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杉磯級核子動力攻擊潛艦(2)

在1998年,688-I型潛艦哥倫布號(USS Columbus SSN-762)在夏威夷外海進行緊急上浮訓練時

高速衝出水面。

(上與下)在撞沈日本愛媛丸事件(2001年2月9日)之後、進入夏威夷珍珠港的海軍船塢檢修的

格林維爾號,此照片攝於2001年2月21日。下圖注意艦體左側在撞擊之後留下的傷痕。

2005年1月8日,洛杉磯級潛艦舊金山號(USS San Francisco SSN-711)在關島以南潛航時撞上水下山脈

,艦首嚴重受損。


在2010年1月20日,洛杉磯級首艦洛杉磯號(SSN-688)在拖船協助下停靠洛杉磯港。該艦隨即在2月1日停役,

2月4日舉行除役典禮並除籍。

部分洛杉磯級經過改裝可進行特戰任務。此照片是洛杉磯級的費城號(USS Philadelphia SSN-690)訓練時的畫面,

美國海軍海豹小組輸泳隊(SEAL Delivery Vehicle Teams)搭乘海豹輸泳載具( SEAL Delivery Vehicle,SDV)

離開乾式甲板換乘艙(Dry Deck Shelter,DDS) ;而DDS是被加掛在潛艦帆罩後方的艙蓋上。

達拉斯號(USS Dallas SSN-700)正在將MK-8 SDV載具裝載到背部的SDV艙。此照片攝於2006年2月6日。

(上與下二張)一艘688-I級的帕莎迪納號(USS Pasadena SSN-752)停泊在新加坡樟宜軍港,攝於2015年5月。

(上與下)一艘688-I級潛艦停泊在橫須賀,攝於2023年10月13日。

(上與下二張)在2016年3月極區作業演習(Ice Exercise,ICEX  2016)中,688-I型潛艦漢普頓號(USS Hampton SSN-767)

在阿拉斯加北部的北極海域,在演習中美軍建立的薩戈臨時營地(Camp Sargo )附近破冰上浮。

2018年8月初,剛結束環太平洋軍事演習(RIMPAC 2018)的洛杉磯級潛艦的奧林匹亞號(USS Olympia SSN-717)

的人員在夏威夷水域下水游泳(swim call)。

688-I型的特萊多號(USS Toledo SSN-769)的控制室與潛望鏡

(上與下)688-I型的特萊多號(USS Toledo SSN-769)。此時特萊多號已經接受過現代化改裝(2007年),

作戰系統升級為AN/BYG-1。

688-I型的特萊多號(USS Toledo SSN-769)帆罩頂端的瞭望席

688-I型的特萊多號(USS Toledo SSN-769)的操舵席

688-I型的特萊多號(USS Toledo SSN-769)的魚雷室,畫面中是MK-48 ADCAP重型魚雷。

 

在2018年7月環太平洋軍事演習(RIMPAC 2018)期間,洛杉磯級核能攻擊潛艦奧林匹亞號

(USS Olympia SSN-717)在珍珠港裝填一枚UGM-84D魚叉反艦飛彈,隨後在演習中成功。這是十幾年來

美國海軍第一次在潛艦裝填與使用潛射魚叉反艦飛彈。

洛杉磯級核能攻擊潛艦蒙特佩利爾號(USS Montpelier SSN-765)在希臘索達灣(Souda Bay)

的基地裝填MK-67潛艦用機動水雷(SLMM)。MK-67是利用MK-37魚雷改裝而成的自走水雷,

佈放之後可以自力機動部署到特定地點(如敵方必經的狹窄航道),抵達後就潛伏在海床,相當於沉雷。

(上與下三張)洛杉磯級核能攻擊潛艦安納波里斯號(USS Annapolis (SSN 760)裝填一枚MK-67水雷

;艦內人員架設輸送通道、移除部分甲板,再將裝填的武器從艦首逃生艙口降入艦內儲彈架。

架設通道的過程十分複雜,要移除艦內許多地板;一旦架設完畢,裝填彈藥的速率就相當快。

 

在諾福克海軍造船廠進行工程、轉換成繫泊訓練艦(MTS)的拉霍亞號(USS La Jolla SSN-701),攝於2015年9月。在

改裝工程中,艦體被切成三段,原本武器系統以及反應器等艙間被移除,另外建造包含訓練設施、

住艙的船體,然後接上原有船體。轉成繫泊訓練艦後,拉霍亞號舷號改成MTS-701

轉成繫泊訓練艦的拉霍亞號(MTS-701)停泊在南卡羅來納查爾斯頓角的潛艦基地中。注意帆罩結合了新造部位

,艦尾上方也增加了額外艙間與平台。

改裝成繫泊訓練艦的舊金山號(MTS-711)被拖到查爾斯頓的潛艦基地,攝於2021年8月16日。

 

──by captain Picard

 


(1)   (2)

服役表現

洛杉磯級的高速與靜音能力使其能直接支援航艦戰鬥群,充當反潛屏衛,保護航空母艦不受蘇聯巡航飛彈潛艦如奧斯卡級(Oscar class)的威脅。冷戰結束以後,洛杉磯級昔日的主要對手──蘇聯潛艦力量大幅減弱,不過在1990年以來多次中東或巴爾幹半島的地區性戰爭中,本級艦仍扮演吃重的角色,包括發射戰斧巡航飛彈攻擊地面目標、運送特種部隊上岸偵察,以及海上封鎖等等。

在冷戰期間,美國海軍核能攻擊潛艦部隊經常在蘇聯海軍基地附近的水域執行近距離監視與情報蒐集,包括用電子截收桅杆截聽蘇聯基地之間的通信,近距離跟蹤、 監視往返基地的蘇聯潛艦,蒐集其聲紋資料(如有必要時會在很靠近蘇聯潛艦的距離拍攝其照片,如螺旋槳推進器、控制面等特徵),甚至在蘇聯海軍進行演習或潛 艦發射彈道飛彈時在附近偷偷監聽並蒐集情報;而這類任務常被美國官方稱為聖石行動(Operation Holy Stone)、尖峰行動(Operation Pinnacle)或系纜柱(Bollard)。 在冷戰結束前,洛杉磯級通常擔負秘密追蹤蘇聯艦艇、潛艦,以蒐集聲紋等情報,或者接近蘇聯在北極海域部署核能彈道飛彈潛艦的「冰下堡壘」;相叫於上一代的 鱘魚級與大鯧鰺級,洛杉磯級由於航速較高,在某些跟蹤場合比較能夠勝任,萬一被發現了也能以較快的速度逃脫。在這類任務中,若干操艦技術一流的美國潛艦官 兵運用洛杉磯級優秀的靜音能力與聲納性能,可以在敵方海域附近巡邏時,偷偷跟在蘇聯潛艦後面 蒐集聲紋資料,甚至趁蘇聯潛艦上浮時用潛望鏡偷拍蘇聯潛艦局部特寫照片,然後再偷偷溜走。不過在如此大膽、危險的行動中,如果操艦技術與耐力不夠,就很容 易弄巧成拙。此外,這種任務在稍早前蘇聯潛艦科技明顯落後、噪音居高不下時還容易些;等到靜音能力突飛猛進的蘇聯數種新型核能潛艦如 席拉級(Sierra class)、鯊魚級(Akula class)等陸續出現後,美國核能攻擊潛艦在執行此類跟蹤任務時的困難度就大幅增加。由於這些前蘇聯新銳潛艦的噪音大減,美國攻擊潛艦 與海洋音響監聽系統有效偵測蘇聯潛艦的距離銳減,導致美國潛艦往往必須非常靠近新型蘇聯潛艦,才能保持有效追蹤,如此只要稍有不慎就會撞到對方,或被對方 發現。如果發生碰撞,一般而言都會低調處理甚至保密,而撞船意味著美國潛艦艦長的官運就此蒙塵。但是反過來說,如果能成功蒐集到蘇聯潛艦的資料而且不被發 現,代表該美國潛艦艦長前途將一片光明,很有機會能晉升海軍更高的指揮職。

依照俄羅斯方面的資料,在1983年3月,蘇聯海軍維克托三級(Victor III)核能攻擊潛艦K305在日本周圍海域追蹤一艘美國海軍洛杉磯級核能攻擊潛艦,一路尾隨進入企業號(USS Enterprise CVN-65)的航母編隊。在接下來超過30天,K305潛伏在企業號的航母編隊裡,總共進行114輪潛望鏡深度搜索作業(Periscope Depth Excursions),平均約每六小時執行一次,使用潛望鏡以及各聲納系統,蒐集了大量企業號編隊作業的照片以及聲紋資料,包含艦載機起降、船艦編隊操作、發射武器等。依照K305的紀錄,整個作業期間企業號編隊都沒有察覺其存在。在1985年7月,K305再度前往日本周邊海域,執行代號「Mustachio」的情報蒐集任務,蒐集日本沿海的雷達、通信等各種電子情報信號(Electronic Intelligence,ELINT)。

在1985年9月,一艘洛杉磯級在日本外海進行測試作業時遭遇蘇聯海軍維克托三級(Victor III)核能攻擊潛艦K264號;K264號以激烈的戰術動作逼退這艘洛杉磯級,包括嘗試衝撞。為了避免發生碰撞,這艘洛杉磯級終止測試任務,排除水櫃上浮。蘇聯方面將K264的行動視為一次軟性的「獵殺成功」。此次事件隨後成為美國海軍潛艦部隊教範中,關於某些行為激進的蘇聯潛艦指揮官的典型案例。

在1993年,以「獵殺紅色十月」成名的美國軍事小說家湯姆.克蘭西(Tom Clancy )出版「核能潛艦之旅」(Submarine: a Guided Tour Inside a Nuclear Warship ),而本書的核心就是參訪洛杉磯級的邁阿密號(USS Miami SSN-755)以及英國特拉法加級(Trafalgar class)核能攻擊潛艦凱旋號(HMS Triumph S93)。

在1993年9月,比爾.柯林頓(Bill Collinton)總統上任後的首任國防部長阿斯平(Les Aspin)發佈了冷戰結束後美軍兵力結構的審查報告,稱為通盤檢討(Buttom-Up Review);在報告中,美國三軍的兵力大幅裁減,美國海軍船艦數量從喬治.布希(George H.W. Bush)卸任時的450到470艘,大幅減少到345艘,核能攻擊潛艦更從原本85至88艘,降到45至55艘,刪減幅度高達35~45%。因應核能攻擊潛艦需求大幅縮減,美國海軍決定提前除役部分早期型洛杉磯級,當這些潛艦服役到需要進行更換核燃料工程時就直接退役,不進行裝填燃料與翻修工程。

在1997年12月3日.,俄羅斯海軍一艘颱風級 (Typhoon class)彈道飛彈潛艦在邀請美國海軍監督下,於巴倫支海執行START I裁減核武的計畫,將艦上SS-N-20彈道飛彈射入水中使其自行沈沒銷毀。在作業期間,俄羅斯反潛兵力發現一艘美國洛杉磯級核能攻擊潛艦在附近出沒,俄 羅斯反潛兵力保持追蹤並警告這艘洛杉磯級離開;但這艘洛杉磯級持續接近到颱風級將近4公里的距離,俄羅斯方面威脅將投擲深水炸彈與榴彈到水中,隨後這艘洛 杉磯級才離開。

 

與蘇聯/俄羅斯潛艦碰撞事故

1.奧古斯塔號碰撞意外

在1986年10月3日於百慕達外海發生爆炸意外的蘇聯洋基一級(Project 667AU Nalim,Yankee-I class)

核能彈道飛彈潛艦K-219號,一枚SS-N-6彈道飛彈的液態燃料與滲入發射井的海水混和而爆炸並

擊穿外蓋射出。注意棕色的硝酸氣體仍從破裂的六號發射井冒出。洛杉磯級潛艦奧古斯塔號

(USS Augusta SSN-710)用被動聲納監聽到整個意外發生的過程。

 

在1986年10月3日,洛杉磯級潛艦奧古斯塔號(USS Augusta SSN-710)在百慕達外海追蹤一艘蘇聯洋基一級(Project 667AU Nalim,Yankee-I class)核能彈道飛彈潛艦K-219號時,用聲納監聽到了K-219號彈道飛彈發生爆炸的意外 ;當時,海水滲入K219的第六號彈道飛彈發射井,與裡面R27(SS-N-6)彈道飛彈的液態燃料產生反應而爆炸。依照日後美國海軍訪問當時K219副艦長Igor Kurdin以及Wayne Grasdock少校的紀錄,在莫斯科時間0514時,K219的BCh-2軍官發現海水正滲入艦上第六號彈道飛彈發射井,而且滲水情況變得越來越嚴重。在0525時,艦長Igor Britanov下令上浮到安全深度(約46m)並啟動泵浦排除六號發射井的積水。在5時32分左右,六號飛彈發射井下方開始有棕色的氣體冒出,這是飛彈推進系統的氧化劑紅發煙硝酸 (Red fuming nitric acid,由84%的硝酸、13%的四氧化二氮和1~2%的水組成)與水接觸反應產生的劇毒氣體;R27(SS-N-6)彈道飛彈燃料與海水接觸反應之後產生的氯、二氧化氮混合氣體,加上附近的熱量,使得飛彈推進器的氧化劑迅速分解出更多二氧化;這種高腐蝕性氣體不僅致命,而且腐蝕任何碰到的東西包括水密的橡膠墊、電子設備等,而且易燃。發現劇毒氣體冒出後,BCh-2軍官宣告意外警報並通知GKP(主控台),該艙間除了9名值勤官兵之外其他人都撤離到其他艙房;艦上人員在一分鐘之內採取必要的損管措施,包括關閉所有水密隔艙。約在5時38分,充滿劇毒氣體的六號飛彈發射井發生爆炸;這枚飛彈擊穿發射蓋而射入海中,艦上發生火災,飛彈燃料與海水反應產生的氣體開始瀰漫艦內(先前K219上已經發生過一次類似意外,另一個飛彈發射井因為海水滲入與飛彈燃料反應發生爆炸,這個飛彈發射井隨後被焊死)。K219兩名人員在事故發生時當場被炸死,一名人員也因為吸入劇毒氣體而迅速死亡;由於破損的艙蓋大量進水,K219迅速下沉,從原本的40m深度下沉到約300m。艦上人員開啟排水泵排除漏水,使得潛艦穩定下來不繼續下沉。事故後,約有25名人員一度困在一個水密艙間,直到艦上技術人員討論確認安全無虞後,艦長Igor Britanov才允許輪機長打開艙蓋讓那25名人員撤離。

當時K219的人員透過增加前、後艙室的氣壓以及關閉所有水密門,確保飛彈艙的毒煙不要蔓延;然而,腐蝕性毒煙卻開始腐蝕水密艙門的橡膠,破壞水密氣密並逐漸蔓延。在爆炸後,受損的彈道飛彈漏出了許多氧化劑並與海水混合,積在飛彈艙底不段製造更多劇毒腐蝕氣體。隨後為了確保船艦有足夠的電力,艦長下令啟動右舷反應器(原本只有左舷反應器在運作供電),在啟動反應器到臨界所需的數小時內,艦上損管人員多次進出充滿毒煙的四號艙(爆炸的六號飛彈管在此),評估損害情況並尋找爆炸時的傷亡人員;損管人員進入被毒煙充滿的四號艙時,劇毒侵蝕人員的防護衣以及皮膚。由於毒煙不斷在四號艙內產生,上午9時30分左右,艦長Britanov決定啟動抽水裝置,抽除四號艙底部的積水,讓將可能殘存的飛彈氧化劑抽除,希望減緩毒煙產生的速度;然而,實際上開始抽水的五分鐘後,艦上人員就發現這反而使情況惡化,海水原本可以阻隔毒煙與艙間,抽除海水之後,毒煙更迅速地從六號飛彈發射管擴散並接觸到四號艙,腐蝕設備並且造成火災。艦長只好下令放棄四號艙。到了傍晚18時,艦長下令啟動氟利昂滅火劑灌滿四號艙來撲滅火勢;到18時40分,艦上損管人員從三號艙打開四號艙門進去檢查情況,然而當損管人員從四號艙門進入五號艙(後半部彈道飛彈發射管區域)時,才發現裡面濃煙密佈,實際是五號艙內一直在燃燒,艦長立刻下令關閉五號艙,並在艙內灌滿氟利昂滅火劑。

五號艙動氟利昂面火劑30分鐘後,約在17時30分,艦上失去了右舷所有50Hz控制纜線,右舷反應器開始失控。當時根據艦上儀表,艦上核子反應器已經完成緊急關閉,但實際上並沒有(控制迴路已經失效);反應器內的控制棒系統無法放下,可能因為先前五號艙長時間燃燒(至少4小時)的高溫而受損,艦上人員只能進入艙內以手動控制將控制棒放下;四號艙不斷冒出的毒煙一路腐蝕水密門的橡膠,擴散到五號艙、反應器艙等,到晚間20時左右,艦體後部的人員已經放棄反應器艙,撤退到艦尾的第8到第10號艙。在20時30分,艦上的反應器控制軍官Nikolai Belikov穿戴氧氣裝進入反應器艙間,但是他只完成第一部反應器四根控制棒中之一的部署操作程序,就因氧氣即將耗盡而不得不折返。22歲的組員Sergei Preminin自願穿戴全套氧氣裝進入反應器艙,透過艦內通信系統依照Sergei Preminin的指令,完成了關閉反應器的全部程序;然而由於由於附近艙間長時間燃燒加熱,導致氣壓增加,使得Sergei Preminin要離開反應器艙時,因為壓力差而推不動艙門(反應器艙底部有一個抽氣泵浦來平衡艙壓,但Sergei Preminin啟動後,泵浦只工作幾分鐘就失效),最後Sergei Preminin因為氧氣耗盡以及熱衰竭,死在反應器艙裡,成為艦上第四名犧牲者。由於反應器已經關閉,在能夠確保穩定的情況下,K219的艦長Britanov下令潛艦以備用電池動力浮出水面。與莫斯科通聯後,上級下令K219原地等待救援,由一艘貨輪拖回7000公里外的母港Gadzhiyevo;然而貨輪嘗試用繩索連結K219嘗試拖帶,卻沒有成功。此時,K219上的毒煙已經滿佈全船,最後僅存的尾部艙房都失守。在6月4日凌晨1時左右,艦長Britanov下令全艦人員疏散到拖船上,疏散工作在1時45分完成,只剩艦長帶領五名軍官留守艦上,並持續用無線電詢問莫斯科是否允許棄艦。隨後莫斯科下令由艦上的安全軍官Valery Pshenichny接替指揮,並命令K219人員從拖船上回到潛艦值勤,但艦長Britanov沒有執行。此後,K219進水越來越嚴重,逐漸下沉,拖帶的纜繩在10月6日上午6時30分斷裂;當潛艦下沉到帆罩前部控制舵面被海水淹沒時,艦長Britanov以及留守的五名軍官棄艦撤離,K219隨後沉入Hatteras Abyssal Plain海底。隨後,因為關閉反應器英勇犧牲的Sergei Preminin被蘇聯軍方追贈紅星勳章,但是艦長Britanov因為抗命而免職,並遭到疏失、破壞裝備、叛國等罪名起訴;不過1987年5月30日,蘇聯國防部長Sergey Sokolov因為兩天前德國人馬提亞斯·魯斯特 (Mathias Rust)駕機穿透蘇聯領空降在克林姆林宮附近的事件而被解職,新任國防部長Dmitry Yazov撤銷了對Britanov的起訴。日後Britanov也表態,拒絕支持俄羅斯政府對K219事件的解讀。

蘇聯Delta I核能彈道飛彈潛艦K279在1986年與美國潛艦碰撞受損的照片,艦首左側與帆罩頂部

都有損壞。部分美國人士認為這就是與美國奧古斯塔號(USS Augusta SSN-710)相撞所造成。

隨後在10月20日,繼續執行巡邏勤務的奧古斯塔號撞上某個東西,導致艦首受損,只好回港整修,整修費用約270萬美元 ;尷尬的是,奧古斯塔號這次值勤的主要任務之一,就是要測試艦上新近安裝的改良型聲納系統的效能。至今美國官方從未正式公布奧古斯塔號碰撞意外的經過,某種說法是奧古斯塔號其實就是與K-219相撞,但當時K219艦長Igor Britanov、副艦長Igor Kurdin以及少校Wayne Grasdock都否認K219遭撞。一種可信度較高的說法是奧古斯塔號在追蹤一艘蘇聯三角洲-I級(Project 667B Murena,Delta-I class)核能彈道飛彈潛艦時,與該艦發生碰撞(一說是該艦或者負責掩護該艦的勝利級核能攻擊潛艦得知奧古斯塔號,進而採用瘋狂伊凡迴旋動作來撞擊奧古斯塔號),蘇聯方面有一張三角洲-I級潛艦K-279號艦首 左側與帆罩頂部正面撞擊受損的照片。曾有美國民間人士認為奧古斯塔號撞擊的是K-279,但蘇聯方面則有人認為奧古斯塔號撞上的是K-457。

在1987年7月,剛整修完成的奧古斯塔號又加裝了若干新開發 的聲納系統進行測試,包括BQQ-10 ARCI聲納以及BQG-5D寬孔徑被動陣列聲納(Wide Aperture Array,WAA),這些新科技準備用於新一代的海狼級(Sea Wolf clsas)核能攻擊潛艦上。

2.巴頓.魯吉號與柯斯特羅曼號(K-276)碰撞意外

(上二圖)1992年2月11日晚間與美國巴頓.魯吉號(USS Baton Rouge SSN-689)核能攻擊潛艦碰撞的

俄羅斯Sierra  I 級核能攻擊潛艦 柯斯特羅曼號(Kostroma K-276),帆罩前端上部擠壓受損。

該艦修復後,在帆罩正面漆上一個「1」(下圖),代表獲得一次勝利。

 

1992年2月11日晚間8時16分,洛杉磯級潛艦巴頓.魯吉號(USS Baton Rouge SSN-689)在巴倫支海域、可拉半島靠近莫曼斯克(Murmansk)的近海 (距離Kildin島约15海里,按照俄羅斯標準,是在俄羅斯12海里領海內)作業時,與一艘俄羅斯席拉I級(Sierra  I class)核能攻擊潛艦 柯斯特羅曼號(Kostroma K-276,完工之初命名為Crab)發生碰撞 ;席拉I級是1980年代蘇聯在勝利三級(Victor III)之後出現的第二種靜音化潛艦,而且是蘇聯第一種採用高曲度七葉片螺旋槳推進器的潛艦(最早期的勝利三級使用一組同軸反轉四葉片螺旋槳 ,之後的改良型才換上高曲度七葉片螺旋槳;不過最早的席拉級似乎仍採用六葉片形式的螺旋槳) ,整體靜音能力可能與鱘魚級相當。巴頓.魯吉號在1988年的翻修工程中換裝包括AN/BQQ-5C聲納與CSS MK-1數位化射控系統等新裝備。依照美國方面的說法,當時巴頓.魯吉號在潛望鏡深度航行,以電子截收桅杆伸出水面並監聽俄羅斯海軍基地之間的通信(而不是反潛搜索),艦尾並未部署拖曳陣列聲納, 柯斯特羅曼號則從巴頓.魯吉號後方的聲納盲區撞上巴頓.魯吉號艦尾 ;依照柯斯特羅曼號受損的照片,其帆罩前部上方因擠壓而變形破裂,顯示 該艦似乎是在上浮的過程中撞上巴頓.魯吉號。

依照美國方面的說法,巴頓.魯吉號是在執行電子情報蒐集任務時遭到柯斯特羅曼號碰撞,而且兩艦在碰撞之前完全沒有發現彼此的存在;然而,依照俄羅斯的說 法,巴頓.魯吉號當時就是在追蹤柯斯特羅曼號或其他俄羅斯潛艦(某種說法甚至是柯斯特羅曼號發現了正在跟蹤的巴頓.魯吉號,而蓄意進行衝撞)。不過, 發生碰撞的是巴倫支海靠近海岸的地方,充斥著海浪上岸而破碎的噪音以及周遭大量近海漁船的柴油機噪音,各種背景噪音在很淺的海底與沿岸之間反射,對於被動 聲納探測造成嚴重的干擾,根本不適合進行反潛偵測;俄羅斯 部署在當地的近岸聲納警戒系統對巴頓.魯吉號 這樣的靜音型潛艦,能有效偵測的距離不超過5km。依照俄羅斯方面的說法,俄羅斯潛艦在聲學環境 較為不利的巴倫支海被要求仔細地操作,每次變化深度與航向都需使用聲納探測周邊,並需經常進行 水平的環形動作來清掃尾部聲納盲區。 綜合以上,這次碰撞屬於純粹意外事件的可能性居多,雙方的聲納系統都很難即時偵測到均相當安靜的彼此,而且潛艦相互追蹤通常不會在聲學環境惡劣而且運動空 間受限的近海進行。

意外發生後,美國國務卿詹姆斯.貝克(James Baker)與俄羅斯總統葉爾欽(Boris Yeltsin)立刻進行了會談;而俄羅斯海軍則指控美國海軍仍持續在俄羅斯海軍基地附近的水域頻繁進行各項軍事活動,即便冷戰已經結束。然而,這次意外並沒能使美國海軍立刻停止這類活動,一年之後的1993年3月30日,又發生美國鱘魚級潛艦茴魚號(USS Grayling SSN-646)在俄羅斯海軍莫曼斯克(Murmansk)海域與一艘俄羅斯三角洲四型(Delta IV  class)核能彈道飛彈潛艦諾沃摩斯科夫斯基號(Novomoskovsk K-407)相撞的意外。

這次碰撞對巴頓.魯吉號與Crab號都造成一定程度的損壞,但雙方都沒有傷亡。依照美方的說法,巴頓.魯吉號艦體後部被撞擊處出現刮痕與凹損,左舷水櫃也 出現兩道輕微裂痕;雖然不算嚴重的損傷,但是巴頓.魯吉號是單殼潛艦,任何壓力殼的直接損傷都會影響其水密完整性,增加潛航時的風險。經過簡單的整修後 (並未對艦體損傷進行徹底處理),巴頓.魯吉號在1992年6月29日恢復值勤;然而,當時該艦到了進行更換爐心的昂貴工程時候,估計更換反應器燃料以及 修復壓力殼所需的經費超過了預算。因此,美國海軍在1993年9月17日將巴頓.魯吉號降為備役艦(某些報導指出巴頓.魯吉號在1993年1月就以經停止 值勤),並在1995年1月13日除役;魯吉號僅服役16年,是最早除役的洛杉磯級。而柯斯特羅曼號則在1992年6月底完全修復,事後該艦人員在帆罩前 方漆上一個「1」來表示獲得一次勝利。

一般意外事故

在1981年7月26日,尚未交付的拉霍亞號(USS La Jolla SSN-701)在進行海上測試。在27日上午6時,拉霍亞號在水下360英尺(約110m)全速航行,大軸以每分鐘6000轉輸出;此時,在艦上主持試航的海曼.李高佛上將進入輪機室,並下達「crash back」指令,潛艦推進系統立刻從全速前進改為全速倒退,潛艦會因而快速潛艦。這項測試主要是將潛艦結構與輪機推到極限,艦上的通用電船工程師測量潛艦在極端狀況下的表系;此後,全艦都在等待李高佛下達「ahead 1/3 」的俥令(1/3功率向前推進)使船艦重獲控制,然而李高佛卻遲遲沒有下令。當拉霍亞號完全停止時,艦長大喊「船艦在水中停止」(ship dead in the water),然而李高佛仍未下令;於是仍在全速逆轉的拉霍亞號開始迅速向後倒退,艦首指向下方,艦體開始滾轉傾斜。此時,艦長自行下令「ahead 1/3 」;在接下來三分鐘,拉霍亞號繼續掉深數百英尺(在此之前,拉霍亞號從沒有下潛到顯著超過400英尺的深度),可能接近艦體壓潰邊緣,距離海底不到半個艦體長度。此後,艦長終於成功將拉霍亞號控制住並上浮。負責指揮這次試航的李高佛上將,對於拉霍亞號險些失控負有主要責任。這件意外給予當時意圖除掉李高佛的海軍部長約翰.李曼一個有力的把柄;在1982年1月31日、李高佛剛滿81歲,雷根總統簽署了李高佛的退伍令。在1982年底,位於舊金山外約30英里,正在潛望鏡深度航行的拉霍亞號,與附近水域浮航中的核能攻擊潛艦大鯧鰺號(USS Permit SSN-594)發生擦撞意外,拉霍亞號的舵面受到輕微損害,而大鯧鰺號則是底部龍骨部位被刮到,留下長3.05m、寬0.91m的刮痕。

在1989年1月17日,洛杉磯級的諾福克號(USS Norfolk SSN-714)在漢普頓路海峽(Hampton Roads)的查爾斯.萊特角(Cape Charles Light)與對向的美軍火星級乾貨彈藥補給艦聖地牙哥號(USS San Diego AFS-6)發生輕微碰撞意外;當時諾福克號由資淺軍官值勤,在與聖地牙哥號交會時,左舷撞上航道浮標,諾福克號修正航道卻操作過度,撞上了聖地牙哥號。此事件後,美國海軍頒佈措施,限制美國海軍潛艦在漢普頓路海峽之類狹小水道的機動與航速。

在1989年6月,洛杉磯級的休士頓號(USS Houston SS-713)支援拍攝著名軍事小說改編的電影「電影獵殺紅色十月」(The Hunt for Red October),扮演故事情節中的姊妹艦達拉斯號(USS Dallas SSN-700);然而就在拍片之前到這一年結束,休士頓號遇上一連串倒楣事。在參與拍片之前,休士頓號就發生閥門破損的意外;在6月14日拍片期間,休 士頓號在聖皮多海峽(San Pedro Channel)意外纏住一條浮標纜線,並將拖著浮標的船Barcona號順勢拖入海中,造成一人喪生。拍片結束後兩天,休士頓號在返回聖地牙哥途中被漁 船Fortuna號的漁網纏住,幸而無人傷亡。在1989年7月1日,休士頓號在基地外海執行例行訓練,在潛望鏡深度執行通氣管通風作業時,海水突然從通 氣閥大量湧入,海水進入電池間,與電池溶液混和產生有毒氯氣,進水的艦體也呈傾斜姿勢下沈;艦上人員企圖以自身動力與航行操作來讓潛艦上浮,但仍無法阻止 進水趨勢而逐漸下沈,最後只好將大量壓縮空氣打入水櫃執行緊急上浮,才順利避免沈沒並浮出水面。經過檢查之後,這次意外主要是通氣閥門失效而無法關緊,導 致大量進水。此後在8月1日,休士頓號的輪機室發生一場電器火災;在9月,休士頓號在一次演習中,因為導航錯誤而過度接近直昇機投擲的反潛魚雷;在11 月,休士頓號再度因為導航失誤而損失了該艦的拖曳聲納。因為1989年這一連串意外,導致部分艦上人員稱這艘潛艦「來自於地獄」。

 

在2001年2月撞沈日本愛媛丸後的格林維爾號,正在珍珠港的海軍船塢內檢修,

注意艦體左側留下的擦痕。

2001年2月9日下午,688-I型潛艦格林維爾號(USS Greeneville SSN-772)在夏威夷歐胡島南岸上浮時,由於重大的程序疏失,將正好經過上方的日本愛媛縣立宇和島水産高等學校實習船愛媛丸撞沈。當時格林維爾號正搭 載16名民間貴賓進行公關活動(Distinguished Visitor Embarkation,DVE) ,潛艦人員邀請上艦訪問的貴賓參與潛艦操作;原本格林維爾號對周遭的船隻保持接觸船位評估(Contact Evaluation Plot,CEP),其中愛媛丸被賦予S-13的代號,在12時58分被判定正在遠離格林維爾號;到了13時,格林維爾號停止了CEP作業,並從13時 15分展開一系列相當劇烈的操艦運動,包括高速航行、轉彎、快速下潛以及緊急上浮,過程中包括邀請民間貴賓參與操作。在13時42分,格林維爾號展開緊急 上浮(由兩名貴賓啟動水櫃高壓吹除),該艦在13時43分衝出水面時正好撞擊從上方通過的愛媛丸,巨大的力量當場將愛媛丸撞成兩截,瞬即沈沒,導致9人死 亡。這件意外引起日本方面強烈不滿(在當時衝擊了美日關係),事後該艦艦長也被調職懲處了。諷刺的是,1943年11月2日太平洋戰爭中,一艘日本的運輸 艦愛媛丸被美國潛艦比目魚號以魚雷擊沈。 同年8月27日,格林維爾號又在進入賽班島港口時不慎擱淺,造成若干損傷。在2002年1月27日,距離愛媛丸事件還不到一年、距離擱淺不到四個月,格林 維爾號與美軍奧斯汀級船塢運輸艦奧格登號(USS Ogden,LPD-5)在安曼外海進行人員轉移時,又不慎發生碰撞,奧格登號油槽破裂,數千加侖燃油洩入外海中。

(上與下)2005年1月在海底觸礁的舊金山號,艦首聲納音鼓完全撞毀。

照片攝於在普吉灣海軍造船廠整修期間。

 

2005年1月8日,洛杉磯級潛艦舊金山號(USS San Francisco SSN-711)在關島以南675km處在海面以下160m的深度全速前進(超過30節)時 ,於當地時間11時43分(格林威治時間2時43分)撞擊海底山脈;由於撞擊相當猛烈,舊金山號艦首嚴重受損、一度有沈沒危險,艦上官兵在劇烈衝撞 的當下被拋向四處,2/3官兵(96名)受到輕重傷,其中一人頭部傷勢嚴重,後來不治死亡 。撞擊發生之後艦上人員立刻對壓載水櫃進行緊急吹除,不過由於大量瞬間釋放的壓縮空氣在壓載水櫃前部炸出幾個洞,因此緊急吹除後大約過了30秒,潛艦才開 始上浮,於當地時間11時44分左右浮出水面。舊金山號的艦首水櫃與聲納音鼓嚴重受損,但 艦體耐壓殼、反應器與控制系統仍然完好(艦上攜帶的武器也沒有受損),因而得以在美軍其他船艦護衛之下自力航行至關島進行緊急檢修 。事後發現當時舊金山號仍使用美國國防測繪局於1989年繪測的海圖,並沒有明確標示這座海底山脈,但是美國海軍此時有其他海圖將此區標示為危險水域,顯 示美國海軍的海圖情資傳輸程序有所疏失。 日後在2008年,美國馬薩諸塞大學進行的一項研究顯示,根據地球資源衛星拍攝的照片,舊金山號發生撞擊的海域內一座海底山脈已經升高至距離水面100英 尺的範圍內;這份研究報告指出,美國海軍沒有用新數據來更新船艦上的海底地形圖;而美國海軍認為,美蘇冷戰結束後,因應國際局勢轉變,中東海域成為冷戰以 後美國海軍最優先測繪的區域,而舊金山號發生撞擊事件的海域並不是進行測繪的首要地區。

整修中的舊金山號,切掉原本撞毀的艦首部位,換上已經除役的姊妹艦火奴魯魯號的艦首。

在關島經過緊急整修後,舊金山號在2005年8月26日自力航行抵 達美國西岸普吉灣海軍船塢(Puget Sound Naval Shipyard ,PSNS)。在當時,美國海軍對於是否修復舊金山號有兩種評估:當時有另一艘洛杉磯級火奴魯魯號(USS Honolulu SSN-718)即將面臨更換核燃料翻修工程,該艦艦齡比舊金山號少四年。當時美國海軍有兩種方案:第一是將火奴魯魯號除役,移植火奴魯魯號的艦首來替換舊金山號損壞的部位;第二則是放棄修復舊金山號,然後對火奴魯魯號進行昂貴的更換核燃料翻修工程。經過評估後,前一次舊金山號在2000至2002年進行過更換核燃料棒的大翻修工程,反應器活性能服役到2017年,使用火奴魯魯號艦首來修復該艦的成本估計為7900萬美元;而若為火奴魯魯號進行更換核燃料翻修工程,花費估計高達1.7億美元。在2006年6月,美國海軍宣布,將火奴魯魯號除役(該艦在2006年10月停役),利用該艦艦首修復舊金山號;不過這項維修工程最後實際花費達1.34億美元。舊金山號在2008年10月10日從普吉灣海軍造船廠( Puget Sound Naval Shipyard)出塢,2009年4月完成所有測試,並重回現役。

在2007年1月8日,洛杉磯級新港紐斯號(USS Newport News SSN-750)在阿拉伯海荷姆茲海峽作業時與一艘日本巨型油輪最上號(Mogamigawa)發生輕微碰撞。當時最上號通過新港紐斯號附近時,由於文丘里效應(venturi effect),將當時浮航的新港紐斯號吸向最上號。

(上與下)在2009年3月與紐奧爾良號碰撞的688-I型潛艦哈佛特號,受損的帆罩向右歪到一邊。

在2009年3月20日,本級艦哈佛特號(USS Hartford SSN-768)在波斯灣荷姆茲海峽與聖安東尼奧級船塢運輸艦紐奧爾良號(USS  New Orleans LPD-18)發生碰撞,哈佛特號的帆罩部位正面撞上紐奧良號,撞擊過程中哈福德號一度滾轉約85度。撞擊導致哈佛特號正面破損,與艦體連結處破裂進水,整個帆罩並微微向右歪曲,艦上有15人受到輕傷;而紐奧 良號被撞後油槽破裂,造成95000公升的燃油外洩;事發後兩艘艦艇都以自身動力返港整修;事後檢查顯示哈佛特號的推進系統並未受損。根據事後調查,肇事主因是當時哈佛特號的值班人員過於鬆懈,瞭 望員在睡覺,航海值班人員在聽iPod,而當時艦長也不在控制室 ,因此沒有即時察覺正與紐奧良號逼近,哈佛特號的艦長後來遭到調職。美國海軍與通用電船簽署哈佛特號的整修合約,原本合約價值3740萬美元 ,然而該艦2010年1月完成修復時,最後實際花費高達1億260萬美元;哈佛特號在2011年2月重回現役。 哈佛特號在2003年10月25日也曾於義大利薩丁尼亞島附近海域發生擱淺意外。

2012年5月23日晚間,在樸茨茅斯海軍船塢整修的邁阿密號(SSN-755)發生大火。

在2012年5月23日晚間5時41分,在緬因州樸茨茅斯海軍船塢(Portsmouth Naval Shipyard in Kittery, Maine)內進行大修(在2012年3月1日進塢,原訂工時為20個月)的洛杉磯級潛艦邁阿密號(SSN-755)的前部艙區突然發生大火;由於火災區域溫度極高並產生大量有毒氣體,消防人員極難接近,花了12小時才撲滅火勢,過程中有7名消防隊員受傷 。雖然這場大火並沒有波及反應器艙間,事故期間邁阿密號的反應器也早已停機,沒有任何核子外洩產生;然而艦體前部的控制室、武器艙、人員居住區在持續超過10小時的火災高溫中受損嚴重, 裡面裝備陳設全部需要重造,初步估計需要總共花費4.5億美元才能修復 。結構測驗顯示經過火災的邁阿密號的艦體強度與完整性並未被破壞,而美國海軍也曾初步打算以2011年除役的洛杉磯級核能攻擊潛艦曼菲斯號(USS Memphis ,SSN-691)上的裝備部件用來修復邁阿密號,如此可以降低成本;不過曼菲斯號是第一批洛杉磯級核能潛艦,艦上的電子裝備和屬於改進型洛杉磯級的邁阿密號顯著不同 ,因此這個構想不切實際。

邁阿密號起火點是施工現場的工業用吸塵器,然而事後調查卻發現是患有焦慮症、抑鬱症的船廠工人James Fury故意縱火;5月23日的火災是因為James Fury焦慮症發作、想提前下班,以香菸和打火機將船艙內的地毯點燃,工業用吸塵機吸入火星之後引燃了裡面的碎屑而釀成大火。在6月16日,James Fury再度在潛艦外船塢支架上以酒精棉球縱火(不過只造成極輕微的損害),此次則是由於與前女友傳遞簡訊後焦慮症發作,想提早下班,便在船塢支架上點火。後來James Fury被判處17年以上有期徒刑(在聯邦監獄執行),並且必須賠償4億美元。

由於邁阿密號火損正逢美國瀕財政算懸崖(United States fiscal cliff),使美國海軍高層和美國國會對於是否應該耗費鉅資修復這艘艦齡26年的潛艦十分猶豫。美國海軍高層考慮是否放棄修復,就此將邁阿密號除役(該艦原訂服役到2020年以後),但緬因州 (即停放邁阿密號的樸茨茅斯船塢所在地)的參議員則反對。隨後美國海軍與通用電船簽約,在2012年9月起展開對邁阿密號的修復工作。

在2013年2月,由於美國財政懸崖爭議持續懸而未決,未能按時產生2013財年的預算,美國海軍表示如果2013年3月1日之前不能通過2013財年國 防預算,就自動展開40億美元的預算刪減,將廣泛影響美國海軍部署活動、裝備維護與採購,例如邁原訂普洛維斯頓號(USS Providence SSN-719)價值4500萬美元的維修工程取消,邁阿密號的修復工作也遭到推遲(如果及時展開修復,邁阿密號預計在2015年4月底完成修復工作,並 能再服役10年)。 在2013年8月6日,美國海軍正式宣布將放棄維修邁阿密號,並於8月8日將該艦從美國海軍戰鬥序列除名,這是由於削減開支措施,使美國海軍沒有足夠的經 費進行這項維修工作;2012年中旬評估整修邁阿密號需要4.5億美元,然而在2013年的進一步評估之後,邁阿密號被發現更多結構裂縫,高壓海水與冷卻 管路、鉚丁等也被發現因為環境因素而造成的損害,使得修復所需的經費大幅上升 至7億美元。如果要繼續進行修復,美國海軍必須在2014財年撥款3.9億美元,如此就會直接影響現役水面艦艇、潛艦的維護工作。至2013年中旬,美國 海軍已經投入至少940萬美元在修 復邁阿密號的項目中。 在2014年3月28日,美國海軍在樸次茅茲海軍船塢舉行邁阿密號的除役典禮。邁阿密號 成為第一艘除役的洛杉磯改進型潛艦(也是第一艘除役的、帶有垂直發射器的洛杉磯級),也是美國海軍第一艘毀於承平時期船塢事故的潛艦以及核動力艦艇。

在2012年10月13日,洛杉磯級的蒙特波利爾號(USS Montpelier SSN-765)在佛羅里達北部海域於演習期間在潛望鏡深度航行時,與提康德羅加級飛彈巡洋艦聖賈辛托號(USS San Jacinto CG-56)發生碰撞,聖賈辛托號的艦首撞上蒙特波利爾號艦尾,沒有人員傷亡,兩艦的動力系統也都沒有受損,事後都以自身動力回航。 在2013年8月中旬,消息傳出估計修復蒙特波利爾號所需的經費比2月時估計的3200萬美元還要多50%,這是因為艦體後段一塊11英尺X18英尺的受損壓力殼需要更換;蒙特波利爾號原訂在2013年7月修復,也延後到2014年初。

在2014年4月19日,洛杉磯級的傑佛遜市號(USS Jefferson City SSN-759)從聖地牙哥啟航前往西太平洋海域進行為期六個月的部署,然而該艦核子推進器的冷卻迴路被發現有輕微外洩(一天數加侖),導致該艦從6月 21日起就停在關島進行檢查,該艦原訂部署任務遂無法進行。美國海軍原本排定在2015年夏季為傑佛遜市號進行22個月的塢修作業(位於珍珠港),由於冷 卻迴路已經發現出現裂縫,所以美國海軍打算提前展開塢修作業,然而此時船塢的作業都已經排滿。

2010年代潛艦維修進度落後問題

在2018年12月12日參議院武裝部隊委員會(Senate Armed Services Committee )的聽證會上,美國政府審計組織(GAO)提出另一份關於美國海軍船艦維修狀況的報告,指出2012到2018財年,美國海軍艦隊只有30%的維修工作準時完成,而其餘工程延誤的船艦(包含航空母艦、水面艦、潛艦等)則因為維修延誤而損失總計27000個在海上值勤或訓練的工作天數,而且因等待維修而損失的工作天數年年增高;以2018年內為例,總計在四家公營造船廠以及其他承接維修業務的民營船廠的業務範圍裡,水面艦艇因等待維修而損失4250個工作天,核能攻擊潛艦部隊損失1500天。

在2017年10月時,有高達15艘潛艦停航、等著排隊進入船廠維修。由於船廠的維修工作消化不完,有三艘洛杉磯級核能攻擊潛艦的潛航認證在漫長的等待維修期間過期失效,包括聖胡安號( USS San Juan SSN-751)、博伊希號( USS Boise SSN-764)、夏洛特號( USS Charlotte SSN-766);其中,博伊希號已經停役在諾福克等待維修長達四年。美國海軍作戰部副部長(Vice Chief of Naval Operations)比爾.莫爾上將(Adm. Bill Moran )在參議院武裝部隊委員會接受質詢時進一步表示,這些都是長年存在的問題,因為主要負責維修船艦的公營船廠業務早已飽和,並且優先處理逐漸老化的彈道飛彈潛艦部隊以及核子動力航空母艦的維修工作,導致核能攻擊潛艦部隊的維修工作受到排擠。前述三艘核能攻擊潛艦 排定在2019年初進塢,其中博伊希號排定在2019年1月進入民營新港紐斯(New Port News)的船塢維修,聖胡安號與夏洛特號則預定在2019年2月進塢 ;然而,實際上博伊希號在2019年內都無法排入新港紐斯船廠,只能繼續停泊在諾福克,維修工作進一步推遲到2020年。比爾.莫爾上將在聽證會中表示,由於造船廠能量不足、等待維修的船艦過多,美國海軍艦隊可用的船艦數量顯著下滑;美國海軍會更多將核能潛艦維修工作釋出給民間船廠,以分攤公營船廠壓力、減緩過多艦艇卡著等待維修的問題。GAO官員 John Pendleton在聽證會中表示,短期內大量船艦停航等待維修的情況根本無從改善。

以博伊希號為例,該艦在2015年1月結束前一次戰備部署返航後,原訂在2016財年展開維修週期,然而當時諾福克海軍造船廠(Norfolk Naval Shipyard)忙著為彈道飛彈潛艦進行更換燃料棒工程、航空母艦維修、將除役的核能攻擊潛艦轉為靜態訓練艦(Moored Training Ships)等工程,根本排不上博伊希號的維修。美國海軍轉而設法將博伊希號交給民營的通用電船或新港紐斯船廠進行維修,然而這兩個船廠的工作也早已滿檔;而且這兩家民營船廠主要業務是建造新潛艦,對於更複雜的潛艦維修並不像公營船廠熟悉。隨後新港紐斯船廠贏得博伊希號的維修合約,但當時該廠正忙於另外兩艘洛杉磯級核能攻擊潛艦海倫納號(USS Helena SSN-725)以及哥倫布號(USS Columbus SSN-762)的維修工程,導致博伊希號的閒置時間進一步延長。原本美國海軍希望新港紐斯船廠在2018財年就能展開博伊希號的維修工程,然而依照2017年USNI信息,無論新港紐斯或通用電船,在2019財年之前都沒有能量來維修博伊希號。博伊希號在2018年6月18日抵達新港紐斯,準備展開25個月週期的延伸工程翻修( extended engineering overhaul),然而隨後因為新港紐斯工作滿檔,只好回到諾福克海軍船廠繼續閒置。

在2020年5月26日,NAVSEA主管湯姆斯.摩爾少將向USNI透露,在諾福克閒置超過四年的博伊希號終於進入新港紐斯船廠,即將展開延宕已久的維修工程。湯姆斯.摩爾少將表示,經過海倫納號以及哥倫布號的維修工程後,新港紐斯船廠已經更加熟悉現役潛艦的維修工程。湯姆斯.摩爾少將表示,過去新港紐斯船廠對於現役船艦複雜維修工程有豐富經驗(包含核子動力航空母艦、潛艦的核燃料再裝填工程),然而近10年該廠結束潛艦維修業務之後,許多專業經驗與能力都流失了。湯姆斯.摩爾少將表示,新港紐斯一開始完全低估核能潛艦維修工程的複雜度,展開海倫納號與哥倫布號的維修工程之前,完全沒有向海軍詢問過潛艦維修工程的相關資訊;直到展開工作後,才發現挑戰性遠超過預期,進度嚴重落後。NAVSEA一開始沒預料到新港紐斯如此缺乏潛艦維修經驗,而當新港紐斯向海軍求救之後,NAVSEA立刻開始提供必要的協助。在過程中,NAVSEA已經將潛艦維修工程、計畫、採辦流程(Submarine Maintenance Engineering, Planning and Procurement,SUBMEPP)分享給新港紐斯,並且開放樸次茅茲海軍船廠(Portsmouth Naval Shipyard)的工作流程,包括對潛艦進行一般工程維修(Engineered Overhaul,EOH)的所有計畫流程與事項。NAVSEA也派遣前公營船廠資深主管到新港紐斯,協助新港紐斯強化船艦監造(Supervisor of Shipbuilding,SUPSHIP)能力,NAVSEA 的潛艦壽期管理組織(NAVSEA 07 submarine lifecycle management organization)也花了不少時間協助新港紐斯。NAVSEA協助新港紐斯船廠,參考航空母艦的反應器燃料裝填翻修工程(RCOH),為潛艦翻修項目制訂合同、採辦以及計畫等流程。

依照新港紐斯船廠發言人Duane Bourne向USNI透露的信息,海倫納號的維修工程可在2020年底完成,而哥倫布號的維修工程則可望在2021年上半完成。海倫納號是在2017年10月展開維修工作,原本是一項塢期六個月的選擇性受限可維護性工程(selected restricted availability),最後卻花費三年,最快2020年第三季才能交付。哥倫布號在2017年6月進入新港紐斯船廠展開工程翻修(EOH),原訂是在2019年8月底完成,但最快要到2020年底或2021年初才能完成。藉由前兩艘潛艦的大規模翻修工程,湯姆斯.摩爾少將認為新港紐斯對於維修潛艦已經更加上手,在博伊希號的維修工程將表現得更好。湯瑪斯.摩爾少將表示,樸次茅茲海軍船廠(Portsmouth Naval Shipyard)對潛艦進行EOH工程的工期是25個月;經過海倫納號以及哥倫布號的磨練,湯瑪斯.摩爾少將認為博伊斯號的EOH工程應能在30個月內完成。

在2020年9月21日,美國海上系統司令部(Naval Sea System Command)發言人 Colleen O’Rourke表示,博伊希號(USS Boise SSN-764)的翻修工作的初期計畫以及工程的費用估算已經出爐,約需3.518億美元,該艦從2020年稍早進入HII集團紐波特紐斯船廠的船塢進行評估;而完整的輪機/機電翻修工程的合約仍在商議,包含核子推進系統的仔細維修以及升級工作。到此時,博伊希號翻修工作已經確認的額度約3.55億美元,包含各種已經頒佈合同的先期計畫項目,翻修工程預計在2023年5月完成,距離博伊希號2015年完成前一次部署離開作戰序列有八年之久。Colleen O’Rourke表示,最初博伊希號翻修工作預估是25個月,但實際上應該要花費更久。博伊希號翻修工作的合約經費會從2020財年的作業維修項目(Operations & Maintenance)開始編列。但實際上,由於COVID19疫情以及隨之而來的供應鏈等問題,加上船廠業務繁忙,博伊希號仍繼續閒置在新港紐斯船廠數年,直到2024年2月下旬才簽署維修合約。

在2024年2月23日,新港紐斯造船廠正式獲得總值11.7億美元合約修正,展開博伊希號的翻修工作,合約包括維護與翻新船艦結構、水櫃、推進系統、機電系統輔助系統、內部裝修等;如果所有選項都執行,合約總值會達到12億3831萬2189美元。維修工作在新港紐斯位於維吉尼亞州的船廠展開,預計2029年9月完成,無論是合約工期跟成本都比先前的估算大幅增加。這意味著博伊希號最快在2029年下旬才能重回海上,2030年左右重新服役,距離該艦前一次完成部署(2015年初)長達15年左右,屆時博伊希號艦齡37年以上,意味著該艦約38%的役期都用在這一輪閒置與翻修。

 

除役

冷戰結束後美國海軍潛艦部隊規模持續縮減 ,最早期沒有垂直發射器的洛杉磯級從1990年代後期開始續除役;然而美國潛艦部隊的任務反而變得日漸繁重,2000年代開始還要應付逐漸在西太平洋崛起的中國海上力量。接替洛杉磯級的維吉尼亞級(Virginia class)核能攻擊潛艦從2004年起陸續投入服役,然而他們入役的速度趕不上洛杉磯級的除役高峰。

原本美國海軍打算在2014年除役三艘早期批次的洛杉磯級,分別是達拉斯號(USS Dallas SN-700,原訂2014年9月26日除役)、拉霍亞號(USS La Jolla SN-701,原訂2014年12月1日除役)與諾福克號(USS Norfolk SSN-714),但最後只有諾福克號在該年12月11日除役。達拉斯號預定延長役期到2017財年,這可能是因為美國海軍放棄修復火災受損的邁阿密號 (SSN-755),而德州的達拉斯海事博物館也計畫等達拉斯號除役拆解時,接收部分艦體(如帆罩)作為展品。

拉霍亞號在2014年12月從戰鬥序列除 名,在2015年2月進入諾福克海軍造船廠(Naval Vessel Register),進行改成靜態繫泊訓練艦(Moor Training Ship,MTS)的工程,工期32個月。繫泊訓練艦的艦內結構以及操縱系統、電子設備等都完全模擬實際潛艦,只是不能真實出航以及下潛無法真實下潛,用來訓練潛艦官兵熟悉潛艦上的作業。改裝工程包括將艦體拆解成三個部分,將部分艦體(如武器)移除,另外加入一段包含作戰訓練艙室、軍官艙間、警衛系統等的新艦體;原本艦體中段反應器艙除了通道、結構之外,其餘全部重新製造;而潛艦上原有的各項裝備與操作介面,都全部轉換成模擬真實潛艦運作的模擬系統。在2017年8月,拉霍亞號正式轉列繫泊訓練艦,舷號改成MTS-702,改裝工作在2019年底全部完成,在2020年春完成測試認證工作(稱為Fast Cruise),完成後停泊在南卡羅來納州查爾斯頓潛艦基地支援單位(Naval Support Activity Charleston in South Carolina)的核子動力訓練單位( Nuclear Power Training Unit,NTPU)開始使用。

 

剛改裝成繫泊訓練艦的舊金山號(MTS-711)被拖到查爾斯頓的潛艦基地,
攝於2021年8月16日。

舊金山號(USS San Francisco SSN-711)在2016年10月結束最後一趟部署(第六趟),返回勞馬點(Point Loma)基地,在2016年11月4日除役,隨後轉移到諾福克海軍造船廠,改裝成與拉霍亞號相同的繫泊訓練艦(MTS),舷號改為MTS-711;改裝工程在2021年中旬完成,在8月16日被拖到南卡羅來納州的查爾斯頓軍港的核子動力訓練單位,跟拉霍亞號一起擔任訓練工作。

依照2018年6月底美國海軍向國會提交的2019財年兵力計畫內容,美國海軍在2020年代中期到2030年代初由於洛杉磯級潛艦陸續屆齡退役,核能潛艦總兵力數量會降至谷底,最低數量預估發生在2028年(只剩42艘),這是因為1990年代冷戰結束後沒有即時編列建造足夠的新艦,導致洛杉磯級陸續屆齡時沒有足夠數量的潛艦能遞補;為了盡量維持現役核能攻擊潛艦的兵力規模,美國海軍在2019財年計畫中,打算讓一艘洛杉磯級潛艦進行額外的延壽、反應器燃料重新裝填工程來延長壽期,最多有可能會為五艘洛杉磯級進行更換核燃料與延壽工程。

2020年10月6日,國防部長馬克.埃斯柏在華盛頓的戰略預算評估中心(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Budgetary Assessments,CSBA)的線上會議上公布未來海軍武力結構,稱為「戰鬥武力2045」(Battle Force 2045);其中,核能攻擊潛艦數量希望增加到70至80艘(2020年時只有51艘現役),為此打算為總共七艘洛杉磯級核能攻擊潛艦進行核燃料再裝填/翻修延壽工程,而不是美國海軍原先討論的5至6艘。

在2020年11月16日,美國海軍核子推進項目主管(Naval Nuclear Propulsion Program)Frank Caldwell上將在海軍潛艦聯盟(Naval Submarine League)年會上表示,美國海軍會會為六艘洛杉磯級潛艦進行重裝填核燃料、翻修延壽工程;依照海權(Sea Power)雜誌報導,最後一艘(第62艘)洛杉磯級錢尼號(USS Cheyenne SSN-733)是第一艘被選上進行延壽的同型艦。

在2021年11月18日美國海軍潛艦聯盟(Naval Submarine League)年度論壇上,美國海軍作戰部水下作戰辦公室(OPNAV N97)主管Doug Perry少將表示,美國海軍正仔細評估,現役洛杉磯級潛艦艦隊役期能再延長2到3年,以因應美國海軍核能攻擊潛艦數量短少的困境;此外,持續準備為五艘洛杉磯級進行反應器燃料重裝填與延壽工程,使役期延長10年以上。 Doug Perry少將表示,透過對洛杉磯級潛艦的延壽努力,包括大部分都延長三年役期(從30年延長到33年)、五艘再進行一輪反應爐燃料更換翻修工程,美國海軍應能在2020年代持續保持至少50艘現役核能攻擊潛艦(不過實際上由於新潛艦交付延遲,2022年初美國海軍現役核能攻擊潛艦數量還是下滑到47艘)。原先美國海軍預期,核能攻擊潛艦數量2022財年就會跌破50艘(該財年剩48艘),之後一路下滑到2028財年的42艘谷底,到2042財年才會回升到49艘,接著重回50艘以上。在2021財年,美國海軍正式確定,為五艘艦體狀況良好但核燃料餘量低的洛杉磯級進行核燃料重新裝填與反修工程,在緬因州的朴次茅茲海軍基地(Portsmouth Naval Shipyard,Maine)執行,使役期延長10年以上;因為美國海軍盤點資源時,意外而幸運地找到五套全新的庫存爐心,所以才能執行這項工程。核能潛艦項目辦公室(Program Executive Office for Attack Submarines)執行主管Michael Breslin表示,美國海軍把每艘洛杉磯級役期從30年延長到33年之後,現在正在繼續定期檢查每艘洛杉磯級的艦體與機械狀況,目標是將役期再延長三年(達到36年)。雖然如此,剩餘27艘洛杉磯級仍會在2030年代中期全部除役,美國海軍必須維持每年至少開工建造兩艘維吉尼亞級的速率;而未來將美國海軍核能攻擊潛艦數量逐步增加到66至72艘的長期目標,仍然充滿挑戰性。

依照USNI新聞2024年3月19日報導,美國海軍申請在2025財年除役的19艘船艦中,三艘洛杉磯級核子動力攻擊潛艦海倫納號(USS Helena SSN-725)
、帕薩迪納號(USS Pasadena SSN-752)與托皮卡號(USS Topeka SSN-754)。海倫納號在2017年完成最後一輪部署之後就進入維修週期,直到2022財年才完工;一位美國潛艦部隊發言人在3月19日告訴USNI新聞,海倫納號在除役之前仍會正常部署值勤。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