經費會達到7兆韓元。DAPA官員在韓國國防部記者會上表示,KDDX驅逐艦項目是維護韓國海洋利益、回應地區性不安。KDDX在2023年簽署首艦建造合約,在2030年之前建成服役六艘,項目總預算約60億美元(包含研發經費)。KDDX的競爭評估程序耗時三年(36個月),耗資2100億韓元(約1760萬美元)。KDDX的基礎設計工作包括船艦尺寸、性能、武器系統、裝備等評估;在基礎設計完成後,DAPA會邀標進行KDDX細部設計。 在2019年10月10日,韓國海軍在韓國國民議會國防委員會國政監查工作報告中表示,韓國防衛事業促進委員會2018年議決了韓國型下一代驅逐艦(KDDX)的基本戰略方案,探測開發工作於2019年內開始。依照目前規劃,KDDX的艦體規模約6000噸級,高於KDX2忠武公李瞬臣級飛彈驅逐艦(4200噸級),但低於海軍機動部隊的核心戰力──KDX3神盾驅逐艦。KDDA是第一種搭載由韓國自主開發的作戰系統的國產船艦。 現代重工(HHI)以及大宇造船海洋工程公司(Daewoo Shipbuilding & Marine Engineering,DS&E,2023年被韓華集團購併成為韓華海洋)都參與了KDDX項目的競標。到了2019年下旬,現代重工與韓華系統(Hanwha Systems,原三星-Thales)組成團隊,由現代重工負責船艦設計建造與系統整合,艦上的電子、感測系統由韓華負責研發整合。而大宇海事工程(DSME)則LIG Nex1協商,打算組成類似的競爭團隊。 在2019年10月下旬在釜山舉行的國際海事防務展(International Maritime Defense Industry Exhibition,MADEX 2019)上,韓國海軍提出名為SMART(Strong Maritime forces Accomplished with Revolutionary Technology)的發展目標,主旨在建立一支應用革新技術的強大海上軍力。SMART發展的重要革新技術包括提高自動化程度、減少人力需求,使得船艦能以更少的人力編制運作,韓國海軍稱之為「智慧型船艦」(SMART ship)。 在2020年5月29日,韓國國防採辦局(DAPA)公告KDDA驅逐艦項目的船艦設計以及各關鍵系統的招標,總價值約40億美元,投標截止日是7月20日:船艦設計方面,此時有DSME以及現代兩個造船廠投標;聲納系統方面,目前只有韓國國防科技研究院一家。雷達與戰鬥管理系統則在2020年6月15日公開招標,要求包含整體式綜合桅杆、S與X波段雷達以及整合射頻系統等,共有韓華和LIG兩家公司參與競標。
DSME 8000驅逐艦方案
(上與下)2014年11月DSME在印尼防衛展(Indo 2014)中展出的KDDX概念模型,稱為DSME 8000 ,排水量8000噸,艦體設計十分簡潔,高度重視雷達匿蹤,並配備整合桅杆系統; 艦上總共配置64管垂直發射器,包括48管美製MK-41(前)與16管 韓國國產K-VLS;此外,還有16管SSM-700K反艦飛彈發射器。
2014年印尼防衛展中DSME 8000概念模型上層結構。整合桅杆系統包含了韓國三星-Thales的 S/X波段固定式主動相位陣列雷達 ,兩種波段各有四面固定式天線(S波段為下層大型陣面, X波段陣面位於上層,面積較小)。 早在KDDX驅逐艦項目還在初期概念研究階段,大宇海事工程(DSME)就陸續獲得韓國海軍合約,進行一系列概念研究與論證工作。在2013年,DSME獲得韓國海軍合約,進行KDDX驅逐艦的先期概念研究。 在2014年11月初在印尼首都雅加達舉行的2014年印尼國防展(Indo Defence 2014)中,大宇造船與海事工程(Daewoo Shipbuilding & Marine Engineering,DSME)展出了該集團KDDX驅逐艦構想模型,稱為DSME 8000,這是韓國廠商首次在境外公開展示關於KDDX的概念設計。依照DSME在2014印尼國防展透露, 此種KDDX設計比起KDX3神盾驅逐艦更小巧緊致、操作成本與人力需求較低、更注重匿蹤性能。依照DSME此次展出的模型,DSME 8000的武裝包括艦首一座5吋艦砲,B砲位六組八聯裝MK-41垂直發射器共48管,上層結構中部裝置四組四聯裝韓國國產SSM-700K海星(C-Star)反艦飛彈發射器,船樓後段設置兩組八聯裝韓國國產K-VLS垂直發射器(可裝填韓國國產的陸攻巡航飛彈、防空飛彈與K-ASROC反潛火箭等),機庫頂設置一座美製MK-15 Block 1B方陣近迫武器系統,艦體兩側艙門內各裝一組三聯裝魚雷發射器。艦上設置兩個直昇機庫與起降甲板,操作兩架反潛直昇機。 電子裝備方面,DSME 8000艦橋後方涉有一個大型封閉式整合桅杆,整合S/X波段固定式主動相位陣列雷達(兩種波段各四個固定陣面,採用GaN半導體的T/R單元)以及其他平板陣列天線,可能是三星-泰利斯(Samsung-Thales)研製的主動相位陣列雷達(AESA) ;此外,還有兩座K-DAGAIE NG 誘餌發射器。DSME 8000排水量約達8000噸,長155公尺,寬18.8公尺,吃水9.5公尺(含艦首聲納) ,採用複合燃氣渦輪與柴油機(CODAG) 推進,編制180名人員。 在2016年,DSME獲得進一步合約,研究幾種不同船型設計以及它們的性能表現。DSME研究的船型主要有三種:
1.傳統船型,也就是先前展出的DSME 8000型,這是DSME針對KDDX項目發展的基線船型。
2.類似美國DDG1000的逆船舷艦首(inverted bow)
3.三體船(trimaran)。
現代重工提案的KDDX
在2019年10月下旬在釜山舉行的國際海事防務展(International
Maritime Defense Industry Exhibition,MADEX
2019)上,現代重工(HHI)展出了針對韓國海軍下一代KDDX驅逐艦項目的設計方案。
現代重工在KDDX研究階段評估過的傳統艦首(上)與類似斧型首的Hi-bow艦首(下), 最後選擇的是穿浪逆船舷艦首。
現代重工展出的KDDX模型前部。艦橋前方B砲位是六組八聯裝K-VLS垂直發射器。 前部船樓頂上是韓華系統開發的I-MAST整合桅杆,整合有包括相位陣列雷達、 通信、電子戰等各式天線。
2.艦首B砲位裝置48管K-VLS垂直發射器,用來裝填韓國國產防空飛彈、K-ASROC反潛火箭等。 3.船樓後段裝置16管K-VLS2垂直發射器。K-VLS2尺寸比K-VLS更大,可容納韓國開發中的新一代巡航飛彈。 4.艦體中部裝置兩組四聯裝反艦飛彈發射器 5.直昇機庫頂裝置一座韓國國防研究署(ADD) (ADD)K-CIWS近防系統開發中的K-CIWS近迫防禦系統,此項目後來稱為第二代近迫防禦系統(CIWS-II),用來取代韓國海軍現役的荷蘭製門將、美製方陣近迫武器系統。 6.艦上設置兩個直昇機庫,可搭載兩架美製MH-60R或AW159野貓反潛直昇機。
MADEX 2019中LIG Nex1集團展出的I-MAST整合桅杆系統模型。
MADEX 2019中韓華集團展出的I-MAST整合桅杆系統模型。
在MADEX 2019中,LIG
Nex1集團與韓華(Hanwha)集團展出了各自為韓國海軍新一代驅逐艦發展的I-MAST整合桅杆系統。其中,LIG
Nex1公司展出的I-MAST整合桅杆系統結合了S波段(長距離搜索追蹤)與X波段(近距離追蹤)的相位陣列雷達,兩者陣面的T/R器件使用鑽石基底氮化鎵(GaN-on-Diamond)複合材料的高電子移動率電晶體(High
electron mobility
transistor)技術;此外,桅杆上還結合全週界無縫隙紅外線搜索和追蹤(IRST)、通信天線(VHF/UHF頻)、通信與曾達波段電子截收(C-ESM/R-ESM)、電子反制(ECM)、戰術空中導航(TACAN)等各式系統。
LIG Nex1在MADEX 2021展出的CIWS-II近迫武器系統模型,此架構是從現役 門將近迫武器系統發展而成。 在2021年6月釜山國際海事防務展(MADEX 2021),韓國LIG Nex1以及韓華系統(Hanwha System)都展出各自針對韓國海軍第二代近迫防禦系統(CIWS-II)的提案,雙方展出的方案模型都結合一座格林旋轉機砲。CIWS-II將是KDDX、FFX-3、CVX航母等2020年代韓國海軍規劃的新艦艇的近迫防禦武器,此項目在2030年之前的預算總額約是3200億韓元。LIG Nex1以及韓華。IG Nex1是韓國海軍現役荷蘭製門將(Goalkeeper)近迫武器系統的整合商,該集團也與Thales緊密合作,在2018年獲得Thales集團轉移;因此,該集團的CIWS-II提案可說是從門將系統發展而來。LIG Nex1的CIWS-II的砲塔四周各裝一個小型相位陣列雷達進行360度搜索,而砲塔頂部安裝一部較大的相位陣列雷達(與火砲共軸俯仰),負責追蹤目標以及砲彈彈道;此外,上方還裝有一部與砲身共軸俯仰的光電追蹤儀。
韓華系統在MADEX 2021展出的CIWS-II近迫武器系統模型 而韓華系統曾經研製陸基自動化近程防空系統,包括自走式的防空機砲,以及韓國海軍現役、稱為第一代近迫防禦系統(CIWS-I)的露蜂(Nobong)40mm快砲。韓華的CIWS-II方案的砲塔後方頂部裝置一個雷達塔,上面布置四面相位陣列搜索天線來進行360度搜索,砲身上方設置一座與火砲共軸俯仰的相位陣列天線負,責追蹤目標以及砲彈彈道;砲塔左側裝有一套光電射控儀。 依照2021年8月12日韓國首爾電子日報(Seoul Economic Daily)的消息,韓國海軍的評估作業在7月出爐,LIG Nex1的CIWS-II提案獲勝;LIG Nex1負責維護韓國海軍現役門將近迫武器系統,是獲勝的重要原因之一。 複合電力推進系統 在2020年3月初,韓華航太(Hanwha Aerospace)與通用電機集團動力轉換分部(GE Power Conversion)簽署合作備忘錄(MOU),由GE向韓華提供成熟、低風險的電力推進方案供韓國KDDX驅逐艦項目使用,可能選項包括整合全電力推進(Integrated Full Electric Propulsion,IFEP)或混合電力驅動(Hybrid Electric Drive,HED),合作備忘錄簽署地點是GE動力轉換分部在英國的羅格比旋轉機械設施(Rotating Machine Rugby,RMR facility)。簽署合作備忘錄同時,韓國KDDX團隊參觀了RMR廠的產品,包括20MW先進感應推進電機(Advanced Induction Motor,AIM)、為英國Type 26巡防艦項目提供的整合電力推進系統,並在韋斯通海事動力測試設施(Whetstone Marine Power Test Facility,WMPTF)參觀了皇家海軍Type 45飛彈驅逐艦的整合全電力推進系統(IFEP)地面站。 韓華航太與通用電機集團航空海事分部(GE Aviation Marine)有長遠的合作關係,合作生產艦載燃氣渦輪推進系統組件、船艦模組套件,並提供相關的服務;而新簽署的MOU讓韓華航太成為韓國海軍的單一供應商,提供由通用電機動力轉換以及航太海事分部的各項技術。GE動力轉換分部先前為Type 45的IFEP的主承包商(當時該公司是Alstom Power & Conversion,在2011年9月被GE完成收購),為KDDX提供的IFEP方案就以Type 45驅逐艦的成熟系統為基礎。 在2023年3月15日,韓國防衛事業廳(Defense Acquisition Program Administration,DAPA)宣佈,在3月13日與國防採辦項目委員會(Defense Acquisition Program Promotion Committee)舉行的第150次會議中,其中一項結論是正式批准韓國國產海軍長程防空飛彈(L-SAM)項目,性能相當於美製標準SM-2(RIM-66),全面強化韓國海軍艦隊的防空能力。L-SAM項目總額估計約6900億韓元(約5.25億美元),包括首批初期低量生產(Low-Rate Initial Production,LRIP),預定在2030年左右服役,配合屆時開始完工服役的新一代KDDX驅逐艦(估計首艘在2030年之前交付)。 MADEX 2023展出的KDDX設計 依照現代重工在2023年釜山國際海事防務展(MADEX 2023)展出的KDDX設計,長度(可能是水線長)145m,寬20m,吃水12.5m.輕載排水量約6500噸,滿載排水量約9000噸,採用傳統的飛剪式艦首(而非MADEX 2019/2021時展出的穿浪艦首)。艦首配備一座MK-45 Mod4 五吋艦砲,艦砲後方設置四組八聯裝K-VLS垂直發射系統(32管)。艦上有兩個煙囪,前煙囪偏向右舷,其左側設置16管大直徑的K-VLS2垂直發射器來裝填陸攻巡航飛彈。兩個煙囪之間的甲板可裝置兩組四聯裝反艦飛彈發射器,應該是LIG NEX 1的海星反艦飛彈。艦橋兩側各有一座遙控機砲,直昇機庫兩側設有干擾彈發射器。艦橋前部與直昇機庫上方各有一座韓國韓華系統開發的CIWS-II機砲式近迫防禦系統,並配備韓華系統開發的I-MAST整合式桅杆,結合了雙波段多功能雷達(Dual-Band Multi-Function Radar,DB MFR)以及各種通信、偵測、電子戰的陣列天系;雙波段多功能雷達包含負責長程防空與反彈道飛彈監視/追蹤的S波段雷達,以及近距離防空、水面標定的X波段雷達,兩者都是四面固定陣列天線的主動相位陣列雷達。艦尾設置機庫與起降甲板。艦上聲納系統包括艦首主/被動聲納、設置在艦尾的多功能拖曳陣列聲納(Multi-Function Towed Array, MFTA)以及低頻主動發射陣列(Low Frequency Projection Array,LFPA)等。
韓華海洋在MADEX 2023展出的KDDX-S模型,具備高度匿蹤設計。
KDDX-S模型艦首,具備類似美國AGS的匿蹤艦砲(砲管平時收容於護蓋內)。 艦橋前方設有一座雷射武器來防禦無人機或飛彈。
KDDX-S模型,主桅杆與主煙囪之間設有兩組四聯裝升降式反艦飛彈發射器, 發射前才舉升,可減少雷截面積。
雖然韓國海軍在2020年選擇現代重工進行KDDX的基礎設計工作,但韓華海洋(原DSME)仍在MADEX
2023繼續展出該集團版本的KDDX,稱為KDDX-S(S代表Smart),排水量
7000噸級,全長145m,寬17.6m,型深9.8m。KDDX-S仍沿用類似DSME在2019年版本的逆船舷艦首,船型簡潔、高度匿蹤。艦首配置一座全匿蹤艦砲(構型類似美國松華特級驅逐艦的AGS,砲管平時收容於保護罩內)以及六組八聯裝K-VLS垂直發射器(共48管),裝填防空飛彈;船樓前方設有一座雷射武器系統來對付無人機與反艦飛彈。艦上設置一座整合式桅杆,結合主要防空相位陣列雷達以及各種偵測、導航、通信、電子戰天線。整合桅杆與煙囪之間設有兩組升降式的四聯裝反艦飛彈發射器,平時完全收入艦體內,發射前才升起。艦體中部設有4管大直徑的K-VLS2垂直發射器來裝填長程陸攻飛彈,直昇機庫上方設有一座類似韓華CIWS-II的機砲式近迫防禦系統以及兩座干擾彈發射器;此外,船樓中部兩側布置兩組干擾彈發射器(類似德國MASS)以及兩座遙控機砲。船樓後部內部規劃成多任務艙區,兩側有對外收放艙門,此外也直通後方的直昇機庫,可以收容垂直起降無人機、無人水面載具(USV)、無人水下載具(UUV)或載人小艇等。艦尾設置一個直昇機庫與起降甲板,可搭載一架反潛直昇機或UAV。KDDX-S使用最先進的信息技術,包括全船整合運算環境(Total
Ship Computing Environment,TSCE)的計算機基礎設施與先進指管通情系統。 競標過程 依照規劃,KDDX項目的發展分為四個階段,分別是概念設計、基礎設計、細部設計和建造,以及後續艦建造。 1.基礎合約設計競標與爭議 在2020年7月中旬,現代重工以及DSME各自提交了KDDX的提案。2020年8月13日,韓國媒體亞洲經濟日報( The Asia Business Daily)報導,現代重工在KDDX的競標中獲勝,將獲得7兆韓元的合約來設計與建造KDDX(實際上此競標是是基礎設計階段合約)。依照報導,評估程序中,技術比重佔80%,價格比重佔20%,而現代重工以些微差距打敗了DSME;依照後續消息,現代重工的提案僅僅以0.056的差距擊敗DSME(技術能力方面,現代重工領先DSME為0.9735分)。依照亞洲經濟日報的報導,KDDX的合約將在2020年10月簽署,基本設計在2023年第二季完成,細部設計與首艦建造工作從2024年展開。 在2020年9月16日,韓華集團旗下的韓華系統公司(Hanwha Systems)正式被選為KDDX驅逐艦作戰系統和多功能雷達的最終優先議約方,韓華在競標程序中與現代重工組成團隊。如順利簽約,韓華系統將與韓國國防發展機構(Agency for Defense Development,ADD)合作開發與整合KDDX驅逐艦的指揮管制、感測系統、武器系統、通信系統等,並將實時戰術資料處理技術以及多重資料鏈整合到戰鬥系統中。韓華系統公會為KDDX驅逐艦提供整合桅杆系統(I-MST),結合S/X雙波段相位陣列雷達(S波段負責長程對空搜索、彈道飛彈探測與追蹤,X波段負責中短程防空、探測及追蹤掠海反艦飛彈。此外,I-MST桅杆上還整合桅杆上還將整合紅外搜索和追蹤(Infrared Search and Tracking,IRST)以及敵我識別(IFF)系統。 然而,KDDX的競標評審也引起爭議,包括DSME船廠以及其所在的巨濟市政府、慶尚南道議會議員紛紛提出質疑;尤其是韓國軍方在2020年9月份對外披露了韓國海軍對現代重工泄漏機密的調查報告,更引發了巨大的風波。在2020年9月初,DSME正式提交上訴,指控DAPA的評選過程不公正,要求啟動調查程序。在2020年9月27日,DSME所在的巨濟市的市長邊光龍表示,要求在10月啟動的調查程序中,重新審視KDDX的競標結果。 現代重工遭到指控在2013到2014年時於韓國海軍內部軍官協助下,非法取得了DSME提交給韓國海軍的KDDX概念設計資料,作為現代重工規劃本身提案的參考。在2018年起,負責情報的韓國軍事安保支援司令部開始調查此案,隨後將案件移交給韓國司法檢察機關;調查結果顯示,現代重工相關人員和韓國防衛事業廳現職幹部(前韓國海軍軍官)等在內約20多人,涉嫌在2013至2014年期間泄露KDDX的機密給現代重工而遭到起訴,並分別以「涉嫌泄露機密」的罪名由蔚山地方檢察廳和軍事檢察機關的調查,部分人員此時正在接受軍事法庭審判。調查發現,當時韓國海軍人員在與現代重工人員會面時,把DSME提交海軍的KDDX項目機密文件資料放在雙方面談的場所後離開,期間現代重工的人員把這些機密資料拍成視頻,並隨後編輯成文件。此一洩密案爆發後,許多人懷疑KDDX項目在競爭程序中,DSME遭到當局不正當地排除。
DSME向韓國法院提出了行政臨時處分申請;如果法院接受申請,KDDX的基本設計項目將延遲到2021年展開(韓國軍方原計劃在2020年10月初就簽署合約)。到2020年10月下旬,大宇造船與韓國防衛事業廳已經在法院進行了第一輪辯論,而防衛事業廳也組織一個由外部專家組成的第二次評估驗證委員會。DSME在向韓國法院上訴時,主張論點有三點:第一,現代重工因向國營的韓國電力公司提供賄賂而受到了不正當業者制裁處分,但並沒有反映相應的減分;第二,DSME在設備及設施相關項目上與現代重工的評分差距過大,與事實不符;其三,大宇造船在類似艦艇設計和建造業績領先對手的情況下,獲得的評分卻比較低。 韓國業界人士指出,如果因為DSME與地方政府的反對,導致KDDX基本設計項目被延遲,將對該項目整體進度產生不利影響。 最後,KDDX的基礎設計工作仍然由現代重工負責。在2023年12月27日,現代重工團隊宣布,為時三年的KDDX基本設計工作正式完成,隨後在2024年1月中旬舉行了慶祝典禮。而首艦的細部設計與建造合約預定在2024年簽署,首艦預計在2024年內開始建造,全部六艘預計在2036年交付完畢。KDDX項目的總預算粗估58億美元。 在2022年1月,現代重工涉及的竊取海軍與防衛事業廳機密案宣判,其中9名現代重工職員都被判刑;而作為處罰,現代重工會在三年內(2022至2025年)參與韓國各項武器系統競標案時,都會被扣1.8分。這可能是2023年7月中旬決標的第五、第六艘FFX-III巡防艦案中,韓華海洋(原DSME)能擊敗現代重工獲勝的重要原因之一。 對於被扣1.8分,現代重工表達了異議:先前在2018年,韓國反腐敗和民權委員會 (ACRC)向DAPA提交意見,要求縮減競標評選作業中、關於安全事件的扣分影響;DAPA接受了此點,並於2019年9月修訂了指導方針,將扣分上限從先前的-3分降低到-1.5分,並將適用期限從2年降低到1年。但此一指南經過3次修改,最後安全事件扣分規模還是訂在-2分上限,適用期限延長為3年。因此,現代重工認為,應按照2018 年ACRC的意見,把安全事件扣分上限降到-1.5分以內。 2.首艦細部設計與建造合約 在2023年12月下旬,消息傳出即將揭曉的KDDX首艦細部設計與建造合約競標中,韓華海洋以91.8855領先現代重工的91.7433分(差距0.1422分),這是現代重工被扣1.8分之後的結果;換言之,如果沒有扣分,現代重工本來應該領先,並且有很大機率獲勝。
註:在2022年9月26日,韓華集團(Hanwha)與大宇造船海事工程(DSME)簽署暫訂備忘錄,打算以2兆韓元(約13.8億美元)價格收購DSME的最大股東──國營「韓國開發銀行」(Korea
Development Bank,KDB)的大量股份,透過購併DSME來提升韓華在海事造船與海軍系統領域的競爭力。2022年12月16日,KDB正式宣布,韓華集團將以2兆韓元(超過15億美元)的價格併購大宇造船與海事(Daewoo Shipbuilding & Marine
Engineering,DS&E)。到2023年3月底,包括歐盟、日本、中國、土耳其、越南、新家坡、英國等地公平交易委員會都同意此項購併;在2023年4月26日,韓國公平交易委員會(Fair
Trade Commission,FTC)審查通過此購併案,認為不構成壟斷;隨後在2023年5月,韓華集團正式購入DSME的49.33%股份,將DSME及旗下2家子公司納入韓華集團,自此DSME集團消失;DSME被韓華購併後,改稱為韓華海洋(Hanwha OCEAN)。DSME雖然是韓國主要船艦建造廠商之一,但在過去二十年來經常處於虧損狀態,尤其是2018年起到被韓華購併之前,再也沒有贏得任何一個國內外海軍造艦合約。購併完成後,韓華海洋緊接著宣佈,會斥資建造一個嶄新的室內建造廠房,能阻隔造艦過程中任何天候因素干擾(包括下雨、颱風等),廠房裡能同時建造兩艘船艦,並使用最先進的高度自動化生產設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