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利.柏克級飛彈驅逐艦(Flight 2A)

美國海軍海上系統司令部(NAVSEA)在1989年提出的柏克Flight 3想像圖。Flight 3以柏克Flight 2為基礎加上

一段長40英尺、包含兩個直昇機庫的艦體,垂直發射器數量也增至122管(前、後各64管)。

由於美蘇冷戰在1980年代末緩和,昂貴的柏克Flight 3在1991年初遭到國防部取消。

1989年的柏克Flight 3(下)與原柏克Flight 1首艦(上)的構型差別。柏克Flight 3除了插入包含直昇機庫的船段之外,

艦尾甲板也提高到與主甲板同高,成為平甲板(Flush deck)構型,使直昇機甲板下方有更多空間安裝

RAST輔助降落系統。 

(上與下二張)首艘伯克級Flight 2A奧斯卡.奧斯汀號(USS Oscar Austin DDG-79)。柏克Flight 2A以柏克Flight 2

為基礎,加裝雙機庫; 為了控制成本與排水量,刪除了魚叉反艦飛彈、拖曳陣列聲納等裝備。

伯克Flight 2A的梅森號(USS Mason DDG-87)於2001年6月23日在BIW船廠下水。 

這是BIW建造的第21艘伯克級,也是BIW廠117年歷史中,最後一艘

採用傳統滑台下水的船艦。此後BIW建造的船艦都採用現代的沈降式下水。

(上與下)伯克級Flight 2A馬斯廷號(USS Mustin DDG-89)於2001年12月12日在李頓.英格斯造船廠

(Ingalls Shipbuilding)以浮動乾塢下水的畫面。注意此時艦上兩個螺旋槳都還塗上紅色保護漆。

破浪航行的柏克Flight 2A哈沃德號(USS Howard DDG-83)

柏克Flight 2A飛彈驅逐艦柏克級Flight 2A的馬斯廷號(USS Mustin DDG-89)的MK-41 Mod.7垂直發射系統,

此為艦體後部的八組八聯裝發射器。相較於早期柏克Flight 1/2,柏克Flight 2A的前、後垂直發射器取消了

再裝填裝置(會佔用三個發射管的空間),這是因為這種在裝填裝置被證實在海上航行期間實用性不高。

此外,垂直發射器後方平台原本是為安裝後部MK-15方陣近迫武器系統而預留的空間,但許多柏克Flight 2A

並沒有安裝。此照片攝於2015年5月新加坡國際防務展(IMDEX 2015)。

柏克Flight 2A的蕭普號(USS Shoup DDG-86)與提康德羅加級飛彈巡洋艦夏洛號(USS Shiloh CG-67,後)正進行操演;

畫面左上方是一架日本海上自衛隊的SH-60J反潛直昇機。

一艘柏克Flight 2A直昇機管制塔操作席的照片。

柏克級的平可尼號(USS Pinckney DDG-91),其煙囪頂部排氣口改用埋入式設計,魚雷管移至機庫上方。

艦尾艛容積擴大,右側艙門收容著新型AN/WLD-1遙控獵雷載具(RMS),而側舷RHIB小艇架也改為上

下疊放來節省空間。 平可尼號沒有裝置任何方陣近迫武器系統。

柏克Flight 2A的尼斯號(USS Nitze DDG-94)。從平可尼號(DDG-91)起,只有六艘伯克級在船尾樓左側增加收容

RMS的庫房;而RMS之後由於發展不順利而遭取消,這幾艘柏克級都將這個庫房用鋼板封死,當作一般艙室使用。

例如,此照片的尼斯號的RMS庫房是被鋼板封死的。 

 

柏克級Flight 2A的史托克代爾號(USS Stockdale DDG-106),屬於2002年以前訂購的柏克Flight 2的最新規格。

方陣近迫武器系統只裝一座,位於直昇機庫上方,艦橋前方的方陣砲位是空著的。  

三艘柏克Flight 2A並排航行,由前而後是麥克.坎貝爾號(USS McCampbell DDG-85)、拉森號(USS Lassen DDG-82)

與夏普號(USS Shoup DDG-86)。

柏克Flight 2A史特拉特號(USS Sterett DDG-104),上方是兩架MHR-60R直昇機,其中前方的一架掛載四聯裝

豪米波地獄火反艦飛彈,後一架掛載25聯裝聲納浮標發射器。

柏克Flight 2A史特拉特號(USS Sterett DDG-104)正發射一枚戰斧巡航飛彈。

參與2014年環太平洋軍事演習(RIMPAC 2014)的柏克級Flight 2A史普魯恩斯號(USS Spruance DDG-111)

在2009年4月13日,美國海軍剛在索馬利亞海域完成了營救阿拉巴馬快桅號(Maersk Alabama)貨輪的

美籍船長菲利普(Capt. Robert Phillips)的任務。此時柏克級飛彈驅逐艦的班橋號(USS Banbridge DDG-96)

拖曳著先前被索馬利亞海盜挾持的救生艇,艇上三名名海盜在一瞬間被班橋號艦尾甲板上的海豹小組人員

擊斃。背景是當時參與行動的TF-151特遣艦隊旗艦拳獅號(USS Boxer LHD-4),另有一艘派里級巡防艦

荷利伯頓號(USS Halyburton FFG-40) 也參與了此一營救任務。

在2014年6月21日到25日,第七艦隊與海軍作戰發展指揮部(Navy Warfare Development Command)在關島南方水域

首度測試一種新型雷達干擾煙幕,評估作業包含在不同海象、氣象條件下的效果。此種新型干擾煙幕被稱為

潘朵拉之霧(Pandarra Fog),艦上的設備產生大量碳纖維(carbon-fiber)粒子到空中,能吸收或散射雷達波,

妨礙敵方反艦飛彈的雷達尋標器鎖定目標。此種碳纖煙幕的材料也不會對環境造成傷害。畫面中兩艘

柏克Flight 2A飛彈驅逐艦馬斯廷號(USS Mustin DDG 89)與偉恩.梅耶號(USS Wayne E. Meyer DDG-108)

施放「潘朵拉之霧」來掩護居中的藍德級(Land class)潛艦支援艦法蘭克.克柏號(USS Frank Cable AS-40)

(上與下)三艘在南中國海編隊航行的柏克級飛彈驅逐艦,攝於2014年7月上旬,近處是屬於Flight 2A的紀德號

(USS Kidd DDG-100),後二艘是屬於Flight 1的史蒂森號(USS Stethem DDG-63 )與

約翰.麥凱恩號(USS John S. McCain DDG-56)。注意三艦的桅杆揚起骷髏旗。

一艘伴隨航空母艦的柏克級飛彈驅逐艦正破浪而行。

2019年4月15日,美國、法國、丹麥海軍聯合編隊在紅海舉行聯合演習。此照片由左至右分別是柏克級飛彈驅逐艦

麥克佛號(USS McFaul DDG-74)、提康德羅加級飛彈巡洋艦莫比爾灣號(USS Mobile Bay CG-53)、

皇家丹麥海軍伊萬.休特菲爾德飛彈巡防艦尼爾斯.朱爾號(Niels Juel F363)、

法國地平線飛彈驅逐艦佛賓號(FS Forbin D620)。

2019年4月15日,美國、法國、丹麥海軍聯合編隊在紅海舉行聯合演習。畫面中是柏克級的

麥克佛號(USS McFaul DDG-74,前)以及法國地平線飛彈驅逐艦佛賓號(FS Forbin D620)。

(上與下四張)柏克級Flight 2A飛彈驅逐艦穆斯汀號(USS Mustin DDG-89)的艦橋。

攝於2015年5月新家坡國際海事防務展(IMDEX 2015)

 

(上與下)穆斯汀號(USS Mustin DDG-89)艦橋兩側的露天翼橋,設有航海瞭望人員的座位、羅經、顯示器

、燈號等設備。攝於2015年5月新家坡國際海事防務展(IMDEX 2015)。

(上與下)柏克級Flight 2A飛彈驅逐艦的威廉.勞倫斯號(USS William P. Lawrence DDG-110),

攝於2019年5月新加坡國際防務展(IMDEX 2019)。

威廉.勞倫斯號的直昇機庫

威廉.勞倫斯號後部的MK-41垂直發射器組,共有八組八聯裝發射單元共64管。

威廉.勞倫斯號的主桅杆。桅杆上部多個平板陣列天線水於協同接戰能力(CEC)的AN/USG-2艦載終端設備的

傳輸天線組,稱為平板陣列天線組(PAAA)。桅杆頂部有一個截收用的AS-4692 VHF/UHF錐形裂縫天線陣列,

,為AN/SRS-1戰鬥測向系統(CDF)與SSEE船艦信號採集設備提供信息。

攝於2019年5月新家坡國際海事防務展(IMDEX 2019)

柏克Flight 2A飛彈驅逐艦拉菲.強森號(USS Ralph Johnson DDG-114) 的主桅杆,背景是

同型艦霍華德號(USS Howard DDG-83)的主桅杆。攝於2023年10月13日橫須賀。 

兩艘柏克Flight 2A停泊在橫須賀基地,左為霍華德號(USS Howard DDG-83),右為拉菲.強森號

(USS Ralph Johnson DDG-114) 。攝於2023年10月14日。

拉菲.強森號(USS Ralph Johnson DDG-114)艦體後部與直昇機庫 。攝於2023年10月14日。

一艘柏克級的戰情中心

柏克級的唐納德.庫克號(USS Donald Cook DDG-75)在西班牙羅塔海軍站重新裝填MK-41垂直發射器。

注意艦體後部砲位的SeaRAM海公羊短程防空飛彈;在2015年9月,美國海軍決定,部署在羅塔海軍站的四艘

柏克級以SeaRAM海公羊系統取代方陣近迫武器系統,提供更好的近程防空保護。

柏克Flight 2A的史普魯恩斯號(USS Spruance DDG-111),攝於2021年3月。艦橋前方裝備稱為

光學炫目攔截系統(ODIN)的雷射武器,船艛裝備了AN/SLQ-32AN/SLQ-32(V)6 SEWIP Block 2

電子戰系統以及加掛於艦橋耳台側面的AN/SLQ-59(SEWIP Block 3T)機動式電子攻擊 (EA)套件。

柏克級Flilght 2A的史托克戴爾號(USS Stockdale DDG-106),注意艦橋前方加裝了光學炫目攔截系統(ODIN)。

攝於2021年7月中旬。

神盾戰系升級到Basline 9C2的伯克級Flight 2A奧斯卡.奧斯汀號(USS Oscar Austin DDG-79)

,攝於2022年上旬。主桅杆上增加了一座AN/SPQ-9B X波段追蹤雷達。該艦的升級工程原本預定

在2019年完成,但由於維修後期在2018年11月10日於BAE System船廠中失火受損,延後到2021年

才完成工作。

柏克級飛彈驅逐艦的平可尼號(USS Pinckney DDG-91)在2022年10月展開的翻修升級工程中

加裝了SEWIP Block 3電子戰系統,成為第一艘換裝此系統的美國海軍船艦。此照片攝於2023年2月

中旬,SEWIP Block 3巨大的側舷陣列天線組已經安裝在船樓兩側。此輪翻修升級由

NASSCO聖地牙哥船廠執行。 

 (上與下)經過兩年的翻修以及升級之後,安裝SEWIP Block 3電子戰系統平可尼號

(USS Pinckney DDG-91)在2022年11月7日駛離聖地牙哥。

2024年6月25日,美國海軍公布柏克Flight 1驅逐艦菲茨杰拉德號(USS Fitzgerald DDG-62)在海上演練的照片

;注意該艦後部甲板換裝了RGM-184A海軍打擊飛彈(NSM)發射器,是首艘裝備NSM的伯克級驅逐艦。

2024年7月環太平洋演習(RIMPAC 2024)期間停泊在珍珠港的菲茨杰拉德號(DDG-62,前),

注意垂直發射器前方加裝了兩組雙聯裝NSM反艦飛彈發射器。

2024年7月18日環太平洋演習(RIMPAC 2024)期間,菲茨杰拉德號(DDG-62)發射NSM反艦飛彈。

──by captain Picard

 


(1)   (2)   (3)   (4)   (5)   (6)  (7)   柏克級列表

未成的伯克Flight 3

完成伯克Flight 2的規劃之後,由美國海軍作戰部長(CNO)卡萊爾.特羅索上將(Adm. Carlisle A.H. Trost)領導的海軍作戰部長辦公室(OpNAV)在1988年4月5日啟動伯克級的後續改良研究,為此海上系統司令部(NAVSEA)之下負責水面作戰的第三部(op-3)特別組成一個領導小組與一個工作小組,分別研究不同的艦體構型組合與戰鬥系統修改,升級的方案從小規模修改到大規模更動。當時,美國海軍不僅需要持續訂購更多飛彈驅逐艦,而且還需要考慮替換許多1960年代建造、從飛彈巡防艦(DLG)升格而來的飛彈巡洋艦,因此設計柏克Flight 3時就考慮到要強化防空作戰指揮能力以及作戰能力等(美國海軍飛彈巡洋艦主要負責指揮航母戰鬥群的防空作戰,並直接保護航空母艦)

NAVSEA單位在有限的時間內評估了100多個改進項目,然後推出了三種設計方案,稱為evel1、Level2、Level3:

Level 1:

最保守的方案,相對於柏克Flight 2改動最小,並未設置直昇機庫,也沒有更動垂直發射器數量,成本與技術風險也最低。Flight 1沿用了伯克Flight 2的艦體基本設計合總體方案,只對部分裝備和分艙室進行更動與升級。

作戰能力方面,Level 1的雷達系統升級成SPY-1 EDM-4B構型,信號接收處理和雷達控制能力都有提升;此外,MK-99飛彈射控系統改60Hz電源並提升性能。反潛作戰統升級為AN/SQQ-89(I)Block 1,軟體經過升級,而SSTD水面艦艇魚雷防禦系統反魚雷系統升級為Phase 2。此外,Level 1還調整了艦內艙室,艦首MK-41垂直發射器和艦尾(直昇機甲板下方)底部都增設燃料艙來提高續航力;2號雷達室的空間擴大,另外還增設一個電力供應室。Level 1的主推進系統維持不變,最大航速略有下降,而燃氣渦輪主機的進氣口經過輕量化改進,可變距螺旋槳推進器直徑從原來的5.2m增大為5.5m;主發電機功率有所升級,改用三部功率3MW級的AG9140燃氣渦輪發電機取代原本的三部2.5MW機組。

Level 1的人員編制維持與柏克Flight 2相同的343人,滿載排水量從柏克Flight 2的8609噸提高到9302噸,排水量和重心成長餘裕分別是5%和3.5%。

Level 2:

大幅提高作戰能力,增加能容納兩架SH-60B反潛直昇機的機庫,同時將垂直發射系統容量從原本90管增加為122管,與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相同。此外,強化指揮管制能力,艦橋與戰情中心(CIC)增加了指揮防空作戰的相關設施與人員戰位。這些變更讓Level 2的作戰能力以及功能提高到和提康德羅加級飛彈巡洋艦同級,能承擔相同的任務。Level 2也套用了Level 1所有的改動升級設計,包含作戰裝備、推進、機電設備、續航力等。

為了容納以上變更,美國海軍設計單位規劃Level 2時總共提出10種方案,主要區別是加長艦體的方式、機庫設計、MK-41垂直發射系統的配置(前、後各64管),以及艦尾飛行甲板布局等方面的改動。

方案1:艦體長度維持Flight 2的水平,艦首MK-41從原本32管增至64管;艦首與艦尾都各加高一層甲板,艦尾左、右兩側各增設一個固定式機庫,魚叉反艦飛彈發射器移到兩煙囪之間。

方案2:艦尾MK-41垂直發射器後方加長13公尺,設置升降式機庫。艦首MK-41增至64管,艦尾加高一層甲板,與主甲板同高,因此從原本柏克Flight 1/2的「長艦首艛」船型變成了「平甲板」(Flush Deck)船型。

方案3:艦尾加長13公尺,原本艦尾MK-41位置改成雙機庫(後部64管MK-41垂直發射器往後移到艦尾加長部位),飛行甲板增加一層與主甲板同高,成為平甲板船型。艦首MK-41增至64管。

方案4:艦體長度維持Flight 2的水平,艦首MK-41從原本32管增至64管;艦尾中間設置單機庫,機庫左、右兩側各側置32管MK-41垂直發射器, 艦尾甲板提高一層至主甲板高度,成為平甲板船型。

方案5:在兩個主機艙之間加長13m的艦體,後煙囪與後部MK-41垂直發射器之間設置雙機庫;艦尾飛行甲板提升至主甲板高度,飛行甲板設置在MK-41垂直發射器之後。艦首MK-41增加至64管,並加高一層甲板。這種方案設計比較不合裡,機庫與起降甲板之間被後部MK-41垂直發射器阻隔。

方案6:艦首MK-41垂直發射器前方加長13m,艦首MK-41增至64管;艦尾MK-41垂直發射器位置加高一層甲板,並在其左右兩側各設置一個固定式機庫。魚叉反艦飛彈移至兩煙囪之間。

方案7:艦尾MK-41前方加長13m,設置固定式雙機庫;艦尾飛行甲板提升至主甲板高度,設置在MK-41之後。魚叉反艦飛彈移至兩煙囪之間;艦首MK-41增加至64管,並加高一層甲板。

方案8:艦首MK-41前方加長13m並增加64管(艦首總共設置96管)。艦尾設置雙機庫,飛行甲板提高到與主甲板相同,機庫和飛行甲板之間左、右兩側位置各設置16管MK-41垂直發射器,魚叉反艦飛彈移至兩煙囪之間。

方案9:艦首MK-41位置加長10m,增至64管。艦尾設置雙機庫,飛行甲板提高到主甲板高度;機庫和飛行甲板之間,左右兩側各設置32管MK-41,魚叉反艦飛彈移至兩煙囪之間。

方案10:艦首MK-41位置加長4m,增至64管。後方艦體加長9m,艦尾設置固定式雙機庫,飛行甲板提高到與主甲板同高,艦尾64管MK-41垂直發射器設置在飛行甲板後方。魚叉反艦飛彈移到兩煙囪之間。

最後,Level 2的設計選擇了方案10,之後又陸續改善了設計細節;例如,朝後方的AN/SPY-1D EDM-4B相位陣列雷達陣面提高2.7m以避免被機庫阻擋;戰情中心重新布置,增設了指揮任務所需的大型顯示器,並納入當時正在研發的協同接戰能力(CEC)相關設備等。由於作戰系統、電子裝備升級,又提升了冷卻系統制冷能力,此外飛行甲板強度設計成可支持V-22傾斜旋翼機。

最終,Level 2的艦體長度是166m,滿載排水量達到10882噸。由於艦體拉長、容積與浮力增加,Level 2擁有更充分的排水量與重心高度成長餘裕,分別達到了7.6%和6.1%。由於增加艦載直昇機並強化防空作戰指揮能力,Leve2的人員編制比柏克Flight 2增加52人,達到393人。

Level 3:

在Level 2的設計基礎上,又進一步改善推進、機電以及作戰裝備。

Level 3相較於Level 2的最大變革,就是改用綜合電力推進系統,主機帶動發電機產生電力,透過兩部34MW級交流電動機來驅動兩個固定距螺旋槳(取消傳統的減速齒輪箱),螺旋槳面直徑增加到6.4m。推進主機方面,以四部20MW級的中冷回熱(IRC)燃氣渦輪取代原本開放循環式的LM250,由於IRC的燃油使用效率較高,因而提升了續航力,電力方面,以兩部功率升級到3MW的AG9140燃氣輪機發電機再加上另外兩部同功率的新型發電機,取代原有的三部2.5MW級燃氣渦輪主發電機。

除了推進系統之外,Level 3另一項重大改進是升級反潛能力,裝備研議中的AN/SQQ-89(I) Block 3反潛作戰系統系統,其中最大的特色就是在艦首SQS-53C陣列聲納後方增設主動聲源發射陣列,為此將聲納整流罩延長了33公尺。此外,Level-3強化被動探測能力。安裝了當時正在研發的SAR-8 IRST前視紅外線追蹤系統,用來探測海面與低空掠海飛行物體。

由於改用綜合電力推進系統,Level 3的艦體長度與排水量又比Level 2進一步,艦長達到168m,滿載排水量提高到12087噸,排水量與重心高度成長餘裕分別提高到9%和7.7%。Level 3的人員編制和Level 2相同,都是393人。

Level 1、2、3之中,Level 2、3大幅提高了作戰能力;而Level 3的推進與機電系統有重大的變革,實際改變幅度極大,幾乎等於要重新設計一型船艦。經過通盤考量作戰能力、成本與技術風險後,美國海軍選擇了比較平衡務實的Level 2,成為柏克Flight 3的基礎;而Level 3提出的一些新子系統也被納入Level 2後續的升級研改項目,包括ICR燃氣輪機和SQQ-89(I) Block 3反潛作戰系統。在1989年,海上系統司令部正式提出伯克Flight 3方案。


柏克Flight 3概述

如同前述,柏克Flihgt 3採用Level 2的設計為基礎,主要變更是延長艦體、設置雙機庫容納兩架SH-60B反潛直昇機,垂直發射系統容量從原本90管增加為122管,並強化指揮管制能力,艦橋與戰情中心(CIC)增加了指揮防空作戰的相關設施與人員戰位,具有與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同級的作戰能量。

以往美國海軍水面艦的反潛直昇機均由反潛艦艇(史普魯恩斯級驅逐艦、諾克斯級驅逐艦)或護航艦艇(如派里級巡防艦)搭載,因此在提康德羅加級神盾巡洋艦之前,美國海軍擔負防空的飛彈巡洋艦或驅逐艦都只負責替友軍反潛直昇機進行加油掛彈等後勤支援,故只配備直昇機起降甲板與若干油彈儲存/整補設施,並未配置機庫與輔降設施。然而考慮到1970年代建造的派里級、史普魯恩斯級等主要搭載反潛直昇機的艦艇將從1990年代後期開始除役,勢將嚴重影響艦隊搭載直昇機的能力。因此,納入直昇機庫成為OpNAV對Flight 3的重點要求之一。

為了加入機庫,OpNAV加長艦體的作法是「插入與滑移」(plug and slide),盡量維持伯克級原有的艦體區塊配置,主要是在艦體後段「插入」一個含有機庫的船段,機庫構成了上層結構的末端;而艦尾直昇機甲板也從原本低於主甲板一截,變成與主甲板同高,這使得伯克Flight 3從原本的「長艦首艛」船型變成了「平甲板」(Flush Deck)船型。「插入與滑移」增加的長度不僅用來加裝直昇機庫,也包括擴大垂直發射器容量、擴大魚雷庫、增加聯合指揮設施等。除了艦體後部「插入與滑移」包含機庫的船段之外,艦首前部也有加長,以因應前部垂直發射器容量增加。如同前述,柏克Flight 3 Level 2早期概念設計工作也包括幾種加高主甲板的構想,但這會對整個艦體設計產生較大的改動,並影響重心(最後中選的方案10只對艦體進行了加長,沒有加高)。先前柏克級Flight 1/2的MK-41垂直發射器配置是前32管(稱為A Module)、後64管(稱為B Module),而柏克Flight 3的前後MK-41都是64管的B Module構型,總共有128管。

除了增設直昇機起降設施、增加MK-41垂直發射管數量、強化指揮管制能力之外,伯克Flight 3其他變更包括:兩組四聯裝魚叉反艦飛彈移到兩煙囪之間;原本位於直昇機甲板的三聯裝魚雷發射管隱藏至機庫結構內,以增加雷達匿蹤性與抗彈性;朝向後方的兩具SPY-1D相位陣列雷達天線位置提高2.7m,避免被後方的機庫阻擋

依照最初的設計,伯克Flight 3比起與Flight 1/2,艦體長度增加了40呎(12.19m),使得垂線間長度(LPB)從466英尺(142.0368m)增加到506英尺(154.2288m),輕載排水量增加17%(約8640ton),滿載排水量增加20%左右(約10600ton),MK-41垂直發射管數量為128枚,與提康德羅加級飛彈巡洋艦相同。依照稍後的資料,這種柏克Flight 3垂線間長(LPB)512英尺(156.057m),全長550.5英尺(167.792m),水線寬59.8英尺(18.227m),型深41.8英尺(12.74m),滿載吃水23英尺(7.62m),輕載排水量(LS)8957噸,滿載排水量11896噸。全艦編制393名人員,推進系統總功率90000軸馬力以上,艦體重心離水線高度分別是27.81英尺(8.4765m,輕載)與23.98英尺(7.31m,滿載),重量成長餘裕佔輕載排水量9%,重心成長餘裕是7.7%(以輕載排水量估計),人員編制成長餘裕約10%。

柏克Flight 3取消

這樣的伯克Flight 3將是一種功能與火力全面提升的強大驅逐艦,然而隨著美蘇全面和解與冷戰結束,此方案便顯得過於昂貴。為了節省成本,稍後美國海軍縮減了伯克Flight 3的規格,除了仍配備雙直昇機庫、RAST輔助降落系統以及擴大魚雷庫之外,MK-41垂直發射器數量恢復到與Flight 1/2相同的96管,並且取消指揮設施,因此「插入與滑移」的船段長度只有28英尺(8.534m)。即便經過刪減,當時估計每艘柏克Flight 3的成本仍比先前Flight 2增加7500萬美元。

依照美國海軍原訂計畫,1994財年編列的最後一艘柏克級就會是Flight 3規格;然而隨著美蘇冷戰緩和,美國國防部長錢尼(Dick Cheney)大量砍除價格昂貴的國防計畫;在1990年12月,新任的海軍作戰部長(CNO)佛蘭克.凱爾索 二世上將(Adm. Frank B. Kelso II)宣布取消柏克Flight 2,美國國防部長辦公室(Office of the Secretary of Defense)在1991年2月正式確定取消柏克Flight 3。


驅逐艦改型研究(DDV)

雖然伯克Flight 3遭到取消,然而美國海軍下一代驅逐艦的生產研改計畫卻沒有停歇。為了接替伯克Flight 3,在1991年4月波灣戰爭結束之際,海軍作戰部長佛蘭克.凱爾索 二世下令展開的驅逐艦改型研究(Destroyer Variant,DDV)計畫,以伯克級的基本技術為基礎,發展後續的驅逐艦。美國海軍希望DDV能吸取波灣戰爭的經驗,並且將成本控制在能夠生產足夠數量的範圍內。為了節約成本,DDV必須在某些方面比現有伯克級更儉樸,並且針對後冷戰時代的新作戰環境,於作戰裝備與規格方面有所取捨。同時,美國海軍希望DDV能維持與伯克級同等(30節)的最高航速,以跟隨航艦戰鬥群的活動,同時保留雙主機艙的高生存性設計。美國海軍規劃於1993年完成DDV的研究,並著手展開新艦的設計工作,在1996年提出首艦的訂單。

與伯克Flight 3類似,直昇機運用能力也是DDV考量的重點。雖然冷戰結束後大洋反潛作戰需求銳減,乍看之下反潛直昇機的必要性顯著降低;然而後冷戰時代雖然高強度正面戰爭機會減少,中低強度的突發性地區性衝突卻與日遽增,這使得驅逐艦脫離艦隊、單艦執行任務的場合大增,這使得沒有攜帶直昇機的驅逐艦變得較難獲得友軍直昇機的支援,必須自行攜帶。此外,從1987年兩伊戰爭油輪戰階段到1991年波灣戰爭中,直昇機在海上封鎖行動中,展現了大面積洋面監視、攔檢可疑船隻、突擊特定目標(如鑽油平台)的重要價值,其攔檢登船、快速突擊的成功率遠比其他形式的手段更高,英國海軍大山貓反潛直昇機也以海賊鷗輕型反艦飛彈擊毀多艘伊拉克快艇。因此,雖然艦載直昇機在後冷戰時代的反潛舞台縮小了,在洋面監視控制與攻擊突擊的重要性卻相對增加,為此DDV也將直昇機庫設施作為重點考量的項目。

不同於伯克Flight 3主要追求性能的擴展,DDV計畫在顧及功能之餘,也十分重視成本的控制,寄望在性能、成本的拉鋸之間,找出最符合成本效益的組合方案;為了抑制成本的上升,增加某些新功能時,往往也刪減原本在伯克Flight 2中增設的功能作為補償 。例如,方陣近迫武器系統、魚叉飛彈在評估中便經常作為「犧牲品」,這是因為後冷戰時代大規模正規作戰發生機率減低的緣故;此外,幾種方案也以派里級使用的SQS-56中頻聲納來替換原本大型的SQS-53C低頻聲納,而SQR-19拖曳陣列聲納更是遭到了「無差別犧牲」。 總計DDV以伯克級Flight 1/2的艦型為基礎,共提出了十種不同等級的方案(DDV-1~9與DDV-H),包括尺寸、裝備大幅縮水的陽春版本(甚至刪除神盾系統),與現有伯克級相近、性能有增有減的折衷方案,以及最高階的全面提升方案(即先前的Flight 3規格)。除了DDV-9是與柏克Flight 1/2相同的「長艦首艛」船型之外,其餘9種都是「平甲板」(Flush Deck)構型,艦尾與主甲板同高。以下便將十種DDV版本大致分為四類簡介:

第一類:最陽春的版本,包含DDV-1/2/3三種,全都刪除了神盾系統/SPY-1雷達、SM-2區域防空飛彈與配套的MK-99飛彈射控系統
,防空能力侷限於點防禦自衛,許多正規作戰裝備降為巡防艦等級,排水量也大為縮水。DDV-1/2/3艦體垂線間長度(LPB)維持與柏克Flight 1/2相同(466英尺,142.0368m),全長比伯克Flight 1/2略為縮短,水線寬度略增為59英尺(17.98m),配備三組燃氣渦輪發電機(GTG)。雖然DDV-1/2/3的成本壓縮頗大(5.4~6.7億美元),比伯克級便宜二至三成,但功能上只能算是大型巡防艦,只能滿足特定的作戰型態,無論是多功能性或高強度作戰能力都大幅縮減。以下便分別簡介:

DDV-1:這是所有DDV中最陽春的版本,取消神盾系統與SPY-1D相位陣列雷達,對空雷達改成一座位於主桅杆上的SPS-49(V)5二維雷達;艦首仍配備一座MK-45 五吋艦砲,MK-41垂直發射系統僅有一組八管(裝填VLA垂直發射反潛火箭)設置在艦首,MK-15方陣近迫武器系統也只保留艦首一組,不過在艦尾增設一組發展中的21聯裝MK-49公羊(RAM)短程防空飛彈發射器來彌補點防禦能力,艦首聲納也降級成SQS-56中頻聲納,同時也省略拖曳陣列聲納。DDV-1也是唯一刪減推進系統的版本,只保留兩組LM-2500燃氣渦輪(仍為雙軸推進),設置於單一主機艙,最大航速只剩27節,是DDV系列中唯一一種無法伴隨航艦戰鬥群運動的版本。DDV-1的上層結構也大幅簡化,只保留一座煙囪,從第二座煙囪到後部原本容納照明雷達、後部方陣系統的結構全部取消,兩組四聯裝魚叉反艦飛彈發射器移到艦舯煙囪後方,其後依序是小艇掛架、兩組MK-32魚雷發射器與RAM公羊飛彈發射器。DDV1也是為一一種不具備直昇機庫的方案,僅在艦尾設置一個直昇機起降甲板。

DDV-1的輕載排水量6190長噸,滿載排水量7575~7820長噸),粗估單艦成本只有5.4億美元。雖然DDV-1擁有最低廉的價格,但是功能完全不超過巡防艦的範疇,部分能耐甚至比不上派里級飛彈巡防艦,而其造價也比巡防艦高一些;它只是一種耐波能力較好的巡防艦,僅具備有限度的水面攻擊/反潛能力與點防禦自衛能力,沒有伴隨航艦戰鬥群的航速,沒有為艦隊提供掩護的區域防空能力,沒有大洋反潛所需的大型艦首聲納、拖曳陣列聲納,不能容納反潛直昇機,也無法發射戰斧飛彈進行對地攻擊任務。

DDV-2:以DDV-1為基礎,加強反潛與陸攻能力。DDV-2同樣沒有神盾系統與區域防空飛彈,對空雷達仍為一座SPS-49(V)5,防空武器同樣是艦橋前部的一座MK-15方陣系統與後部的一座21聯裝RAM公羊飛彈發射器,艦首MK-41垂直發射器容量增為32管,可容納戰斧巡航飛彈與VLA反潛火箭;此外,艦首聲納恢復為AN/SQS-53C,艦尾增設直昇機庫,動力系統也恢復成與伯克級相同的四具LM-2500燃氣渦輪,因此有兩個煙囪,二號煙囪後方就是直昇機庫;RAM飛彈發射器位於機庫頂端,兩組MK-32魚雷發射器則分別位於機庫兩側。雖然強化了反潛與陸攻能力,但DDV-2取消了魚叉反艦飛彈。DDV-2輕載排水量6660長噸,滿載排水量8220~8350長噸,最大航速回復到30節以上,估單艦成本6.35億美元。

DDV-3:以DDV-2為基礎,再加強防空能力,艦上增加海麻雀防空飛彈系統,包括位於主桅杆上的MK-23目標獲得系統(TAS)以及兩座STIR照明雷達(一座位於主桅杆前方,另一座位於二號煙囪後方),MK-41垂直發射器維持32管(艦首),可裝填戰斧巡航飛彈、VLA反潛火箭與垂直發射的海麻雀防空飛彈;但 為了安裝MK-23 TAS,DDV-3捨棄了SPS-49(V)5長程對空雷達,這意味犧牲長距離對空預警能力。DDV-3仍設有直昇機庫與魚雷發射器,方陣近迫武器系統增為兩座(一座位於艦橋前方,另一座位於直昇機庫上),取消RAM(因為已經配置了海麻雀防空飛彈),與DDV-2一樣省略了魚叉反艦飛彈。DDV-3的主機為四座LM-2500燃氣渦輪,輕載排水量6700長噸,滿載排水量8285~8400ton長噸,預估單艦成本為6.7億美元。DDV-3的近程防空能力強於DDV-2,但仍不具備區域防空能力。

第二類:伯克Flight 2的修改版,共有DDV-4/5/6/8/9等五種,擁有神盾系統、SPY-1D相位陣列雷達與三套MK-99飛彈射控系統,動力系統均為四座LM-2500燃氣渦輪與三組燃氣渦輪發電機(GTG),並保留伯克Flight 2大部分功能,包含與航艦戰鬥群相容的通信系統及JDITS聯合戰術資料分配系統;但是在增添某些新功能時,也相對刪減伯克Flight 2部分既有功能,盡可能將成本控制在與現有伯克Flight 2相當的範圍。除了DDV-6艦體長度增加28英尺之外,其餘四種構型(DDV-4、5、8、9)艦體垂線間長度(LPB)維持與柏克Flight 1/2相同(466英尺,142.0368m)以下便分別簡介:

DDV-4:與伯克Flight 2相較,在艦尾增加一座直昇機庫,僅在艦首設置64管MK-41垂直發射器(裝填標準SM-2防空飛彈、VLA垂直發射反潛火箭與戰斧巡航飛彈),艦尾則無垂直發射器。DDV-4保留了完整的神盾系統、SPY-1D相位陣列雷達與三座SPG-62照射器,但是刪除了方陣近迫武器系統與魚叉飛彈,艦首聲納也降級為SQS-56中頻聲納,並省略拖曳陣列聲納。艦首仍維持一門MK-45五吋艦砲,兩座MK-32魚雷發射器則設置於機庫兩側。DDV-4輕載排水量6760長噸,滿載排水量8520~8536長噸,單艦造價預估為7.2億美元。

DDV-5:基本上與DDV-4相同,唯一的差別是將艦首聲納恢復成SQS-53C,輕載排水量6820長噸,滿載排水量8590~8622長噸,單艦成本為7.65億美元。

DDV-6:基本上是DDV-5的升級版,類似1991年取消之前Flight 3的最終刪減版本(Flight 3 Level 2)。DDV-6維持完整的神盾系統、相位陣列雷達與三座照明雷達,設有兩組垂直發射器,前64管,後有32管,96管的總容量與伯克級相當;艦尾設置一座直昇機庫,後方64管垂直發射器安裝在機庫結構內,兩座魚雷發射器位於機庫兩側。除了JDITS聯合戰術資料分配系統外,DDV-6還有與伯克Flight 2相同的SRS-1戰鬥測向系統。與DDV-5相同,DDV-6同樣沒有魚叉飛彈與方陣系統,艦首聲納為SQS-53C,沒有拖曳陣列聲納,這算是相對於伯克Flight 2的刪減。

與Flight 3 Level 2相同,DDV-6以插入與滑移的方式加長一段含機庫的艦身,艦體長度比伯克Flight 2延長28呎(約8.53m),艦體垂線間長度(LPB)為494英尺(150.5712m),輕載排水量7655長噸,滿載排水量9520長噸,單艦造價約8.95億美元,成本在所有DDV方案中僅次於最高階的DDV-H/Flight 3。

DDV-8:一種完全偏向陸攻的版本,保留了神盾系統、SPY-1D相位陣列雷達與JDITS聯合戰術資料系統,不過刪除了SM-2區域防空飛彈,並省略了三座SPG-62照射器。DDV-8的武裝完全針對陸攻導向,艦首主砲換成一座1970年代開發、但遭到取消的MK-71八吋艦砲,MK-41垂直發射系統有64管(考慮過集中在艦首,或艦首、艦尾各32管),主要用於裝填戰斧巡航飛彈。由於以對地攻擊、岸轟為主要任務,DDV-8特別強化了點防禦自衛能力,以便在岸轟期間抵禦可能出現的敵方空中威脅;因此,DDV-8前、後各設置一座方陣近迫武器系統,原本二號煙囪後方用來設置兩座照明雷達的二階平台,改用來安裝兩具RAM短程防空飛彈發射器。DDV-8設有直昇機庫,仍保留兩組MK-32魚雷發射器(位於機庫兩側),但魚叉反艦飛彈遭到刪除,而艦首聲納也降級為SQS-56,未配置拖曳陣列聲納。DDV-8輕載排水量6900長噸,滿載排水量8715長噸,單艦造價約8億美元。

DDV-9:這是另一種基於伯克Flight 2的修改型,規格與裝備與DDV-6相當,但沒有加長艦體。DDV-9同樣設置一個直昇機庫,並保有神盾系統、相位陣列雷達、三座照明雷達與96管垂直發射器,同樣取消方陣近迫武器系統以簡化上層結構,但以垂直發射的ESSM改良型海麻雀防空飛彈作為近程防空武器,並保留魚叉反艦飛彈;艦首配備SQS-53C聲納,取消拖曳陣列聲納。與DDV-6相較,DDV-9的主要差異在於直昇機庫設置方式,DDV-9維持了原本伯克級直昇機甲板比艦首板低一階的長艦首樓設計(其他九種DDV方案的艦尾則與艦首同高,屬於平甲板設計),可以節省部分造價。DDV-9輕載排水量6900長噸,滿載排水量8750長噸,單艦造價約7.8億美元。值得一提的是,DDV-9的規格雖包括96管垂直發射器,但在概念草圖中卻無法顯示其配置方式;首先,草圖中的直昇機庫結構長度似乎不足以容納一座垂直發射器,這可能是因為粗略概念圖並未詳細考量各系統配置,或者是96管垂直發射器都要部署在艦首。

第三類:NTU+版(只有DDV-7),沿用伯克級的艦體與動力系統,以1980年代末期新威脅提升計畫(NTU)開發的改良型NTDS艦載防空系統來取代昂貴的神盾系統和相位陣列雷達,同時縮減飛彈數量,能在保有區域防空能力的前提下,將總成本大幅縮減25%。然而雖然NTU堪稱全球效能僅次於神盾的防空系統,但整體作戰能力仍比伯克級大幅削弱,成本效益未必划算。以下便予以簡介:

DDV-7:以NTU的SPS-48E三維對空監視雷達(艦橋上方)與SPS-49(V)5二維對空搜索雷達(主桅杆上)取代SPY-1D相位陣列雷達,照明雷達也減為兩座(仍縱列於二號煙囪後方);由於SPS-48E雷達的精確度不足以提供僕役照明,因此艦上照明雷達勢必得換回具備獨立搜索功能的SPG-51D。艦尾設置一座直昇機庫,僅在艦首設置一座垂直發射器,容量也縮減為48管,主要用來裝填標準SM-2防空飛彈與戰斧巡航飛彈;此外,艦首聲納也降級為SQS-56,且省略拖曳陣列聲納。艦上只設置一座方陣近迫武器系統(位於艦橋前方),不過仍保留八管魚叉反艦飛彈(位於直昇機庫上方),而兩組MK-32魚雷發射器則位於直昇機庫兩側。雖然戰鬥系統降級為NTU,但艦上仍配備JDITS聯合戰術資料分配系統與SRS-1戰鬥測向系統。DDV-7輕載排水量6665ton,滿載排水量8341~8385ton,單艦造價壓低至6.5億美元。

第四種:伯克級進階型(DDV H),就是先前完整版的Flight 3,在涵蓋伯克Flight 2所有功能而無任何犧牲的情況下,進一步增加直昇機庫;艦體長度比柏克Flight 1/2增加40英尺,垂線間長度(LPB)506英尺(154.2288m),輕載排水量8640ton,滿載排水量10600ton,垂直發射管數量為128管,不過單艦成本也比伯克Flight 2提高二成以上,甚至比提康德羅加級還貴;而前述最低價的方案DDV-1的成本,只有DV H的53%。

顯然地,造價高昂的DDV H不可能再度獲得青睞,只能拿來陪榜;DDV-1~3的功能太過陽春,即便可以憑藉較低的價格採購較多數量,但卻永遠無法滿足包括區域防空在內等諸多基本要求。而以NTU替代神盾的DDV-7雖然價格與DDV-1~3相去不遠,又能保有區域防空能力;但是其造價雖比伯克級便宜25%,但防空能力的卻驟減數倍之多,成本效益並不划算。顯然地,保留完整神盾核心系統、功能近於伯克Flight 2、基於成本考量而有所增減的前述第二類方案,比較能兼顧成本與預算的需求。而在第二類方案中,DDV-8由於過度偏向陸攻、不具備區域防空能力而很快遭到排除,DDV-4則由於反潛能力下降太多(以SQS-56中頻聲納取代SQS-53C)而被捨棄。

在剩下的DDV-5、6、9之中,DDV-5的規格明顯遜色一籌,垂直發射器容量只有DDV-6、9的2/3,但是造價只比DDV-9便宜1500萬美元,明顯不划算。而DDV-9的規格與DDV-6相當,都擁有直昇機庫與96管垂直發射器,但由於維持原本伯克級的長船樓構型、艦尾直昇機甲板低了一階,因此造價比DDV-6整整減少1.15億美元,顯然最具有成本效益。

因此,最後DDV的評估結果也不太讓人意外。在1992年2月28日,海上系統司令部向海軍作戰部長凱爾索遞交DDV計畫的最終研究成果後,凱爾索便指示神盾計畫辦公室(PMS 400)以DDV-9為基礎繼續進行研究,成為日後柏克Flight 2A的基礎。而排定在1994預算年度建造的伯克級第29號艦奧斯卡.奧斯汀號(USS Oscar Austin DDG-79),便成為第一艘伯克Flight 2A。

 

Gibbs & Cox的柏克衍生型設計

除了海軍作戰部(OPNAV)自己進行的DDV系列研究之外,參與柏克級設計工作的Gibbs & Cox 設計公司也以柏克Flight 2為基礎,自行研究一系列可能的構型。第一個衍生型系列有六種(Alternatives A~F),分別如下。


Alternative A:

Alternative A類似先前的柏克Flight 3 Level 2,以柏克Flight 2的艦體為基礎,滑移插入一段包含兩個直昇機庫、長度28英尺的艦體,艦體垂線間長度(LPB)為494英尺(150.5712m),全長(LOA)532.5英尺(162.306m),全寬66英尺(20.1168m),型深41.8英尺(12.741m),吃水21.4英尺(6.5228m),輕載排水量7566ton,滿載排水量9853ton,總共編制377名人員。Alternative A可容納與操作兩架SH-60B反潛直昇機(包含兩個機庫、RAST輔助降落系統),此外在艦內增加一個容納36枚324mm魚雷的魚雷庫;包含預先裝填在MK-32魚雷發射器內的,全艦總共可攜帶46枚魚雷供船艦本身以及反潛直昇機使用;艦上兩組四聯裝魚叉反艦飛彈發射器設置在兩個煙囪之間。由於後部增設機庫,朝後方的兩個AN/SPY-1D相位陣列天線的安裝位置提高8英尺。Variant A的推進與發電系統、作戰設備、武裝數量大致都與Flight 2相同,包括四部LM2500燃氣渦輪主機(總功率100000軸馬力)、三部功率2500KW的燃氣渦輪發電機(GTG)、96個MK-41垂直發射管等。由於艦體比柏克Flight 2延長,Alternative A最大航速比Flight 2增加約0.4節,續航力增加約12.6%。

Alternative B:

Alternative B以柏克Flight 2的艦體為基礎,在不增加長度的情況下納入一個SH-60B直昇機庫;為了騰出空間,Alternative B取消了原本柏克Flight 2後部的64管MK-41垂直發射器,只保留艦首32管。Alternative B可容納與操作SH-60B反潛直昇機,並具備RAST輔助降落系統。Alternative B艦體垂線間長度(LPB)維持在柏克Flight 2的466英尺(142.0368m),全長(LOA)504.5英尺(153.7716m),全寬66英尺(20.1168m),型深41.8英尺(12.741m),吃水21.42英尺(6.5288m),輕載排水量7067ton,滿載排水量9002ton,總共編制374名人員。與Alternative A相同,Alternative B的推進主機與發電機都維持柏克Flight 2的配置,在艦內增加一個容納36枚324mm魚雷的魚雷庫,後方兩個SPY-1D相位陣列雷達位置提高8英尺;艦上兩組四聯裝魚叉反艦飛彈發射器設置在兩個煙囪之間。Alternative B最大航速比Flight 2降低約0.1節,續航力增加約0.3%。

Alternative C:

Alternative C艦體設計、尺寸、主機、發電機與Alternative B相同,同樣取消後部64管垂直發射器;Alternative C的直昇機庫只能容納較輕的SH-2G反潛直昇機,連帶也沒有RAST輔助降落系統。這使得Alternative C的排水量與吃水比Alternative B降低,輕載排水量6825ton,滿載排水量8741ton,吃水降到21.02英尺(6.407m),人員編制369名。Alternative C最大航速比Flight 2增加約0.1節,續航力增加約1.7%。

Alternative D:

Alternative D維持與柏克Flight 2相同的艦體長度,在不刪減作戰系統(包含96管垂直發射器)的情況下加入一個SH-60B直昇機庫和RAST輔助降落系統。為了達成這個目的,Alternative D取消了後主機艙,只保留前主機艙與兩部LM2500燃氣渦輪(總功率50000馬力),連帶也只有前煙囪;Alternative D仍為雙軸推進,因此仍有兩部減速齒輪機組,兩部LM2500燃氣渦輪各驅動一組,而發電機組仍維持三部功率2500KW的燃氣渦輪發電機(GTG)。Alternative D艦體尺寸與Alternative B、C相同,輕載排水量6844ton,滿載排水量8844ton,吃水21.19英尺(6.4587m),人員編制357名。Alternative D最大航速比Flight 2降低3.2節,續航力增加約1.2%。

Alternative E:

Alternative E以柏克Flight 2的艦體為基礎,在對柏克Flight 2艦體現有佈局影響最小的情況下、沒有減損任何作戰設備(如96管垂直發射器)與推進主機的情況下,增加可容納一架SH-2G反潛直昇機的伸縮式機庫。Alternative E的機庫前半部是固定式,就設置在原本Flight 2艦尾起降甲板處,並完全配合Flight 2既有的主甲板和01甲板設計。Alternative E艦體尺寸與Alternative B、C、D相同,輕載排水量6825ton,滿載排水量8741ton,吃水21.02英尺(6.407m),人員編制369名。Alternative E最大航速比Flight 2增加0.1節,續航力增加約1.7%。

Alternative F:

Alternative F以柏克Flight 2為基礎,在增設直昇機庫的情況下縮短艦體,中間移除含後主機艙的40英尺(12.19m)的一段船體。Alternative F取消後部64管垂直發射器(只保留艦首32管),騰出的空間用來設置直昇機庫(收容兩架SH-60B)、起降甲板與RAST輔助降落系統。推進方面,Alternative F經過大幅修改,不僅只保留一個機艙、一個煙囪以及兩部LM2500燃氣渦輪(總功率50000馬力),而且改為單軸推進,兩部燃氣渦輪驅動一個減速齒輪機組,發電機組維持三部功率各2500KW的燃氣渦輪發電機。由於只有單軸推進,Alternative F增加了獨立的輔助推進器(APU)(類似派里級巡防艦),在主推進系統受損時仍然可以透過艦上發電機驅動APU,低速脫離戰場。Alternative F的直昇機甲板提高到與主甲板相同,增加的下甲板空間用來容納RAST直昇機輔助降落系統。Alternative F艦體垂線間長度(LPB)為426英尺(129.8448m),全長(LOA)464.5英尺(141.5796m),全寬66英尺(20.1168m),型深41.8英尺(12.741m),吃水22.23英尺(6.7757m),輕載排水量6280ton,滿載排水量8275ton,總共編制359名人員。Alternative F最大航速比Flight 2降低約4.2節,續航力增加約28.4%。

八吋艦砲、反潛直昇機搭載型

除了前述Alternativ A~F,Gibbs & Cox公司的研究還包括以柏克Flight 2的艦體為基礎加裝一座MK-71 八吋55倍徑火砲以及一座SH-60B直昇機庫。其中,在艦尾增設一個上層結構,左側是可容納一架SH-60B反潛直昇機的機庫,右側空間則用來容納32管MK-41垂直發射器(是原本後部B Module的64管垂直發射器的一半),直昇機甲板下方容納RAST輔助降落系統;這些改裝只會讓艦體重量成長7.4長噸,使艦體重心升高0.16英尺。而在艦首以MK-71八吋55倍徑火砲取代原本MK-54 5吋54倍徑火砲造成的衝擊比較大(艦首仍維持Module A的32管MK-41直發射器):由於MK-71的下甲板彈庫、裝填機構體積都比MK-45大得多,為了避免與砲座下方的聲納冷卻裝備室(Sonar Cooling Equipment Room)衝突,所以艦首A砲位增加一個砲座(直徑20英尺)來墊高火砲。在這樣的構型下,艦首MK-71火砲能容納204枚八吋砲彈頭與208枚裝藥。此外,由於MK-71八吋砲的電源需求比MK-45五吋砲大增,也連帶影響船艦相關設計;MK-45使用180KW、60Hz電源,而MK-71則是679KW、60Hz,再加上八吋砲需要配合功率更大的抽氣通風裝置,這些變化導致全艦戰鬥狀態的供電負載增加303KW。總計改裝MK-71八吋砲會使艦體重量增加161長噸,船體中心重心增高0.41英尺,艦首重心也提高0.93英尺,並使艦首結構每平方英吋的彎曲受力(glider bending stress)增加0.38ton(成長4.3%)。總結以上,加裝單一SH-60B直昇機庫(含RAST輔助降落系統)與換裝八吋火砲會史艦體重量增加162長噸,船體中心重心提高0.51英尺,艦首重心提高0.89英尺。

DDV-9衍生型──八吋砲搭載型:

針對美國海軍作戰部(OPNAV)偏好的DDV-9設計,Gibbs & Cox也以之為基礎發展自己的衍生設計。第一種是以DDV-9為基礎(DDV-9艦體以柏克Flight 1為基礎),換裝八吋艦砲與單一SH-60B直昇機庫。為了配合DDV-9(參照柏克Flight 1),Gibbs & Cox的設計進行以下變更:

1.主甲板末端新增一個機庫結構並與艦尾01甲板(直昇機起降甲板)匹配,機庫結構左側是單一機庫來容納一架SH-60B直昇機,右側安裝32管MK-41垂直發射器,直昇機甲板下方安裝RAST輔助降落系統相關設備。

2.原本艦首32管MK-41垂直發射器(A Module)改為64管(B Module),因此全艦MK-41垂直發射器數量維持在96管。

3.刪除兩座MK-15方陣近迫武器系統的砲座與相關彈艙、維修設施等。

4.在垂直發射器中整合RIM-7海麻雀MOD. P/R防空飛彈。

5.變更神盾系統的供電、分離變壓器(isolated transformer)、信號處理器、激勵器(exciters)等,以配合EDM-4B規格,並刪除大型神盾顯示器(Aegis Large Screen Display)。

6.刪除AN/SQR-19拖曳陣列聲納,艦首AN/SQS-53C聲納刪除被動陣列,只保留主動部分。
7.刪除AN/SLQ-25 NIXIE魚雷反制系統。

8.加裝KINGFISHER聲納套件以及船艦魚雷探測系統(Surface Ship Torpedo Detection,SSTD)的Phase III版;加裝聯合戰術資訊分配系統(JDITS)。

9.取消上層結構暴風超壓(Air blast overpreassure)防護。

10.刪除第一區與第三區(Zone 1與Zone 3)的集體核生化防護系統(Collective Protection System,CPS),只保留第二區(Zone 2)的CPS以及輪機艙的空氣過濾器。

11.簡化破片防護設計,完全使用整體式(monoblock),而不像DDG-60結合整體式以及空間裝甲(spaced armor)。

12.艦首MK-45五吋艦砲換成MK-71八吋艦砲。

與OPNAV的DDV-9相較,Gibbs & Cox這種換裝MK-7八吋艦砲的版本淨重增加170ton,艦體重心增高0.18英尺,縱傾(trim)在船頭以上1.28英尺而需要修正,滿載排水量8714長噸(原DDV-9為8750長噸)。

DDV-9衍生型──雙機庫型:

第二種設計則以DDV-9為基礎改用雙直昇機庫(艦體長度維持柏克Flight 1規模)。為了彌補增加第二座直昇機庫的重量,此種版本刪除戰鬥定向(Combat DF)系統、魚叉反艦飛彈、AN/SQR-19拖曳陣列聲納、神盾大型顯示器、EHF SATCOM衛星通信、光學系統等,安裝刪減版的EDM─4B構型神盾系統等,垂直發射器數量也經過刪減。

 

伯克Flight 2A

柏克級Flight 2A的小羅斯福號(USS Roosevelt DDG-80)。從本艦開始的伯克Flight 2A

都換裝M-45 Mod4 5吋62倍徑火砲。  

決定設計方案之際,神盾驅逐艦計畫也在1992預算年度重新規類為需求類型(Acquisition Cagegory,ACAT)1D,計畫核可權由美國海軍轉移至國防部。依照美國國防部5000.2指令規定的裝備獲得程序,由於伯克Flight 2A被歸類計有裝備服役部署後的重大升級,屬於獲得程序中的階段四(Phase IV),因此必須通過美國國防部的里程碑四(Milestone IV)的審查核可。伯克Flight 2A的里程碑四審查內容,包含細部設計對應於任務需求與威脅環境的審查、各種構型與裝備選擇的成本與作業效率分析(已包含在DDV研究中)、獲得成本評估、海軍水面艦隊數量/類型的混合搭配分析、工業基礎分析等,而工業基礎分析則評估造船廠與所有主要次系統承包商的能力。通過前述所有審查程序之後,美國國防部副部長在1993年10月的防務需求委員會里程碑四審查中正式批准伯克Flight 2A計畫,並於1994年2月簽署需求決策備忘錄。

伯克Flight 2A由美國海軍海上系統司令部(NAVSEA)負責管理,主要參與廠商包括兩家負責生產伯克級的船廠:BIW與Ingalls廠,以及負責工程設計協助的吉布斯.考克斯(Gibbs & Cox)和馬丁.馬里塔(Martin Marietta)。伯克Flight 2A的細部工程設計係以DDG-68的藍圖、計算資料與材料品項列表為基準,然後依照DDV-9的構型概念研擬工程變更提案(Engineering Change Proposal,ECP)。值得一提的是,伯克Flight 2A是美國海軍最早全面應用電腦輔助設計(CAD)的主要軍艦設計案之一,利用CAD工具製作全艦所有細部設計與施工藍圖,能有效提高作業效率並節省成本。

柏克Flight 2A的邱吉爾號(USS Winston S. Churchill DDG-81)以英國二次大戰期間的首相溫斯頓.邱吉爾(Winston S. Churchill)是美國海軍第一艘用20世紀現代英國人命名的船艦。邱吉爾號是美國海軍中,唯一一艘有個常設職位專門由皇家海軍交換軍官任職,通常是導航軍官(Navigation Officer);而在特殊場合時,邱吉爾號會在主桅杆升起皇家海軍的白旗(White Ensign)。

相較於柏克Flight 1/2,柏克Flight 2A艦體設計變更較大,因此需要再作一次全船抗衝擊測試;被選中進行FSST測試的是邱吉爾號(USS Winston S. Churchill DDG-82),在2001年5月到6月進行(總共引爆三次)。

柏克級Flight 2A的邱吉爾號(USS Winston S. Churchill DDG-82)被美國海軍挑選

作為柏克Flight 2A的全船抗衝擊測試(Full-Ship Shock Trials,FSST),在2001年5到6月進行。

 

艦體基本設計

伯克Flight 2A雖以DDV-9為基礎,但在細部設計時仍引進若干變更;首先,伯克Flight 2A延續了DDV-9配置艦尾機庫的概念,但是將二號煙囪與機庫結構之間的縫隙取消,使機庫直接與煙囪結構末端連接在一起,如此能進一步擴大上層結構的容積;而原本設在機庫與二號煙囪之間的魚叉反艦飛彈則遭到刪除,不過必要時可在兩座煙囪之間設置兩組魚叉飛彈的傾斜發射架。其次,原本DDV-9的近程防空完全改用ESSM改良海麻雀防空飛彈,故刪除了方陣快砲與安裝基座;然而實際上,由於ESSM的研發進度趕不上,故伯克Flight 2A仍保留艦橋前方與機庫結構上方(靠近照明雷達處)的方陣快砲基座。此外,柏克Flight 2A取消了AN/SQR-19拖曳陣列聲納。

為了在增加上層結構容積(如增設機庫)抑制重量成長,柏克Flight 2A上層構造使用鋁合金的比例相對增加,部分部位減少鋼板厚度,這多少降低了抗戰損與耐火能力。由於艦體延長,需要增加艦體縱向強度,柏克Flight 2A艦體下部鋼板加厚,並增加壓載物來降低重心。柏克Flight 2A另一項結構改動是增加五個強化抗破片的艙壁(blast-hardened bulkheads),提高船艦的抗損生存能力。雖然柏克Flight 2A艦體稍微延長,但由於排水量比先前Flight 1增加約900噸,因此吃水增加了1.45m,不僅增加了阻力也使乾舷降低、增加甲板上浪的機率。

為了因應後方增設的機庫,伯克Flight 2A朝後的兩具SPY-1D相位陣列雷達也因而拉高2.4m左右,以彌補機庫對下方搜索角度造成的影響 ;而為了配合天線的升高,艦上SPY-1D相位陣列雷達的發射機與天線也分開於上、下兩層甲板,中間透過曲折的導波管來傳遞射頻能量,而這種新開發出來的分置方式也被西班牙的F-100神盾巡防艦使用。伯克Flight 2A的滿載排水量由Flight 2的9030ton增至9300ton左右;組員部分,伯克Flight 2A增加了包含4名軍官與14名士官的直昇機組員 ,使總編制人數達到380人。

伯克Flight 2A的威廉.勞倫斯號(USS William P. Lawrence DDG-110)艦尾直昇機甲板上的

RAST輔助降落系統的控制室。

為了因應增設機庫後而佔用的艦面甲板空間,伯克Flight 2A的船體長度從原本Flight 1/2的504英尺6吋增至590英尺,艦體垂線間長度(Length Between Perpendicular,LBP)比先前伯克Flight 1/2增加約5英尺(1.524m),艦尾起降甲板長度71英尺(21.64m)比柏克Flight 1/2略增3英尺,起降作業區長度51英尺(15.54m),無障礙安全區長度20英尺(6.09m)。 美國海軍也曾考量過艦體延長10呎的方案以降低航行時的流體阻力,但考量到這會進一步影響穩定性,所以作罷。雖然柏克Flight 2A排水量增加,但由於增加了機庫使艦體長度增加、長寬比略增,加上增加了降低阻力的尾板(見下文),因此最大功率下可達到32節航速,比Flight 1/2略為提高;因應排水量增加,柏克Flight 2A換用美國海軍水面作戰中心卡迪洛克分部新設計的螺旋槳推進器,可延遲螺旋槳發生空蝕的速率。

伯克Flight 2A的直昇機甲板設有回收輔助停放與移動(Recovery Assist Secure and Traverse,RAST)系統以及附屬的機械式和控制站,能允許相容於RAST的SH-60系列直昇機在五級海象以內進行起降操作;而如果是不相容於RAST的友軍或盟軍直昇機,則只能在三級海象以內進行操作。機庫左側前部設有一個供應艦載直昇機的魚雷/飛彈/火箭彈艙,最多可容納40枚MK-46/50輕型魚雷,或者是企鵝反艦飛彈、地獄火反裝甲飛彈、50機槍彈藥、LAU-68 2.75吋火箭莢艙等空用武裝,必要時還可攜帶25mm機砲砲彈、40mm榴彈發射器或刺針空對空飛彈等裝備,並且搭配一個通用裝卸系統,以進行各類武器彈藥的裝卸工作。艦上其他增設的航空支援設施還包括航空設備小型維修工廠、航空分隊辦公室等等。

柏克級原始設計能提供的未來成長餘裕就不算充裕;依照美國海軍與船舶工業的服役時期餘裕(Service Life Allowance,SLA,即衡量船舶增加重量、提高重心而不降低穩定性的能力)標準,如果船艦設計的排水量SLA達總排水量7.5%、重心SLA允許上升2.5英尺,則大致可滿足40年服役期間的重量變化而不顯著降低穩定性; 美國海軍第一線水面作戰艦艇的SLA標準則是滿載排水量允許增加10%,滿載狀態下重心高度允許上升1英尺,電力消耗與空調負荷都允許成長20%,艦上人數允許成長10%,艦體主樑承受應力允許成長10%。而柏克Flight 2A的SLA數字為排水量允許增加10%、重心升高0.45英尺、電力負荷允許增加30%、冷卻負荷允許增加18%;依照前述標準,顯示柏克級Flight 2A的重心以經接近原始設計極限,預留的成長空間已經不足。柏克Flight 2A排水量約9300噸級,而在結構吃水深度(scantling draft,船舶安全在安全載荷之下的最大吃水)下的極限排水量為10300噸級,因此理論上還是有一些成長餘欲。 

 

柏克級Flight2A的馬斯廷號(USS MustinDDG-89 )。從本艦開始,柏克Flight2A的艦體設計又

做了諸多修改,其中最明顯的變化就是新的埋入式煙囪造型。

從 馬斯廷號(USS MustinDDG-89 )起,柏克Flight 2A的艦體設計進行了若干修改,煙囪改用造型更簡潔的埋入式設計,,頂端排氣筒縮至煙囪結構內,使得上層結構外型更為平整,減少了雷達截面積,但不清楚是否對抑制廢氣熱信號的功能造成影響;此外,原本緊 接在照明雷達後方的近迫武器系統砲位 遭到取消,直昇機庫頂部(垂直發射器之後)增加一座平台,但不清楚這個平台是否能用來安裝方陣系統(部分最新規格的Flight 2A在此位置加裝天線狀的物體)。

平可尼號(DDG-91)後部船樓,注意左側增設了RMS遙控獵雷載具收容艙;

由於增設的艙室排擠了原本停放RHIB小艇的空間,所以改用上下堆疊的吊架

來停放兩艘RHIB小艇。

 從平可尼號(USS Pinckney DDG-91)開始,原本位於煙囪兩側船舷甲板的三聯裝MK-32魚雷發射器便移至機庫頂部垂直發射器的兩側 ,以拉近與魚雷庫之間的距離,解決了早期伯克Flight 2A不易進行魚雷再裝填的問題。此外,從平可尼號到班橋號班橋號(USS Bainbridge DDG-96)等六艦,配備新開發的AN/WLD-1遙控偵雷/獵雷載具(Remote Minehunting System,RMS)進行測試,為此也 在後煙囪右側主的甲板增設一層封閉的收容庫來容納AN/WLD-1,與尾部機庫結構融為一體,平時以庫門密封。只有這六艘伯克Flight 2A設有AN/WLD-1的收容庫,從海爾賽號(USS Helsay DDG-97)開始又將之取消;而由於日後RMS發展不順遭到取消,這幾艘柏克級也將這個收容庫的艙門用鋼板封死,成為一般的艙室,例如當作健身房。由於增設的RMS收容艙佔用了原本側舷停放RHIB小艇的甲板空間,因此RHIB小艇的吊柱改為上、下疊放,將兩艘RHIB用上/下兩層方式停在同一個空間;即便DG-97以後又取消RMS收容庫,後續的柏克級仍繼續維持疊放的小艇吊架。

美國海軍也曾考慮在後期建造的伯克Flight 2A艦舯增設一個收容庫,用來容納RHIB艦載小艇與吊放設施,使得艦體整體外觀更為平整,降低雷達截面積。不過由於成本因素,這個方案並未實施;反倒是韓國海軍以伯克Flight 2A為藍本的KDX-3世宗大王級飛彈驅逐艦,則採取了這種設計。

武器系統

伯克Flight 2A配置兩組MK-41垂直發射模組,艦首仍維持四組八聯裝,而後部八組八聯裝垂直發射器則位於機庫結構的02甲板(原本伯克Flight 1/2的後部垂直發射器位於艦尾01甲板)。這樣的容量與伯克Flight 1/2同級,然而伯克Flight 2A撤除了原本首尾各一的再裝填模組,因此實際可用的發射管數又比伯克Flight 1/2多出六管,達到96管。 由於這種再裝填起重機的最大起重能力為2噸,只能進行標準SM-2防空飛彈與VLA反潛火箭的再裝填 工作,對於更重的戰斧飛彈則無能為力。依照冷戰時代的大洋反潛、防空作戰設想,消耗最快的飛彈理當是標準防空飛彈與反潛火箭,然而直到蘇聯解體,卻從沒有任何對手直接從空中或水下挑戰美國艦隊,反倒是從1991年波灣戰爭以來,在歷次後冷戰的地區性戰爭中,戰斧巡航飛彈成為美國神盾巡洋艦/驅逐艦消耗最大的彈種。由於水面艦艇一律只能返回基地碼頭來補給戰斧飛彈,海上再補給裝置幾乎完全無用武之地。此外,實際操作經驗顯示洋面上航行中 的飛彈再裝填作業有相當困難性;因此,柏克Flight2A遂把這兩組實用性不高的再裝填用起重機撤除,再多裝六個發射管。而伯克Flight 2A這種前32、後64管的構型,便稱為MK-41 Mod 7。

近迫防禦方面,原本DDV-9刪除方陣近迫武器系統、改用ESSM海麻雀防空飛彈的,一方面是簡化艦上的配置 以及節約成本,同時也反應當時各國海軍與國防產業對反艦飛彈防禦的看法;當時各國普遍開始質疑射程短、威力有限且一次只能對付一個目標的機砲式近迫武器系統, 將不足以應付新一代超音速反艦飛彈乃至多軸向飽和攻擊;因此,射程較長(意味較遠的攔截距離、更多的反應時間與較多的攔截次數)、威力相對較大、發射後能在空中機動追擊目標且可同時發射多枚的新一代短程防空飛彈,才是未來船艦反飛彈自衛的趨勢。因此,當時許多人建議以發展中的ESSM來取代方陣近迫武器系統,ESSM的靈活度與射程都較先前的海麻雀RIM-7P/M大幅增加,更適合對付新一代刁鑽靈活的反艦飛彈;而且ESSM採用緊致的折疊彈翼,配合特別發展的四合一發射器,每個MK-41發射管都可容納一組四合一ESSM發射器,故單一發射管的攜帶量是過去的四倍。如果所有的MK-41發射管都用來裝填防空飛彈,柏克級Flight2A可配置80枚SM-2 ER區域防空飛彈以及64枚海麻雀ESSM,或是64枚SM-2 ER加上128枚海麻雀ESSM,此等近迫接戰能量遠高於過去每次至多連續射擊五個目標、之後就需要花費至少四分鐘重新裝彈的方陣系統 。此外,相較於1980年代後期美國開始開發的RAM短程防空飛彈系統,ESSM射程長得多(RAM Block 0/1只有10公里級),面對超音速掠海而來/終端規避動作的來襲飛彈時,能比RAM提前發射攔截, 萬一一擊不中還比較有可能進行第二次攔截,而射程較短的RAM如果攔截失敗就可能來不及進行下一次攔截。在2002年6月,伯克Flight 2A的夏普號(USS Shoup DDG-86) 進入服役,緊接著於7月完成伯克級首度以神盾系統發射指揮ESSM接戰的測試。

不過由於ESSM的開發時程趕不上伯克Flight 2A的服役,因此伯克Flight 2A仍保留前、後各一的方陣系統安裝平台,以增加一種選擇。依照原本的計畫,前四艘伯克Flight 2A(DDG-79~82)裝備MK-15 Block 1B改良型方陣系統作為墊檔,從接下來的哈沃德號(USS Howard DDG-83)起再以ESSM取代方陣系統,因此從DDG-83開始,各艦下水與完工進行海試時,都沒有裝備方陣系統。然而由於ESSM的研發測試時程超乎預期,直到2003年3月才進入美國艦隊展開實際驗證,因此DDG-83到DDG-102等服役時省略方陣系統的各艦,在日後進塢整修時 便陸續加裝方陣系統; 不過,只有DDG-83、84安裝了兩套方陣,DDG-85以後各艦僅在艦尾直昇機庫上方裝置一座方陣Block 1B。依照美國海軍的計畫,到2013預算年度,所有DDG-85以後的柏克級都會裝備一座方陣Block 1B。

美國海軍內部對於完全放棄方陣、全靠ESSM防空的作法並不是沒有疑慮。雖然ESSM可以將攔截距離向外拓展,而且一次可以同時發射多枚來防禦飽和攻擊, 然而防空飛彈總有一段無法彌補的最小射程死角,而且ESSM必須在艦上戰鬥系統正常運作的情況下才能使用;如果懷有敵意的小型快艇或慢速飛行器 接近到認定必須接戰時(由於識別問題,這種目標不像高速的反艦飛彈,只要出現在偵測範圍就可以逕行攔截),反應時間快、直接瞄準就開火的方陣Block 1B近迫系統才是最有效的最後一道防線 。方陣系統本身具備搜索雷達與射控電腦,運作時只要解除保險就能完全自主接戰,不需要仰賴艦載系統的支援;而ESSM防空飛彈則整合在艦載防空系統中,如果艦上偵測與作戰系統沒有開機工作或故障,自然無法接戰。因此,美國海軍內部對於後期型柏克只裝備一門方陣快砲來節省預算的作法並不表苟同,認為這危害到在高危險區域作業的驅逐艦的安全。

反潛方面,伯克Flight 2A仍繼續使用SQS-53C艦首聲納,SQR-19拖曳陣列聲納則由於成本控制而刪除;不過艦尾內部仍預留安裝拖曳陣列聲納的空間,必要時可再將SQR-19拖曳聲納裝回。原本伯克Flight 1/2的魚雷管位於艦尾01甲板垂直發射器兩側,而伯克Flight 2A增設機庫之後,後方垂直發射器提高到02甲板,而此一甲板面積顯得擁擠,因此兩座MK-32魚雷發射器被挪到二號煙囪兩側的甲板(01甲板),位於海上補給作業區與小艇掛架之間;然而,伯克Flight 2A的魚雷庫卻維持在直昇機庫前方甲板上,與魚雷發射器相距太遠且高出整整一層甲板,也不可能設置任何再裝填輔助機構,這導致伯克Flight 2A在操作時的魚雷再裝填變得困難重重,必須仰賴非常麻煩、曠日廢時且危險性高的長距離人工搬運。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從平可尼號(USS Pinckney DDG-91)開始的伯克Flight 2A又把兩組MK-32魚雷發射器移到機庫頂部垂直發射器的兩側,拉近與魚雷庫的距離。

從小羅斯福號(USS Roosevelt DDG-80)起,柏克Flight 2A換裝砲管加長且具有匿蹤型砲塔的MK-45Mod4 62倍徑艦砲,可發射射程117km的EX-171增程GPS導向砲彈(ERGM)攻擊陸上目標,並開始使用新型SH-60R反潛直昇機,並預計換裝LASM陸攻標準飛彈(遭到取消)、NFCS等 。從溫斯頓.邱吉爾號(USS Winston S. Churchill DDG-81)開始,伯克Flight 2A的艦砲射控系統整合了美國柯爾摩根(Kollmorgen)製造的MK-46 Mod1光電瞄準系統,由戰情室內的AN/UYQ-70顯控台控制,能監視海面、全天候識別不明目標並導控火砲進行攻擊。

2000年柯爾號遇襲事件之後,美國海軍柏克級陸續在甲板上加裝 兩座MK-38 Mod1 25mm遙控機砲(詳見提康德羅加級飛彈巡洋艦一文)與四挺人力操作的12.7mm重機槍(均為人力操作),以因應近海作業時的可能狀況與任務需求,包括臨檢攔截或對付可能的小型水面艦艇攻擊等等。

(上與下)柏克級Flight 2A的馬斯廷號(USS Mustin DDG-89)裝在兩舷的MK-38 25mm遙控武器站,

位於後部SPY-1D相位陣列雷達天線的後方。攝於2015年5月19日新家坡樟宜海軍基地。

馬斯廷號直昇機庫頂部兩側各裝置一挺12.7mm機槍。

在2016年3月4日,柏克級飛彈驅逐艦波特號(USS Porter DDG-78)首度進行

SeaRAM試射, 使用RAM Block 2飛彈。

基於成本因素,原本美國並沒有在任何神盾艦艇上配備RAM短程防空飛彈系統。在2015年9月中旬,美國海軍決定,常態輪值部署在西班牙羅塔海軍站(Rota naval station, NAVSTA Rota )的四艘柏克級(當時是DDG-78、64、71、75)都換裝海公羊(Sea RAM)近迫防禦系統,取代原本的MK-15 Mod1方陣近迫武器系統。 在歐洲常駐四艘具備BMD能力神盾驅逐艦來擔任反彈道飛彈任務,是2009年9月17日美國總統歐巴馬宣佈展開的「歐洲相位適應性措施」(European Phased Adaptive Approach,EPAA);此項部署任務從從2011年實際開始,以羅塔海軍站為基地。 當時神盾系統BMD 3.6~4只能在常規艦隊防空與反彈道飛彈任務之間二選一(BMD 5.0起才能同時執行兩個任務),執行反彈道飛彈任務任務時船艦本身防空相當脆弱,因此美國海軍為這幾艘柏克級緊急加裝能獨立運作的SeaRAM短程防空飛彈。

在2016年3月4日,首艘加裝SeaRAM的神盾驅逐艦波特號(USS Porter DDG-78)首度進行SeaRAM試射並獲得成功。 在2016年8月中旬,消息傳出美國海軍考慮為更多神盾艦艇上配備SeaRAM系統。依照日後消息,最初美國海軍只是單純地將柏克級後部的方陣近迫系統換成SeaRAM,但由於SeaRAM比方陣重得多,導致基座附近甲板開始出現裂痕;於是,美國海軍對砲座甲板採取補強措施來解決這個問題。

柏克級Flight 2A的羅斯福號(USS Roosevelt DDG-80)是第一艘升級成完整神盾Baseline 9C2(ACB-16)的現役柏克級,包括新增BMD 5.1反彈道飛彈能力、AN/SPQ-9B X波段近程雷達、SEWIP Block 2(AN/SLQ-32(V)6)電子戰系統,此外也在直昇機庫頂加裝SeaRAM海公羊近程防空飛彈系統。羅斯福號在2020年3月下旬展開升級後第一次部署,同樣是部署到西班牙。

在2024年4月初海上-空中-太空展(Sea Air Space 2024) 中,美國海軍DDG 2.0驅逐艦現代化項目主管Tim Moore上校對媒體The War Zone透露, 美國海軍打算在未來全面為柏克級驅逐艦換裝RAM防空飛彈系統,取代火砲式的方陣近迫武器系統。依照2025財年預算計畫內容,擁有較新版本神盾系統、已經整合公羊系統射控能力的柏克級艦會加裝21聯裝的MK-49 RAM防空飛彈發射器;而神盾版本較舊、不具備此一能力的同型艦,則會安裝能獨立運作的SeaRAM系統。這項措施是因應未來高端海上衝突中(尤其是在印太區域對抗中國),可能面對的各型先進反艦巡航飛彈;此外,2023年底開始的紅海危機,伊朗支持的胡賽(Houthi)組織持續從葉門發射無人機、反艦巡航飛彈與反艦彈道飛彈攻擊紅海航運,使護航的西方國家海軍必須發射大量防空飛彈來攔截,這也使美國海軍船艦急需裝備更多有效的防空飛彈武器。

防護設計

防護設計方面,伯克Flight 2A對於中彈後的生存能力進行改良,包括防護設計的改進與損管系統的改良。在被動防護設計方面,伯克Flight 2A增加了5個強化防爆隔艙,能減緩反艦飛彈爆炸時帶來的超壓破壞;其中四個防爆隔艙圍繞在主機艙區周圍,為動力系統提供更好的保護。由於增設機庫導致艦體重心明顯上升,連帶減損了艦體傾斜時的復原力,因此伯克Flight 2A針對涵蓋3/4艦體長度的水下船殼進行加厚,一方面壓低重心作為補償,同時也改善了水線以下的抗爆震防護能力,並強化艦體大樑承受彎曲的能力。然而為了控制成本,伯克Flight 2A取消了原本四個整體核生化防護區中的區域四(涵蓋艦尾發電機艙),這使全艦抵抗空中核爆超壓的能力有所降低。在損管方面,伯克Flight 2A以一套全新的整合生存管理系統(Integrated Survivability Management System,ISMS)來取代原本的舊式損管修復控制台;新的ISMS採用商規加固電腦科技,在損管中心、艦橋與戰情中心都設有工作站,使損管作業時艦橋、戰情室與損管中心的通信聯繫更為迅速可靠,都能監看全艦整體損害與控制狀況;同時,這套系統還附帶損管決策支援軟體,能根據實際情況提出適當的損管策略、損管資源管理與艦體穩定性計算等,大幅提升損管工作的效率。ISMS先前在提康德羅加級飛彈巡洋艦雷伊泰灣號(USS Leyte Gulf CG-55)與維拉灣號(USS Vella Gulf CG-72)以及派里級飛彈巡防艦的約翰.海爾號(USS John L. Hall FFG-32)上完成了測試驗證。

推進/機電/輔助機械系統

推進方面,伯克Flight 2A仍維持四座LM-2500-30燃氣渦輪的配置,不過改用全新設計的五葉片螺旋槳,能提高形成空蝕現象的轉速,可降低空蝕帶來的功率損耗、水下噪音以及對螺旋槳表面造成的侵蝕;而這套新螺旋槳於1994年首先安裝在伯克級二號艦巴瑞號(USS Barry DDG-52)上進行測試。由於伯克Flight 2A的艦體比Flight 1/2更修長,加上推進效率更好的新螺旋槳,遂擁有較佳的航速表現。在輸配電系統方面,伯克Flight 2A仍沿用60Hz交流電,不過將原本的輻射佈線架構改為分區(zonal)供電架構,稱為分區交流供電(AC ZED),每個區域都有兩個獨立的負載中心 (DDG-79~90全艦共有15個負載中心,DDG-91~112增為22個負載中心),如此可提高整套輸配電系統承受戰損的能力,部分區域受損不影響其他區域供電,同時也減少所需的佈線長度以及佈線時需要穿透的水密隔艙數量,進而降低施工建造的成本。 從DDG-92開始的柏克Flight 2A,為了因應引進神盾Baseline 7.1以及SPY-1D(V)相位陣列雷達,以三套功率各3000KW級的Rolls Royce Allison AG9140燃氣渦輪發電機取代原本的三套2500KW級發電機組(平時兩部運轉,總輸出功率約5.8MW,艦上全戰備狀態的耗電功率負載約4MW),並增設一部(第五部)200噸級空調製冷設備。

在支援設施方面,伯克Flight 2A引進一些新理念的裝備來取代既有的系統,可簡化艦上的系統配置,降低複雜度與成本。其中,伯克Flight 2A最主要的變革是取消中央式的高壓空氣系統(HPAS),這是因為高壓空氣系統相關管路都要依照嚴格的P-1標準焊接,以承受內部氣體的長期高壓,因此製造與安裝成本頗高,施工與日後的維修都相當麻煩;此外,遭受戰損時,一段管路的破損就可能導致一整區壓縮空氣系統完全失效,生存性較差。因此,伯克Flight 2A每個需要壓縮空氣的系統,都以各自的裝備產生高壓空氣。例如,每具艾力森501-K34燃氣渦輪發電機(SSGTG)的上方都增設一部輔助動力系統(APU),各自供應每具發電機組緊急啟動情況下所需的高壓空氣;APU的燃油為JP-5噴射機用油,採用重力式油箱,運作時可抽取空氣,壓縮後送入燃氣渦輪發電機的啟動器。艦上許多武器系統也需要壓縮空氣,例如MK-45五吋艦砲及MK-15近迫武器系統的迴旋/俯仰機構,以及MK-32魚雷管發射魚雷所需的高壓氣體,都改由各自專屬的小型壓縮機負責提供;而MK-41垂直發射系統注水槽則由低壓空氣系統供應所需氣體,並透過一部空氣驅動壓縮泵來調整適當氣壓。

此外,伯克Flight 2A也以商規的側舷旋轉吊艇臂(SLAD)來吊掛、操作艦上搭載的硬殼膨脹快艇(RHIB),比原先的軍規產品便宜許多。這套SLAD已經在超過90艘美國海岸防衛隊、國家海洋地理局與大氣管理局的船艦上,證實能在三到五級海象下順利進行操作。

為了因應時下日漸高漲的環保要求,伯克Flight 2A全面廢除採用氟氯碳化合物(CFC)作為冷媒的舊式冷藏系統,改用新的HPC-134環保冷媒冷藏系統。以往伯克級Flight 1/2的冷藏系統採用CFC-12做為冷媒,如果逸入大氣,將對臭氧層造成破壞;而伯克Flight 2A則改用兩套1.5噸級冷藏能力的HPC-134環保冷媒冷藏系統,由海上系統司令部開發。

此外,由於美國海軍的女性官兵逐漸增加,伯克Flight 2A也設置了專門的女性官兵起居設施,以便將女性官兵納入常態編制。艦上最多可供四名女軍官、六名女士官與18名女士兵使用,女性軍官的住艙為兩間雙人套房(含衛浴),其中一間必要時可改裝成男性使用的艙室;女性士官住艙由前部的男性士官區域獨立分隔而出,而18個女性士兵住艙則是由既有的士兵住艙改裝而來。除了起居艙之外,艦上的醫療室也依照男女混合使用的需求進行修改,而艦橋上也增設一間女性廁所。

戰鬥系統

戰鬥系統方面,伯克Flight 2A的神盾版本從Baseline 6起跳,主要變革在於首度大規模引進商規組件(即UYQ-70開放架構先進顯控台與同系列的運算機台等)、光纖區域網路等;同時,由於搭載SH-60B反潛直昇機,因此反潛作戰系統也改成包含LAMPS-3的SQQ-89(V)10(不含SQR-19拖曳陣列聲納)。DDG-79~84使用的神盾系統為Baseline6.1,DDG-85~87使用神盾Baseline6.2,DDG-88~90使用的神盾系統則為Baseline6.3;從Baseline 6.3起,增加協同接戰能力(CEC)與相容反彈道飛彈(TBMD)能力,相容的系統是低空層防禦(NAD,已取消)的SM-2 Block 4A。

從平可尼號(DDG-91)開始的伯克Flight 2A則邁入神盾Baseline 7,全面導入全分散式系統架構,並完全以商規的UYQ-70顯控系列取代舊有的UYK-43/44軍規電腦,並納入SM-3高空層反彈道飛彈(NTW)的相容能力 (但實際上並未裝備SM-3) 。DDG-91~102使用的神盾系統為Baseline7.1,其軟體由既有軟體轉換而來,或者以模擬的方式在新硬 體上執行;DDG-103~112使用的神盾系統為Baseline7.2(Baseline 7R),改用為全分散架構撰寫的新版軟體。使用Baseline7版神盾系統(DDG-91起)的柏克級啟用新一代MK-50/54輕型艦用魚雷、換裝提升ECCM能力與陸地上空偵測能力的SPY-1D(V)相位陣列雷達、將TBMD能力與CEC整合 ;而Baseline 7.2的改良項目包括 具雙波束能力的改良型SPY-1D(V)相位陣列雷達、改良MK-41垂直發射系統、整合海軍水面戰鬥支援(Naval Surface Fire Support,NSFS)能力(包含新增兩門MK-38 Mod2 25mm遙控穩定機砲,詳見提康德羅加級飛彈巡洋艦一文) 、經過改良的MK-99防空飛彈射控系統以及SQQ-89A(V)15改良型整合反潛作戰系統(含聲納感測系統的改進)等等。從杜威號(USS Dewey DDG-105)開始的伯克級啟用SQQ-89A(V)15 EC-204/EC-206反潛戰鬥系統,不過一開始並未安裝拖曳陣列聲納與搭配的處理器。

在2002年,美國海軍宣布展開一項伯克級飛彈驅逐艦的升級計畫,包括對已經完成的伯克Flight 2A(DDG-79~90,當時DDG-91、92、93剛開工建造)的改良與規格統一,以及針對較早建造的伯克Flight 1/2(DDG-51~78)的升級。其中,針對伯克Flight 2A(DDG-79~90)的升級稱為Baseline 6.3R(詳細項目請見神盾戰鬥系統一文)。

伯克Flight 2A的梅森號(USS Mason DDG-87)於2001年6月23日在BIW船廠

下水。這是BIW建造的第21艘伯克級,也是BIW廠117年歷史中,最後一艘

採用傳統滑台下水的船艦。此後BIW建造的船艦都採用現代的沈降式下水。

在2002年9月13日,美國海軍一次訂購11艘柏克Flight 2A(DDG-103~112),平均的總體成本(含艦體載台與政府供應項目)為13億美元,使柏克級的總數達到62艘,當時預估這是最後一批柏克級。第五十艘柏克級被命名為紀德號(USS Kidd DDG-100),接替在1998年除役、於2005年移交台灣海軍的首艘紀德級飛彈驅逐艦(USS Kidd DDG-993)。在2006年11月,美國海軍將排定的第58艘柏克級飛彈驅逐艦 (DDG-108)命名為偉恩.梅耶號(USS Wayne E. Meyer DDG-108),以表彰前神盾計畫主管──退役海軍少將偉恩.梅耶對美國海軍武器系統以及神盾系統的卓著貢獻 ;之所以選擇DDG-108,是因為該艦搭載了美國生產的第100套神盾系統(含外銷他國者);偉恩.梅耶於2009年9月1日逝世,享年73歲 。為了維持神盾系統研發團隊的紀律,梅耶少將曾訂立了兩大規則:第一,任何時候都要從前門進出。第二,所有人都要穿着制服來工作。梅耶少將表示,這樣能夠讓他領導的研發團隊絕不忘記他們為誰工作,以及自己的職責是什麼。梅耶少將也提出「少量建造,少量學習,大量學習」(Build a little, test a little, learn a lot)的原則,因為研製與引進一個新發展的武器系統往往不能一步到位,需要進行充足的測試來降低技術風險,盡可能降低引進新系統時難免的可靠性問題;這個原則對於大型複雜系統至關重要。

第61艘柏克級被命名為史普魯恩斯號(USS Spruance DDG-111),接替了先前史普魯恩斯級的命名艦。

第62艘,也是原定的最後一艘柏克級邁可.墨菲號(USS  Michael Murphy DDG-112)原訂於2007年7月在BIW廠開工 (實際上到2010年6月18日安放龍骨);當時 為了順利銜接造船廠的產能,避免柏克級業務結束後對美國造艦業造成重大衝擊,美國海軍遂在2007年9月底決定將頭第一艘下一代的DDG-1000松華特級陸攻驅逐艦的訂單交給BIW廠。 邁可.墨菲號在2012年10月6日服役。

然而,隨著2008年DDG-1000計畫 受到重挫(見下文),美國海軍不得不重新開始柏克級的建造,而首先訂購的三艘(DDG-113~115)仍將延續Flight 2A的基本設計,僅在戰鬥系統與反潛偵測等方面進行部分改良;而之後訂購的柏克級將有更大幅度的更動,並可能啟用新的批號名稱。

在2012年3月,美國海軍正式在柏克級的山普森號(USS Sampson DDG-102)上部署MQ-8B火斥候(Fire Scout)無人駕駛直升機(VTUAV, Vertical Unmanned Aerial Vehicle),從3月7日起開始執行勤務,艦上共配置2架。

伯克級後續升級項目

除了神盾系統之外,伯克Flight 2A也不斷進行各項升級。

從豪伍德號(USS Howard DDG-83)起,柏克Flight 2A整合了整合船艦控制(Integrated Ship Controls,ISC),包含整合式艦橋系統(IBS)、航海管理系統(VMS)等等,詳見提康德羅加級飛彈巡洋艦一文,而較早建造的本級艦也在2000年代陸續編列經費換裝 。從柏克萊號(USS Bulkeley DDG-84)起的伯克Flight 2A開始全面換裝利頓海事(Litton Marine)公司的WSN-7環形雷射陀螺儀慣性導航系統,而較早建造的伯克級也在日後進塢整修時陸續換裝。 從梅森號(USS Mason DDG-87)起的 伯克Flight 2A以諾格公司新開發的Decca Bridge Master E航海雷達,取代原有的SPS-64。 反制裝備的提升方面,未來伯克級將加裝美澳聯合開發的新一代Nulka主動式消耗性誘餌(AED)。若干新一代DDG-1000將採用的系統與概念,如先進陸攻飛彈、無人直昇機等,也很有可能在未來被柏克級沿用。 除了作戰/武器系統的改良之外,伯克級的改良還包括許多平台項目,例如逐年為各艦上的LM-2500燃氣渦輪更換數位化燃油控制系統(DFC),能根據燃油特性與輸出進行即時的精細調整,大幅提高控制反應與系統可靠度,並降低維修成本。

柏克Flight 1驅逐艦史蒂森號(USS Stethem DDG-63 )兩煙囪之間設置了四組雙聯裝的MK-53

Nulka主動式誘餌發射器。攝於2014年6月14日橫須賀海軍基地。

(上與下)柏克級Flight 2A飛彈驅逐艦的威廉.勞倫斯號(USS William P. Lawrence DDG-110)

船艛兩側各設置兩組MK-53 Nulka誘餌發射器。攝於2019年5月新加坡。

在2002年起,伯克級開始配備感測導航系統介面(Navigation Sensor System Interface,NAVSSI),把艦上所有的導航感測資訊(包括導航雷達、定位、大氣海洋等)整合在一起,而較早的伯克級也在回廠翻修時配合加裝。DDG-91之前的伯克級配備NAVSSI Block 3 Build2/3/4等,DDG-91至DDG-102使用NAVSSI Block 4 Build 4.2.0,DD-103至DDG-112使用NAVSSI Block 4.2.1。 

到2010年代中期,美國海軍有22艘柏克Flight 1/2先後增添了反彈道飛彈(BMD)能力(DDG-54~56、58~64、66~68,70~78),神盾系統版本大致 都是Baseline 5.3,其中配備BMD 3.6.1的有13艘(DDG-55、58~63、68、70~72、76、77),配備BMD 4.0.1的有9艘(DDG-54、56、64、66、67、73~75、78) ,這些艦艇都配備了相容於海軍戰區廣域彈道飛彈防禦 (NTW)的SM-3反彈道飛彈。

 

柏克級的外銷

除了美國本身使用柏克級之外,日本在1980年代末期獲得美國技術轉移,自行設計建造了四艘配備神盾系統(Baseline4/5)的金剛級(Kongo class DDG-173~176)飛彈驅逐艦,成為美國以外第一個擁有神盾艦艇的國家。金剛級的艦體設計完全出自日本人之手,不過整體佈局明顯參照自柏克 Flight 1,當然兩者在細部上有許多不同,且金剛級的排水量更大些。日本海上自衛隊建造的金剛級共有四艘。

伯 克Flight 2A的設計也深深地影響了日本、韓國在21世紀初期建造的神盾艦艇。日本在2000年度便計畫建造二艘改良自金剛級的神盾艦艇,這就是日後的愛宕級。愛宕 級的艦體發展自金剛級,加裝了直昇機庫,戰鬥系統升級為神盾Baseline 7.1,其基本設計理念與伯克Flight 2A頗有異曲同工之妙。至於韓國在2000年代初期開發的KDX-3大型防空驅逐艦,於2002年決定採用美製神盾系統。不像日本先前已有設計金剛級的經 驗,KDX-3是韓國建造的第一種神盾驅逐艦,在美國的直接技術協助之下,KDX-3基本佈局與柏克級Flight 2A十分相似;不過以KDX-3的尺寸、排水量與垂直發射器容量(128管)觀之,都比柏克Flight 2A增加,與1991年被美國取消的柏克Flight 3十分相似。

柏 克級Flight2A在2000年代初期與西班F-100、英國Type-45、德國F-124等設計一同角逐澳洲SEA-4000水面防空艦艇(Air Defence Ship,ADS)的訂單,該計畫後來改稱為防空作戰驅逐艦(Air Warfare Destroyer,AWD)。在2004年8月,澳洲政府正式宣佈採用神盾Baseline7系統/SPY-1D(V)相位陣列雷達作為AWD的防空中 樞;艦體方面,F-124與Type-45修改版率先出局, 剩下配備神盾系統的修改版柏克級(Envolved DDG)與F-100進入最後決選,結果澳洲在2007年6月底正式選擇了F-100。

在2005 年中,希臘海軍向美國提出引進一批海軍裝備的申請,其中最重要的是兩艘二手柏克級飛彈驅逐艦,希臘海軍希望能引進總數三到四艘的本級艦;此外,希臘這 張清單中尚包括四艘鶚級(Osprey class)獵雷艦與一批二手P-3C反潛機。由於柏克級是1991年開始服役的艦艇,因此可能還要等待多年才會有提前除役的多餘同型艦供盟國使用,倒是 大部分的鶚級獵雷艦早已封存,故有充足的現貨可供盟國挑選。

在2011年6月,有消息傳出沙烏地阿拉伯打算購買大型的柏克級飛彈驅逐艦,數量可能為2艘,並搭配若干低檔的LCS艦艇。沙烏地阿拉伯從2005年開始 曾考慮引進美國三船體版本的LCS近海戰鬥艦(由通用集團生產),並在艦上裝備SPY-1F相位陣列雷達與迷你神盾系統;但 隨後沙烏地阿拉伯提高標準,開始考慮購置擁有反彈道飛彈能力的艦艇(以對抗伊朗潛在的彈道飛彈威脅),遂開始考慮購買完整的柏克級。此外,沙烏地阿拉伯在 2007年3月一度傳出對英國Type-45飛彈驅逐艦有興趣,但並沒有下文。

 

柏克Flight 1/2/2A的升級

在2002年,美國海軍宣布展開一項伯克級飛彈驅逐艦的升級計畫。其中,針對伯克Flight 1/2(DDG-51~78)的升級分成兩種構型,第一種是將神盾戰鬥系統統一到Baseline 5.4,功能相當於Baseline 5.3.8;第二種則是幅度較大的Baseline 6.3R。不過實際上,伯克Flight 1/2(DDG-51~78)在2000年代主要進行是將神盾系統版本統一到Baseline 5.4左右的水平。

在2010年代,美國海軍規劃配合柏克Flight 1/2/2A陸續進行大規模升級。依照原訂計畫,柏克Flight 1/2(DDG-51~78,裝備神盾Baseline 5.3)以及裝備神盾Baseline 6.3的早期型柏克Flight 2A(DDG-79~90)都會配合壽命中期大規模翻修工程而進行廣泛的戰鬥系統升級,包含將神盾戰鬥系統升級為Baselin 9系列(ACB12架構以上,全開放式商規硬體架構)、BMD 5.0以上的反彈道飛彈能力(可同時執行防空與反彈道飛彈的IAMD能力)、整合射控防空計畫(Single Sensor Naval Integrated Fire Control-Counter Air,NIFC-CA)、AN/SQQ-89A(V)15反潛作戰系統以及船體/機械/電子(Hull,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HM&E)升級等等。其中,柏克Flight 1的約翰.保羅瓊斯號(USS John Paul Jones DDG-53)被選為神盾Baseline 9C/BMD 5.0海上測試艦,配合該艦在2012年5月展開的大修期程中裝上第一套生產型的神盾Baseline 9C與BMD 5.0,並在2014年下半陸續進行一般艦隊防空實彈射擊測試(包括NIFC-CA能力)、同時攔截彈道飛彈與傳統巡航飛彈的演習等。

由於2008年金融海嘯後經濟衰退、美國聯邦政府縮減國防預算,以及2013年美國面臨財政赤字懸崖,美國海軍無力負擔升級所有柏克Flight 1/2/2A,因此只有DDG-79~90能進行完整升級;較早的柏克Flight 1/2只有部分能進行相同升級,其中至少14艘(DDG-51~53、57、61、65~73)將神盾系統升級為Baseline 9,而其餘14艘Flight 1和7艘Flight 2(DDG-72~78)的神盾系統不會有重大升級(只進行小幅度升級,將BMD 3.6升級為BMD 4.1,搭配SM-3 Block 1B反彈道飛彈),再加上維護艦體平台的HM&E。甚至原訂在2016財年起編列預算進行神盾Baseline 9升級的五艘柏克Flight 2A(DDG-83、85、89、90、96)都一度遭到縮減,排除神盾Baseline 9升級工作,只進行HM&E升級;這是美國海軍在預算困窘的情況下,為支應俄亥俄級彈道飛彈潛艦替換計畫( Ohio-class Replacement Program,ORP)費用的犧牲。

不過,在2017年初主張擴增軍費的共和黨籍唐納德.川普(Donald Trump)總統上任,美國海軍也陸續恢復最初的柏克升級計畫,DDG-79~90會全數升級到神盾Baseline 9C1/2的水平。此外,川普上任後,美國海軍也正式決定將艦齡較新、裝備神盾Baseline 7系列的34艘柏克Flight 2A(DDG-91~112)排入神盾Baseline 9/BMD 5的升級計畫。在2018年4月12日,美國海軍少將比爾.莫茲(Bill Merz)在眾議院武裝力量委員會海上武力與投射子委員會(House Armed Services seapower and projection forces subcommittee)的聽證會上表示,現役所有柏克級飛彈驅逐艦(含柏克Flight 1/2)都會進行神盾系統與反彈道飛彈能力升級,將神盾系統升級到Baseline 9、10,反彈道飛彈能力升級為BMD 5.4,此外也會進行HM&E升級。

 在2017年6月13日,美國海軍作戰部長(Chief of Naval Operations,CNO)約翰.李查森上將(Adm. John Richardson)在美國海軍戰爭學院(U.S. Naval War College)演講時透露,美國海軍正考慮一切可能方案,盡快達到2017年上台的唐納德.川普(Donald Trump)總統宣示的「355艦海軍」(355-ship fleet)政策,方案包括為柏克級飛彈驅逐艦進行延壽工程,以及讓當前封存的八艘派里級飛彈巡防艦重回現役等。此時美國海軍擁有275艘現役船艦,而川普的目標是在2020年代中期讓美國海軍水面艦總數成長到355艘,有效因應俄羅斯與中國對美國海權的挑戰。約翰.李查森上將表示,為了達成這個目標,美國海軍必須立刻開始建造新艦,並且延長現役艦艇的壽命;如果此時就開始展開行動對柏克級進行延壽工程,美國海軍就能將達成355艘水面艦的時程提前15年。然而,戰略與預算評估中心(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Budgetary Assessments)的分析師、曾經擔任前美國海軍作戰部長強納桑.格蘭特上將(Adm. Jonathan Greenert)助理的布萊恩.克拉克(Bryan Clark)則對美國海軍新聞(USNI News)表示,讓已經封存的派里級恢復現役不僅所費不貲,每艘還要佔用約150名寶貴兵力,而這些老艦的能力卻相當有限。

 

測試、部署雷射武器

柏克級Flight 2A杜威號(USS Dewey DDG-105在艦尾直昇機甲板安裝海軍雷射武器系統

(Navy Laser Weapon System,LaWS)進行測試。攝於2012年中旬。

在2019年11月的塢修作業中,杜威號艦橋前方安裝了海軍光學炫目攔截系統(ODIN),

成為第一艘部署此系統的美國軍艦。

2012年8月,柏克級Flight 2A飛彈驅逐艦杜威號(USS Dewey DDG-105)曾在直升機起降甲板上安裝了功率30KW的AN/SEQ-3雷射武器系(LaWS)用於測試,是美國海軍第二艘搭載測試用雷射武器的水面艦艇(第一艘是保羅.佛斯特號SDTS自衛防禦測試艦)。LaWS在測試中成功致盲了無人機的光電感測器,還擊落了無人靶機。在2018年的環太平洋軍事演習中,杜威號還首次在海上測試了高功率模組(High Power Module,HPM)。

在2020年2月20日,美國海軍官員宣布,第一套實戰化的海軍光學炫目攔截系統(Optical Dazzling Interdictor Navy,ODIN)已經安裝在柏克級飛彈驅逐艦杜威號;ODIN項目先前又叫低功率模組(Low Power Module,LPM)。杜威號在2019年11月定期塢修程序中,就在艦橋前方原方陣近迫武器系統砲位安裝了一套ODIN。依照美國海軍官員在2月20日透露的信息,ODIN是一種低功率雷射武器,可向敵方光電、紅外線測器發射並使其「失明」,作用方式類似「定向紅外對抗」(Directional Infrared Counter Measures,DIRCM)對付紅外線導向飛彈尋標器的方式。ODIN主要用來對付飛彈或近年日益普及的無人機系統(UAS/UAV)的光電系統,在一定的距離內也能對抗水面船艇(如近距離遭遇敵方有人或無人快艇)的光電觀測系統;而如果用來照射有人駕駛的飛機的座艙,則會產生強光讓駕駛暫時失明。美國海軍表示,ODIN的發展相當迅速,在過去兩年半的期間內從概念發展成實際服役戰備的武器系統。

美國海軍發展的目標是海軍雷射武器系統系列(NLFoS),包括目標功率150KW、用於兩棲船艦的固態雷射技術成熟系統(SSL-TM),以及目標功率60KW的高能雷射和整合式眩目與監視(HELIOS)系統,其中HELIOS預定在2021年在柏克級飛彈驅逐艦上進行測試。

結構補強作業

在2007年10月下旬,根據詹氏年鑑的報導,美國海軍的柏克級飛彈驅逐艦的艦體結構出現若干問題,由於在海上航行時受到的負載超乎原始預估,使得許多本級艦的艦首甲板橫樑出現彎曲,長年的五級海象風浪拍擊使艦首部位主橫艙壁上的橫梁與一些框架結構變形;不只是柏克級,同樣配備神盾系統的提康德羅加級也發生了類似現象,一位華盛頓方面的國防專家認為這並非結構設計的缺陷,而是這些艦艇的使用頻率超乎原始設計的預期。在2006年,一份美國海軍關於水面艦艇的公開文件表示將對柏克級與提康德羅加級進行艦體強與改進穩定性等工作,以修復目前已經存在的問題。在2007年9月21日,美國海軍海上系統司令部透露美國海軍已經批准一項「艦首強化改裝」計畫,將耗資6200萬美元,陸續為柏克級等艦艇進行結構強化,以解決甲板橫梁局部彎曲以及柏克級部分艦艇的結構損傷問題。海上系統司令部同時表示,柏克級至少DDG-51、54、55、60、63、64、66、68、71、74、76、81、82等的艦殼與骨架都存在若干結構損傷,包括甲板橫梁、舷側腹板骨架、舷側縱骨等處出現局部彎曲,包括數英寸的永久形變,而這些受損船艦所承受的負載高於原本船艦技術規格書中想定的情形,而多出的負載可能來自於艦首受到海浪的拍擊。不過,這些受損情況並不嚴重,也完全不影響這些柏克級的值勤能力,而這種由於過於頻繁值勤而產生的結構變形也不是什麼稀奇的狀況。美國海軍表示,其實柏克級並非不檢修就無法繼續值勤,而是為了確保這些驅逐艦能圓滿達到原始設計預定的35年役期。在2007年下旬,至少有三艘規格較新的柏克Flight 2A進行了上述結構強化,日後所有的柏克級都會陸續回廠進行補強與維修作業。

節約燃料方面的改善

節約燃料消耗方面,如同前文所述,柏克級短而寬的艦體使其航行阻力較大,因此必須改善船型與推進器的效率來節省燃料,目前研究的方向包括在艦首增設一個球鼻型消波結構(直接安裝在柏艦首前端 ,不必重新設計整個艦首,也不會與下方的聲納護罩產生衝突)來降低航行阻力、在艦尾加裝減低阻力的尾板、換裝更有效率並降低空蝕的新型螺旋槳推進器 等,可降低燃料消耗 率並提高航速。根據在大衛.泰勒實驗中心的船模水槽實驗顯示,若在柏克級艦首增加球鼻消波結構 (在波浪抵達艦首前,先激起一道小波來抵銷海水經過艦首的波浪,可降低船體周遭的興波阻力),每年估計可降低3.9%的燃油消耗。

根據1994年美國海軍的研究也顯示,為79艘現役巡洋艦、驅逐艦增設艦首球鼻結構,所需的研發與改裝工程費用略低於三千萬美元,然而在整體壽期成本則可節省多達2.5億美元的燃油消耗;而在2000年美國國防部的一份研究報告中,若為當時美國海軍全部50艘柏克級加裝艦首球鼻,在全部服役壽期中可節省2億美元的燃料費。然而由於預算刪減,使得美國海軍先前遲遲沒有實行這項改裝。

柏克級的柯爾號(USS Cold DDG-67)正在吊裝尾板。安裝尾板是種簡單但是效益不錯的節油手段。

至於尾板(stern flap)則是種相當簡單且成本效益極高的節油手段,在艦尾水線處設置一片小型格板結構,能 使行經艦尾的水流速度減緩,製造一個高壓區,進而使艦體前部與後部的壓差減少,降低海水流過船身的興波阻力,作用與跑車的擾流板類似;此外,艦尾區增加的水壓能使艦尾略微向上抬起,可降低艦尾興波阻力,並增加螺旋槳的運轉效率與降低負載,對於改善空蝕、振動、噪音、油耗等方面都有幫助。

尾楔(wedge)與尾板(stern flap)先前已經被小型高速船隻應用多年,而意大利狼級(Lupo class)巡防艦是第一艘安裝尾楔的排水型作戰艦艇。美國海軍在1980年代就已經開始研究尾楔與尾板設計;在建造柏克Flight 2A期間,美國海軍就決定為所有伯克級安裝聯合楔型尾板(Combined Wedge-Flap),結合尾楔與尾板的特性;此種聯合楔型尾板在美國海軍水面作戰中心卡迪洛克分部兩名工程師尼克.庫薩內利(Dominic S. Cusanelli)以及加伯.卡拉菲斯(Gabor Karafiath)的努力下獲得完善,首先安裝在派里級巡防艦測試,然後在提康德羅加級上測試,最後安裝在柏克級上,並且註冊了專利。根據美國海軍在柏克級上增設尾板的預備研究顯示,加裝尾板能使柏克級每年節省6%~7.5%的年度用油,而為一艘水面艦裝設尾板只需17萬美元的費用(根據2000年美國海軍的數據)。第一艘安裝楔型尾板的伯克級是Flight 1的拉米奇號(USS Ramage DDG-61),試航期間顯示在低速下,達成相同航速所需的推進功率比過去減少6%,達成31節航速所需的功率降低14%。至2004年11月為止,美國海軍已經在98艘水面艦上安裝了尾板;如果艦首球鼻與尾板並用,在特定類型的水面艦上,每年可望提高15%的燃油運用效率。

推進器方面,螺旋槳的表面如果遭異物附著纏繞或者因其他因素而粗糙不平,將導致螺旋槳轉動時的阻力與空蝕效應增加,進而降低了螺旋槳把主機能量轉換成船艦動能的損耗;因此,最具成本效益的方案,當屬在螺旋槳塗上特殊塗料,能防止海洋生物或其他外物附著、纏繞在螺旋槳上,使槳葉保持光滑,能維持更好的推進效率,而不需要更換全新設計的推進器。此外,由於有了塗料的保護,也能降低船艦進塢維護推進器的頻率,進而減低壽命週期的維修成本。根據美國國防部2006年9月公佈的報告,若在螺旋槳推進器上使用塗料,每年可減少4~5%的燃油消耗,並降低例行維護需求。

另一個更為徹底的構想,就是換裝DDG-1000計畫所開發的全電力推進系統,如此就能靈活分配主機發出來的所有功率,達到最佳的使用效率。根據美國國會在2000年提出的研究報告,依照船型的不同,使用整合電力系統估計可節約10~25%的燃油消耗;而如果以柏克級為例,使用整合電力系統能降低16%的燃油消耗,但 需要約1700萬美元的研發費用,且換裝後每艘改良型柏克級的造價估計將增加900萬美元左右。因應DDG-1000驅逐艦後續生產取消的情況,美國海軍將追加訂購進一步改良的柏克級(見下文),而整合定義推進系統便是考量之一。

在2016年1月下旬,柏克Flight 2A的史托克.戴爾號(USS Stockdale DDG-106)成為美國海軍第一艘使用混合替代燃料的船艦。混合替代燃料是美國海軍「綠色艦隊」計畫中使用的燃料,由美國中西部地區農場的廢牛油和飼料提取製成,並混入特索羅石油公司提供的傳統石油。此種混合燃料的合約是由美國國防後勤局頒給Altair燃料公司(總部位於加州),價格每加侖2.05美元,比傳統燃油更便宜,而且使用此種混合燃料的艦艇發動機、運輸系統或運行流程都不需要進行改變。

換裝AN/SPY-6(V)4(AMDR)主動相位陣列雷達 

在2018年9月17日,美國海軍部長和海上系統司令部(NAVSEA)向業界發佈2021至2015財年SPY-6/EASR主動相位陣列雷達硬體生產工作的信息徵詢書(RFI),其中記載的雷達型號包括柏克Flight 3的AN/SPY-6(V)1、裝在兩棲艦上的旋轉式EASR(型號為SPY-6(V)2)、裝在新造福特級航空母艦(CVN-79甘迺迪號起)上的三面固定陣面EASR(型號未定),以及用來為現役伯克級換裝的AMDR(AMDR Backfit)。這份RFI首度具體提到為現役伯克級換裝AMDR雷達的計畫,使用的構型是SPY+11(即信噪比比SPY-1D(V)提高11分貝,相當於靈敏度比提高12.59倍),每個陣面由24個RMA模組構成,天線孔徑維持與現有SPY-1相同(約12英尺),而這種版本隨後被賦予AN/SPY-6(V)4的型號。換裝AN/SPY-6(V)4,神盾系統也會配合升級到Baseline 10(以Baseline 9的全新計算機基礎設施為基礎進一步整合AN/SPY-6雷達)。

在2020財年美國海軍預算中,計畫從2022財年開始購買供現役柏克級升級的AN/SPY-6雷達(單一陣面24個RMA)以及相關的電子、冷卻設備,首艘換裝的柏克Flight 2A從2025財年展開升級工程。雷松表示,換裝SPY-6不僅可大幅增加現役柏克級驅逐艦的戰力,而且遠比現有SPY-1D易於維護。配合換裝AN/SPY-6(V)4相位陣列雷達,現役柏克的作戰系統也會升級到神盾Baseline 10系列,反彈道飛彈能力也會升級到BMD 6系列,並擁有NIFC-CA能力。

延壽升級計畫

1.全面延壽升級規劃(2018~2020,未成)

在 2018年4月中旬,美國海軍主管海上作戰系統(naval operations for warfare systems,OPNAV N9)的比爾.梅茲中將(Vice Adm. Bill Merz)接受美國海軍研究所(USNI)專訪時表示,美國海軍已經決定將柏克級役期從原訂35至40年提高到45年,將陸續接受神盾Baseline 9、Baeline 10(包含AN/SPY-6(V)4主動相位陣列雷達)、BMD 5.4反彈道飛彈以及關於艦體/機械/電子(HM&E (Hull,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HM&E)的升級;透過延壽,美國海軍可望在2036至2037年左右達成擁有355艘船艦的目標。在2019年4月上旬,梅茲中將再度接受USNI訪問時表示,延長柏克級役期是因為先前的統計資料顯示柏克級驅逐艦隊狀況良好,不僅建造質量佳,在排定的保修週期中也獲得妥善的維護,值勤時也勝任愉快,不需要額外的投資就能繼續維持柏克級艦隊的良好運作。受限於經費,美國海軍不太可能為所有柏克Flight 1/2/2A進行全部項目的升級(例如換裝AN/SPY-6相位陣列雷達)。

 然而到2020年,隨著海軍造艦預算的縮減、開始編列哥倫比亞級核能彈道飛彈潛艦而造成的排擠,加上美國海軍重新審視未來艦隊武力結構,為柏克級飛彈驅逐艦延壽10年的計畫在2021財年預算中生變。在2020年3月初美國海軍主管研究、發展、採辦的助理部長(Assistant Secretary for Research, Development and Acquisition)詹姆士.格魯特(James Geurts)提交給參議院武裝部隊委員會(Senate Armed Services Committee)的書面證詞指出,經過分析評估之後,海軍認為將柏克級艦體壽命從35年延長到45年的項目並不符合成本效益,所以將取消這個計畫。在3月12日眾議院武裝部隊委員會的整備子委員會( House Armed Services Committee’s Readiness Subcommittee)的聽證會上,詹姆士.格魯特表示,原本美國海軍考慮為所有柏克級實施延壽升級,這的確能維持艦隊規模;然而實際上,這只是把船艦除役的斷崖往後延遲,這些船艦終將耗盡壽命。經過通盤考量,美國海軍做出困難的決定放棄延壽,為更長遠的未來做打算。不過詹姆士.格魯特強調,在2021財年提交的五年期防衛計畫(five-year Future Years Defense Program,2021至2025財年)之間不會有驅逐艦除役。

在上一財年(2020財年)的30年造艦計畫中,為柏克級延壽是艦隊數量成長到355艘的重要條件。最早建造的柏克Flight 1/2(DDG-51~78)的艦體壽命是35年,在1991到1999年陸續服役,隨後的柏克Flight 2A(DDG-79~)艦體壽命增加為40年;以此推算,第一艘柏克Flight 1會在2026年達到35年使用壽命而面臨除役;從2026到2034年,27艘柏克Flight 1/2會先後除役。雖然美國海軍高層保證2021財年艦隊數量會維持增長,然而同時間卻刪減2021到2025財年間訂購的柏克Flight 3(從原本12艘降至7艘)與維吉尼亞級核能攻擊潛艦(減少1艘)數量;再加上提康德羅加級的升級延壽也被取消,到2025財年時會有13艘除役,因此實在不知道2021財年結束後,美國海軍如何繼續讓艦隊規模成長。當美國海軍放緩建造柏克Flight 3以及放棄早期型柏克的延壽升級後,估計美國海軍到2034年具備反彈道飛彈能力的艦艇數量將只有32艘左右。

前美國海軍潛艦軍官、智庫機構Hudson Institute資深專家布萊恩.克拉克(Bryan Clark)表示,取消延長現役柏克級壽命是必要的改變。布萊恩.克拉克認為,美國海軍終於意識到在財政限制之下,必須做出務實的投資與轉型,例如減少大型水面艦艇數量、增加較小型水面艦艇數量,打造更為分散的艦隊武力結構,而不是「花錢在根本不需要的船艦上」。近期布萊恩.克拉克與戰略預算評估中心(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Budgetary Assessments)一起評估關於取消柏克級驅逐艦延壽計畫的影響。柏克級的原始設計的成長餘裕(包括排水量、重心、功率等)都以經壓榨殆盡,即便改進升級也未必能因應未來的戰場威脅;尤其是未來海軍艦艇所需的高功率相位陣列雷達、直接能量武器、電子攻擊能力等,供電需求都大幅增加,這需要全新設計的船艦平台才能滿足,這可能是美國海軍放棄為早期柏克級延壽的原因之一。

大西洋水面艦隊指揮官(Commander, Naval Surface Forces Atlantic,SURFLANT)表示,之後柏克級驅逐艦隊會依照個別船艦的狀況,來決定這些柏克級驅逐艦是否進行延壽升級。

2.部分延壽升級

雖然美國海軍放棄為全部現役柏克級延壽升級的計畫,但還是規劃為其中一部份柏克級進行大規模的改裝升級工程,包括加裝AN/SPY-6雷達、SEWIP Block 3電子戰系統(即AN/SLQ-32(V)7)等,隨後進一步推出「驅逐艦2.0現代化項目」(見下文) 。

在2023年3月中旬,美國海軍主管水面作戰(Surface Warfare Directorate)的OPNAV N96項目辦公室透露,將柏克級飛彈驅逐艦首艦柏克號(USS Arleigh Burke DDG-51)的役期從原本35年提高到40年;原訂柏克號會在2026財年除役,延長役期後會使用到2031財年。這顯示美國海軍評估認為,該艦的船體資材與機電狀況值得繼續投資、延長役期。美國海軍大西洋水面艦隊(Naval Surface Force Atlantic)指揮官布蘭登.麥克連少將(Rear Adm. Brendan McLane)表示,延役的決定是對DDG51驅逐艦的肯定,並稱DDG51是美國海軍歷史上最好的作戰船艦,證明美國海軍與造艦產業合作下,沒有達不到的事情。

在2023年8月初,美國海軍作戰部(CNO)水面作戰分部(Surface Warfare Division,N96)批准將四艘柏克flight 1飛彈驅逐艦的壽命從原訂35年延長至39至40年,分別是米契爾號(USS Mitscher DDG-57,1994年12月服役,延役到2034財年)、拉瑪吉號(USS Ramage DDG-61,1995年7月服役,延役到2035財年)、班福德號(USS Benfold DDG-65,1996年3月服役,延役到2036財年)、米里爾斯號(USS Milius DDG-69,1996年11月服役,延役到2035財年)。這四艘都已經將神盾系統升級到Baseline 9。

在2024年10月31日,美國海軍部長卡洛斯.狄.托羅Carlos Del Toro)發佈聲明,美國海軍在過去10個月對總計21艘柏克Flight 1(DDG-51~71,共21艘)進行評估,判定其中12艘能夠並應該延長服役壽限超過原訂35年役期;對每艘船艦役期的判斷是基於到下一次需要重大翻修之前,可以服役的最長時間。 項評估與延壽決定能夠在2028至2035年的時間內,累計提供48個船-年(ship-years)的累積船艦役期。加上2023年內宣布的5艘柏克Flight 1,總計有17艘柏克Flight 1延長役期。美國海軍部發言人透露,这12艘柏克Flight 1在2026財年度的升级費用為13億美元,在15個財年內會花費60億美元,平均每艘每年每艘的花費為1億3960萬美元。

2024年10月宣布獲得延壽的12艘柏克Flight 1中,有2艘延長役期1年,分別是史塔森號(USS Stethem DDG-63,1995年10月服役,延役至2031年)與卡爾尼號(USS Carney DDG-64,1996年4月服役,延役至2032年);有2艘延長三年,分別是貝瑞號(USS Barry DDG-52,1992年服役,延役至2031年)與蘇利文兄弟號(USS The Sullivans DDG-68,1997年4月服役,延役至2035年);其餘八艘都延長役期5年,分別是約翰.保羅.瓊斯號(USS John Paul Jones DDG-53,1993年12月服役,延役至2033年)、柯蒂斯.威爾伯號(USS Curtis Wilbur DDG-54,1994年3月服役,延役至2034年)、史陶德號(USS Stout DDG-55,1994年8月服役,延役至2034年)、約翰.麥凱恩號(USS John S. McCain DDG-56,1994年7月服役,延役至2034年)、拉班號(USS Laboon DDG-58,1995年3月服役,延役至2035年)、保羅.漢米爾頓號(USS Paul Hamilton DDG-60,1995年5月服役,延役至2035年)、岡扎雷斯號(USS Gonzalez DDG-66,1996年10月服役,延役至2036年)、柯爾號(USS Cole DDG-67,1996年6月服役,延役至2036年)。

至此,沒有宣布要延長役期的四艘柏克Flight 1分別是羅素號(USS Russell DDG-59)、費茲傑拉德號驅逐艦(USS Fitzgerald DDG-62)、霍珀號(USS Hopper (DDG-70)與羅斯號(USS Ross DDG-71)

驅逐艦2.0現代化項目(DDG Mod 2.0)

在2020年1月中旬美國海軍水面艦論壇(Surface Navy Association,SNA 2020)中,美國海軍整合水面作戰系統計畫辦公室(Program Executive Office Integrated Warfare Systems)主管Jason Hall上校透露,美國海軍從2021財年起開始發展柏克Flight 2A換裝AN/SPY-6系列相位陣列雷達的工作,為柏克Flight 2A的壽命中期升級計畫進行準備。Jason Hall上校表示,這項升級工程可能會配合柏克Flight 2A的壽命中期升級計畫一同進行。防務新聞(Defense News)引述消息人士,表示目前美國海軍規劃為大約12至20艘柏克Flight 2A進行升級計畫。升級項目包括以AN/SPY-6(V)4相位陣列雷達(每個陣面24個RMA模組)取代現有AN/SPY-1D(V)雷達、換裝神盾Baseline 10系統以及BMD 6反彈道飛彈能力等等,且必須配合修改艦內艙室空間、供電與冷卻等等。

在2022年1月美國海軍水面艦協會(Surface Navy Association,SNA2023)年會期間,美國海軍海上系統司令部(NAVSEA)水面船艦現代化項目主管馬修.塔迪上校(Capt. Matthew Tardy)表示,柏克級驅逐艦升級計畫的兩大重點是引進AN/SPY-6(V)4防空與反彈道飛彈防禦雷達(AMDR)以及SEWIP Block 3電子戰升級(即AN/SLQ-32(V)7),而整個升級規劃稱為驅逐艦現代化2.0(DDG Mod 2.0)。

依照2023年1月31日美國海軍研究所(USNI)新聞報導,美國海軍已經花費數年規劃DDG Mod 2.0升級項目,打算為約20艘現役柏克級進行大規模升級,包括SEWIP Block 3電子戰系統、SPY-6(V)4反彈道飛彈防禦雷達(AMDR)與神盾Baseline 10作戰系統,預估每艘的翻新工程耗時18至24個月,整個項目總成本粗估170億美元;海上系統司令部(NAVSEA)主管比爾.加里尼中將(Vice Adm. Bill Galinis)向USNI透露,DDG Mod 2.0已經被美國海軍視為主要採辦項目(major acquisition program),意味著海軍判定承包商能夠在工序可複製、期程與成本可控制的情況下執行這項工作。不過,基於先前美國海軍為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現代化工程的各種挫折,美國國會對於海軍驅逐艦現代化計畫有不少疑慮;參議院武裝部隊委員會(Senate Armed Services Committee)在2023財年國防授權法案中記載,在未能有效管理巡洋艦現代化項目的情況下,委員會不清楚海軍如何能成功執行更具野心、包含換裝SPY-6雷達以及SEWIP Block 3電子戰系統的驅逐艦現代化計畫。

2022 年8月26日,柏克級飛彈驅逐艦的平可尼號(USS Pinckney DDG-91)

進入NASSCO聖地牙哥船廠進行船體維修工作。注意船樓兩側已經加裝了

AN/SLQ-32(V)7電子戰系統的天線結構。平可尼號是第一艘安裝SEWIP Block 3

的伯克級,而在下一個維修週期則進一步換裝AN/SPY-6(V)4雷達。 

2023年9月12日,平可尼號(USS Pinckney DDG-91)的官方Facebook公布該艦

進行搜索與救援認證的照片,背景中可以看到艦橋右側SPY-1D雷達天線旁的

SWEIP Block 3電子戰天線。該艦完成翻修工程後,在8月31日首度啟動自身

主機。

基於保險起見,前幾艘進行DDG Mod 2.0升級的柏克級會分在兩個可獲得性維修週期,先後安裝SEWIP Block 3電子戰系統以及SPY-6(V)4雷達。以首艘進行升級的平可尼號(USS Pinckney DDG-91)為例,該艦被排定成首艘加裝SEWIP Block 3的柏克級,配合在2022年10月展開的可獲得性翻修工程時加裝SEWIP Block 3,翻修工程的合約總值1.21億美元;這項可獲得性工程是在聖地牙哥的國家鋼鐵造船廠(NASSCO)進行,預計在2023年5月完成,工程範疇就是一般的可獲得性維修週期再加上安裝SEWIP Block 3,此時並不考慮之後換裝SPY-6(V)4的工程。依照平可尼號的Facebook,該艦在2023年8月底完成改裝工程,在9月展開試航與訓練。

在此項工程中,船廠與海軍從中學習換裝SEWIP Block 3的工程經驗,確認安裝與整合工程的最佳策略,並且為日後換裝SPY-6(V)4雷達進行準備。在此同時,海軍會派人到密西西比州的Ingalls船廠以及緬因州的巴斯鋼鐵(Bath Iron Works)造船廠去觀摩柏克Flight 3驅逐艦的建造工作,學習關於SPY-6雷達的安裝與整合工作,再加上在新澤西州的陸基神盾系統測試站的工程經驗,研究為現役柏克級安裝SPY-6(V)4雷達的相關工作。平可尼號完成加裝加裝SEWIP Block 3的工程後先試航重新服役,等到再下一輪可獲得性維修週期時再換裝SPY-6(V)4雷達。等到平可尼號以及前幾艘排定換裝SEWIP Block 3的柏克級完成工程之後,根據這些經驗,為後續接受升級的同型艦制訂在單一維修週期就同時加裝SEWIP Block 3以及SPY-6(V)4雷達的計畫;為此,美國海軍需要發展一個相對較長的可獲得性維修週期。

在2022年1月,美國海軍水面艦隊武力指揮官(Commander of Naval Surface Forces)羅伊.基奇納中將(Vice Adm. Roy Kitchener)接受防務新聞專訪時表示,換裝SPY-6(V)4雷達與SEWIP Block 3電子戰系統並且都整合到戰鬥系統中,是非常複雜的工程;因此,美國海軍這次必須事先做好計畫工作,避免先前巡洋艦升級項目嚴重延誤超支的情況再次發生。

在2015至2022年進行升級的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蓋茲堡號(USS Gettysburg CG- 64)艦長梅根.湯馬斯上校(Capt. Megan Thomas)表示,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升級項目的最大失誤是,先前將艦體、機械、電子升級(Hull,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HM&E)擱置太久,之後想要重新啟動(而且同時進行戰鬥系統升級)就事倍功半;她希望接下來的驅逐艦升級項目著重於各項工作的排程順序,尤其是在HM&E翻修工程時又要安裝SPY-6雷達與SEWIP Block 3電子戰系統等重大工作。馬修.塔迪上校表示,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升級項目的許多挑戰來自於船艦進入船廠後進入降級運作狀態(reduced operating status)而失去大部分人員,但這不會發生在驅逐艦升級項目。真正關鍵是海軍與所有伙伴(包括海上系統司令部、海軍項目辦公室、造船廠、業界承包商)的緊密合作,學習與分享經驗,以運用在之後為現役伯克級換裝SPY-6雷達的工作上。

在2024年1月美國海軍水面艦協會年會(SNA 2024)中,DDG Mod 2.0升級項目主管提姆.摩爾上校(Capt. Tim Moore)透露,之後接受升級的柏克Flight 2A會在一個約兩年的船塢維修週其中,同時安裝AN/SPY-6(V)4雷達以及SWEIP Block 3電子戰系統。 

 

多功能主動力系統(MPPS)

為了滿足各種高功率負載如AN/SPY-6大功率防空相位陣列雷達、SEWIP Block 3大型電子戰系統以及直接能量武器(雷射武器、微波武器)等,新世代大型水面船艦會擁有規格更高的能源系統;然而,預定接替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柏克級飛彈驅逐艦的DDG(X)卻一延再延。在2023年1月25日,防務新聞報導,作為AN/SPY-6相位陣列雷達與SEWIP Block 3電子戰系統的動力供應商,諾格集團(Northrop Grumman)的動力與控制系統部門(Power and Control Systems)以為DDG(X)發展的新供電架構為技術,為現役伯克級發展出多功能主動力系統(Multifunction Prime Power System,MPPS)。

諾格集團動力與控制系統部門首席工程師Matt Superczynski表示,最初該集團是因應海軍DDG(X)項目需求,發展未來驅逐艦的能源供電架構,能滿足各種裝備的供電需求;然而,隨著DDG(X)項目被推遲,該公司遂改著眼於新型艦載能源系統的近期機會,例如美國海軍柏克級Flight 2A驅逐艦的升級改裝,以及正陸續建造的柏克級Flight 3。針對柏克級Flight 2A驅逐艦升級方案,Superczynski表示諾格集團的構想是,AN/SPY-6相位陣列雷達以及SEWIP Block 3電子戰系統是升級項目中的兩個最重大新系統,用電需求也最鉅。柏克Flight 3為了整合AN/SPY-6雷達,引進了全新的4160V中壓直流輸配電系統,進而造成大量的設計變更;而現役柏克級如要換裝AN/SPY-6(V)4,配套基礎供電設施勢必必須大幅更動。

原本柏克級的AN/SPY-1D雷達與AN/SLQ-32(V)電子戰系統各有自己的主要供電裝備(prime power equipment),如果在換裝SPY-6以及SEWIP Block 3時,能將兩者的供電裝備整合為一,就能節省可觀的體積與重量。相較於原本的SPY-1雷達以及AN/SLQ-32電子戰系統,SPY-6以及SEWIP Block 3的重量以及功率消耗都大幅增加(尤其是SEWIP Block 3會顯著增加全船寬度以及上層建築受風面積),而伯克級驅逐艦平台所剩的空間、重量與功率成長餘裕都已經所剩無幾。因此,如果能使用整合的供電系統為雷達與電子戰供應,就能節約更多寶貴的空間與重量,使海軍還有餘裕安裝更多與未來作戰有關的新系統。

MPPS以一套供電管理系統來同時供應AN/SPY-6雷達以及SEWIP Block 3電子戰系統系統,此外還可為將來的附加負載如雷射武器、電池等供電;MPPS連接艦上發電站提供的電力,依照各個用電負載的需求提供所需的動力。MPPS具有本身的儲能設施(如電池),用來為短時間需要輸出大量電力的脈衝負載(如雷射武器)供電,但不會影響對其他持續用電負載(如雷達)的供應。諾格集團估計,如果使用MPPS來集成雷達與電子戰用電,現役柏克Flight 2A的能源系統重量與體積能節省約20%,而柏克Flight 3能節省50%,兩者成本都可以縮減20%。

為了發展MPPS,諾格集團在該集團位於佛羅里達州州立大學中心(Florida State University Center)的先進動力系統實驗室(Advanced Power Systems lab,經過美國海軍認證)建立了概念系統,其中90%使用現有的技術。諾格集團動力與控制系統部門主管Bob Sacca表示,諾格集團在2022年發展出模擬仿真MPPS的數位虛擬雙胞胎(digital twin)模型,能模擬MPPS接上各種不同用電負載的運作情況,這個數位雙胞胎已經向海軍展示;而到2023年底,諾格集團會完成一個陸基的MPPS原型。

此時,第一艘接受DDG Mod 2.0升級的柏克級Flight 2A平可尼號(USS Pinckney DDG-91)正在國家鋼鐵造船廠(NASSCO)聖地牙哥船塢進行改裝,此階段是加裝SEWIP Block 3電子戰系統;諾格希望在接下來進一步安裝AN/SPY-6(V)4相位陣列雷達時,能以MPPS來取代原本雷達與電子戰各自分立的供電裝備。而柏克Flight 3首艦傑克.盧卡斯號(USS ack H. Lucas DDG-125)此時也已經進入試航狀態,諾格也希望後續柏克Flight 3的改進項目能納入MPPS。

NSM反艦飛彈

在2024年6月25日2024年環太平洋演習(RIMPAC 24)展開前夕,美國海軍公布了柏克Flight 1驅逐艦菲茨杰拉德號(USS Fitzgerald DDG-62)加裝美國從挪威引進的海軍打擊飛彈(Naval Strike Missile,NSM,美軍編號RGM-184A)的照片,該艦隨後在7月18日RIMPAC 2024的沉艦行動(SINKEX)中發射了NSM。菲茨杰拉德號此次是試驗性質地加裝NSM,此時美國海軍並沒有正式決定為柏克級飛彈驅逐艦全面換裝NSM。

美國海軍在2015年6月啟動超視距武器系統 (Over-the-Horizon Weapon System,OTH-WS)項目作為強化濱海作戰船艦(LCS)殺傷力的計畫,並在2018年2月選擇了挪威康斯堡航太防衛(Kongsberg Defence & Aerospace)與美國雷松(Raytheon)合作的NSM。隨後,NSM開始陸續部署到濱海作戰船艦上(主要是獨立級),並且作為隨後美國海軍規劃的星座級(Constellation class)飛彈巡防艦的武裝;美國海軍陸戰隊在2020年11月,雷松為美國海軍陸戰隊也以聯合輕型戰術車輛(JLTV)的無版──遠征火力陸地單位(ROGUE)搭載雙聯裝NSM反艦飛彈發射器,成為「海軍陸戰隊遠征船艦封鎖系統」(NMESIS),是陸戰隊「遠征先期基地作戰」(EABO)的主要武器之一。

 

 

 

 

(1)   (2)   (3)   (4)   (5)   (6)  (7)   柏克級列表