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蘇聯造兩棲作戰艦艇

──by captain Picard


鱷魚級登陸艦(Project 1171)

鱷魚級(Tapir class)登陸艦首艦BDK-10薩拉托夫號(Saratov),屬於此型艦第一批,此時舷號為150。

船艛前方設有一門雙聯裝57mm機砲。薩拉托夫號在俄烏戰爭期間於2022年3月24日在別爾江斯克

港作業時,遭到烏克蘭發射的短程彈道飛彈命中,爆炸焚燬。

屬於第四批鱷魚級的Nikolay Filchenkov號,注意艦尾艙門處於開啟狀態。船艛後方設有兩門25mm機砲。

2022年3月24日俄烏戰爭期間,在別爾江斯克卸下物資的黑海艦隊登陸艦遭到烏克蘭彈道飛彈攻擊,

鱷魚級的薩拉托夫號(BDK-10 Saratov,左)爆炸焚燬,另有兩艘在旁的蟾蜍級登陸艦(右)也受損

,立刻撤離,撤退時其中一艘甲板還在燃燒。

艦名/使用國 鱷魚級登陸艦/俄羅斯

Tapir class, Project 1171

建造國/建造廠 俄羅斯/Yantar Zavod, Kaliningrad (SY820)
尺寸(公尺) 長112.8~113.1 寬15.3~15.6 吃水4.4~6.15
排水量(ton)

標準3040

滿載4650

動力系統/軸馬力

第一、二批:58A柴油機*2/4500馬力*2, DGR-300/500柴油發電機*2/300KW*2,DGR-100/750柴油發電機*1/750馬力

第三批:58A3柴油機*2/4500馬力*2,DGR-300/500-1柴油發電機*2/300KW*2

第四批:58A4柴油機*2/4500馬力*2,DGR-300/500-1柴油發電機*2/300KW*2

雙軸

航速(節) 18
持續作業時間(日) 第一、二批:15

第三、第四批:20

續航力(海里) 4800海里/16節
乘員 69
偵測/射控裝備 Don導航雷達*1~2

Khrom-KM敵我識別器(IFF)

Groza-1171多管火箭射控系統(裝備於第三、第四批但不包括BDK-77)

籌載 最大籌載1750噸

搶灘籌載600噸

第一、二批:主力戰車*20或BTR裝甲運兵車*47或卡車*52,313名士兵

第三、四批:主力戰車*20或BTR裝甲運兵車*47或卡車*52,440名士兵

武裝 ZIF-31B雙聯裝57mm快砲*1(備彈1200發)

2M-3M雙聯裝25mm機砲*2

21KM 45mm禮炮*2(裝備於BDK-13、62、Alexandr Tortcev)

MS-73 Grad-M型30聯裝122mm多管火箭發射器*2(備彈160發,裝備於第三、第四批但不包括BDK-77)

雙聯裝Strela-3(SA-N-5)短程防空飛彈發射器*3(備彈24枚)(在Petr Ilyichev號為兩座,備彈16枚,BDK-66, Komsomolets Karelii未安裝)

 

第一批:4艘

艦名 舷號 廠方編號 安放龍骨 下水時間 服役時間 除役時間 備註
BDK-10 Saratov 9(1966), 431, 435(1974), 136, 139(1982), 146(1989), 150(1990) No.291 1964/2/5 1964/7/1 1966/8/18 2022/3/24被摧毀 1967/2/22命名為Voronezhskiy komsomolets

1992/2/15更名為BDK-65

2003/7/26改名為Saratov,更名為BDK-10

2022/3/24在別爾江斯克戰役遭摧毀

黑海艦隊

BDK-6 Krymskiy komsomolets  080, 438, 445, 414(1972), 407(1975), 403(1976), 139(1981), 141(1983), 149, 151(1984), 144(1991) No.292 1964/7/4  1965/2/15 1966/12/30 1992/3/19 1970/11/19命名為Krymskiy komsomolets

1992/2/15更名為BDK-6

BDK-13 Tomskiy komsomolets 507?(1968), 361(1970), 341(1972), 398(1975), 353(1975), 072(1977), 076(05.1981), 068(1984), 055(1987), 090(1990), 093(1990) No.293 1965/2/18 1966/3/26 1967/9/3 1994/7/5 1972/6/20命名為Tomskiy komsomolets

1992/2/15更名為BDK-25

BDK-62 Komsomolets Karelii 454(1969), 455(1975), 463(1977), 015, 042(1981), 027(1986), 023(1994) No.294 1966/8/5 1967/3/1 1967/12/29 1997/12/1 1981/9/14命名為Komsomolets Karelii

1992/2/15更名為 BDK-62

第二批:2艘

艦名 舷號 廠方編號 安放龍骨 下水時間 服役時間 除役時間 備註
BDK-66 Sergey Lazo 362(1970), 342(1972), 344(1974), 356(1975), 065(1978), 058(1981), 079(1989), 085(1989) No.295 1967/3/7 1967/8/28 1968/9/27 1994/7/5 1975/2/13命名為Sergey Lazo
BDK-69 Orsk 515(1968), 411(1971), 424, 405(1974), 412(1974), 400(1976), 410(1978), 141?(1982), 150(1988), 148(1997) No.296 1967/8/30 1968/2/29 1968/12/31 2002/10/2命名為Orsk

黑海艦隊

第三批:共6艘

艦名 舷號 廠方編號 安放龍骨 下水時間 服役時間 除役時間 備註
BDK-80 ex-BDK-77 363, 343(1972), 355(1974), 397(1975), 386(1977), 083(1978), 079(1981), 092(1986), 062(1989), 099(1989) No.297 1968/12/3 1969/8/31 1969/9/30 1994/7/5 最初命名為BKD-77,1992/2/15改為BDK-80
Doneckiy shakhter 555(1970), 505(1971), 500(1971), 540(1975), 520(1976), 523, 428, 107(1979), 100(1980), 120(1982), 114(1985), 119(1991) No.298 1968/9/5 1969/3/10 1969/12/31 2002/4/10
BDK-100 Krasnaya Presnya 533(1970), 527(1973), 573?(1973), 562, 570, 550(1975), 521(1976), 100, 110(1980), 115(1982), 111(1985), 120(1986), 115(1993) No.299 1969/3/18 1969/10/11 1970/9/30 1993/6/30 1970/4/11命名為Krasnaya Presnya
BDK-104 Ilya Azarov 565(1971), 401(1974), 431(1975), 412?(1976), 435(1978), 428, 406(1977), 144(1981), 142(1982), 139(1985), 148(1986), 146(1990) No.300 1969/10/17 1970/3/31 1971/6/10 1982/5/25命名為Ilya Azarov

1996轉給烏克蘭

Alexandr Tortcev 558(1972), 546, 399(1974), 354(1975), 385(1978), 055(1978), 052(1981), 062(1987) No.301 1970/4/6  1970/11/27 1971/12/31 1994
Petr Ilyichev No.302 1970/11/30  1971/8/30 1972/12/29 1993/6/30

第四批:共3艘

艦名 舷號 廠方編號 安放龍骨 下水時間 服役時間 除役時間 備註
Nikolay Vilkov 500, 357(1974), 022, 053(1977), 075(1980), 078(1981), 066(1984), 070(1987), 068(1990), 089(1992), 081(1993) No.303 1971/9/3 1973/11/30 1974/7/30 太平洋艦隊
Nikolay Filchenkov 560(1975), 409(1976), 141(1981), 143, 146(1985), 142(1989), 152(1991) No.304 1974/1/30 1975/3/29 1975/12/30 黑海艦隊
Nikolay Golubkov 473(1975), 451(1976), 491(1977), 144(1981), 029(1984), 047(1984), 012(1988), 044(1992) No.305 1975取消

 

Project 1171是俄羅斯在1960年代中期推出的通用登陸艦,北約代號鱷魚級(Tapir/Alligator),能裝載步兵、車輛與物資進行搶灘登陸,是二次大戰以後蘇聯第一種大量建造的大型登陸艦。

Project 1171計畫在1959年啟動,同時間還有一個Project 1173兩棲\艦計畫也在進行,不過後來便整併至Project 1171之下。在設計階段,蘇聯曾考量過四種不同構型,著眼方向包括航速、生存性以及燃油消耗經濟性等,最後蘇聯海軍選擇了其中速度最快、載運能量最大但燃油效率最差的一種的一種。Project 1171的建造工作全由位於加里寧格勒的揚塔爾船廠(Yantar Zavod SY802)廠進行,在1966至1975年總共有15艘服役,前後分為五批,第一批(Group 1)四艘、第二批(Group 2)二艘,第三批(Gropu 3)六艘,第四批(Group 4)三艘;其中第三、四批在艦體構型、主機與發電機部分較前兩批做了改良,艦橋結構升高,增加艦艏甲板艙室空間以安裝對灘頭轟擊的多管火箭發射器,並強化了武器裝備。此外,原本揚塔爾廠還要建造第16艘Project 1171艦Nikolay Golubkov號,但在1975年遭到取消。

鱷魚級滿載排水量4650噸,主要是依照黑海艦隊的需求而設計,構型與同時期美製戰車登陸艦有些類似,採用平甲板構型,單一的船艛位於甲板後段,艦艏與艦尾都設有可開啟的艙門供人員、車輛搶灘登陸;然而不同於美製戰車登陸艦較為鈍圓的船頭,鱷魚級為了避免犧牲航速,船頭仍採用比較尖銳的構型,如此可降低航行阻力,然而這也限制了艦艏艙門的寬度。鱷魚級採用兩具功率共9000馬力的柴油主機推進,航速18節。艦內設有一個縱貫艦體前後的戰車甲板(長91.4m),此外還有2個較小的甲板區和1個登陸士兵艙間。艦上可攜帶20輛主力戰車,或47輛BTR裝甲運兵車,或52輛卡車;第一、第二批的鱷魚級可搭載313名登陸部隊,第三、第四批則增至440名。艦上最多能籌載1750噸兩棲作戰物資,搶灘時則能籌載600噸。

武裝方面,鱷魚級艦橋前方設有一座ZIF-31B雙聯裝57mm快砲,船艛後方以縱列方式裝置兩座2M-3M雙聯裝25mm機砲,此外大部分本級艦還有裝置二到三座雙聯裝Strela-3(SA-N-5)短程防空飛彈發射器,備彈16至24枚。第三、第四批鱷魚級還在增設兩具MS-73 Grad-M型30聯裝122mm多管火箭發射器來強化登陸時的支援火力,由Groza-1171射控系統指揮,艦上總共儲存160枚火箭。

蘇聯解體後,大部分的鱷魚級在1992至1997年陸續除役;至2010年,有三艘本級艦服役於黑海艦隊(BDK-10、69、Nikolay Filchenkov),而太平洋艦隊則還保有一艘(Nikolay Vilkov)。

2022年俄烏戰爭

2022年2月24日,俄羅斯片面承認從烏克蘭頓巴斯(Donbas)區域分離的頓內次克(Donetsk)、盧甘斯克(Luhansk)(2014年) 為獨立國家兩天後,以對烏克蘭進行非軍事化為由,全面入侵烏克蘭。2月26日,俄羅斯軍隊攻占烏克蘭東南部別爾江斯克(Berdyansk)港;從3月14日起,俄羅斯黑海艦隊的兩棲登陸艦抵達別爾江斯克港口,開始卸下增援的作戰物資。

在3月24日上午,烏克蘭以Tochka U短程彈道飛彈(北約代號SS-21B Scarab B)攻擊別爾江斯克港,波及了正在港邊卸下物資的黑海艦隊登陸艦;一艘鱷魚級登陸艦被擊中,隨後發生大爆炸(依照視頻,約是在上午6時45分發生爆炸)並完全摧毀;一旁還有兩艘在裝卸的俄羅斯海軍蟾蜍級登陸艦也受損,急忙撤離,其中一艘在撤離時上甲板仍在燃燒。最初烏克蘭宣稱擊毀的是鱷魚級的奧斯克號(BDK-69 Orsk),不過3月25日更正為鱷魚級的首艦薩拉托夫號(BDK-10 Saratov);而另外兩艘被擊傷的登陸艦則宣稱是蟾蜍級的BDK-46 Tsezar Kunikov以及BDK-64 Novocherkassk(兩者都是Project 755II)。

(上與下二張)2022年3月24日上午6時45分,正在別爾江斯克港卸下物資的

一艘鱷魚級登陸艦被烏克蘭發射的Tochka U短程彈道飛彈擊中,發生大爆炸。

最初烏克蘭宣稱擊毀的是奧斯克號(BDK-69 Orsk),不過3月25日更正為

薩拉托夫號(BDK-10 Saratov)。

 

蟾蜍級I/II/III級登陸艦(Project 755 I/II/III)

屬於蟾蜍I級的SDK-91 Olenegorskiy gornyak號。

屬於蟾蜍II級的BDK-98,此時艦艏登陸艙門處於開啟狀態。

蟾蜍II級的BDK-67 Yamal號。注意船艛前、後方各有一門雙聯裝57mm快砲。

Project 775 II蟾蜍II級的Tsezar Kunikov(BDK-64),該艦在2024年2月14日夜間在克里米亞附近

遭烏克蘭以無人艇擊沉。

蟾蜍III級的BDK-54 Azov號,艦艏配備一門AK-176 76mm快砲。

由艦尾看Azov號,注意船艛末段裝有兩座AK-630 30mm防空機砲。

蟾蜍級的SDK-197(055)

在2014年5月8日,一支俄羅斯海軍編隊通過英吉利海峽,英國皇家海軍派遣Type 45驅逐艦龍號(HMS Dragon D35)

前往監視。照片中龍號(右)正與蟾蜍級的明斯克號(Minsk BDK-43,舷號127)並排航行。

(上與下)2022年3月24日俄烏戰爭期間,在別爾江斯克卸下物資的黑海艦隊登陸艦遭到烏克蘭彈道飛彈

攻擊,。左側是Project 1171鱷魚級的薩拉托夫號(Saratov)爆炸焚燬,另有Project 755II蟾蜍級登陸艦(右)

也受損,立刻撤離,其中一艘在撤離時甲板上還在燃燒。稍後烏克蘭宣稱這兩艘受損的蟾蜍級是

BDK-46 Tsezar Kunikov以及BDK-64 Novocherkassk

2023年9月12日夜間至9月13日凌晨,俄羅斯黑海艦隊在賽瓦斯波托爾的修船廠遭烏克蘭以巡航飛彈攻擊,

船塢裡正在維修的蟾蜍級登陸艦明斯克號(Minsk BDK-43)以及Kilo 636.3潛艦頓河畔羅斯托夫號

(Rostov-on-Don B-237)都被擊中焚燒。畫面右側是9月12日白天飛彈攻擊前的衛星照

,全圖是9月13日攻擊後的船廠衛星照片。照片可以注意到名斯克號前部船樓應為被擊中的部位

,而頓河畔羅斯托夫號潛艦則是艦首被擊中有焚燒痕跡。

2023年9月13日賽瓦斯波托爾修船廠火勢撲滅後的照片,可以辨識出明斯克號登陸艦船體在塢中

傾斜,前部船樓幾乎全毀,主桅杆燒焦;煙囪結構似乎被爆炸劈成兩半,可能是飛彈直接命中的

部位;後部AK-725 57mm火砲以及艦尾絞盤也能辨認。

 

艦名/使用國 蟾蜍I/II/III級登陸艦/俄羅斯

Ropucha class, Project 775I/II/III

建造國/建造廠 俄羅斯/Stocznia Północna ,Gdansk(波蘭境內)
尺寸(公尺) 長112.5(Project 775 I//II)/112.63(Project 775 III)

寬14.9~15.1 吃水4.26

排水量(ton)

標準2768

滿載3200~4360

動力系統/軸馬力

Zgoda-Sulzer 16ZVB40/48柴油機*2/4800*2

750KW柴油發電機*2

雙軸

航速(節) 18
持續作業時間(日) 30
續航力(海里) 3500/16節

6000/12節

乘員 98
偵測/射控裝備 MR-302 Rubka對空/平面搜索雷達*1(Project 755I/II)

MR-220 Reyd對空/平面搜索雷達*1(BDK-32)

MR-352 Pozitiv-E對空/平面搜索雷達*1(Project 755III)

MR-212 Vaygach雷達*1(BDK-11)

Don/Mius導航雷達*1~2

PK-16誘餌發射系統(含兩具KL-101誘餌發射器)(Project 755III)

Groza-1171多管火箭射控系統(裝備於Project 755II的19號艦(BDK-58)與21號艦(BDK-56)以後各艦)

籌載 主力戰車*10、士兵340名

或BTR裝甲運兵車*12、士兵340名

或主力戰車*3、2S9自走砲*3、MT-LB*2、卡車*4、士兵313名

450~500噸貨物

武裝 AK-725雙聯裝57mm快砲*2(備彈2200發)(Project 755I/II)

AK-176M單管76mm快砲*1(備彈550發)(Project 755III)

AK-630 30mm機砲*2(Project 755III)

21KM 45mm禮炮*2(BKD-67)

MS-73 Grad-M型30聯裝122mm多管火箭發射器*2(備彈320發,裝備於Project 755II的19號艦(BDK-58)與21號艦(BDK-56)以後各艦)

雙聯裝MTU-4 Strela/Igla短程防空飛彈發射器*4(部分艦艇為四聯裝四組)( 裝於全部Project 755III,部分Project 755 I/II1981年起安裝)

Project 775I:12艘

艦名 舷號 廠方編號 安放龍骨 下水時間 服役時間 除役時間 備註
SDK-47 510(1975), 116?(1977), 130(1978), 044, 024, 130(1981), 125(1981), 100(1987), 131(1988), 134(1990) No.775/1 1974/7/1 1994/12/17 1977年編號為BDK-47
SDK-48 507(1975), 080(1978), 050(1987) No.775/2 1974/10/30 1975/6/30 1994/7/5 1977年編號為BDK-48
SDK-63 383(1976), 057(1978), 068(1981), 088(1984), 083(1987), 077(1989) No.775/3 1975/6/30 1994/7/5 1977年編號為BDK-63
 
SDK-90 067(1978), 093(1981), 077(1984), 069, 058(1990) No.775/4 1975/11/30 1994/7/5 1977年編號為BDK-90
SDK-91 477(1977), 045(1977), 039(1981), 011(1983), 045(1987), 025(1990), 012(2000) No.775/5 1976/6/30 1977年編號為BDK-91

2000/7/5年命名為Olenegorskiy gornyak

北方艦隊

SDK-181 551(1976), 077(1976), 379(1978), 077(1978), 074(1980), 077(1983), 053(1984), 083(1987) No.775/6 1976/10/9 1994/7/5 1977年編號為BDK-181
SDK-182 481(1977), 019(1979), 040(1981), 014(1987), 040(1990), 027(1996) No.775/7 1976/11/30 1977年編號為BDK-182

1999/2/9年命名為Kondopoga

北方艦隊

SDK-183 475(1977), 024(1979), 044?(1981), 034(1985), 021(1990), 035(1994) No.775/8 1977/3/15 2005/6/22 1977年編號為BDK-183

2003/4/10年命名為Kotlas

SDK-197 101(1977), 116(1978), 058, 084(1981), 051(1984), 055(1989) No.775/9 1977/9/21 1994/7/5 1977年編號為BDK-197
SDK-200 039(1979), 026(1982), 043(1984), 035(1987), 045(1989), 011(1990) No.775/10 1977 1993/6/30 1977年編號為BDK-200
SDK-55 028?(1979), 033(1981), 050?(1985), 037(1986), 040(1987), 014(1990), 031(1996) No.775/11 1978/7/30 1977年編號為BDK-55

2001/5/9年命名為Alexandr Otrakovskiy

北方艦隊

SDK-119 No.775/12 1979/2/27 2002 1977年編號為BDK-119

2002出售給葉門

Project 775II:13艘

艦名 舷號 廠方編號 安放龍骨 下水時間 服役時間 除役時間 備註
BDK-14 108(1981), 091(1982), 079(1986), 081(1986), 058(1988), 050(1990), 070(1994) No.775/13 1981/8/31
2001/5/3
 
BDK-101 090(1985), 081(1990), 069(1991), 066(1994) No.775/14 1981/12/19 2006/1/24年命名為Oslyabya
BDK-105 109(1981), 116(1983), 103(1987), 125(1993) No.775/15 1982/3/2 2002/4/10
BDK-98 129(1982), 067(1982), 079(1987), 058(1990), 055(1996) No.775/16 1982/9/28
BDK-32 121(1982), 046(1984), 042(1987), 018(1990), 039(1993) No.775/17 1982 2002
BDK-43 135(1983), 105(1987), 127(1990) No.775/18 1983/5/30 2023/9/13在賽瓦斯波托船廠被烏克蘭以巡航飛彈擊毀 2000/9/16年命名為Minsk
BDK-58 123(1984), 122(10.04.1987), 102(1990) No.775/19 1984/12/9 1999/4/30年命名為Kaliningrad
 
BDK-45 133(1985), 018(1986), 023(1987), 036(1990), 010(1999), 016(1999) No.775/20 1985/3/5 2002/7/27年命名為Georgiy Pobedonosets

北方艦隊

BDK-56 112(1985), 139(1987), 154(1990) No.775/21 1985 1996 1991年命名為Konstantin Olshanskiy

1996/1/10出售烏克蘭,更名為Konstantin Olshanskiy(U-402)

BDK-60 128(1986), 101(1987), 110(1990) No.775/22 1985/6/11 1985/12/31 1986/11/12年命名為Alexandr Shabalin
BDK-64 127(1986), 134(1986), 158(1990) No.775/23 1986/9/30 2024/2/14被烏克蘭無人艇擊沉 1989/5/10年命名為Tsezar Kunikov

黑海艦隊

BDK-46 108(1987), 142(1.05.1989) No.775/24 1987/11/30 2023/12/26被烏克蘭空軍擊毀 2002/7年命名為Novocherkassk

黑海艦隊

 

BDK-67 156(1990) No.775/25 1988/4/30 2002/1/3年命名為Yamal

黑海艦隊


2024/8/2遭烏克蘭飛彈擊中

Project 775III:3艘

艦名 舷號 廠方編號 安放龍骨 下水時間 服役時間 除役時間 備註
BDK-54 151(1990) No.775/26 1988/11/22 1989/5/19 1990/10/12
 
1998/11/23年命名為Azov

黑海艦隊


2024/8/2遭烏克蘭飛彈擊中

BDK-11 131(1991), 100, 077(1992) No.775/27 1991/4/10 2006/1/24年命名為Peresvet
BDK-61 130(1991) No.775/28 1991/7/10 2000/8/30年命名為Korolev

 

繼Project 1174之後,蘇聯在1970年代繼續推出Project 775通用登陸艦,北約代號蟾蜍級(Ropucha);與鱷魚級類似,蟾蜍級同樣是一種平甲板構型、艦艏與艦尾設有艙門並具備搶灘能力的通用登陸艦,不過其體型比鱷魚級略小。Project 775的建造工作延續了將近20年,全部由位於波蘭境內格但斯克(Gdansk)港的Stocznia Północna 船廠負責,總共建造了28艘之多,共分為三型,第一型Project 775 I建造了12艘,1974到1979年服役;第二型Project 775 II建造了13艘,1981到1988年服役;第三型Project 775 III則有三艘,1990至1991年服役。其中,Project 755 III較前兩型,在電子裝備與武器方面做了諸多改良。

蟾蜍級滿載排水量約4300噸,Project 775 III的艦體比Project 775 I/II略長。主機為兩具Zgoda-Sulzer 16ZVB40/48柴油機,出力9600馬力,最大航速18節,航速12節時續航力6000海里。艦上的車輛甲板面積630平方公尺,可搭載10輛戰車或12輛BTR裝甲運兵車,同時攜帶340名士兵,或者三輛主力戰車、三輛2S9自走砲、三輛MT-LB、4輛卡車以及313名士兵,載貨量約450~500噸。與鱷魚級相較,蟾蜍級的艦艏正面造型比較平緩,艙門寬度因此可以擴大。武裝方面,Project 775 I/II配備兩門AK-725雙聯裝57mm快砲,分別設置在船艛前方與後方,而Project 775 III則更改了火砲配置,船艛前方改裝一門AK-176M單管76mm快砲,船艛後部設置兩座AK-630 30mm防空機砲;此外,部分的Project 755 II以及全部的Project 775 III都裝備兩座MS-73 Grad-M型30聯裝122mm多管火箭發射器。從1981年起,部分的Project 755 I/II加裝四座雙聯裝貨四聯裝MTU-4 Strela/Igla短程防空飛彈發射器,而Project 755 III則一開始就裝備。

蟾蜍級的SDK-63(077)

蘇聯解體後,許多較早期的Project 775 I/II在1990年代陸續除役,不過至2000年代仍然是俄羅斯兩棲艦隊的主力。在1996年,屬於Project 775 II的BDK-56 Konstantin Olshanskiy號出售給烏克蘭,並改名為Konstantin Olshanskiy(U-402);而屬於Project 775 I的SDK-119則在2002年售予南葉門。

至2010年,北方艦隊還有四艘蟾蜍級(SDK-91、SDK-182、SDK-55、BDK-45),黑海艦隊也有四艘(BDK-64、BDK-46、BDK-67、BDK-54);其中,黒海艦隊的蟾蜍級在2008年俄羅斯介入南奧賽提亞(South Ossetia)戰爭時,曾用來投送俄羅斯地面部隊進入格魯吉亞。

2022/2023年俄烏戰爭

2022年2月24日,俄羅斯片面承認從烏克蘭頓巴斯(Donbas)區域分離的頓內次克(Donetsk)、盧甘斯克(Luhansk)(2014年) 為獨立國家兩天後,以對烏克蘭進行非軍事化為由,全面入侵烏克蘭。2月26日,俄羅斯軍隊攻占烏克蘭東南部別爾江斯克(Berdyansk)港;從3月14日起, 俄羅斯黑海艦隊的兩棲登陸艦抵達別爾江斯克港口,開始卸下增援的作戰物資。

2022/3/24烏克蘭飛彈攻擊(擊沉Saratov、擊傷Tsezar Kunikov與Novocherkass)

在2022年3月24日上午,烏克蘭以Tochka U短程彈道飛彈(北約代號SS-21B Scarab B)攻擊別爾江斯克港,波及了正在港邊卸下物資的黑海艦隊登陸艦;一艘Project 1171鱷魚級登陸艦被擊中,隨後發生大爆炸並完全摧毀;一旁還有兩艘在裝卸的Project 775蟾蜍級登陸艦也受損,急忙撤離,其中一艘在撤離時上甲板仍在燃燒。最初烏克蘭宣稱擊毀的是鱷魚級的奧斯克號(BDK-69 Orsk),不過3月25日更正為鱷魚級的首艦薩拉托夫號(BDK-10 Saratov);而另外兩艘被擊傷的登陸艦則宣稱是的Project 775II蟾蜍級的BDK-46 Tsezar Kunikov以及BDK-64 Novocherkass。

2023/8/4烏克蘭無人艇攻擊(擊傷Olenegorskiy Gornyak)

2023年8月4日,烏克蘭公布使用無人自殺艇攻擊俄羅斯海軍一艘Project 775I登陸艦的視頻;這艘無人艇一路逼近到該艦左舷,最後畫面中斷。

2023年8月4日,網路上出現Project 775I登陸艦Olenegorskiy Gornyak (SDK-91) 被拖船拖帶的照片,艦體左傾,很可能就是受到烏克蘭自殺無人艇攻擊。

依照2023年8月4日烏克蘭公布使用無人自殺艇攻擊俄羅斯海軍船艦的視頻,一艘無人自殺艇朝一艘俄羅斯Project 775I登陸艦航行,在貼近該艦左舷時畫面中斷,顯示無人艇極可能在該艦左舷引爆。同一天白天,推特上出現俄羅斯新西斯克羅(Novorossiysk)基地出現一艘受損的Project 775I登陸艦Olenegorskiy Gornyak (SDK-91)被拖船拖帶,艦體向左傾斜30至40度,很可能就是遭到烏克蘭無人艇攻擊而受損。Olenegorsky Gornyak號在俄烏戰爭爆發前屬於北方艦隊,開戰後轉移到黑海艦隊,在克里米亞大橋被烏克蘭破壞時曾支援克里米亞的軍事與民間運輸任務。Olenegorsky Gornyak號受創是前一年莫斯科號巡洋艦被烏克蘭擊沉後,黑海艦隊最大一艘受重創船艦。依照衛星照片,Olenegorsky Gornyak號在8月6日被拖到新西斯克羅基地碼頭停靠,8月8日就停進浮動乾塢裡,隨後也出現該艦在乾塢裡以及左舷破損情況。

(上與下)8月11日,網路上出現Olenegorsky Gornyak號進入乾塢

以及左舷被炸出的大洞。

 

2023/9/12烏克蘭飛彈攻擊(擊毀Minsk )

2023年9月12日夜間至13日凌晨,賽瓦斯波多爾船廠修船廠被烏克蘭以巡航

飛彈擊中;照片中顯示在兩個船塢中維修的船艦都被命中並熊熊燃燒,分別

是蟾蜍級登陸艦明斯克號(BDK-43)與Kilo 636.3潛艦

頓河畔羅斯托夫號(B-237)

 

2023年9月12日白天遭攻擊前的賽瓦斯波多爾船廠,可以看到登陸艦

明斯克號(BDK-43)與Kilo 636.3潛艦頓河畔羅斯托夫號(B-237)

 

2023年9月13日白天遭攻擊之後的賽瓦斯波多爾船廠,停放明斯克號
(BDK-43)與 頓河畔羅斯托夫(B-237)號都有明顯焚燒破壞的
痕跡。

9月13日在船塢裡的明斯克號(BDK-43),燒焦的桅杆仍可辨認,前部船樓整個

焚燬。煙囪結構似乎被爆炸力量撕開,可能是遭到飛彈命中的部位。後部的

AK-725 57mm火砲以及艦尾絞盤清晰可辨。

在2023年9月12日夜間至9月13日,烏克蘭向克里米亞的賽瓦斯波托爾(Sevastopol)的海軍船塢發動巡航飛彈攻擊, 造成船廠大火;依照9月13日上午衛星照片研判,在乾塢裡的一艘Kilo 636.3潛艦頓河畔羅斯托夫(Rostov-on-Don B-237) 以及一艘蟾蜍級登陸艦明斯克號(Minsk BDK-43)都被擊中;根據衛星照片,明斯克號似乎是船樓直接被擊中,另一張照片顯示上層船樓、煙囪等都已經燒毀,焚燒後的桅杆清晰可見。依照稍後出現的明斯克號滅火現場視頻,該艦上層船樓大部分燒毀,火勢到9月13日下午才基本撲滅。9月18日流出的照片顯示頓河畔羅斯托夫號(B-237)潛艦前部以及艦體中部右側都被飛彈擊中,損害基本已超過可修復程度。烏克蘭動用的應為英國援助的暴風之影/SCALP-EG巡航飛彈。

(上與下三張)9月13日拍攝的明斯克號(BDK-43)影像,火勢基本撲滅

但仍有白煙冒出,上層船樓大部分焚燬。火勢在13日下午才告撲滅。

俄羅斯國防部也在9月13日證實,烏克蘭用巡航飛彈攻擊了克李米亞的賽瓦斯波托爾,導致塞凡堡造船廠起火,兩艘船艦受損。 俄國國防部於在9月13日在Telegram上證實,烏克蘭武裝部隊向謝爾戈.奧鍾尼基岱(S. Ordzhonikidze)修船廠發射了10枚巡航飛彈,並派出3艘無人艇跨海向黑海艦隊一支分隊發動攻擊。俄羅斯國防部宣稱,防空系統擊落7枚烏克蘭的巡航飛彈,瓦西里.畢可夫號(Vasiliy Bykov)巡邏艦摧毀了3艘無人艇。船廠被敵方巡航飛彈擊中,兩艘維修中的船艦受損。賽瓦斯波托爾市長拉茲沃扎耶夫(Mikhail Razvozhayev)在Telegram上寫道,他在造船廠火災現場,初步估計這起攻擊至少造成24人受傷。

2023/12/26烏克蘭飛彈攻擊(擊沉Novocherkassk)

2023年12月26日清晨,停在費奧多西亞港的Prjoect 775 II登陸艦BDK-46

新切爾卡斯克(Novocherkassk)被烏克蘭空軍發射的飛彈擊中。

2023年12月26日上午費奧多西亞港的照片,停泊在此的新切爾卡斯克號沉沒,

一部份燒毀扭曲的上層船樓殘骸露出水面

在2023年12月26日凌晨,烏克蘭空軍發射飛彈攻擊了位於克里米亞的費奧多西亞(Feodosiya)港,擊中一艘停在港裡的Project 755 III登陸艦;烏克蘭空軍稱,派出兩架Su-24攻擊機,發射多枚巡航飛彈將該艦完全摧毀。俄羅斯則承認Prjoect 775 II登陸艦BDK-46新切爾卡斯克號(Novocherkassk)被烏克蘭空軍發射的飛彈擊中,有一人在攻擊中死亡,六棟建築受損。依照稍後的照片,新切爾卡斯克沉在泊位並完全燒毀;俄羅斯方面的消息稱該艦被攻擊時有77名人員在艦上,此時確認有1人死亡、33人失蹤、23人受傷。

2024/2/14日烏克蘭無人艇攻擊(擊沉Tsezar Kunikov)

2024年2月14日夜間,烏克蘭以MAGURA V5無人艇擊沉俄羅斯Project 775 II登陸艦

Tsezar Kunikov(BDK-64);此為無人艇接近實拍攝的登陸艦畫面

2024年2月14日夜間,一艘烏克蘭MAGURA V5無人艇靠近Tsezar Kunikov號

右舷時拍攝的畫面。

一艘烏克蘭MAGURA V5無人艇擊中Tsezar Kunikov號,爆炸的巨大火花

被後續的無人艇拍攝到。

後續MAGURA V5無人艇拍攝到的Tsezar Kunikov號,影像顯示該艦已經

傾斜並從艦尾下沉。 

後續MAGURA V5無人艇拍攝到的即將完全沉沒的Tsezar Kunikov號

在2024年2月14日夜間,烏克蘭宣布以MAGURA V5無人艇群攻擊了在克里米亞半島外海的俄羅斯Project 775 II登陸艦Caesar Kunikov (俄文為Tsezar Kunikov,BDK-64),成功在側舷炸出大洞並將該艦擊沉。俄羅斯方面對此不予評論,但表示擊毀六艘來襲的烏克蘭無人艇。

隨後在3月上旬,一位俄羅斯軍事特派員披露一段Tsezar Kunikov號艦上當晚防禦烏克蘭無人艇群襲擊的視頻,視頻中艦上人員拼命用單兵槍枝朝來襲的無人艇射擊,而不是船艦上的甲板火砲或近防武器系統等。視頻前段,艦上人員的不斷射擊似乎有效,不過視頻快到一半時似乎拍到該艦側舷已經被無人艇擊中在冒煙燃燒;視頻2/3處,一艘無人艇就在相機畫面中引爆,出現巨大亮光,震動使攝影者摔倒。隨後拍攝者似乎穿過艙室來到船艦另一側,而在視頻結束前又一艘無人艇撞上該艦爆炸。這篇報導的作者透露,該艦人員一開始成功摧毀4艘接近的無人艇,但是接下來陸續被五艘無人艇擊中左舷中部以及艦尾,隨後Tsezar Kunikov號就朝左舷傾斜;其中,第9艘無人艇正好撞進先前一艘無人艇在船舷炸出的洞中引爆。攻擊開始後40分鐘,Tsezar Kunikov的人員就只能棄船。之後的第10艘無人艇監視著Tsezar Kunikov下沈的過程,然後試圖攻擊一艘前來救援的拖船,不過被拖船船員開槍擊毀。

在2024年3月19日,俄羅斯新聞社(RIA)報導,從2019年5月起擔任黑海艦隊司令的葉夫梅諾夫上將(Admiral Nikolai Yevmenov)遭到撤換,黑海艦隊司令一職由曾任北方艦隊(Northern Fleet)司令的莫塞葉夫上將(Admiral Alexander Moiseyev)代理。俄羅斯官方拒絕評論這次人事異動,但這應該與黑海艦隊在烏克蘭連番以無人攻擊艇與飛彈打擊之下損失慘重有關。

(上與下二張)2024年3月上旬,一段在Tsezar Kunikov號與無人艇群戰鬥的

視頻曝光。畫面中該艦人員以槍械猛烈射擊接近的無人艇

Tsezar Kunikov號與無人艇群戰鬥的視頻畫面中,船舷已經被無人艇擊中起火。 

Tsezar Kunikov號與無人艇群戰鬥的視頻中,一艘無人艇在畫面中央撞上

船舷引爆,整個畫面都是爆炸亮光,也讓拍攝者摔倒。

2024/3/24烏克蘭飛彈攻擊(擊傷Azov、Yamal、Konstantin Olshansky)

在2024年3月24日,烏克蘭宣布擊中在克里米亞半島賽瓦斯波托爾(Sevastopol)軍港的黑海艦隊蟾蜍級登陸艦Azov號(BDK-54)以及 Yamal(BDK-67),同時擊中一些岸上設施。俄羅斯則宣稱烏克蘭對賽瓦斯波托爾基地發動大規模空中攻擊,俄羅斯防空部隊擊落超過10枚防空飛彈。

在3月26日,烏克蘭海軍發言人Dmytro Pletenchuk在新聞上表示,烏克蘭以國產海王星(Neptune)反艦飛彈擊沉了一艘俄羅斯情報船Ivan Khurs,以及一艘大型登陸艦Konstantin Olshansky(BDK-56,屬於蟾蜍II級),其中後者失去作戰能力;而此前被烏克蘭擊中的Azov號以及 Yamal號登陸艦則在維修。比較3月22日與3月24日賽瓦斯托爾的衛星照片,似乎可以看到Ivan Khurs受損的跡象。Dmytro Pletenchuk稱,至此黑海艦隊13艘大型登陸艦之中,有4艘被烏克蘭摧毀,4艘正在維修,5艘在運作。依照俄羅斯國防部的信息,烏克蘭近期密集對克里米亞等地
重要軍事目標發動攻擊,包括動用戰鬥機以及發射反艦飛彈;兩艘登陸艦被烏克蘭飛彈鎖定,但靠著電子戰手段等成功反制。

烏克蘭連續攻擊黑海艦隊的船艦以及位於克里米亞半島的駐地,嚴重削弱黑海艦隊在黑海上的制海與值勤能力,也使烏克蘭單方面能透過海運對外出口糧食與原物料。在2023年8月,烏克蘭單方面啟動海上運輸走廊,至2024年4月已經有超過1600艘船舶通過,總共出口貨物總量4500 萬噸,其中大部分是農產品,9個月以來累積超過 3000萬噸,其餘主要是鐵礦石、鋼鐵產品。在2024年4月,烏克蘭糧食和油籽出口量創下了2022年2月開戰以來的新高,達660萬噸;此時,烏克蘭在黑海各港口的單月出口量高於戰爭期間的任何時刻,包括在2022年7月至2023年7月黑海穀物協議(BSGI)施行期間的出口量(BSGI是2022年7月28日由聯合國、土耳其、俄羅斯、烏克蘭四方達成的倡議,允許烏克蘭的穀物糧食經由黑海「海上人道主義走廊」,從烏克蘭的切爾諾莫斯克、敖德薩港和尤日內三個黑海港口出口;BSGI斷斷續續施行一年後,俄羅斯在2023年7月17日俄羅斯以聯合國並未兌現當初諒解備忘錄上的承諾而拒絕延長,次日BSGI即失效)。在2024年4月烏克蘭出口的穀物和油籽中,約有520 萬噸從烏克蘭的黑海港口出發,而BSGI實行期間的最高出口量(2022年10月)只有420萬噸。

在2024年7月底,烏克蘭宣稱,俄羅斯已經被迫將黑海艦隊所有船艦撤出亞速海(Sea of Azov)。

 

伊萬.羅格夫級戰車登陸艦(Project 1174)

伊萬.羅格夫級首艦伊萬.羅格夫號(Ivan Rogov),是前蘇聯建造過最大型的兩棲作戰艦艇。

伊萬.羅格夫級的前、後甲板各有一個直昇機起降甲板,艦尾設有泛水塢穴。

伊萬.羅格夫級三號艦米特羅凡.莫斯卡連科號(Mitrofan Moskalenko),注意主桅杆頂上的雷達換成了

MR-750 Fregat-M2頂板,而不是前兩艘的MR-310 Angara雷達。

艦名/使用國 伊萬.羅格夫級登陸艦/俄羅斯

(Ivan Rogov class , Project 1174

建造國/建造廠 俄羅斯/Yantar Zavod, Kaliningrad (SY820)
尺寸(公尺) 長157 寬23.8 吃水5~6.7
排水量(ton)

標準8260

滿載13880~14080

動力系統/軸馬力

M-12(首艦)/M-12A(二/三號艦)燃氣渦輪*2/18000*2

800KW柴油發電機*4

雙軸

航速(節) 21
持續作業時間(日) 30
續航力(海里) 4000海里/18節

12500海里/14節

乘員 250
偵測/射控裝備 Don導航雷達*1~2

MR-310 Angara對空/平面搜索雷達*1(一、二號艦)

Volga導航雷達(一、二號艦)

 

MR-750 Fregat-M2 三維對空搜索雷達*1(三號艦)

MR-212 umb/MR-201 Vaygach-U導航雷達*2(三號艦)

MP-401 Start電子截收系統

MG-7反潛水人員聲納

Groza-1171多管火箭射控系統

MR-105 Ture艦砲射控系統*1

MR-123 Vympel防空機砲射控系統*2

4R-33(首艦)/4R-33A(二、三號艦) Osa-MA防空飛彈射控系統*1

籌載 主力戰車*53與520名士兵

或主力戰車*25與登陸載具

或BTR裝甲運兵車*79與士兵440名

或軍用卡車*120與500名士兵

或兩棲載具與520名士兵

1730噸貨物

艦載機 Ka-25PS/29直昇機*4
登陸載具 Project 1176/1785登陸載具*6

或Project 1206登陸載具*3

或Project 11770登陸載具*4

或Project 1232.1氣墊登陸載具

武裝 Osa-MA ZIF-122雙臂短程防空飛彈發射器*1(備有20枚9M33飛彈)

四聯裝Strela Grail短程防空飛彈發射器*4(備彈16枚)(一、二號艦在1985年加裝,三號艦完工時就有)

AK-726雙管76mm快砲*1(備彈1200發)

AK-630 30mm機砲*4(備彈16000發)

MS-73 Grad-M型30聯裝122mm多管火箭發射器*2(備彈320發)

 

共3艘

艦名 舷號 廠方編號 安放龍骨 下水時間 服役時間 除役時間
Ivan Rogov 556(1977), 111, 120(1978), 884, 110, 050(1978), 132(1979), 099(1981), 113(1986), 084(1995) No.101 1973/9 1978/6/15 1995/8/4
Alexandr Nikolaev 110(1983), 050(1985), 084, 067, 074(1987), 057(1990) No.102 1976/3 1982/12/30 2006/12/18
Mitrofan Moskalenko 016(1989), 107(1991), 028(1992), 020(1995) No.103 1984/5 1990/9/23 2006/12/18

 

在1970年代,蘇聯海軍在高西可夫元帥( Admiral Gorshkov)強化遠洋艦隊的政策下,開始規劃一種滿載排水量14000噸級、重視高航速性能的大型登陸艦,能載運大量兵員與裝備到被敵方勢力的海岸進行登陸,此即為Project 1174伊萬.羅格夫級(Ivan Rogov class)。相較於先前的鱷魚級與蟾蜍級,伊萬.羅格夫級不僅體型更大、速度更快,而且艦上設有直昇機起降設施,能利用直昇機進行兩棲垂直運輸,大幅強化了登陸作戰的速度與彈性。伊萬.羅格夫級總共建造三艘,都由揚塔爾船廠負責;前兩艘伊萬.羅格夫級伊萬.羅格夫號(Ivan Rogov)與亞歷山大.尼可拉耶夫號(Alexandr Nikolaev)分別在1978與1982年服役,部署在地中海與印度洋,大幅強化了蘇聯海軍的兩棲威懾能力;至於第三艘米特羅凡.莫斯卡連科號(Mitrofan Moskalenko)則在1990年服役,其裝備經過進一步改良。

伊萬.羅格夫級是一種堪稱全能的兩棲作戰艦艇,其船艛設置在艦體中段偏後方,艦艏與艦尾甲板區各規劃一個直昇機起降平台,能同時起降兩架直昇機,船艛裡設置一個能容納四架直昇機的機庫,最初操作的機種是Ka-25PS,1985年以後換成Ka-29戰鬥運輸直昇機,每架能裝載16名全副武裝的士兵,機艙內可裝載約2噸重的物資,或者以吊掛方式掛載4噸重的物資,在醫療任務時可容納一名醫官與四名擔架病患或七名坐姿病患;此外,艦上也能配合操作Ka-27反潛直昇機。伊萬.羅格夫級的艦艏仍維持可開啟的設計,因此依然能搶灘登陸;艦尾設有一個泛水塢艙,能進行泛水操作,搭載兩棲登陸船艇進行作業。艦內車輛甲板長54公尺,寬12.3公尺,面積660平方公尺,並且與艦艏艙門相通,能讓物資與車輛直接駛進/駛出;艦尾泛水塢艙長67.5公尺,寬12.3公尺,足以搭載六艘Project 1176或1785登陸載具,或者三艘Project 1206登陸載具,或者四艘Project 11770登陸載具;此外,伊萬.羅格夫級的塢艙還可配合1975年開始生產的Project 12321 Dzheyran氣墊登陸艇,這是蘇聯海軍陸戰隊使用的第一種氣墊登陸艇。在完全不裝載登陸載具的情況下,艦上最多能容納53輛戰車,在容納兩棲載具的情況下則可容納25輛戰車與520名士兵,或者79輛BTR裝甲運兵車與440名士兵,或120輛軍用卡車與500名士兵,以及主1730噸貨物。為了強化航速,伊萬.羅格夫級以兩具功率各18000馬力的M-12/M-12A燃氣渦輪 作為主機,雙軸固定距螺旋槳推進,最大航速提升到21節,航速14節時續航力12500海里;為了在泛水作業時維持艦體穩定性,並增加進出港與狹小水域的操作性,艦艏設有兩具可伸縮的輔助推進器。總而言之,伊萬.羅格夫級相當於擁有西方戰車登陸艦、兩棲船塢運輸艦的功能。

一艘伊萬.羅格夫級正讓Project 1232.1氣墊登陸載具進入塢艙。

武裝方面,伊萬.羅格夫級的艦艏裝置一座AK-726雙管76mm高/平兩用快砲,射速100發/分、最大射程15.7km,能由MR-105 Ture射控雷達進行自動接戰,或者由砲塔上的Prizma光學射控儀進行半自動接戰,或由人工利用砲塔的直接瞄準儀進行手動接戰。船艛後段設有一座Osa-MA ZIF-122雙臂短程防空飛彈發射器,彈艙可容納20枚9M33防空飛彈(北約代號SA-N-4)。艦上有四座AK-630 30mm防空機砲作為近迫防禦之用,由兩具MR-123 Vympel射控雷達指揮接戰;此外,還有兩座MS-73 Grad-M型30聯裝122mm多管火箭發射器用來岸轟。一、二號艦在1985年還加裝四座四聯裝Strela-3M Grail短程防空飛彈發射器,艦上共備彈16枚,而三號艦米特羅凡.莫斯卡連科號則在完工時就有此項配備。

蘇聯解體後,俄羅斯逐漸無力負擔龐大而昂貴的伊萬.羅格夫級,首艦伊萬.羅格夫號在1996年除役,其餘兩艘則在2006年底除役(三號艦Mitrofan Moskalenko實際上2002年起就處於閒置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