岸基神盾系統
設置在夏威夷考艾島太平洋飛彈試射場的第一套研發測試用的岸基神盾系統設施,在2014年建成。
日後美國海軍打算將之升級為正式擔負戰備的岸基神盾設施,能實際探測並攔截彈道飛彈。
(上與下)位於羅馬尼亞Deveselu的岸基神盾飛彈防禦設施(Aegis Ashore Missile Defense Complex),這是
第一套實戰部署的岸基神盾反彈道飛彈系統,2014年6月開始建造,2016年5月開始服役。
岸基神盾系統的顯控台,其三平面顯示器的顯控台是神盾Baseline 9的特徵。
(2) (3) (4) (5) (6) (7) (8)
在2009年9月17日,美國歐巴馬政府提出美軍及其盟友戰區彈道飛彈防禦能力過渡階段(PAA)計畫之中,包括在陸地上建置可處理短程、中程彈道飛彈的防禦系統,而美國海軍對此提出的方案就是神盾岸基飛彈防禦系統(Aegis Ashore Missile Defense System,AAMDS) ,包含於神盾系統先進能力構築12(Advanced Capability Build,ACB 12,2007年啟動)之中。依照當時的規劃,岸基神盾的反彈道飛彈能力相當於BMD 5.0規格,神盾系統則為Baseline 9/ACB 12版。岸基神盾的相位陣列雷達、飛彈發射器與後端控制站分別設計為模組,能迅速在戰區前線進行部署 ,而其作戰能力與資料鏈傳輸能力都與艦載神盾相仿。 岸基神盾版本最初稱為Basline 9E,在原本為提康德羅加級規劃的Basline 9B取消後就改稱為9B來遞補。 岸基神盾在2012年進入工程發展階段,第一套神盾岸基飛彈防禦系統測試設施(Aegis Ashore Missile Defense Test Complex,AAMDTC)設置在夏威夷考艾島(PMRF彈道飛彈靶場 ,2012年初開始建造,2014年完工,2014年5月20日成功進行首次發射測試,使用SM-3 Block 1B飛彈。 首先實戰部署的兩個岸基 神盾飛彈防禦設施(Aegis Ashore Missile Defense Complex)是北約東擴之後新吸收的華約國家波蘭與羅馬尼亞 , 在2015年進行部署;其中在羅馬尼亞 Deveselu的岸基神盾設施在2014年6月左右開始建造,在2016年5月12日正式服役 ,在6月達成初始作戰能力(IOC),7月起開始由北約組織控制,系統造價1.34億美元,而啟用設施投入服役的費用為330萬美元。在服役初期,羅馬尼亞部署的岸基神盾是Baseline 9B1版,使用SM-3 Block 1B飛彈。部署在波蘭的岸基神盾系統版本為Baseline 9B.2,可使用SM-3 Block 2飛彈,原訂在2018年底達成初始作戰能力(IOC),但隨後因為COVID19疫情、惡劣氣候影響施工、建築工程等問題而延誤,到2023年12月15日才正式啟用。 為了訓練岸基神盾系統的人員,美國海軍水面作戰資源主管辦公室(Surface Warfare Resource Sponsor, OPNAV N96 )決定出資研發地面的訓練設施,稱為岸基神盾組員訓練設施(Aegis Ashore Team Trainer,AATT),由水面作戰與海上系統司令部( Surface Warfare, Naval Sea Systems Command,NAVSEA 21)的水面訓練系統計畫辦公室( Surface Training Systems (STS) Program Office (PMS 339) )以及海軍防空作戰中心訓練系統分部(Naval Air Warfare Center Training Systems Division,NAWCTSD)合作開發。AATT設施位於維吉尼亞州海岸歐西安納海軍航空站(Oceana Naval Air Station)的丹奈克附屬中心(Dam Neck Annex),由美國海軍水面作戰系統單位中心(Center for Surface Combat Systems Unit,CSCSU)操作,包含模擬的岸基神盾系統戰情中心,每次學員受訓課程為期八週。
位於夏威夷Kauai島太平洋飛彈試射場(Pacific Missile Range Facility)的岸基神盾系統測試設施。
岸基神盾系統的雷達與飛彈垂直發射系統示意。
部署在羅馬尼亞的岸基神盾系統建築。
關島反飛彈系統
在2021年3月初,印太戰區司令Phil
Davidson上將在一個線上會議中稱,需要在關島上部署一個陸基神盾系統,使關島本身能抵抗來自任何方位的飛彈攻擊;此時,關島反飛彈防禦體系包括三艘具備反彈道飛彈能力的神盾驅逐艦,如果關島自身就有陸基神盾,這三艘驅逐艦就能從防禦任務中解放出來,投入艦隊的攻防戰術任務中。
在2021到2022財年中,美國海軍把在關島建置360度反飛彈防禦系統納入優先編列項目;這個項目包含於印太戰區司令部(Indo-Pacific
Command,INDOPACOM)在2022財年申請的46.8億美元預算中,印太戰區司令部打算在2023到2027財年編列226.9億美元,以回應美國國會在2021財年預算納入的太平洋嚇阻倡議(Pacific
Deterrence
Initiative),強化美軍印太戰區的嚇阻力量來因應中國的軍事挑戰。事實上在2021年1月,美國飛彈防禦局(MDA)就已經從該單位2021財年預算中移撥2900萬美元,重新配置關島陸基防衛系統的建築設計。印太戰區司令部(INDOPACOM)表示,此時關島上原有的陸軍戰區高高度防禦系統(Terminal
High Altitude Area Defense
,THAAD)以及海上部署神盾驅逐艦的組合,並不足以抗衡中國的飛彈威脅。關島上的THAAD飛彈連的AN/TPY-2射控雷達固定指向關島西北方,對應北朝鮮彈道飛彈來襲方向,雷達搜索範圍是左、右各65度;部署這個THAAD飛彈連的目的,僅僅是防備北朝鮮「魯莽一擊」的少量彈道飛彈,但中國擁有從潛艦、水面艦、轟炸機發射各型巡航飛彈以及彈道飛彈,能從360度方位威脅關島(THAAD只能接戰下落中的彈道飛彈,不能對付傳統型空中目標如軍機、巡航飛彈等)。因此,美國海軍需要在關島上建立一個固定陣地陸基神盾系統,能永久性提供360度整合防空以及反飛彈(IAMD)能力,用來保護第二島鏈。
在2022財年國防預算中,印太戰區司令部要求7830萬美元預算用於強化關島防務,另外申請4000萬美元用於長期採辦項目;而2022財年美國國會批准的預算中,又追加額外8000萬美元加速關島防禦體系建設。在2023財年美國國防授權法案中,飛彈防禦局(MDA)申請5.39億美元預算研發多種陸基雷達與武器系統;在2022年3月29日,MDA主計長在五角大廈預算簡報中表示,目前關島的防禦體系足以對抗來自於北朝鮮的飛彈威脅,然而針對關島的區域威脅(包括中國)快速變化。在2022年7月,飛彈防禦局(MDA)發佈一項意圖通知(Notice of Intent,NOI),準備頒佈一項單一來源合約,最快在關島建置一套陸基神盾系統(Aegis Guam System)。依照參議院武裝部隊委員會在2022年的紀錄,關島飛彈防禦計畫牽涉到整合三種既有的飛彈防禦系統(愛國者、THAAD與神盾系統),所有系統分佈在關島上多個位置,對抗多種複雜的飛彈類威脅。
在2023財年計畫中,MDA希望能更清晰地規劃出部署在關島的防禦系統,並且進行採辦與建造;MDA主計長表示,關島的飛彈防禦系統並不像建設在波蘭或羅馬尼亞的固定式岸基神盾,而是一種分散式、機動部署的系統,包含標準SM-3反彈道飛彈、標準SM-6防空/反巡航飛彈,以及陸軍的愛國者(Patriot)和戰區高高度區域防禦系統(Terminal High Altitude Area Defense System,THAAD),發展一種指揮管制套件結合陸軍整合戰鬥管理系統(Integrated Battle Command System,IBCS)以及海軍神盾武器系統(AEGIS Weapon system)的射控能力。其中,愛國者防空飛彈主要用於對抗敵方巡航飛彈,並利用神盾武器系統中防禦彈道飛彈、高超音速打擊飛彈的架構。飛彈防禦局主管瓊.希爾中將(Vice Adm. Jon Hill)表示,強化關島防務的挑戰包括關島剩下能用的空地已經不多,此外地形比較崎嶇,對固定岸基神盾雷達系統的部署造成限制。所以,關島防禦系統的發展方向是利用現有的感測器與戰場指揮管制系統,整合太空資產(衛星)以及其他感測能力,結合多種現已存在的火力發射單位與不同飛彈能力。除了防禦之外,關島防務強化的選項也包括陸軍在2023年開始部署的中程飛彈打擊能力(Mid-Range Capability)。
在2023年3月出爐的2024財年國防預算中,MDA申請超過8億美元開發並開始建設新的關島防禦體系,稱為整合防空與返飛彈防禦系統(Enhanced Integrated Air and Missile Defense,EIAMD),為關島提供360度全方衛多層次防禦體系,可對抗彈道飛彈、高超音速滑翔武器、巡航飛彈等所有空中威脅;此外,MDA也申請3850萬美元升級指揮管制、戰場管理與通信系統來支持關島防務。
EIAMD會整合陸軍THAAD與愛國者防空飛彈系統,以及來自海軍技術的關島陸基神盾系統(Aegis Guam System);整套聯合指揮中心結合陸軍整合戰鬥管理系統(IBCS)與陸基神盾武器系統,此外還結合一種指揮管制戰場管理通信(Command and Control, Battle Management, and Communications,C2BMC)任務節點來指揮局部性的作戰;此外,EIAMD也與美國太空軍(US Space Force)的衛星網路與陸基感測器(如陸基LRDR雷達)整合。
EIAMD估計總投資額17億美元,預計在2024年完成工程與測試,在2027年達成初始作戰能力(IOC)。
關島陸基神盾系統的感測器是洛馬集團的N/TPY-6機動式X波段相位陣列雷達(而非先前岸基神盾使用的固定式相位陣列雷達),飛彈則部署在固定式MK-41垂直發射器以及機動式的陸軍標準飛彈發射車(應搭載與相當於四聯裝MK-41發射管的MK-70舉升式發射器),使用的攔截器包括SM-3反彈道飛彈以及SM-6防空飛彈。
2024財年預算建置的關島防禦系統包括四部洛馬集團的機動式AN/TPY-6固態相位陣列雷達(T代表transportable),技術源於阿拉斯加凱利爾太空軍基地(Clear Space Force Base, Alaska)的長程區別雷達(Long Range Discrimination Radar,LRDR,與洛馬AN/SPY-7固態相位陣列雷達同源),可提供360度的戰區空中監視能力。此外,發展新的戰鬥管理套件,結合陸軍的整合戰鬥管理系統(IBCS)以及海軍神盾武器系統能力,用來偵測、追蹤彈道飛彈以及高超音速飛彈。新的防禦系統預定在2024年開始部署在關島上。至於MDA正在發展的高超音速滑翔階段攔截器(hypersonic glide phase interceptor),此時估計最快要等到2030年代初期才能交付。
在2023年8月9日太空與飛彈防衛座談會(Space and Missile Defense Symposium)中,MDA的代理主管Doug Williams少將透露,此時計畫在2024年12月進行關島防禦系統第一次試射,包括神盾系統以及SM-3 Block 2A反彈道飛彈。在2024財年預算中,MDA為建設關島飛彈防禦系統申請超過8億美元預算,此外還申請3850萬美元升級MDA在關島的指揮管制、戰場管理與通信系統。
2024年10月17日美國公布一張在關島新建的陸基MK-41垂直發射器的照片
在2024年10月17日,美國國防衛顯示資訊分佈(Defense Visual Information Distribution Service ,DVIDS)公布一張在關島新建的陸基MK-41垂直發射器的照片,顯然是新建造的關島陸基神盾系統的一部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