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人馬級輕型航空母艦

半人馬級輕型航空母艦首艦半人馬號(HMS Centaur R06)。

半人馬號(HMS Centaur R06)與鷹號(HMS Eagle R05)艦隊型航空母艦(右)

半人馬級航空母艦的阿爾比恩號(HMS Albion R07),此時為早期航空母艦構型。該艦在1960年代改為

支援皇家陸戰突擊隊的突擊型航空母艦(Commando carrier)。

1958年7月,半人馬級航空母艦的阿爾比恩號(HMS Albion R07)載運皇家海軍陸戰突擊第42隊

(42 Commando)以及所屬的裝備車輛離開樸次茅茲前往中東地區。

1956年蘇伊士運河危機(Suez Crisis)期間,阿爾比恩號的飛行甲板在準備讓機隊起飛;一架偉斯特蘭(Westland)的旋風

(Whirlwind)直昇機從艦尾升空進行救援警戒工作,萬一戰機升空後意外落水就即時進行搶救。此時甲板上都是

海鷹戰機機隊。

半人馬級三號艦堡壘號(HMS Bulwark R08),此時已經改為專門支援兩棲作戰的突擊型航空母艦(Commando carrier),

取消了彈射器與攔截索,飛行甲板左側規劃九個直昇機起降點,艦體後段兩側各掛載兩艘LCVP登陸載具。

半人馬級(Centaur class)輕型航空母艦的四號艦競技神號(HMS Hermes R12)服役初期的面貌,攝於1961年3月。

競技神號是半人馬級改良幅度最大的一艘,完工時就擁有斜角飛行甲板、蒸汽彈射器、鏡式輔助降落系統等,

艦橋頂部裝有一座巨大的Type 984三維雷達天線。

競技神號(HMS Hermes R12,前) 與阿爾比恩號(HMS Albion R07)在馬爾他島附近航行 。 攝於1954年12月。

服役初期的競技神號(HMS Hermes R12),甲板上承載著塘鵝螺旋槳反潛機(前)以及海鷹式噴射戰鬥機。

競技神號(HMS Hermes R12)以及勝利號(HMS Victorious R38)艦隊型航空母艦(後),

攝於1967年北非亞丁。

競技神號與瑪麗皇后號(RMS Queen Mary)郵輪一同航行。

約在1960年代的競技神號,甲板上有海鷹(Sea Hawk)以及海雌狐(Sea Vixen)戰鬥機。

艦橋上裝備大型的Type 984三維雷達天線。

競技神號的飛行甲板,一架海雌狐(Sea Vixen)正在彈射器位置上準備升空。甲板上有海雌狐戰機與

加勒比海盜(buccaneer)攻擊機。

一架皇家海軍F-4戰機飛越競技神號上空。攝於1968年5月;此時競技神號已經完成BS-4彈射器延長等改裝工程

一架美國海軍F-4戰鬥機在競技神號的飛行甲板上。競技神號雖然未能實際部署F-4戰鬥機,但經過1964到1967年

的改裝之後(包括加長BS-4蒸氣彈射器的行程),能讓F-4戰鬥機起降。

一架加勒比海盜(Buccaneer)S.2在半人馬級航空母艦競技神號(HMS Hermes R12)準備起飛,攝於1970年5月。

此照片可以看到背後艦島上方的Type 983 三維對空搜索雷達,以及煙囪後方主桅杆頂的Type 993短程通用搜索雷達。

在隨後的改裝作業中,Type 983被Type 965 AKE-1三維對空搜索雷達取代,Type 993雷達也被Type 922Q低角度雷達取代。

兩架獵鷹STOVL戰機通過競技神號。此照片攝於1973年,當時競技神號被改裝成突擊型航母,

主要搭載皇家陸戰突擊隊的直昇機。隨後競技神號在1980到1981年的改裝中加裝滑跳甲板來操作海獵鷹。

此時該艦已經更新了電子設備,艦橋上方換成Type 965 AKE-1三維對空搜索雷達,後方主桅杆頂也換成

Type 922Q低角度雷達。

競技神號在1970年代作為突擊航母的照片。前甲板是偉斯特蘭威賽克斯(Wessex )HU5直昇機,左舷停放著

偉斯特蘭海王(Sea King) HAS.1突擊直昇機。

競技神號在1979年訪問美國佛羅里達州梅港(Mayport)海軍基地的照片。

攝於1981年的競技神號(HMS Hermes R12),此時該艦已經以滑跳甲板取代彈射器,操作海獵鷹STOVL戰機。

1982年4月福克蘭戰爭爆發,競技神號作為英國遠征艦隊旗艦參與收復福克蘭群島的戰事。此照片攝於4月10日

競技神號前往戰區的路上,第40皇家陸戰突擊隊(40 Royal Marine Commando )在飛行甲板上進行操練。

在1982年4月,競技神號前往福克蘭水域的路上,艦上人員在飛行甲板上休憩。  

一架海獵鷹正從競技神號起飛。攝於福克蘭戰爭期間。

\

(上與下二張)攝於1982年4月的競技神號,此時正在亞森松島整備,即將踏上遠征福克蘭的路途。

(上與下)1982年福克蘭戰爭期間的競技神號,攝於開往福克蘭群島的路上。

 

競技神號甲板上的海獵鷹戰機。攝於1982年福克蘭戰爭期間

競技神號甲板上飛行甲板一景,包括海獵鷹戰機與海王直昇機。攝於福克蘭戰爭期間。

1982年5月1日 福克蘭戰爭期間競技神號的甲板航空作業,可以看到海獵鷹戰鬥機以及海王直昇機。

攝於1982年福克蘭戰爭期間的競技神號飛行甲板,一架CH-47的人員正將物資卸下。

福克蘭戰爭期間,正接受補給艦(畫面背景)補給的競技神號。甲板前方包括AIM-9L響尾蛇空對空飛彈與炸彈

等航空武器。

福克蘭戰爭期間的競技神號,一架海獵鷹戰鬥機正在起飛。此時,飛行甲板上堆滿了航空炸彈,這並不符合常規

的操作程序;然而為了達到當時作戰所需的起飛架次,艦上人員只好違反規定將武器堆放在飛行甲板上。

福克蘭戰爭期間的競技神號。

(上與下)1982年7月2日,由福克蘭凱歸途中的競技神號在英吉利海峽與正前往福克蘭值勤的

無敵級航空母艦光輝號(HMS Illustrious R06)會合。剛剛完工服役的光輝號正在前往南大西洋的路上,

接替剛打完福克蘭戰爭、還在福克蘭水域警戒的姊妹艦無敵號(HMS Invincible R05)。

從福克蘭凱旋而歸的、即將進入朴次茅茲港的競技神號,甲板上停滿軍機。

(上與下四張)福克蘭戰爭勝利以後,作為遠征艦隊旗艦的競技神號於1982年7月21日返抵朴次茅茲,

在岸上民眾與船隊的歡迎下進港。

從福克蘭凱旋歸國的競技神號,正通過樸次茅茲歷史船塢的勝利號(HMS Victory)風帆戰艦。

(上與下)從福克蘭凱旋歸國的競技神號,正停進樸次茅茲基地的泊位。

攝於1984年的競技神號,次年該艦就除役,隨後轉賣給印度成為維拉特號(INS Virrat R22)

,在印度海軍服役到2016年。

──by captain Picard


 

 

半人馬級(Majesty class)輕型航空母艦列表
艦名 建造廠 安放龍骨 下水時間 服役時間 除役時間 備註
R06 Centaur Harland and Wolff,  Belfast 1944/5/30 1947/4/22 1953/9/1 1971  
R07 Albion

 

Swan Hunter, Tyne and Wear 1944/3/22 1947/5/16 1954/5/26 1973 1962/7轉為突擊型航空母艦
R08 Bulwark Harland and Wolff,  Belfast 1945/5/10 1948/6/22 1954/11/4 1980 1960/1轉為突擊型航空母艦

1976/3首度降為備役,1979/2/23作為反潛航空母艦重新服役

R12 Hermes ex-Elephant Vickers-Armstrong 1944/6/21 1953/2/16 1959/11/25 1985/7 1973/8轉為突擊型航空母艦

1977/1轉為反潛航空母艦

1986/4/24售予印度,更名為維拉特號(INS Virrat R22),1987年5月服役

Monmouth




取消
Polyphemus




取消
Arrogant




取消
Hermes




取消

 

以巨人級(Colossus class)和莊嚴級(Majestic class)輕型航空母艦為基礎,英國進一步推出後續的輕型航空母艦,就是半人馬級(Centaur class),增大了體型。 在二戰後期,英國政府訂購了八艘半人馬級,前四艘在1944至1945年安放龍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這四艘已經開工的半人馬級遭到停工,而另外四艘 尚未開工的則取消訂單。 半人馬級滿載排水量24000ton, 全長224.8m,舷寬37m,吃水8.7m,排水量已經接近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的若干艦隊型航空母艦。半人馬級的推進系統為四具海軍部 (Admiralty)三鼓式鍋爐以及兩具排檔蒸汽渦輪系統,最大功率78000馬力,雙軸推進,最高航速28節。艦上飛行甲板有1至2吋厚的裝甲保護, 原始設計能搭載42架二戰型螺旋槳飛機,但換裝噴射戰鬥機以後減為26架 ;以阿爾比恩號從1959到1960年代的編制為例,艦載機隊包括8架海鷹(Sea Hawk)FAG6噴射戰鬥機、12架海毒式(Sea Venom)噴射戰鬥機、四架A-1天襲者螺旋槳攻擊機、8架偉斯特蘭(Westland)旋風(Whirlwind)HAS.7反潛直昇機以及一架蜻蜓 (Dragonfly) HR5輕型搜索救難直昇機。半人馬級原始設計的自衛武裝包括兩座六聯裝Bofors 40mm快砲、八座雙聯裝Bofors 40mm快砲、四座單管Bofors 40mm快砲,此外還有四座三磅禮炮,艦上編制人數為1390名。

半人馬級首艦半人馬號(HMS Centaur R06)於1944年5月30日在哈蘭與伍爾夫( Harland and Wolff,  Belfast)造船廠安放龍骨,戰後工期延宕,直到1947年4月22日才下水,1953年9月1日服役。 半人馬號在服役之前的試航階段,皇家海軍就決定對其實施改良工程,改裝5.5度的斜角甲板(需在左舷增設一小段外擴結構、移除左舷防空火砲、調整艦尾阻攔索的安裝角度等),並在1954年2月完成改裝重新服役,成為皇家海軍第一艘配備斜角甲板的航空母艦。

皇家海軍決定為半人馬號改裝斜角甲板時,正在建造中的半人馬級二號艦阿爾比恩號(HMS Albion R07)與三號艦堡壘號(HMS Bulwark R08)也變更設計,納入相同的5.5度斜角甲板,成為世界上最早完工時就有斜角甲板的航母。阿爾比恩號在1944年3月22日於天鵝獵人(Swan Hunter, Tyne and Wear)廠安放龍骨,1947年5月16日下水;在1949年10月18日,尚未完成的阿爾比恩號在由三艘拖船(Beamish、Hendon與 George V)在英格蘭東北部沿海拖曳航行時,於Longstone燈塔附近4海里處遭貨船SS Maystone撞擊, SS Maystone當場沈沒,而阿爾比恩號艦尾也被撞出一個面積20.9平方公尺的大洞,並開始進水下沈,艦被拖回羅賽(Rosyth)時,輪機艙進水達 1.5m;由於這次撞擊意外,原本預定在1951年完工的 阿爾比恩號,直到1954年5月26日才成軍。堡壘號在1943年4月17日簽約訂購,1945年5月10日於哈蘭與伍爾夫造船廠安放龍骨,1948年6月 22日下水,1954年11月4日成軍。

半人馬級四號艦最初命名為大象號(HMS Elephant),由維克斯.阿姆斯壯廠(Vickers-Armstrong)建造,1944年6月21日安放龍骨,1945年二次大戰結束時停工,直到1952年才恢復施工,艦名也改為競技神號(HMS Hermes R12),最終方案在1953年11月5日的內閣會議確定;原本第八艘半人馬級被命名為競技神號,但建造計畫遭到取消,艦名則改用在原本的大象號上

此時,皇家海軍已經決定變更其設計來容納噴射艦載機,所以競技神號此時就直接進行了大規模的改裝,包括 使用夾角6.5度的斜角起降甲板(比先前同型艦增加1度,排水量因而增加)、鏡式輔助降落系統、設置在舷外的升降機、艦橋頂部增設Type 984三維對空搜索雷達等,並 以兩具BS-4蒸汽彈射器 (軌道行程只有139英尺,約42.37m,低於皇家方舟號BS-4的151英尺以及勝利號BS-4的146英尺)取代原本的BH5液壓彈射器。競技神 號在1953年2月16日下水,1959年11月25日成軍;以1959年幣值計算,競技神號艦體平台總共花費1800萬英鎊,而艦上的電子設備則耗資 100萬英鎊,而艦載機隊則價值1000萬英鎊 。由於這些改裝,競技神號標準排水量提高到23000ton,滿載排水量提高到28500ton,艦體全長236.14m,全寬45.1m,吃水 8.5m。競技神號服役之初裝備10門Bofors 40mm快砲,在1970年則拆除所有40mm快砲,另外裝設兩座海貓(Sea Cat)短程防空飛彈發射器

另外四艘遭到取消的半人馬級分別是HMS Monmouth、HMS Polyphemus、HMS Arrogant與HMS Hermes。

以下簡介各艦經歷:

半人馬號

半人馬號(R06)輕型航空母艦,由於接受的改裝最少,在1965年底就退出現役。

在1956到1958年,半人馬號接受改裝,設置蒸汽彈射器,換裝更強力的攔截索,使之能操作Hawker的海鷹、Havilland的海毒式等噴射戰鬥機。

在1960年於的改裝之後,半人馬號可以操作Havilland海雌狐與Supermarine的彎刀式 。依照服役後期的狀態,半人馬號的滿載排水量提高到27000ton;由於經費不足,半人馬號前後接受的改裝不如姊妹艦競技神號完整。在1960年,半人馬號曾支援拍攝電影「擊沈俾斯麥號」(Sink the Bismarck!)。在1961年6月伊拉克總統Abd al-Karim Qasim揚言併吞科威特,英國立刻回應科威特的求助展開優勢行動(Operation Vantage),派遣半人馬號與堡壘號以直昇機運送一個皇家陸戰隊營至科威特機場,成功嚇阻伊拉克進一步的行動。在1963年,半人馬號投入阿丹危機(Aden crisis),艦上的海雌狐機隊曾對叛亂的部落發動攻擊。在1964年1月,前英國殖民地東非坦干伊克(Tanganyika)的第一坦干伊克來福槍隊(1st Tanganyika Rifles)發生叛亂,部署於中東地區的半人馬號就由亞丁港(Aden)搭載海軍815直昇機中隊(815 Naval Air Squadron)與45名皇家陸戰突擊隊員啟航,利用威賽克斯直昇機搭載陸戰突擊隊員進行了干涉,並成功迫使叛變的士兵投降。

在1963年9月,原本大英帝國馬來亞屬地如馬來亞聯合邦、北婆羅洲(沙巴)、砂拉越、新加坡等聯合成立馬來西亞聯邦,而印度尼西亞在1962年侵入剛剛從荷蘭獨立的荷屬新幾內亞(稱為新巴布亞)之後,隨即意圖阻止英屬馬來亞獨立建國且將之併吞,印尼共黨支持的武裝游擊隊遂頻繁滲透襲擾東馬來西亞等地區;為了抵抗印尼共產黨對婆羅州的侵略,包括英國、澳大利亞、馬來西亞、紐西蘭在內的英聯邦國家聯合對抗印尼共產黨的攻勢,稱為印馬衝突(Konfrontasi Indonesia-Malaysia或Indonesia–Malaysia confrontation)。在印馬衝突期間,前數幾個英聯邦國家總共派遣80艘海軍艦艇在馬來西亞周邊水域進行警戒與威懾勤務,阻止印尼共產黨從海路對馬來半島增援,搭載皇家陸戰突擊隊兵力的堡壘號與阿爾比恩號也都輪流參與。之後參與印馬衝突勤務的英聯邦武裝力量人員,都獲得英聯邦戰役獎章(Commonwealth order of battle)表揚。

 在1965年,皇家海軍打算讓半人馬號接受與阿爾比恩號、堡壘號相同的改裝,擔任兩棲突擊直昇機母艦,不過此計畫在1966年遭到工黨政府否決。

隨後由於勝利號航空母艦排定在1966年進行翻修,半人馬號遂退出現役,作為勝利號人員的居住船。到了1966年,半人馬號轉做為接受改裝中的鷹 號航空母艦的人員居住船。在1970年,半人馬號被拖至達文波特停放,在1971年除役,1972年8月11日出售拆解。

阿爾比恩號、堡壘號

阿爾比恩號的飛行甲板,攝於1956年蘇伊士運河危機期間。途中可見雙機尾的海鷹式(右)以及

雙機尾的海毒式(左)機隊,甲板尾部有一架旋風式直昇機正在降落。

阿爾比恩號與堡壘號在服一期間,經常一同參與重要活動。在1956年蘇伊士運河危機(Suez Crisis)時,阿爾比恩號與堡壘號都投入英、法聯合奪回蘇伊士運河的火槍手作戰(Operation Musketeer)。由於蘇伊士運河危機中皇家海軍利用兩艘巨像級航空母艦海洋號(HMS Ocean R68)與特修斯號(HMS Theseus R64)作為臨時性的突擊航空母艦(Commando carrier),並利用直昇機將425名皇家陸戰突擊隊(Commando)在短短90分鐘內成功投送至賽德港,因此皇家海軍之後決定維持兩艘固定編制 的突擊型航空母艦,部署於蘇伊士以東地區,以因應任何離英國本土較遠地區的突發狀況,兩艘突擊型航母之中隨時保有至少一艘可用。 由於海洋號與特修斯號在完成蘇伊士作戰任務後隔年就告退役,皇家海軍也沒有經費專門設計建造新的突擊型航空母艦,因此就利用尚未進行現代化改裝的阿爾比恩號 與堡壘號改成常設性的突擊型航母。

由艦尾看堡壘號,此時已經改為突擊型航空母艦。

堡壘號突擊航母,威賽克斯直昇機隊正從甲板開始起飛。

在1959年1月,堡壘號 率先進入樸次茅茲(Portsmouth)船塢展開改裝工程,撤除艦上大部分防空火砲,拆除用來操作固定翼艦載機的彈射器與攔截索,飛行甲板左側規劃九個 直昇機起降點;艦上也規劃士兵居住區,總共能搭載750名皇家海軍陸戰突擊隊士兵與16架偉斯特蘭(Westland)旋風(Whirlwind)直昇機 (美國賽考斯基S-55授權偉斯特蘭生產的版本) ,並增設支援兩棲戰役的指管通情設施;除了利用直昇機運輸之外,艦島後方的艦體兩側還各設置兩個吊艇柱,共能搭載四艘LCA或LCVP登陸艇,用來輸送直 昇機帶不動的重裝備。堡壘號在1960年1月完成改裝,阿爾比恩號則在1961年2月展開改裝為突擊 型航母的工程;由於改裝較晚,阿爾比恩號一開始就配合使用更新型的偉斯特蘭威賽克斯(Wessex)直昇機(美國賽考斯基S-58授權偉斯特蘭生產的版本, 即S-55換裝渦輪發動機的版本) ,並將搭載部隊的人數增為900人,並在1962年7月完成。稍後堡壘號也在1963年進行進一步改裝,將相關規格提升到與阿爾比恩號相同的標準。

在1966年,堡壘號的艦長提議把改裝皇家海軍包括堡壘號在內的艦隊輕型航空母艦,能操作當時研發中的海獵鷹(Harriers P1127) STOVL戰機以及反潛/兩棲突擊直昇機,使之兼具海上打擊、反潛和支援兩棲作戰的能力;當時皇家海軍正把二戰時代設計、戰後完工服役的虎級(Tiger class)輕巡洋艦改裝為直昇機與指揮巡洋艦(Helicopter and Command Cruiser),具備反潛以及支援兩棲作戰的能力;而能搭載更多航空機的艦隊輕型航空母艦如果轉換為類似的任務,效能將更勝虎級巡洋艦。不過,這個提議 並沒有獲得採納。依照1964年10月勝選的工黨政府的國防政策,打算廢除皇家海軍的航空母艦,在西德部署戰術飛機來防禦蘇聯,而皇家海軍則需要著重兩棲 作戰能力,支持英國陸軍在挪威方面的行動;在這種政策之下,大西洋上反潛作戰的優先順序遭到降低。

在整個1960年代,阿爾比恩號與堡壘號都部署於遠東艦隊(Far East Fleet),活躍於蘇伊士以東的範圍,包括馬來半島水域、新加坡、汶萊、開普頓等。在1963到1966年印馬衝突(Konfrontasi Indonesia-Malaysia或Indonesia–Malaysia confrontation)期間,搭載皇家陸戰突擊隊兵力的堡壘號與阿爾比恩號曾輪流參與當地的英聯邦海上軍力(含英國、澳大利亞、馬來西亞、紐西蘭),對抗印尼共產黨對馬來西亞的滲透與侵略。

在1970年代初期英國軍力正式撤離蘇伊士以東,阿爾比恩號與堡壘號都 參與了1972年從馬爾他島撤軍的撤離行動(Operation Exit) 。由於英軍離開蘇伊士以東,原本兩艘突擊型航母用來支援蘇伊士以東地區任務的需求不復存在,因此兩艦自然成為工黨政府裁減皇家海軍的對象之一。然而,除了 地面投射之外,即便是支援北約作戰的傳統任務,突擊型航母仍有其價值;例如,一但需要緊急增援挪威,突擊型航母就可以快速載運皇家陸戰突擊隊並投放到目 標,而堡壘號也在1968年7月至8月的北約聯合演習中展現這類價值。在1973年,阿爾比恩號到了入塢整修的時間,由於國防經費困難,於是艦齡相對老舊的 該艦便直接提前除役。另外,皇家海軍改裝競技神號成為突擊型航母,接替阿爾比恩號的空缺。

在1976年3月,堡壘號降為備役,而英國國防部也在同年決定將堡壘號售予秘魯海軍。然而,由於無敵級(Invincible class)輕型航空母艦首艦無敵號(HMS Invincible R05)的建造工作發生延遲,經過兩年折衝後,皇家海軍仍決定保留堡壘號並改裝為反潛航空母艦,以 無敵號服役前的空檔。在1978年,堡壘號在樸次茅茲完成了短暫的整修,並在1979年2月23日以反潛航空母艦的身份重回現役,主要搭載海王反潛直昇機,同時仍保留投射皇家海軍陸戰隊的能力。在1979年, 堡壘號參與支援海獵鷹(Sea Harrier)V/STOL戰鬥機的艦上測試工作。在1979年馬格麗特.柴契爾(Margaret Thatcher)領導的保守黨政府上台後未久,便宣布堡壘號將提前六個月除役。在1980年11月9日, 堡壘號發生了一場火災,機庫前部與部分貨艙甲板遭到燒毀。此時由於無敵號在1980年7月服役,競技神號也即將完成大修重回現役,於是堡壘號沒有排定修復工程,直接退出現役 。1982年4月福克蘭群島戰役爆發時,皇家海軍曾宣布將堡壘號重新啟用,但是稍後該艦被判定無法回到現役狀況,因此計畫取消。 澳洲曾考慮購入阿爾比恩號來取代1955年10月服役的墨爾本號(HMAS Melbourne R21) 輕型航空母艦(原為英國莊嚴級輕型航空母艦首艦莊嚴號,HMS Majestic R77),不過此計畫後來被否決。

競技神號

競技神號(HMS Hermes R12)堪稱四艘半人馬級裡現代化改裝幅度最大的一艘,也是服役最久、最後除役的一艘;四艘姊妹艦裡,只有半人馬號可以操作如加勒比海盜(Buccaneer)、海雌狐(Sea Vixen)等較新較大的噴射機。

1964年3月2日,皇 家海軍在國會中表示,當時正在規劃引進的F-4幽靈式艦載戰鬥機將配備於包括鷹號、競技神號以及後續新造的航空母艦,這代表競技神號在1964年的 大規模改裝作業中增加操作F-4的能力,這包括換裝更強的攔截索、BS-5蒸汽彈射器以及水冷式折流板;不過由於工黨政府力主裁減皇家海軍兵力,所以這項 計畫並沒有實施,競技神號也從未具備操作幽靈式的能力 ;雖然如此,競技神號在1964到1967年的改良中還是升級了BS-4蒸氣彈射器,將軌道從原本103英尺版本換成145英尺(約44.2m)的長行程 版,使之能操作加勒比海盜S.2重型攻擊機。在1966年2月工黨政府公佈的國防戰略審查中,不僅取消CVA-01航空母艦計畫,也打算將競技神號出售給 澳洲來取代墨爾本號 (HMAS Melbourne R21)。在1968年,競技神號甚至參與了與皇家澳洲海軍的聯合演習 ,澳洲政府與皇家澳洲海軍高層軍官在此次演習中都參觀了競技神號,而墨爾本號的A-4與S-2機隊也在競技神號上起降;不過,由於皇家澳洲海軍沒有足夠經 費與人力,購買競技神號的提案遂遭到擱置。

在1967年5月,埃及宣布封鎖紅海的Tiran海峽、徹底封鎖以色列南部艾拉特港,並 聯合敘利亞、約旦等阿拉伯國家準備攻打以色列;此時,英國與美國商討準備聯合海上武力,一但必要就進行聯合護航,而當時部署在印度洋的競技神號就可能投入 行動。然而以色列隨後在6月就先發制人攻擊埃及、敘利亞與約旦(即第三次以阿戰爭或六日戰爭),佔領整個西奈半島,英美兩國的計畫就沒有付諸實行。以 1968到1970年的編制,競技神號配置7架加勒比海盜S2噴射攻擊機、12架海雌狐FAW.2噴射戰鬥機、四架塘鵝AEW3螺旋槳預警機與一架塘鵝 Cod4運輸機、5架威賽克斯(Wessex)HAS3反潛直昇機與一架威賽克斯HAS1搜救直昇機。

依照工黨的政策,競技神號原訂在1970年除役,不過由於出售澳洲未果以及1970年保守黨重回執政,皇家海軍遂得以繼續留用競技神號。 在1971年3月至1973年8月,競技神號被改裝成突擊型航空母艦(Commando carrier),接替除役的阿爾比恩號;此次改裝共耗資2500萬英鎊 ,艦上的彈射器、攔截索、巨大的Type 984雷達以及Type 993短程搜索雷達都遭到拆除,更換新電子裝備(包含Type 965 AKE-1三維對空雷達、Type 922Q低角度搜索雷達等)與兩棲登陸作戰所需的設備,艦上編制16架海王或威賽克斯運輸直昇機以及4架海王反潛直昇機,標準狀態下可載運一支完整的皇家陸戰突擊隊單位(約733人),緊急時則能擠入兩個皇家陸戰突擊隊單位;此外,也搭載四艘LCVP登陸艇。

競技神號曾經配置的海鷹(Sea Hawk)戰鬥機。

競技神號搭載的海慈狐戰鬥機。

競技神號(R12)輕型航空母艦,攝於1977年,此時 該艦已經轉為反潛型航空

母艦,艦橋上方原本的Type 984雷達已經被Type 965 AKE-1雷達取代。不過,

此時該艦尚未加裝滑跳甲板來操作V/STOL戰機。

由於國防預算持續緊縮,加上1973年以阿贖罪日戰爭引發的石油危機,使得英國政府在1974到1975年的檢討報告中決定取消專用的 突擊型航母;不過競技神號並未被直接除役,而是在1976年至1977年1月改裝為反潛航空母艦來支援北約的傳統任務,以操作海王反潛直昇機隊為主,加裝配合指揮與操作反潛直昇機隊的指管通情系統。 之後,為了配合換裝新的海獵鷹V/STOL戰鬥機,競技神號在1980年5月至1981年6月進行大規模改裝,艦首加裝一個重230噸、12.5度的滑跳甲板,並增設配合海獵鷹使用的進場管制系統;同時,競技神號也在此次改裝中換裝新的雷達、導航,以及一套以Ferrenti 1600E電腦為核心的戰術資料處理系統這次改裝耗資4000萬英鎊,完成後競技神號成為英國皇家海軍旗艦。 除了作為反潛航空母艦之外,競技神號在必要時仍可作為突擊型航母使用。

1982年4月初阿根廷佔領福克蘭之後,英國迅速組織遠征艦隊,在亞森松島集

結整備後立刻前往福克蘭。此照片攝於朴次茅茲的Round Tower,競技神號在

英國民眾歡送下離港前往亞森松島。

福克蘭戰爭期間拍攝的競技神號。此時正有三架海王直昇機在附近盤旋。

福克蘭戰爭期間的競技神號飛行甲板照片,甲板上停滿海獵鷹戰機,

而海王直昇機正進行物資運補。

雖然競技神號完成了改裝,但由於英國財政困窘,仍打算在1982年將該艦除役並轉賣他國。就在競技神號可能即將被轉賣的1982年,阿根廷突然入侵福克蘭群島,於是英國立刻以當時手中僅存的兩艘航空母艦競技神號以及新造的無敵號(HMS Invincible R05)組織遠征艦隊前往收復福克蘭(諷刺的是,在福克蘭戰爭爆發前,英國政府曾打算將這兩艘航空母艦都轉賣他國),並以競技神號擔任旗艦;在戰爭期間競技神號不僅進行艦隊防空、警戒、支援兩棲登陸的對地打擊等任務,也一併扮演了直昇機突擊艦的角色,利用海王直昇機載運皇家陸戰隊來進行兩棲作戰。依照 改裝時的原始計畫,競技神號只打算搭載5架海獵鷹FRS.1以及12架海王HAS.5反潛直昇機,然而在前往 福克蘭時,艦上帶著12架海獵鷹FRS.1與18架海王前去福克蘭群島。隨著增援的海獵鷹機運抵前線,戰爭期間競技神號的機庫塞了16架海獵鷹 FRS.1、10架皇家空軍支援的獵鷹GR.3、5架海王HAS.5反潛直昇機與5架海王HC.4運輸突擊直昇機;海王直昇機數量減少的原因是為了騰出空 間來攜帶更多獵鷹系列戰鬥機,而多出的海王直昇機被轉移到特遣艦隊其他船艦上。由於競技神號是皇家海軍旗艦,也是最大的一艘航空母艦,為了避免被阿根廷空 軍攻擊,遂被部署在相對遠離 福克蘭的水域,而艦上的獵鷹機隊也因此必須在作戰半徑的極限上進行任務,不過英軍的海獵鷹機隊仍成功壓制了阿根廷空軍。

(上與下)在1982年6月福克蘭戰爭期間被蘇聯TU-95RT跟蹤並拍攝的競技神號與一艘伴隨的

艦隊油船。下圖可以看到一架皇家空軍前來攔截的F-4戰鬥機保持在航空母艦和Tu-95RT之間。

值得一提的是,在福克蘭戰爭期間,蘇 聯海軍也大舉派遣兵力監視英國特遣艦隊以及整個福克蘭戰爭的進展,試圖得知皇家海軍在遠洋作戰的能力以及暴露出來的問題;這包括動用部署在非洲安哥拉的盧 安達(Luanda)的蘇聯海軍Tu-95RTs遠程偵察機追蹤英軍特遣艦隊航空母艦(在戰爭期間多次以不到300公尺的高度從特遣艦隊的競技神號與無敵 號兩艘航空母艦上飛過,英國特遣艦隊缺乏長程艦載預警機與空勤保障的弱點暴露無遺),部署各種情報蒐集船隻──包含擁有各種精密完善情報截收設備的 Project 394B Zaporozhye(SSV-501)專業情報船以及大量擁有相關設備的偽裝漁船、商船──在福克蘭群島、亞森松島和英軍特遣艦隊周邊執行電子情報監視SIGNT); 此外,從4月中旬起,蘇聯海軍一個以一艘克列斯塔i級(Project 1123 Kresta I-class)飛彈巡洋艦Moskva號為首的一個水面戰鬥群(包含5艘作戰艦艇、後勤船隻和14架Ka-25s反潛直昇機)在南大西洋海域活動,依托 奈及利亞拉哥斯(Lagos)、盧安達和剛果Pointe Noire等港口基地活動,整場戰爭中都在英阿交戰區域邊緣進行各種監視和情報蒐集活動。在6月16日,一艘蘇聯Project 1134B卡拉級(Kara class)飛彈巡洋艦Marshal Timoshenko在亞松森(Ascension)與亞速群島(Azores)之間試圖接近英國特遣編隊,想要證實阿根廷宣稱在5月25日國慶日攻勢中 重創英國競技神號航空母艦是否屬實(當天阿根廷軍機發射的飛魚飛彈實際上命中大西洋運送者號)。依照蘇聯海 軍Tu-95RT飛行員Georgy Bul'benkov回憶,英國遠征艦隊通過比斯開灣(Biscay,法國和西班牙之間的三角形灣)就被蘇聯海軍航空單位牢牢掌握,一路跟蹤到福克蘭,期 間從未丟失目標;當6月上旬英國特遣編隊返航時,蘇聯海軍航空兵也保持追蹤,希望證實阿根廷先前宣稱重創競技神號是否屬實;在6月11日的的偵測行動中, 蘇聯海軍航空單位終於被皇家空軍從亞森松島派來的皇家空軍F-4戰鬥機攔截。

競技神號在1982年7月21日在盛大的歡迎陣仗之中抵達朴次茅茲,隨後在1982年11月回到船塢,展開四個月的整修,隨後以突擊型航母的構型重新服 役。原本將無敵號航空母艦售予澳洲的計畫在福克蘭戰爭後取消,英國一度打算改將競技神號連同一中隊海獵鷹戰機賣給澳洲,然而隨後就由於新上台的澳洲工黨政 府否決替換墨爾本號的計畫而取消。而在1983年秋季競技神號參與最後的演習時,該艦採用打擊模式部署,搭載12架海獵鷹、10架獵鷹GR.3與10架海 王直昇機。在1984年2月,競技神號降為備役,在備役艦隊直到1984年4月12日。在1985年7月,競技神號正式從皇家海軍除役,

由於英國海軍在1980年代前半已經擁有兩艘無敵級輕型航艦,競技神號 遂於1984年4月12日結束英國海軍第一線勤務,1985年7月除役, 並於1986年4月24日以2500萬英鎊的價格正式售予印度,印度同時購入的還包括12架配套的海獵鷹戰機。經過達文港船塢的翻修後(包括更換鍋爐、飛行甲板補強、改裝12度滑跳甲板、改良核生化防護系統等), 競技神號於1987年5月進入印度海軍服役,重新命名為維拉特號(INS Virrat R22),一直服役到2016年才停役。由於另有專文介紹印度維拉特號,在此不予贅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